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花生抗黄曲霉高产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275份花生品种资源进行黄曲霉菌侵染抗性鉴定,筛选出梅县红衣、湛秋48、新会小粒、UF71513-1、VRR245、PI337394F和AH7223等7个抗病品种,并以其作为抗原亲本进行抗病育种研究,选育出抗黄曲霉菌侵染兼抗锈病和叶斑病的花生高产品种粤油9号、粤油20,这两个品种于2004年分别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时指出花生品种资源及抗性鉴定为抗黄曲霉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产、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漯花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漯花6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适应河南省花生生产发展需要选育出的高产、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2006-2007年分别参加了河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14.56%~21.46%;抗花生网斑病、根腐病,高抗锈病;蛋白质含量25.3%、含油量50.71%,油酸、亚油酸比值(O/L)1.44。2008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广东花生抗黄曲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花生抗黄曲霉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广东自1989年起开展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原鉴定筛选、抗病育种、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工作,利用鉴定筛选出来的抗原、通过抗病育种已经选育出抗黄曲霉菌侵染力强的高产花生品种粤油9号、粤油20,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也取得了成绩;同时指出花生品种资源及抗性鉴定为抗黄曲霉育种、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漯花4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适应河南省花生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3a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8.24%;抗花生网斑病,感花生锈病,抗花生病毒病;蛋白质含量为24.39%,粗脂肪含量为52.72%,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2010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抗锈高产种质汕油27在花生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汕油27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抗锈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由该品种衍生的许多品种在不同时期成为中国南方花生产区的当家种或推广良种。为了了解该优良种质在花生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剖析了以汕油27作为直接或间接亲本选育的后代优良品种的系谱、遗传特性以及与汕油27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由汕油27作为直接亲本先后衍生出优良花生新品种5个,进而由这些品种又衍生出的通过审定(或在省级区试中表现较突出)的花生新品种17个;在这22个优良衍生品种中,通过国家审定的有6个,包括粤油223、粤油79、粤油7号、粤油9号、汕油21和湛油30;所有衍生品种都保持了汕油27高产、抗锈病等优良特性。因此,作者认为汕油27是一个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优良中心亲本;选准中心亲本对提高花生育种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促进花生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花生科研和育种力量,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加强地膜覆盖、机械化生产、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花生新品种,筛选出适宜的品种尽快投入生产;尽快更新更换生产上明显退化的老品种,进一步提高花生种子质量。近三年,全市实现以优质、高产出口型花育20及高蛋白花生锦花8、9号和提纯复壮白沙1016等品种为主体,同时加强高油品种的引进及选育工作,并全部采用标准化综合配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育出适合我国南方生态气候条件种植的珍珠豆型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为南方花生产区高油酸花生生产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方法]将从美国引进的高油酸种质SunOleic 95R分别与我国珍珠豆型高产、抗病品种汕油162、粤油13和粤油45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材料中筛选得到符合育种目标的高油酸品系,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选育的桂花37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油酸含量82.90%,亚油酸含量2.60%,油亚比(O/L)32.34,且高抗青枯病、抗叶斑病和锈病.在国家(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和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产量分别为3670.35和3814.05 kg/ha,分别比对照品种(汕油523和桂花21)减产6.02%和2.26%;在广西北流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5570.70 kg/ha,与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5550.36 kg/ha)相比,桂花37增产0.37%.2016年6月桂花37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选育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桂花37的油酸含量高且抗病性强,适合在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新麦35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周麦22和矮抗58的杂交一代(周麦22/矮抗58)F1为母本,以洛麦21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锈病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高产和抗锈病突出。本文作者介绍了新麦35育种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要点,以推动该品种更好的利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豆类育种蔬菜研究所豆类育种始于1970年,数十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和天津市等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农业部"八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菜豆抗锈病育种及锈菌生理小种鉴定",成功选育出适宜秋季栽培,抗锈病的"秋抗"系列菜豆新品种。主持农业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蔓生菜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选育出兼具早熟、丰产和高抗锈病特性、适宜双季栽培的"双丰"系列菜豆新品种。"双丰"系列品种目前仍是我国许多蔬菜基地的主要栽培品种,占全国菜豆栽培总面积的40%-50%,连续两届被评为"天津农业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的进展与成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追溯河南花生生产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河南省农科院在花生上取得的突出成绩,特别是在早熟、高油花生选育及远缘杂交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方面成效显著。迄今,河南省农科院已育成花生品种20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8项。  相似文献   

11.
广东花生育种成效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概述了广东以农家种狮头企为基础亲本材料经50年不断遗传改良,形成一个较大的花生品种群体的经过;指出广东花生选育种历史实质上是农家种狮头企及其后代的遗传改良史,广东选育的花生品种绝大多数带有狮头企亲缘,广东花生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种植对促进广东乃至全国花生生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花生主要推广品种叶斑病和锈病的发病情况,为花生叶斑病和锈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省10个主要推广花生品种的花生叶斑病和花生锈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供试花生品种花生叶斑病和锈病的自然发病率和发病严重度都很高,其中花生叶斑病的发病率在78.O%~93.6%,病情指数在22.88 ~54.52;花生锈病发病率在89.2% ~ 97.8%,病情指数在40.00~52.84.[结论]花生叶斑病和花生锈病仍是广东省阳江市花生生产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东省花生青枯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对广东省主栽花生品种近年来发生青枯病的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共获得64株分离菌株,其中31株为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31株青枯菌菌株均为演化型I型.随机挑取不同分离地点的花生青枯菌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青枯菌致病力有所不同,其中来自湛江市的ZKRS126菌株致病力明显具有材料特异性,对花生A300致病力强而对花生A281致病力弱.此外,进化树分析的亲缘关系较近菌株致病力也有明显差异,近缘菌株ZKRS126与ZKRS206对花生A300的致病力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广东省花生青枯病的防治与研究,而且为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选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托材料.  相似文献   

14.
广东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花生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利用以及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提高花生育种效率。【方法】用CTAB法提取花生基因组DNA,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35份花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筛选的11个ISSR引物从35份材料中扩增出60条清晰条带,其中3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61.67%,种质问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5~0.97,平均值为0.820通过聚类分析,在35份材料中有33份材料可聚为一大类,而湛油26和湛油37独自聚为一类。【结论】广东省花生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多态性不丰富,遗传基础极为狭窄,遗传改良后劲不足,高产优质、专用多抗品种的选育还需要引进优良外来亲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花生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利用以及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提高花生育种效率。【方法】用CTAB法提取花生基因组DNA,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35份花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筛选的11个ISSR引物从35份材料中扩增出60条清晰条带,其中3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61.67%,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5~0.97,平均值为0.82。通过聚类分析,在35份材料中有33份材料可聚为一大类,而湛油26和湛油37独自聚为一类。【结论】广东省花生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多态性不丰富,遗传基础极为狭窄,遗传改良后劲不足,高产优质、专用多抗品种的选育还需要引进优良外来亲本。  相似文献   

16.
花生品种资源抗疮痂病鉴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抗疮痂病花生品种资源,采用喷雾法对60个花生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省外引进品种中,两年鉴定表现抗病(R)的有6个品种,占参试品种的14.29%;中抗(MR)的有14个品种,占33.33%;中感(MS)的有18个品种,占42.86%,感病(S)的有4个品种,占9.52%;供试的18个福建省审(认)定品种,抗疮痂病性差,表现中感的有2个品种,其余品种均为感病.近年来,花生疮痂病危害趋重,今后在花生新品种选育中,有必要将抗疮痂病作为花生品种改良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12 年,全球花生产量小幅下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五连增,广东花生产量亦小幅增长 2.63%。花生价格则出现了较大回调,回调幅度超过20%,农户种植效益稍有下降。花生生物育种取得突破性发展,育 种周期将由目前的5~6 年缩短到1~2 年。2012 年广东省花生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1.70%。最后,提出广东花生产 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齐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19-4720
根据品种目标,运用品种单目标灰色布局的方法,对2002和2003年鲁西南地区花生品种区域比较试验结果的产量、倒伏率、叶斑病病指、枯萎病病指、病毒病病株率、锈病病指、生育期7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求得参试品种的综合效果测度矩阵,最后比较其综合效果测度值,可发现在b1(泰安市)、b2(济宁地区)、b3(菏泽地区)、b4(枣庄地区)环境下分别以L02-1、丰花5号9、9166、丰花5号表现最好,其综合效果测度值分别为0.119 80、.113 70、.112 20、.105 4,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的综合测度值。通过试验研究,找出了各环境区域最适宜种植的花生品种,为花生新品种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广西桑树品种资源材料对赤锈病的抗性水平,为育种部门提供抗性材料。【方法】采用涂抹法和覆盖法接种桑赤锈病病菌,鉴定7个桑树品种资源材料对赤锈病的抗性;同时,对桑园赤锈病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测定的7个桑树品种材料均发病,其中伦教40发病相对较轻,其余6个品种发病较重。不同年份、季节、地势的桑树品种材料赤锈病发生程度不同;4月上旬为赤锈病始发期,10~11月为发生高峰期;旱坡地桑树赤锈病发病较轻,水田、低洼地发病较重。【结论】伦教40赤锈病发病较轻,抗病能力较强,可作为抗性育种中间材料或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