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草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草场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过度放牧可引起地上生物量下降,禾草比例降低,莎草、杂类草比例升高,牧草干物质消化率降低;反之,适度或轻度放牧,可使地上生物量增加,禾本科牧草比例升高,莎草、杂类草比例下降,牧草干物质消化率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2.
以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体外产气法评定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青干草与玉树地区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高山嵩草-异针茅(Kobresia alpine-Sti pa aliena)、高山嵩草、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高山嵩草杂类5种草地型分别按100∶0,25∶75,50∶50,75∶25,0∶100比例两两搭配后的组合效应,通过产气量结合干物质消化率确定最优组合搭配并探讨对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产气量结合干物质消化率得出最优组合: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高山嵩草、高山嵩草杂类以75∶25比例组合搭配最好;燕麦青干草与高山嵩草-异针茅以25;75比例搭配最好,与紫花针茅以50∶50比例搭配最好.pH在6.56~7.02范围内,没有造成微生物区系紊乱,组合效应对pH影响不明显;NH3-N浓度在9.12~15.68 mg·100 mL-1之间,适于瘤胃微生物生长;牧草组合后产生的乙丙酸累积量与单一牧草产生的无显著差异;牧草组合后CH4产量与单一牧草的CH4产量无极显著差异,组合效应并没有提高CH4产量.  相似文献   

3.
了解草地的牧草产量是决策草场放牧管理的基础。然而,可用于放牧的牧草产量是随季节变化的。在羊茅草地的不同群落内测定了牧草生物量变化,此项研究在Alberta南部两个实验基地进行。在Stavely附近的Porcupine Hills,粗糙羊茅(Festuca campestris)、帕里燕麦草(Danthonia parryi)—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草地早熟禾—苔草(Carex Spp.)3个群落上从4~5月开始到9月底逐月取样对生物量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粗糙羊茅、帕里燕麦草—草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苔草群落当年产量的最大值分别为398g/m~2,305g/m~2和226g/m~2;当年春季的最大生长量分别占当年最大产量的73%,50%和35%;从秋季到春季,牧草总生物量分别损失24%,43%和56%。在Pincher Creek附近的丘陵地带,用配对亚小区法采集现存的禾草和杂类草,分别于10月和4月各收获一个亚小区,在整个冬季禾草和杂类草干物质损失率平均分别为27%和58%。对3个群落的调查发现,粗糙羊茅群落的产草量最高,在生长季对雨水的依赖性最小,对风化不太敏感,因而牧草价值最高,草地早熟禾—苔草群落的牧草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西藏自治区岗巴县高寒草原天然牧草养分含量及消化率季节变化规律,选取垫型蒿、高原鸢尾、藏羊茅、藏西嵩草和线叶嵩草5种牧草,分别分析8月、10月和12月各种牧草的粗蛋白质、脂肪、灰分、钙、磷和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和纤维组分体外消化率.结果 表明:5种牧草中垫型蒿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17.28%)、线叶嵩草次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海拔高度对西藏山地灌丛草地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采集拉萨河谷海拔4000m、4300m、4600m、4900m、5100m山地灌丛草地优势牧草样品,采用两级体外消化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纤维组分的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不同优势牧草的消化率不同,喜马拉雅草沙蚕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白尖苔草次之,高山嵩草、丝颖针茅、雪层杜鹃及樱草杜鹃最低(P0.01);高山嵩草的粗蛋白质、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雪层杜鹃、樱草杜鹃(P0.01)。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持续下降,而体外粗蛋白质、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说明在青藏高原山地草地放牧管理中,应按照海拔高度进行梯次利用。  相似文献   

6.
用盐酸不溶灰分(AIA)作内源指示剂,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藏系绵羊的牧草干物质、有机物质和粗灰分的消化率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藏系绵羊对牧草的消化率以草盛期最高,返青期最低;在草盛期,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牧草消化率降低;放牧草场植物群落中禾本科牧草增加使牧草的消化率提高。这对了解藏系绵羊生产转化效率、营养需要和高寒草甸草场合理的放牧强度,以及实行季节性畜牧业生产等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亚高山草甸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进行了六年定点观测.根据观测试验结果,拟合了人工草地中以垂穗披硷草(Elymus nutans)为主的牧草的生物量和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的数学表达式.其中,垂穗披硷草在各生活年度的生物量变化形式为:y=5036.9701 e~(-1.203(?)t);杂类草生物量变化形式为:y=633.8080—273.7373t+35.1693t~2.为高寒牧区预测垂穗披硷草在人工草地中各生活年度的生物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4年5月至11月期间在吉林省长岭县的天然羊草草地进行采样,采用经典的两步法进行了牧草体外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全株羊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下降,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在29.75%~60.85%之间,体外消化率与生长天数表现为负相关,函数关系为y=189.04x^-0.342(R^2=0.9466);天然羊草草地伴生的禾草和其它牧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总体上高于同一时期羊草的消化率,其中榆树叶、苣荬菜和碱蓬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天山北坡低山带天然草场进行的连续2a的监测表明,季节草场的牧草产量、粗蛋白质含量和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以及转场放牧的新疆细毛羊的体重和羊毛生长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草场的牧草干物质产量分别为1446.972、679和663kg/hm^2,牧草干物质中粗蛋白 含量分别为11.45%、6.1%、7.8%和11.1%,牧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7% ̄43%、50%和5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夏秋季节放牧绵羊的营养状况,试验采用饱和链烷烃法,测定了新疆昭苏牧区夏秋季节放牧的新疆细毛羊牧草采食量和消化率。结果表明:夏季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牧草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秋季(P0.05),牧草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夏季育成母羊粗蛋白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酸性洗涤纤维和钙、磷消化率夏秋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新疆昭苏牧区,新疆细毛羊的秋季牧草干物质采食量高于夏季,夏秋两季的干物质采食量均能满足母羊对干物质的需要;由于夏秋两季牧草品质不同,羊只对秋季牧草的干物质消化率低于夏季。  相似文献   

11.
绵羊对红豆草营养期青干草的采食率和消化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收粪法测定甘肃高山细毛羊对普通红豆草营养期青干昔的采食率和消化率,结果得出:干物质的采食率95.23%,干物质的消化率62.28%,有机物的消化率65.70%。粗蛋白的消化率69.79%,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69.83%,粗纤维的消化率55.68%,证明红豆草营养期青干草是优质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草地牧草消化率季节动态与营养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5只瘤胃瘘管羊,用尼龙袋法对采自甘肃玛曲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甘肃张掖平山湖荒漠草原及新疆温性草原天然混合牧草的干物质消化率(DMD)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的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牧草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荒漠草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6月体内消化率达到最高,而平山湖荒漠草原表现相反趋势。新疆温性荒漠草原则随着季节的变化,从花期—果期—枯草期牧草干物质消化率逐渐降低。玛曲高寒草甸牧草干物质消化率与牧草粗蛋白含量(C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牧草中酸性洗涤纤维(ADF), 中性洗涤纤维(NDF)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牧草生育期与CP含量和DMD呈极显著负相关,与DM, ADF, NDF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在高寒牧区,6,7和8月牧草营养价值较高,可满足放牧家畜维持和生产能量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12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6月龄的杂交公羊,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6只羊,分别饲喂两种饲粮[单一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饲粮和高丹草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合饲粮],分析了以高丹草饲粮为基础添加一定比例箭筈豌豆(高丹草∶箭筈豌豆=2∶1)对牧草表观消化率以及家畜产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丹草+箭筈豌豆饲喂羔羊时干物质采食量、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高丹草组(P<0.05);干物质消化率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高丹草与箭筈豌豆组合改善饲粮的适口性,提高了饲草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冬春季节放牧绵羊的营养状况,采用饱和链烷烃法,测定了新疆昭苏牧区春冬季放牧绵羊的牧草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结果表明:冬春季育成母羊牧草采食量分别为661.68g/d,856.92g/d,成年母羊牧草采食量分别为876.97g/d,1021.83g/d,绵羊春季牧草采食量高于冬季,差异显著(P0.05)。冬春季育成母羊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39.05%、45.85%,成年母羊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5.76%、50.50%,绵羊春季牧草干物质消化率高于冬季,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至11月期间在吉林省长岭县的天然羊草草地进行采样,采用经典的两步法进行了牧草体外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全株羊草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下降,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在29.75%~60.85%之间,体外消化率与生长天数表现为负相关,函数关系为y=189.04x-0.342(R2=0.9466);天然羊草草地伴生的禾草和其它牧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总体上高于同一时期羊草的消化率,其中榆树叶、苣荬菜和碱蓬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12种主要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物质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各牧草营养物质和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特征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放牧草地12种主要牧草中针茅、芨芨草、紫花鸢尾综合营养价值最佳季节在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其余牧草均为夏季开花期(7月)。2)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和秋季果后营养期(9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均为鸭茅;夏季开花期(7月),综合价值最好的牧草为西伯利亚羽衣草;秋季结实期(8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牧草为红花车轴草;冬季停止生长(10月)和枯草期(11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分别为针茅和紫花鸢尾。  相似文献   

17.
通过育种方法可以提高RS杂种的产量。以使它们具有较强的与中间冰草和冰草竞争的能力,然而同样的育种努力也会用来提高中间冰草及冰草体外干物质的消化率与产量。Lamb等人(1984)以及Vogel等人(1986)已经证明冰草和中间冰草混合样本中,体外的干物质消化率和产量具有基本的遗传变异性。由于在RS群体中通常缺少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遗传变异,所以对这一纯种进行的育种工作或许会取得较大的成功。White和Wight(1981)提出冰草属牧草中最重要的饲草特征是产量和于物质的消化率。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即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在饲草品质单因素测定中要比其它组分馏分诸如细胞壁、半纤维素、纤维素及木质素好,这是因为正如我们指出的那样,这些馏分的消化率会发生差异。因为非细胞壁饲草成分实际上是100%可消化的,因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实际上反映了细胞壁消化率。本研究测定细胞壁组成所采用的方法,在禾草种中可有效地用于测定细胞壁干物质消化率遗传变异性的来源。根据小区的研究结果,作为饲草,RS和RD属间群体在中部大平原上目前以及今后的价值似乎有限。虽然还没有评价其它一些优良性状诸如在放牧压力下的存留能力,然而作为调查冰草纤维组成和消化率水平遗传控制的工具,杂种间属也许是有潜力的,这是因为在冰草的染色体组之间纤维组成和消化率虽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此试验采用饱和链烷烃技术研究了2018年西藏那曲市尼玛县放牧绒山羊四季的采食组成、牧草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结果表明:尼玛县绒山羊春季采食的主要牧草是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 Maxim)、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夏季是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Linn)、弱小火绒草(Leontopodium pusillum),秋季是青藏狗娃花(Heteropappus bowerii(Hemsl.)Griers),冬季则是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育成绒山羊春、夏、秋、冬牧草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450 g、850 g、950 g、420 g,成年绒山羊分别为685 g、1 280 g、1 350 g、650 g,四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牧草采食量最低。育成绒山羊春、夏、秋、冬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5.85%、56.50%、50.44%、39.05%,成年绒山羊分别为50.50%、60.94%、55.52%、45.76%,四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牧草消化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雀稗草产草量、营养价值及饲喂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连续二年测定雀稗草鲜草、干草、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分析各生长阶段常规营养成分;进行饲养肉牛效果试验,同时测定干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雀稗草具有产草量较高、幼嫩时期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干物质消化率高等优点,但后期老化快,抽穗开花后营养价值急剧下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粗纤维含量与生长天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粗蛋白质含量则呈显著负相关(P<0.05);刈割高度60cm优于50cm;用雀稗草饲喂肉牛有必要补充一定量的精料(5g/kgLW/d)或较多量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昭苏县域内沙尔套山分布的12种主要牧草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物质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各牧草营养物质和消化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牧草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特征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分析,综合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中/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和瘤胃体外消化率特征(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营养价值评价,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放牧草地12种主要牧草中针茅、芨芨草、紫花鸢尾综合营养价值最佳季节在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其余牧草均为夏季开花期(7月)。2)春季营养生长期(6月)和秋季果后营养期(9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均为鸭茅;夏季开花期(7月),综合价值最好的牧草为西伯利亚羽衣草;秋季结实期(8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牧草为红花车轴草;冬季停止生长(10月)和枯草期(11月),综合营养价值最好的分别为针茅和紫花鸢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