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福建多花水仙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多花水仙资源的搜集整理表明,福建多花水仙主要有3大类9个品种类型,分布在漳州、莆田至宁德沿海的低海拔地区.花色有白花、黄花和两色花3种;花期在11月至翌年的2月底之间;染色体组有x=10和x=11两种类型,倍性包括二倍体、同源三倍体和异源三倍体.  相似文献   

2.
三倍体梨品种F1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 3个优良三倍体梨品种大水核、安梨、白皮洋和 2个二倍体品种为亲本的 5个杂交组合的 14 7株F1 代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 ,发现 2株三倍体 ( 2n =3x =51) ,1株四倍体( 2n =4x =6 8) ,这 3株多倍体均为大水核×白皮洋的F1 代 ,表明三倍体梨品种间杂交也能获得多倍体 ,多倍体出现率为 9.38% ;而三倍体与二倍体品种相互杂交F1 代中没有发现多倍体 ,在三倍体为母本 ,二倍体为父本的F1 代中 ,非整倍体出现率为 6 0 % ;在二倍体为母本 ,三倍体为父本的F1 代中 ,非整倍体出现率为 6 .6 7% ,余者均为二倍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茶树无性系品种福建水仙的细胞学观察,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和核相变化特征,分析其只花不实的内在原因。并对有关分裂相的染色体计数,证实本品种是自然三倍体,2n=3X=45。  相似文献   

4.
甘蓝异倍体间杂交获得三倍体和非整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二、四倍体间杂交 ,获得了甘蓝同源三倍体 (2n =3x =2 7) ,其中 4x× 2x的结籽率为 3 .61 % ,2x× 4x的为 0 .57%。用三倍体再与二倍体亲本杂交 ,3x× 2x的结籽率为 1 0 .46 % ,2x× 3x的结籽率为 0 .83 %。在二、三倍体间的杂交子代中非整倍体均占绝大多数 ,其中 3x× 2x的非整倍体率为 85 .2 9% ,2x× 3x的为 75 .90 %。非整倍体类型均以 2n +1的居多 ,从而为甘蓝成套初级三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花萱草品种染色体倍性鉴定及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14个大花萱草品种染色体的数目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倍性大花萱草间的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摩洛歌之夏、光辉路线等5个品种为二倍体,2n=2x=22;新西兰I为三倍体,2n=3x=33;火绒、新西兰B等8个品种为四倍体,2n=4x=44;萱草相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较差,难以获得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6.
两个中国水仙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试的玉玲珑和金盏银台两个品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3x=30,是三倍体,其染色体核型形式相同,为2n=3x=24m+6sm,属基本对称式,它们的染色体相对长度及臂比总值变动不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鱼类雄核发育新途径及自然四倍体泥鳅所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构成,采用自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为父本、二倍体泥鳅(2n=50)为母本进行杂交,受精后5 min将受精卵放入3℃水中处理60 min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并对其后代的血红细胞核体积、染色体核型、Ag-NORs带型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信号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杂交三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38.29±3.14)μm3,处理组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27.92±3.58)μm3,二者血红细胞核体积之比为1.37∶1;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3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3个FISH杂交信号,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2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2个FISH杂交信号;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3个,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2个。研究表明,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的染色体组构成为2套染色体组,表明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能产生二倍体(2n)配子,该结果为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是具有4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苦荞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苦荞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稳定性与花粉育性,为苦荞多倍体育种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和统计八宿苦荞、WN047、WN090、武岗苦荞、WN065、川荞1号、二季早、黔威1号、晋苦2号、六荞1号、KP9920和黔威2号12个苦荞二倍体和苦荞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期I(MI时期)染色体配对构型、末期Ⅱ(TⅡ时期)的细胞异常程度及花粉粒败育性指标,分析比较二倍体和苦荞四倍体差异性。【结果】12个苦荞二倍体染色体配对构型主要为2n=2x=8II,占比95.42%,无双核仁;同源四倍体染色体构型多数为2n=4x=8IV,占比79.05%,有双核仁(占比18.6%)。12个苦荞二倍体在TⅡ期异常细胞频率平均为4.34%,细胞平均微核数为0.043 4个,不同材料间差异不显著;同源四倍体异常细胞频率平均为24.09%,细胞平均微核数平均0.494 9,不同材料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12个苦荞二倍体花粉败育率平均9.54%,不同材料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同源四倍体花粉...  相似文献   

9.
16个中国传统月季品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6个特有的中国传统月季品种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①16个品种的倍性分为3类,‘月月红’、‘月月粉’、‘绿萼’、‘匍匐红’4个品种为二倍体,2n=2x=14;‘春水绿波’、‘金瓯泛绿’、‘桔囊’、‘青莲学士’、‘四面镜’、‘一季粉’、‘一品朱衣’、‘羽仕妆’8个品种为三倍体,2n=3x=21;‘大富贵’、‘玉玲珑’、‘紫香绒’3个品种为四倍体,2n=4x=28;‘牡丹月季’品种为混倍体,包含三倍体、四倍体两种稳定核型。品种的倍性演化与研究过的野生蔷薇、现代月季品种的演化基本一致,倍性与表型呈一定的正相关性。②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70%~63.70%。③核型类型包括1A、2A、1B、2B 4种类型,所有品种核型都由其中部或近中部的着丝点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10.
为创制矮牵牛三倍体种质并对其进行细胞学研究,以矮牵牛二倍体、四倍体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计数并与双亲进行农艺性状、解剖学比较,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三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以二倍体、四倍体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可获得三倍体矮牵牛,但结籽率均较低;(2)同源三倍体终变期大部分细胞内都出现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共存的现象,中期Ⅰ和中期Ⅱ出现游离在赤道板外的染色体,后期Ⅰ染色体有10/11、9/12、8/13和少数7/14分离方式,并出现姊妹染色单体提前发生分离和丢失染色体等异常现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了大量不育花粉的形成,同源三倍体创制为初级三体系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压片方法,对5种国外引进的水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水仙材料中有二倍体1种,三倍体和四倍体各2种,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28=8m+16sm+4st(‘苏娅’)、2n=3x=30=7m+17sm+5st+1t(‘小燕子’)、2n=3x=21=4m+13sm+4st(‘普韦布洛’)、2n=4x=28=8m+15sm+4st+1t(‘胡德山’)和2n=2x=17=1m+9sm+7st(SAT)(‘温斯特丘吉尔’).5种水仙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不仅可以为其分类提供细胞学依据,同时也为利用这些品种资源选育新品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用根尖压片法对青海栽培青稞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青稞栽培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海栽培青稞是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14,染色体基数为x=7,紫青1号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0m+4smsat,昆仑164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0m+2smsat+2msat。这两个品种核型类型都属于Stebbins-Ⅱ;北青3号的核型公式是2n=2x=14=12m+2smsat,青稞1149的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m+2msat,这两个品种核型类型都属于Stebbins-Ⅰ。  相似文献   

13.
对引进的17个杂交兰及3个大花蕙兰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及倍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兰品种染色体倍性多样化程度较高,其中二倍体品种10个、占总数的58.8%,非整倍体品种5个、占总数的29.4%,三倍体品种较少(仅2个)、占总数的11.8%;3个大花蕙兰品种中有2个三倍体和1个四倍体.在二倍体杂交兰FG784和四倍体大花蕙兰DB918的4个杂交F1代个体中,发现3个三倍体和1个六倍体,表明在杂交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现象,由此可以获得倍性更高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4.
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Gemsa染色法观察了极早熟品种保利阿斯卡、朱丽比恩,早熟品种利布林、特雷沃、玉璧林达及中熟品种芦卡斯6个西洋梨品种的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玉璧林达、芦卡斯为三倍体(2n=3x=51),其余4个品种为二倍体(2n=2x=34),多倍体出现率为33.3%。同时,经过初步测定,玉璧林达的花、果、叶均大,枝、干粗壮,均表现出一定的巨大性。利布林、特雷沃、朱丽比恩、保利阿斯卡为品质优良的早熟、极早熟品种,是天津地区很有发展前景的品种。搞清这6个西洋梨品种的染色体倍性,可为今后梨的遗传育种和梨树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7个月季和5个玫瑰品种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为玫瑰和月季种间杂交育种研究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对7个现代月季品种和5个玫瑰品种的倍性及核型进行研究。【结果】7个现代月季品种中除"霍尔恩"是三倍体(2n=3x=21)外,其余均为四倍体(2n=4x=28),5个玫瑰品种均为二倍体(2n=2x=14)。7个月季品种的核型包括1A、2A和1B3种,5个玫瑰品种则包括1B和2B2种核型。月季品种"霍尔恩"染色体相对长度为10.33%~20.67%,其余品种染色体相对长度均在4.63%~10.97%。玫瑰品种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为7.62%~24.07%,与月季品种相比明显不同。7个月季品种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小于2.00与大于2.00的品种比例为3∶4,而5个玫瑰品种的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均大于2.00。本研究所涉及的月季与玫瑰品种的染色体臂比、核不对称系数以及着丝粒指数差异性不大,分别介于1.00~2.14、54.63%~60.86%和31.82%~50.00%,染色体类型以中部(m)和近中部(sm)染色体为主,未发现端部染色体(t)和随体。【结论】现代月季品种和玫瑰品种的核型和倍性存在明显差异,玫瑰品种的核型总体较现代月季品种进化。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省漳州地区主栽的4个荔枝品种乌叶,早红、兰竹和绿荷包的染色体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4个品种是正常的二倍体,它们的染色体数目相同,2n=30;减数分裂的行为与花粉的发育亦属正常。初步认为兰竹和绿荷包两个品种的胚胎部分败育或完全败育,并非由于染色体的数量或结构变异造成的,而可能是基因突变、多对基因互作以及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铁线莲属Clematis为观赏价值极高的藤本植物。铁线莲品种数量繁多,形态变异丰富,遗传背景也相对复杂,品种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的障碍,对杂交亲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等细胞学特征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采用酶解法-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与Giemsa-C分带染色技术,以13个铁线莲品种自然生长的幼嫩根尖为试材,进行染色体参数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3个品种的染色体均为2n=2x=16,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核型分为2种类型:2n=2x=16=10m+4st+2t,2n=2x=16=10m+6st;随体均在第6条,第7条或第8条染色体上,且位置均在短臂上;13个品种的核型类型均为“2A”,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说明杂交不亲和现象由其他因素导致。图3表3参18  相似文献   

18.
棉花种间杂种后代育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种间杂种:G.hirsutum(2n=52)×G.thurbeti(2n=26),F_1的染色体数2n(3x)=39,属于三倍体,因而杂种植株高度不育。从花粉粒形态鉴定,大都是不规则形,其中正常园形的约占14%,但花药又不破裂。用染色剂测定其花粉生活力,不着色者占89%,浅红色者占11%,均为失活花粉。观察杂种F_1(3x)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大都不配对,单价体数20个左右。而且分裂未期多数P.M.C形成具有5—12个的多分孢子体。这都表明雄性配子败育,导致杂种植株表现为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碱和DMSO等药物处理杂种枝条,获得染色体加倍的嫁接植株,镜检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中期相,其二价染色体数为25—32对。分裂末期,形成正常四分体数占95%以上,花粉生活力也显著的提高,因此杂种株的育性得到一定的恢复。同时随着回交世代的延续,杂种育性逐渐提高。利用棉花种间杂种后代的多样性,从中选出抗病、抗虫高纤维强度等新类型,已供棉花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19.
百合属野生种和园艺品种的染色体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以东方百合品种"Berlin"和"Parasol"、亚州百合品种"Saniciro"、LA系列百合品种"Royal sunset"、百合野生种"大花卷丹"、湖北百合为材料,获得它们的染色体自然核型图,并参照国内外通用的核型分析标准,确定百合染色体的核型公式和类型.结果表明,供试百合染色体数均为二倍体,2n=2x=24.Berlin的核型公式为:2n=24=4m+18st+2sm;Parasol的核型公式为:2n=24=4m+10sm+8st+2t;Saniciro的核型公式为:2n=24=2m+2sm+10st+10t;Royal sunset的核型公式为:2n=2x=24=8sm+10st+6t;大花卷丹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sm(SAT)+10st(SAT)+12t(2SAT);湖北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sm+10st+12t.研究认为,2个东方百合品种为3B型,1个亚州百合品种为3A型,1个LA系列百合品种为4A型,2个野生百合种为4A型.  相似文献   

20.
张书芹  王俊杰  刘焰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7):58-59,62,封2
采用压片法对水飞蓟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体细胞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飞蓟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正常,终变期可形成17个二价体,佐证其染色体数目为34条,且为二倍体;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水飞蓟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34,核型公式为K(2n)=2x=34=34m(4SA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8S+12M1+6M2+8L,其核型为"1A"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