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节地区马铃薯科研生产概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作为粮食、大宗蔬菜、牲畜饲料和加工原料,在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分析毕节地区马铃薯科研生产概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处于云贵高原台面与侧面的结合部,素有高寒山区之称。全区耕地面积43.3万hm2,其中,70%以上耕地分布在海拔1 400 m以上,旱地占86%,以旱地农业为主体。区内年均温12.8℃,降雨量1 000 mm左右,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马铃薯栽培。地区内马铃薯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位居第二,是山区人民的主副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因而马铃薯在毕节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1999年为14.3万hm2,占全省播种面积的1/3以上,是贵州马铃薯的主产区。就毕节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气候条件,将马铃薯产品生产开发建成一个大的产业是完全可能的。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如何加快全区马铃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1 调整马铃薯的产业方向,明确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目标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齐全、含量丰富,马铃薯及其产品的市场潜力很大,就毕节地区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看,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可定位在三个方面。 1.1 种薯生产 毕节地区西部的赫章、威宁及中部大方的部分乡镇,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马铃薯生长茂盛、健壮,种薯质量好,历来都是本省和邻近省区的种源基地。但由于基地建设及栽培技术不规范,常以“大路货”作种薯调出,影响了市场的拓展。目前发展薯类已成为贵州省和南方许多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点,抓住这个机遇,把毕节地区建成南方的一个种薯生产和供应基地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刘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345-20347
分析了毕节地区马铃薯生产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使马铃薯产业成为毕节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必须因地制宜对马铃薯生产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建立规范化良繁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并创建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引进、建立加工企业提高马铃薯生产的附加值,使毕节地区的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相似文献   

4.
毕节地区是一个特殊生态气候区,面对国内外种子企业市场扩张的挑战与自身生存发展的机遇,毕节地区种子产业面临如何根据特殊的生态气候条件,寻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种子产业化经营道路对我区种子产业、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强 《宁夏农林科技》2013,(11):123-124,136
介绍了盐池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面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马铃薯生产的新形势,提出了发展马铃薯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和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陵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陵川县马铃薯产业所具备的自然条件好、产业优势强、生产效益显著的基础条件,分析了制约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基地建设进程缓慢、生产管理粗放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陵川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是扶持龙头企业、狠抓基地建设、加强科技市场服务,旨在促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是毕节地区重要优势作物,利用毕节地区优势,培养除烤烟外的第二经济支柱,大力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腾飞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毕节地区马铃薯的生产水平,在国家科技部下达的“专用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毕节市朱昌镇宋伍村干沟组丁光勋承包地里设置马铃薯不同间套作栽培技术试验,以便摸索适合毕节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的间套作技术模式,为今后毕节地区马铃薯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和增收致富,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毕节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播种面积均居全区第二位,提高其种植水平,对于毕节地区粮食生产、食品加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为此,在国家下达的"专用马铃薯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中,2002年在贵州省纳雍县对单作条件下马铃薯的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指导马铃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凉山州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机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大产业化经营力度、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推进产品品牌化、加强基地监督管理等建议,以期为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