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4、2005年对丁草胺在毛豆及其土壤环境中的残留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丁草胺残留动态为:2004年施用量80g/666.7m2的按Ct=2.0046·e-0.1419t降解,DT50=4.9d、DT99=32.5d;施用量160g/666.7m2的按Ct=4.1023·e-0.1429t降解,DT50=4.9d、DT99=32.2d。2005年施用量80g/666.7m2的按Ct=2.0724·e-0.1315t降解,DT50=5.3d、DT99=35.0d;施用量160g/666.7m2的按Ct=4.4136·e-0.1352t降解,DT50=5.1d、DT99=34.0d。毛豆种植12~15d后植株中丁草胺残留量最高,其后逐渐降低,在毛豆采收时(种植后65d),除在土壤中尚能检测到痕量的丁草胺外,毛豆植株和豆荚中均未检测到丁草胺的残留量。对分析方法的适合性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土壤、毛豆植株和豆荚样品分别为82.6%~101.5%、87.6%~103.5%和85.0%~98.9%,RSD分别为1.95%~5.93%、1.67%~7.84%和3.78%~6.12%,最小检测量0.001ng,土壤和毛豆的最小检测浓度分别为0.001和0.0005mg/kg。  相似文献   

2.
负载型TiO_2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负载TiO2光催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方法]选取一定浓度的垃圾渗滤液(pH值为8左右,COD值为300~600 mg/L)600 ml,将催化剂-纳米TiO2/玻璃筒膜插入溶液中,通入空气,将400 W的高压汞灯插入筒内进行照射。研究反应时间、进水浓度、pH值、光源强度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CODCr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光强越大、光照时间越长,催化效果越好;溶液的初始浓度越大,降解率越低;反应液在偏酸、偏碱的条件下有利于光催化氧化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表明,垃圾渗滤液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方程为:Ct=C0e-0.023 8 tmg/L(初始CODCr为472.7 mg/L)。[结论]以负载型TiO2膜作光催化剂降解垃圾渗滤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氟苯尼考在鸡粪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鸡粪中氟苯尼考的降解特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研究微生物、有机质、光照、氟苯尼考起始浓度与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的关系,以20 ℃恒温培养箱中避光培养的未灭菌、未去有机质的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为对照,结果表明,对照氟苯尼考的降解半衰期为1.9 d,降解动力学方程为Ct=7.81×e-0.369 9t,11 d的降解率达95%;与对照相比,高温灭菌和去除有机质后,鸡粪中氟苯尼考的降解能力显著下降,半衰期分别提高到6.4、7.2 d;光照处理与避光处理(对照)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的半衰期、降解速率常数和降解速率方程均无明显差异;氟苯尼考起始含量5、10 mg/kg的半衰期差异不大,分别为1.8、1.9 d,而20 mg/kg的半衰期延长至5.6 d.  相似文献   

4.
张海松  李慧冬  陈子雷  丁瑞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84-11984,12262
[目的]研究褐土中啶虫脒在不同温湿下的室内降解趋势,寻求最佳降解温度和湿度。[方法]土壤中啶虫脒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后,减压浓缩,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GC-ECD进样。[结果]在25℃20%、40%、60%含水量的情况下,啶虫脒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3.1921e-0.145t,T1/2=4.8d;C=1.604e-0.231t,T1/2=3.0d;C=3.1329e-0.1564t,T1/2=4.4d。在含水量为40%的情况下,对其20、25、30℃的消解进行了测定,其消解也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2.3041e-0.1463t,T1/2=4.7d;C=1.604e-0.231t,T1/2=3.0d;C=0.7029e-0.2314t,T1/2=2.9d。[结论]在30℃、含水量40%的情况下,降解最快。  相似文献   

5.
硝基苯好氧降解细菌的筛选和降解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长期受硝基苯污染的土壤和某化工厂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排污口底泥为混合菌源,采用硝基苯浓度梯度增加的好氧振荡瓶法进行降解菌的驯化与富集培养,分离和纯化出1株能以硝基苯为惟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的细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该菌株降解的最适温度为30~35℃,pH值7.5~8.0,摇床速度为150 r/min。硝基苯在营养盐液体培养基中的最高降解允许浓度为1 000 mg/L。菌株在硝基苯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营养盐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 d后,硝基苯被完全降解。降解过程中无苯胺的积累。降解动力学分析表明,在硝基苯浓度低于1 000 mg/L条件下降解过程为零级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佳木斯黑龙化工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到7株高效苯酚降解菌,其可以利用苯酚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物质。通过这7株菌在不同的温度、pH值及浓度下生长和苯酚降解情况的研究,确定了此7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25℃,最适pH值7.2,并测得降解最大的酚浓度700mg/L。该7株苯酚降解菌的降解能力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25℃,pH值7.2、装液量108mL、接种量12mL、摇床振荡速度110r/min及固体培养条件下培养48h,观察抗性菌生长的状态,菌落数量及测定吸光度值从而判定对苯酚的降解情况。  相似文献   

7.
李清平  马丽莉  唐洁  黄灏  姚开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60-13362
[目的]筛选一株赤霉酸(GA3)降解菌并探讨其适宜的降解条件。[方法]利用仅含赤霉酸为唯一碳源的基础盐培养基,对前期驯化得到的对GA3具有较强耐受性的微生物进行筛选,获得了具有较强降解GA3能力的菌株G-6;采用单因素试验系统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菌株G-6降解GA3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其适宜的降解条件。[结果]在培养时间为120 h、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为7.0、接种量(菌悬液OD600=1.000)为5.0%(V/V)、培养基中赤霉酸浓度为200 mg/L、摇床转速为140 r/min、250 ml锥形瓶培养基装量为40 ml的条件下,GA3降解率达到60.62%。[结论]为深入探讨GA3的生物降解途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菲降解细菌L2的培养条件研究及菲降解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株菲降解细菌L2,该菌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通过对L2菌株培养条件优化,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7.0~7.2,温度28~30℃,150 ml容积三角瓶装液量50 ml。并测定了L2菌株对不同浓度菲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在培养7 d后L2菌株对培养基中浓度为501、001、50 mg/ml的菲的降解率分别为100%、96.4%和97.4%。  相似文献   

9.
通过富集培养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从长期受丁草胺污染的污泥中筛选出1株丁草胺降解菌,命名为Y-1。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通过研究Y-1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特性发现,降解丁草胺的最优条件为:丁草胺初始浓度20 mg/L、接种量5%、pH值7、培养温度30℃。在最优环境条件下培养7 d,Y-1能降解培养液中76%的丁草胺,显示了良好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废弃农药厂周边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以氟环唑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命名为F1。经过对菌落菌体的形态观察、16S rRNA序列相似性及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其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其亲缘关系与昆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unmingensis)最近。进一步优化F1降解氟环唑的条件,结果表明,氟环唑初始浓度为20 mg/L、温度为30℃、pH值为7.0时,菌株降解氟环唑的效果最佳。在最佳条件下,接入菌悬液使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在600 nm处的吸光度(D_(600 nm))为0.1,培养4 d后,菌株达到生长高峰,培养6 d时氟环唑降解率达90.4%。研究还发现,增加接菌量能明显提高F1对氟环唑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生素在养殖行业使用加剧,施用粪肥导致的抗生素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微生物降解抗生素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降解方法和微生物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研究现状,并对微生物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影响因素、降解路径以及其降解的分子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微生物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从实验室研究到实际生产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期为人们深入认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同时为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污染修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联苯菊酯降解菌筛选及其反应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对联苯菊酯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TS 1,并研究了初始pH、培养温度、联苯菊酯初始质量浓度、摇床转速、接种量、外加碳源质量分数对该菌株联苯菊酯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TS 1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以联苯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其降解联苯菊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pH 70,培养温度30℃,联苯菊酯初浓度200 mg·L-1,摇床转速150 r·min-1,接种量10%,外加碳源葡萄糖为100 mg·L-1。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真菌活动规律,采集正在腐烂的玉米秸秆,通过平板分离、透明圈平板筛选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果胶酶活性测定,记录菌体类型及酶活状况。结果表明,19种真菌参与其降解过程,其中纤维素降解菌11种,木质素降解菌9种,同时发现3种菌具有果胶降解能力且菌株酶活较高。说明在纤维素酶产生菌、木质素酶产生菌联合作用于秸秆降解的同时,果胶降解菌群也是秸秆降解菌的重要组成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土壤生物退化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阐述土壤生物退化概念和退化机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壤生物退化的不可避免性和防治的重要性;比较了土壤生物退化治理与生态恢复;提出了土壤生物退化的防治措施;建议按照恢复生态学的原理组织植物保护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微生物学、植物生态学及化学生态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从微观生态恢复角度对土壤生物退化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中获得一株能够高效降解苯胺的菌株AD-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苯胺降解最佳务件为温度30℃、初始pH 7.0、培养时间48 h和苯胺最大耐受浓度2 500 mg/L,此时的苯胺降解率达99.7%;重金属离子对该菌株降解苯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Ag+和Hg2+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污染生态退化与生态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态退化与退化生态学、污染生态退化与生态整治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解决污染生态退化问题必须将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结合起来进行生态整治。  相似文献   

17.
土地退化防治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土地退化研究状况和含义以及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类活动加速了土地退化的进程,最后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筛选、检测,得到氯苯类化合物的降解菌,对其降解率进行研究,并通过16S rRNA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具有降解活性的菌株,在18℃、pH 7.2时降解率较高。初步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炭疽杆菌(B.anthraci)、同温层芽孢杆菌(B.stratosphericus)。  相似文献   

19.
聚乙烯地膜降解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聚乙烯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影响因素,从聚乙烯材料的分子结构与特性入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聚乙烯分子的降解过程、产物、机理与作用因素。文章指出聚乙烯分子较高的结晶度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强的疏水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是导致其难以降解的主要因素;其中,聚乙烯分子间共价键的氧化断裂是整个降解过程的限速反应。环境中较强的光能、热能、机械作用力等能够促进聚乙烯分子键的氧化断裂,使聚乙烯分子非结晶区及小型结晶区域解聚成亲水性低聚物或小分子,并最终在微生物作用下完全分解为CO_2、H_2O、CH_4、生物质等微生物代谢产物。深入系统开展聚乙烯分子降解机理的系统研究,不仅可以科学评价残留地膜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指导聚乙烯地膜配方改进,降低聚乙烯地膜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20.
胡洁  李东风  臧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93-10795
[目的]研究二氧化碳基塑料的降解性能.[方法]以PPC为原料,通过生物降解、热氧化降解和光降解研究了PPC的降解性能.利用乌式粘度计测定了降解过程中PPC塑料的分子量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降解过程中PPC的红外光谱特性.[结果]PPC薄膜在27℃恒温培养箱中生物降解15 d后,降解效果明显.180℃热氧化降解36 h,PPC塑料的分子量减少了63%.光氧化降解5d后,PPC塑料的分子量减少了约85%.[结论]与生物降解相比,PPC塑料的热氧化和光降解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