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功率轮式拖拉机质量大、车身重心高,在高速运输作业时受路面不平度影响,易产生剧烈的颠簸振动,直接影响拖拉机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甚至危及行驶安全。基于此,综合考虑大功率轮式拖拉机车身振动加速度与悬架动挠度的变化及悬架系统充放油过程中的非线性控制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减振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方案。首先,设计了前桥悬架减振系统,建立了带前桥悬架的1/4拖拉机振动模型;其次,在充分考虑前桥悬架控制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参考天棚-地棚模型的分层控制算法,构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并与常规PID算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层算法的控制性能优于常规PID控制;最后,搭建了前桥悬架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和室内试验平台,开展了悬架减振控制策略和控制效果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参考天棚-地棚模型的分层控制算法能快速调整控制参数,所设计悬架系统的车身振动加速度均方根降低至2.36 m/s2左右,较被动悬架下降55.8%,同时悬架动挠度的均方根被限定在较小范围内,明显优于被动悬架系统,满足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的减振需求,且试验结果与仿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一些主要拖拉机公司生产的拖拉机产品,采用弹性悬架前桥的越来越多。装用弹性悬架前桥的好处是极大地提高了驾驶操纵的舒适性和在公路上进行运输作业时的安全性。另外,采用这种新结构也可改进拖拉机在田问的牵引性能。国外各主要拖拉机公司均研制有自己独特的弹性悬架前桥结构,下面将有关公司的拖拉机系列产品所采用的弹性悬架前桥结构特点作一简单介绍。1.Case公司Case公司在其CVV系列拖拉机上采用独立型弹性悬架前桥,电子调整。这种弹性悬架在每个车轮  相似文献   

3.
受工作环境的影响,拖拉机作业时会产生严重的振动。但由于主动悬架减振系统结构复杂、额外耗能、成本高,极少应用于农用车辆。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对执行器要求较低、性能可靠、适应能力强的拖拉机液压减振系统。详细介绍了液压系统的减振原理,并通过Mat Lab绘制液压系统零极点图和Bode图,验证了系统具有稳定性。利用ADAMS与Mat Lab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控制策略的液压主动悬架性能在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动变形方面均优于被动悬架,减振效果较传统被动悬架提高近2 7%。该减振系统能够有效抑制因载荷变化与路面颠簸引起的车身振动,对于提高拖拉机等农用车辆的驾驶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悬浮式前桥作为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关键零部件,对衰减因路面扰动激励而产生的振动有着重要作用,而插装式比例阀为悬浮式前桥系统的振动控制过程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设计了用于前桥悬架系统的插装式比例阀液压系统回路,并对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非线性数学模型,明确了设计部件与悬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部件参数的设计优化,可实现多种模式的前桥悬架阻尼调节。为降低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及设计方案的重复性,采用田口设计方法,选择蓄能器状态、节流阀孔径等因素作为设计因子,以阶跃和正弦激励作为噪声因子,设计了6因子混合水平的田口实验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信噪比和均值的方差分析。结合AMEsim仿真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分析,得到基于悬架输出力、簧载质量振动加速度评价指标的最优配置设计,并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负载阶跃变化时,约2s内,液压油缸两腔压力可调整至平衡位置;当路面阶跃激励时,插装式比例阀可快速响应,调整时间小于0.5s,系统可达到稳定状态,满足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运输作业工况下的减振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拖拉机减振为目的,建立了二自由度拖拉机油气悬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油气悬架系统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运用AMEsim仿真软件,采用阶跃信号、谐波信号和随机信号模拟拖拉机典型行驶路况,对比分析了被动悬架和油气悬架的振动特性,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比较两种悬架的振动特性、非线性特性和车身高度偏离静平衡状态的程度等3项指标可知:采用油气悬架可明显改善拖拉机悬架的振动性能,提高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拖拉机驾驶室内噪声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自由度驾驶室振动模型,对悬架系统进行了动态分析和优化设计,并按优化设计结果,对长春-40拖拉机驾驶室的悬架系统进行了改进,使耳旁噪声降低5dB(A),再加以密封等措施后使其耳旁噪声由原来的96dB(A)降低到89dB(A)。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六足并联悬架系统用于拖拉机驾驶室减振,由于悬架系统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难以确定,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方程推导6自由度振动模型,以驾驶室6个方向固有频率和悬架系统阻尼比、解耦度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运用灵敏度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最后与目前拖拉机橡胶衬垫驾驶室悬置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同时为该悬架系统被动控制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拖拉机前桥半主动悬架特性参数匹配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拖拉机减振性能差的问题,以定位阀输入电压与磁流变减振器励磁电流作为半主动悬架特性参数,进行了参数匹配台架试验。基于匹配试验结果,提出频域快速控制策略,采用LabView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以PCI6024E型数据采集卡为核心设计了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定位阀输入电压与磁流变减振器励磁电流的合理匹配,可明显衰减悬架动态特性响应;所设计的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能有效抑制簧载质量的垂向振动,改善拖拉机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9.
农用车辆驾驶座椅悬架系统非线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证了剪式杆件机构支撑的座椅悬架系统具有垂直等效刚度非线性特性,研究了特性的变化与悬架机构的几何参数、滚轮的滚动阻力系数以及线性弹簧刚度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座椅悬架垂直等效刚度可控软特性的设计,并在神牛-25拖拉机上实施了这种设计方案。新驾驶座椅样机的试验表明,这是一种结构简单,隔振效果良好,且适用于各种类型拖拉机和农用车辆的驾驶座椅悬架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山地拖拉机在复杂农田环境中的作业平稳性,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半主动悬架拖拉机七自由度时域仿真模型,包括四轮路面激励模型、半主动悬架振动模型、半主动悬架拖拉机车体受力分析模型、车身姿态分析模型以及半主动悬架拖拉机时域仿真模型,以车身垂向位移、车身倾斜角和车身俯仰角作为拖拉机的姿态变化参数进行仿真试验。通过构建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PID)控制器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仿真模型实现对半主动悬架拖拉机车身姿态的自动控制,并分别对两种控制器的控制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价。利用车身垂直向加速度和车轮相对动载作为半主动悬架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对两种控制方式下的半主动悬架性能进行了评价。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传统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的半主动悬架拖拉机,其车身垂直位移均方根减少42.17%、侧倾角均方根减少36.76%、俯仰角均方根减少57.85%,其车身垂向加速度为0.0177m/s2,4个车轮的动载荷均方根分别为0.0284、0.0346、0.0239、0.0304N。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半主动悬架拖拉机,其车身垂直位移均方根减少74.54%、侧倾角均方根减少74.66%、俯仰角均方根减少75.03%,其车身垂向加速度为7.5758×10-5m/s2,4个车轮的动载荷均方根值分别为0.0197、0.0235、0.0166、0.0198N。相比增量式PID控制的半主动悬架拖拉机,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的半主动悬架拖拉机,其车体平稳性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农业轮式拖拉机在作业和行走时均会产生较强的振动,为了避免这种振动对驾驶员的身体尤其是腰部产生损害,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为了改善座椅减振性能以及考核振动舒适性,需进行驾驶员全身振动的测量与评价。为此,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出一套实用的农业轮式拖拉机驾驶员全身振动测量与评价虚拟仪器系统。该系统将振动信号的测试以及分析与虚拟仪器相融合,可实时、准确地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并利用应用软件进行处理,实现对农业轮式拖拉机驾驶员全身振动的测量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东方红902履带拖拉机乘坐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隔振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东方红 90 2拖拉机座椅悬架的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 ,介绍了实现非线性弹性特性的悬架结构 ,并进行了新旧座椅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3.
从2009汉诺威国际农机展看国外拖拉机技术的发展(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0前驱动桥悬架的普遍应用由于拖拉机的最高速度普遍达到50 km/h甚至更高,为减小振动,获得良好的驾乘舒适性,拖拉机在采用驾驶室悬架以外,还普遍在前驱动桥上安装了弹性悬架。  相似文献   

14.
铁牛-654型拖拉机是万能轮式拖拉机,是在铁牛-650型拖拉机的基础上采用100系列4105T型高速柴油机,并增加前桥驱动而构成四轮驱动的拖拉机,它可配带多种农业机械进行田间耕地、耙地、播种、收获、中耕、运输、移载、装载、平地、挖沟等作业。  相似文献   

15.
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东方红802型拖拉机悬架在静态条件下的运行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类悬架结构设计过程的一些依据,对类似悬架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中型轮式拖拉机的前桥总成用来连接拖拉机机体和前轮,承受拖拉机前部重量,并允许前轮相对机体偏转,实现拖拉机转向行驶。其可靠性不仅影响着拖拉机整机性能,而且对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和拖拉机的使用成本至关重要。下边对东方红22kW以上大中型两轮驱动轮式拖拉机前桥总成的有关结构设计及工艺进行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拖拉机的乘坐舒适性,提出了将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座椅悬架的新设计思路。为此,利用地面输入模型、磁流变阻尼器模型和传统被动座椅悬架模型建立了新型的半主动座椅悬架模型,并设计了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在Mat 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半主动座椅悬架与被动座椅悬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座椅悬架相比于传统的被动座椅悬架,在减振方面效果明显;而在两种控制方法中,模糊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基于磁流变阻尼器(MRD)的拖拉机半主动座椅悬架在动态舒适性方面的优越性,在正弦激励和白噪声激励环境下,构建了拖拉机动力学模型和磁流变阻尼器(MRD)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在Mat 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分别对被动和半主动座椅悬架进行时域和频域仿真,得出两种悬架的加速度动态特性曲线及相应的频谱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阻尼器模型及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衰减座椅悬架在低频区段的垂直振动,改善了拖拉机的动态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以拖拉机为研究对象,提出用半主动悬架代替传统的被动悬架来改善其行驶平顺性。对7自由度拖拉机全车模型,建立悬架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悬架仿真模型,并为模型引入PID控制模块,在白噪声路面激励下开展仿真试验。通过比较半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的仿真图线,证明半主动悬架能有效改善拖拉机的平顺性能,提高驾驶员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1.前桥摇摆轴与衬套的修复。轮式拖拉机在行驶中,前轮因地面不平而上下窜动,引起前桥摇摆,使摆轴与衬套间的间隙增大。若摇摆轴衬套磨损严重,应拆下旧衬套,压入新衬套恢复配合间隙。如更换衬套后,摇摆轴与衬套还不能满足修复要求(摇摆轴磨损较严重时)加大尺寸,只需将摇摆轴的磨损部位沿圆周堆焊,加大尺寸,然后在机床上车削与衬套相互配合即可。但车削后的摇摆轴一定要经过表面处理,提高表面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