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早实核桃不同生育期主要器官 N、P、K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 ,果实中 N、P、K含量不同生育期动态变化规律的曲线呈双峰型。其它器官 (叶片、果枝、营养枝、根 ) N、P、K含量随不同生育期总的呈逐渐下降趋势 ;不同生育期主要器官间 N、P、K分配比例有较大差异 ,N元素分配比例排序 ,5月中旬至 7月初为叶片 >果实 >果枝 >营养枝 ;7月末至 9月初 ,排序为果实 >叶片 >果枝 >营养枝。P元素分配比例各生育阶段变化不大 ,5月中旬至 9月初 ,其分配比例排序为果实 >果枝 >营养枝和叶片。K元素分配比例 ,果实始终高于其它器官 ,果枝、营养枝含 K的比例 ,6月初以前均高于叶片 ,到了 6月中旬以后均低于叶片 ;主要器官内 N、P、K元素间分配比例因器官而异 ,即根、叶片含 N比例均高于其它器官 ,而果实、果枝、营养枝 P、K含量比例均高于叶片和根。  相似文献   

2.
对核桃主要器官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器官间钾含量的分配比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钾在核桃各器官的变化规律与其自身的生长规律相吻合,在整个生育期,以树体萌芽期各营养器官的钾含量最高,雌花或幼果的钾含量也相对较高;在枝条旺盛生长及果实速长期,各主要器官的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在种仁充实期,果实钾含量急剧上升,而叶片和枝条的钾含量继续下降。在整个生育期,早、晚实核桃主要器官间钾含量的分配比例有很大共性,即在各器官中果实钾含量所占比例基本保持较高态势,而果枝和营养枝中钾含量所占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绒毛白蜡植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及雌雄株间的性别差异,为进一步阐明雌雄株生长分化的内在生理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绒毛白蜡雌雄株为研究对象,5—11月每月中旬取叶片、枝条、果实,应用电感耦合离子光谱仪系统分析生长季内雌雄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K、Ca、Na、Mg)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绒毛白蜡生长季内不同器官K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果实叶片枝条;而Ca、Mg在生长季各月份则为叶片枝条果实;生长季初期Na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叶片果实枝条,而生长季中后期的大小顺序则为叶片枝条果实。生长季内叶片K元素含量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而叶片Ca和Na含量则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叶片Mg含量则维持相对稳定含量。2)雌雄株对比表明,生长季内雄株叶片K、Ca、Na、Mg元素含量多大于雌株叶片,这种差异在部分月份达到显著水平。3)同一器官不同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叶片K含量与Ca、Mg含量多呈现显著负相关,而叶片Ca与Mg含量则呈现显著正相关,叶片Na元素与叶片其余元素含量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叶片类似,果实K与Ca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果实Ca与Mg含量则呈现显著正相关。4)不同器官间元素含量相关分析表明,雌雄株叶片K与枝条K以及叶片Na与枝条Na含量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雌株叶片Ca与果实Ca、叶片Mg与果实Mg含量之间分别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性;雌雄株叶片Na含量与枝条Na含量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性。【结论】不同矿质元素在绒毛白蜡雌雄株器官间的分配规律存在差异性;生长季各阶段,雄株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多数大于雌株,雌株翅果大量结实,参与较大比例的矿质营养分配,可能是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叶片、果实中K、Ca、Mg各元素含量之间多存在显著相关性,明确绒毛白蜡植株不同器官间的矿质元素含量比例分配及相互关系,是阐明雌雄株生长分化生理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2013-2015年淳化县核桃炭疽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一般果园炭疽病造成损失10%~30%,严重危害逐步显现出来,叶片、枝条、果实皆可染病;病原菌有性时期为球壳菌科小丛壳属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无性态为黑盘孢科盘圆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以菌丝体在核桃病枝、病果、芽上越冬,5月上旬至下旬在越冬场所病残体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6月上旬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潜育期一般为5~10天,6月下旬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发病盛期,10月中旬停止发病进入休眠越冬期;通过选育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消除或减少越冬病源量、喷施化学药剂等方法防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红西梅"(Pyrus domestica L.)的果实纵横径、单果鲜质量动态变化曲线得出,"红西梅"果实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呈双"S"型曲线,即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两个快速生长段;果实纵径生长呈双"S"曲线,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2个快速生长段;果实横泾生长变化比较平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呈现先高,生长期反而下降至一个水平后基本不变化,到果实接近成熟的20d内,数值快速升高。"红西梅"新梢长度与粗度生长发育的生长动态曲线是,新梢长生长呈明显的双"S"曲线,且2个生长高峰均出现在7月上旬以前,即5月中旬至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粗度生长也呈现双"S"曲线。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红西梅"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结果是组合N2P2K3即0.7∶1.0∶0.5kg/株(TR5)为提高"红西梅"品质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6.
不同龄期及不同长势核桃的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核桃苗期、幼龄期、始果期的植株叶片和果实营养元素N、P、K和微量元素Fe、Zn含量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核桃1年生苗木叶片中N、P、K、Zn含量高于幼龄期和始果期植株;核桃各龄期在年生长过程中,叶片中的N、P、K、Fe、Zn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N素含量在第2次生长期7月较年生长初期低,比其它生长时期高,在年生长中N、P、K养分含量的比例存在差异,N、K素营养相对含量经历“低-高-低”的过程,N素营养相对含量表现尤其明显;核桃幼龄期、始果期植株长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同一时间叶片及果实中N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鲁甸县核桃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鲁甸核桃604株成年结果树的物候特征、植物学特性、坚果的经济性状及丰产性得出:鲁甸县核桃种质资源萌芽期为2月上旬至4月上旬,集中期为2月下旬到3月中旬,雌雄花开放期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果实成熟期集中在9月至10月;植物学上,在叶形、枝条颜色、雌花柱头、子房颜色、雄花序长度、青果性状等方面存在多样性;鲁甸核桃每果枝坐果数为1~7,还有串串核桃的存在,丰产性好;在树形方面,表现为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自然分层形、自然圆锥形的多样性,核桃坚果的三径均值、出仁率、仁重、单果重、壳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48%、13.46%、24.05%、25.46%、25.74%,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8.
绿香、香玲、元林核桃落花落果及果实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山东泰安地区对3个核桃早实品种的坐果和果实生长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分析了早实核桃落花落果的原因。核桃落果现象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即核桃青果发育开始前落果和核桃青果发育开始后落果;核桃青果迅速膨大期发生在5月初至6月初,硬核期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核桃果仁充实期发生在7月上旬至8月底,核桃果实采收期为8月底至9月初,各阶段具体时间因品种而异;在核桃青果内部结构发育程度上,绿香要早于元林7天左右,香玲早于元林2~4天。  相似文献   

9.
对从美国加州引种至昆明树木园的Nonpareil和Carmel两扁桃品种的物候,当年生枝、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的观测结果发现扁桃在昆明2月上旬萌动生长,随即进入初花期,2月中下旬为盛花期,3月上旬显现幼果;3~6月为枝条生长旺盛期;7月中旬果实成熟。正常情况下,11月开始落叶。枝条生长具有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3月中下旬和5月下旬至6月上旬(2次枝)。花芽自4月下旬开始分化,经分化前期、花萼期、萼片期、花瓣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至7月下旬花芽形态分化基本完成。果实发育分3个阶段第1阶段为果实发育期,历时30天左右;第2阶段为硬核期60天左右;第3阶段为成熟期2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桐子结实大小年现象的发生与其不同类别枝条上的叶片、芽(包括无果枝的花芽与有果枝的叶芽)和果实中各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为人工调控山桐子大小年现象的发生及其良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成都种源的无大小年、不完全大小年、完全大小年等3种结实类型的山桐子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了果实膨大期、油脂积累期、花芽分化初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有果类与无果类枝条上的叶片、芽和果实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等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1)3种结实类型山桐子不同类别枝条上的叶片、芽和果实中的IAA含量均先降后升,且三者间IAA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IAA与山桐子花芽分化有关,但与结实大小年无关。2)3种结实类型山桐子不同类别枝条上的叶片、芽和果实中的GA3含量均持续升高;完全大小年类山桐子不同器官中的GA3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结实类型的,且其无果枝叶片、芽中的GA3在果实成熟期的含量均最高,分别是411.69和355.38μg·g<...  相似文献   

11.
以濒危植物盐桦为研究对象,对其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熟期及新梢生长期等主要物候期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月上旬叶芽开始萌动,进入生长期,4月中旬花芽开始膨大形成花蕾,4月14日始花,4月16—20日进入开花盛期,随后进入果实生长期;5月初为幼果形成期,9月上中旬为果实成熟期,中旬以后果实开始脱落。4月初春梢始长,5月盐桦枝条上再次抽生新梢。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欧李为试材,逐级提取不同形态的钙,研究欧李生长发育阶段(萌动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主要结果基生枝各组织器官(木质部、韧皮部、花和果实、新梢)中不同形态钙(水溶钙、果胶钙、磷酸钙、草酸钙、剩余钙)的分配率变化及其与总钙分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组织器官中钙吸收和分配与钙形态转化和分配密切相关,随欧李生长期发育进程,木质部和韧皮部中不同形态钙分配呈明显下降趋势,新梢中不同形态钙分配呈明显增长趋势,花器官中水溶钙、果胶钙和磷酸钙形态在盛花期均有一分配高峰,果实中果胶钙和水溶钙形态分配分别在果实发育初期和后期有一分配高峰;花和果实总钙分配率变化与输导组织器官木质部和韧皮部中各种形态钙的分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新梢总钙分配率变化与输导组织器官木质部和韧皮部中各种形态钙的分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欧李生长期结果基生枝各组织器官中存在钙形态转化与再分配,水溶钙和果胶钙形态是欧李果实钙素吸收积累的主要钙形态。  相似文献   

13.
核桃果实发育过程中青皮和果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实核桃辽宁1号和晚实核桃清香果实生长发育过程青皮和种仁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皮和种仁中的矿质元素以钾的含量最高,氮、磷和锌含量较低。随着果实生长发育,青皮和种仁中钾变化趋势不同,青皮和种仁中钾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矿质元素的含量;青皮中钾含量变化趋势基本是先增加后降低,种仁中钾含量逐渐降低。青皮中钾含量高于种仁中钾的含量,清香青皮中钾平均含量是种仁中钾平均含量的2.44倍,辽宁1号青皮中钾含量是种仁中钾平均含量的2.93倍。  相似文献   

14.
光皮桦幼林生长节律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皮桦(Betuta luminifera H.Winkl)又称亮皮桦,系桦木科(Betulaceae)桦木属(Betula L)落叶乔木树种.木材呈淡黄或淡褐色,材质细致坚韧、切面光滑、不挠不裂,为优良的军工、航空、建筑、家具和室内装饰用材,也可用于造纸.  相似文献   

15.
在山东枣庄石榴疮痂病Dothiorella sp.是石榴枝干、果实上一种新发生的严重病害,用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方法和施药时间对其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35%百菌敌5倍液于春季(4月上旬)轻刮涂刷枝干上的病斑,效果最好;防治果斑试验,以50%多菌灵WP500倍液效果最好,防治时间为6月上旬、中旬、7月上旬3次。  相似文献   

16.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branch autonomy on the growth of reproductive and vegetative organs by establishing different patterns of fruit distribution within and between large branch units (scaffolds) in mature peach trees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cv. 'Elegant Lady'). Different patterns of fruit distribution were established by defruiting either whole scaffolds (uneven fruit distribution between scaffolds; US) or several selected hangers (small fruiting branches) per tree (uneven fruit distribution between hangers; UH). The effects of these patter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ffects of an even fruit distribution treatment (EVEN) in which fruits were thinned to achieve maximum uniformity of fruit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canopy. The desired fruit loads were obtained by differentially thinning the remaining bearing parts. On a tree basis, the response of mean fruit mass to fruit load was strongly affected by fruit distribution. The steepest mean fruit mass to fruit load relationship was found in US trees, whereas the relationship in UH trees was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US and EVEN trees. On a scaffold basis, differences in fruit size between EVEN and US trees with similar fruit loads, thoug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ere relatively small, indicating that scaffolds were almost totally autonomous with respect to dry matter partitioning to fruit during the final stage of peach fruit growth. Hangers also appeared to exhibit significant autonomy with respect to the distribution of dry matter during the final phase of fruit growth. Branch autonomy was evident in scaffold growth: defruited scaffolds in the US treatment grew more than fruited scaffolds, and fruit distribution treatments had little impact on scaffold cross-sectional area on a tree basis. On the other hand, as observed for fruit growth, branch autonomy did not appear to be complete because the fruited scaffolds grew more in US trees than in EVEN trees under heavy cropping conditions. However, the effect of fruit distribution occurred only over short distances, and was negligible on organs located farther away from the source of heterogeneity (fruits), such as the trunk and roots.  相似文献   

17.
泡核桃早实丰产栽培与林畜复合经营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核桃早实栽培一直是制约其早期栽培效益发挥和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通过多年试验,摸索出生长旺季喷施富氧钾肥、螺旋状环剥造伤及花期人工辅助授粉等早实丰产栽培技术及林畜复合经营技术。实现了6 a树龄泡核桃植株结果率达100%、均株干果产量为1.6 kg,分别比对照高73个百分点和7倍的经营效果;试验林分株均枝条数215.2条、结果枝平均长度11.6 cm、主枝延长枝平均长度21.9 cm,分别为对照95.4 cm、16.8 cm、112 cm的2.3倍、69%和19.6%,采用早实栽培技术有效实现了以果压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秦巴山区早实核桃主栽品种不同采期对产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商洛市南部川道缓坡栽培区早实核桃最适采收期为9月上旬,北部坡塬丘陵区最适采收期为9月中旬,过早过晚采收均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会泽新松叶蜂是华山松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在会泽县者海林场 1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冠周围的枯枝落叶层中结茧越冬。第 1代 3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6月中旬~ 8月中旬为蛹期 ,7月中旬~ 8月中旬为成虫期 ;第 2代 7月下旬~ 9月上旬为卵期 ,11月上旬~次年 3月中旬为蛹期 ,3月中旬~ 4月下旬为成虫期。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生活习性 ,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以 4 0 %氧化乐果 1∶80 0倍液最好。室内和田间对幼虫喷药的防治效果在 9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