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湖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文中结合针对湖州府城吴兴区和典型市镇南浔古镇为重点开展的湖州古典园林实地调查及大量古籍文献资料,从园林的历史脉络方面对其起源、发展、全盛、衰败和最后的昙花一现等几个历史阶段进行梳理分析,为湖州园林的保护、开发、传承提供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
扬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是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自然风光秀丽、历史遗迹众多,素有"烟花三月下扬州"之美喻。除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外,扬州园林中的竹子更具有它独特的风格。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走访、资料检索等方法,着重描述和介绍了扬州园林的竹子和竹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及造园造景用竹的特色,以供园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园林及风景点是指那些有一定历史、社会文化价值和内涵的园林及风景点。它在强化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美化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天禄 《绿色科技》2013,(12):62-63
研究了我国已有的园林现状、特色等方面,对园林环境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需要对园林进行区域的划分,分区域进行管理;禁止人员随意或是恶意对园林中的建筑或是植被等进行破坏,禁止对林区进行砍伐,提高园林的绿化率;对于古镇园林中的一些名人故居或是历史文物等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可以为其修建一个小型的纪念馆或是博物馆;请一些对民居文化、民族历史文化等有研究的学者来开展讲座等活动。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中西方园林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各自形成了独有的园林风格,从山水、建筑、植物等方面分析了东西方的造园要素。通过中西方园林的深入比较,探讨了新时期园林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中西方园林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各自形成了独有的园林风格,从山水、建筑、植物等方面分析了东西方的造园要素。通过中西方园林的深入比较,探讨了新时期园林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中,闽南传承自中原的历史传统,并部分吸收了来自异域的文化传统,逐渐形成本土的特色,营造的实例很多,造就了一批营造园林的楚翘。这一批园林的营造实践者有所感悟,并形成有一定代表性的营造理论,其中有的与中国其他地区的营造理论不谋而合,也有由于特殊的地理、气象、历史等因素而形成地域特有的营造习惯。  相似文献   

8.
西安秀美的自然山水景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源流是我国园林形成、延续和发展的基础,留下了自周秦汉唐以来大量的园林史迹和风景名胜。近年来西安市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兴建了许多城市文化公园及文化广场,在有效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同时用文化脉络的链条串接着城市的历史节点,收到了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明显成效。通过对西安地区园林名胜的实地考察与史籍的考证,对西安园林文化特色的形成发展以及部分公园、景区、名胜的时代变迁,建园背景、保护利用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情境分析和形式分析分别是对园林的外向与内向研究方法,以18世纪的扬州园林为对象,从外向和内向两个视角分析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思想观念,以及造园要素、风格样式、设计和空间。结合当时的园林发展背景及其产生的新现象和趋势、与运河密切结合的园林建设和游赏等方面的分析,探索扬州园林在特定时期的嬗变与内涵,透视其特点,以及园林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0.
焦丽  董靓 《广东园林》2020,42(1):45-49
以纪念女性为主的园林是中国历史园林的特殊类型,理清其营建的动因和经验,是传承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补充。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望江楼公园,其兴建、发展、造景等方面与薛涛的人生经历、个性品行紧密结合。基于历史文献梳理和园林空间分析,剖析了望江楼公园的发展变迁历程,归纳了针对薛涛的园林景观的纪念性造景手法,从遗迹、植物、建筑、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女诗人薛涛与望江楼公园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榕属植物在园林空间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榕属(Ficus)植物作为岭南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植物,通过其各种生物学特性,在植物空间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广州及附近城市园林绿地的调查,阐述了榕属植物在园林空间构建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总结出榕属植物通过孤植、列植、垂直绿化、空间点缀、形成空间序列等形式,构成植物空间。并对空间构建过程中,榕属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的配合以及榕属植物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从诗词楹联看澳门卢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澳门卢廉若花园既沿袭了岭南造园的特色,又融合了葡式建筑装饰风格,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精品园林。文章从卢园的诗词楹联入手,阐述卢园的造园特色,探讨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精神以及诗词楹联在拓展园林意蕴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植物景观方面对泰国侬律热带植物园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归纳出植物园的五大主要特点: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园林景色优美宜人、景观设计别出心裁、造园经费充足、精心的维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文君井是一处以纪念我国汉赋大家、大文豪司马相如与临邛才女卓文君爱情佳话的纪念性园林.它融西蜀园林自然古朴和江南园林精巧玲珑之风格于一体,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建筑山石、植物培置、楹联匾额,营造出浪漫的爱情氛围,其造园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唯——座集纪念与爱情主题为一体的园林.  相似文献   

15.
养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慧  彭重华 《广东园林》2009,31(1):28-31
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其选址布局、建筑营造、植物配置、筑山理水及园林欣赏等方面更注重给园主人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养生环境。文章回顾了养生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邝雄辉 《广东园林》2007,29(3):21-23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长廊,是园林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体现了造园艺术家高度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如果把园林比作一张绿色的树叶的话,那么长廊就是连系各个景点的脉络,正是它们之间的巧妙融合,使苏州园林成为美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广州小园圃的营造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广文 《广东园林》2006,28(3):13-15
对历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展览小园圃的营造特点作了总结,并对优秀小园圃的标准以及粤港两地展览性小园圃的造园艺术特色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山水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古典艺术的许多方面,还从深层次渗透到了我国历代造园活动中。从中国山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入手,通过实例探讨分析山水文化在古代传统山水园和现代园林中的作用和体现,并展望中国山水园林艺术传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宗桦  张楠 《广东园林》2013,(5):58-62
中国古典园林特色和意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独特的植物景观。在园林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植物作为造园的四大要素之一,积淀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了我国现有的有关园林植物文化内涵研究的文献,分析归纳出其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热点和薄弱点,最后对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以元末张适的乐圃林馆为例,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重点论述园林的景貌;在此基础上,图文互证,分析绘画与园林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表达,揭示图像与空间的图式表达关系;结合园主生平经历,对其园居生活内容作进一步分析。乐圃林馆的主景山池部分沿袭了宋代乐圃的格局,建筑环池而设,掩映于竹木中。整个园林有着古朴野逸与雅致幽然两大特征。园主园居生活包括生计养病、畅饮游赏、会友赋诗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