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桉树纸浆材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桉树科技》1998,(2):1-23
本研究采用多点试验,主要开展了尾叶桉、巨尾桉和蓝桉的造林密度、施肥和多项栽培措施组合的试验;并研究了它们的生长模型和收获模型;研制了桉树经营模型软件,提出了尾叶桉的优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公司创建于2001年3月,是一家集生产、经营、科研、园林绿化为一体的股份制公司,苗圃基地6200多亩,彩叶苗木生产基地面积大、树种多、品种全、质量佳。2015年7月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成为彩叶苗木第一股,股票代码:832942。公司创立"名品彩叶"品牌,拥有苗木自主出口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部分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3.
<正>公司创建于2001年3月,是一家集生产、经营、科研、园林绿化为一体的股份制公司,苗圃基地6200多亩,彩叶苗木生产基地面积大、树种多、品种全、质量佳。2015年7月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成为彩叶苗木第一股,股票代码:832942。公司创立"名品彩叶"品牌,拥有苗木自主出口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部分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4.
对果桑幼树结果期叶面喷施多效唑、新梢摘心、结果母枝环剥等处理,叶面喷施多效唑可抑制新梢和叶片生长,果粒变小;摘心留叶数量对果粒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显著,留3片叶的果粒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结果母枝环剥可明显提高果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  相似文献   

5.
阔叶林下人工更新红松幼树光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天然次生林下、林缘、林窗环境中红松幼树的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同时记录光合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分析了林下、林缘、林窗不同条件下红松幼树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日进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林下〈林缘〈林窗;空气相对湿度林下〉林缘〉林窗;林窗阳面叶光合有效辐射呈单峰型曲线,阳面叶光合有效辐射最大值林窗〉林缘〉林下;红松幼树净光合速率阳面叶大于阴面叶,林窗处阳面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林缘呈双峰型曲线,林下呈多峰型曲线,净光合速率最大值林窗〉林缘〉林下;红松阳面叶的光能利用率林下〉林缘〉林窗;红松阳面叶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且蒸腾速率林窗〉林缘〉林下,阳面叶〉阴面叶;红松阳面叶水分利用率林下〉林窗〉林缘,阳面叶水分利用率〉阴面叶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初步调查枸杞Lucium barbarum年生长后期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在植株上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枝方向、枝部位和叶位置的枸杞叶上枸杞木虱的发生有一定的差异。东向枝,上、中层枝叶的受害率和每叶枸杞木虱数量较多,下层枝则相对较少;同一枝条上每叶枸杞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中部,端部,基部;叶背的每叶枸杞木虱数量高于叶面的;调查期枸杞木虱卵和1,2龄若虫数量较多,达90%以上,大龄若虫较少。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秋色叶树种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有丰富的秋色叶观赏植物资源,观赏价值较高的就有200多种。在我国北方秋色叶呈紫红的树种有:黄栌、火炬树、槭类、柿属、小檗类、地锦类、黄连木等;秋色叶呈黄色的有:银杏、白蜡属、梧桐、桦属、栾树等。秋色叶树种由于其叶色因季节的不同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园林造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秋色叶树对美化环境、丰富园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观赏树木。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单面针其根、茎、叶均可入药,但其根茎部与叶片之间存在较大的成分差异。为研究单面针根、茎、叶不同成分相关的代谢物的合成路径,本文采用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根与叶的代谢组差异。根与叶的代谢组数据分析表明叶中的谷胱甘肽合成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代谢的活跃度高于根;根与叶中生物碱类和类黄酮物质的合成各有偏重,但从已鉴定的代谢物的种类及其功能看,具有抗菌、消炎的成分多存在于根中;相对于根而言,叶中富含儿茶素、柚皮素等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的活性成分。从而得出根茎部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叶,但可以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角度开发叶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多叶羽扇豆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外源Ca2+,研究外源Ca2+对高温胁迫下多叶羽扇豆的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多叶羽扇豆的耐热性。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多叶羽扇豆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膜透性增大,细胞膜受到损伤,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高,SOD活性、POD活性升高。喷施CaCl2可降低电解质外渗,降低细胞膜的伤害率。外源Ca2+对降低MDA含量有一定的作用,可帮助多叶羽扇豆抵抗高温环境。喷施外源Ca2+能够提高SOD、POD酶活性,不能提高多叶羽扇豆叶片内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永安市毛竹叶蟥种类调查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安市毛竹叶螨种类多、危害重。竹腔注射防治毛竹叶螨能在短期内迅速控制螨危害,防治成本低,但不能治本;根据 施药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能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河南名品花木园林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创建于2001年3月,历经十余年发展,基地面积1多亩,各种彩叶苗木品种1100多个,下辖遂平名品花木园林有限公司、栾川名品花木园林有限公司、汝南名品花木园林有限公司、济源名品花木园林有限公司、驻马店市明品园林有限公司、河南景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六个分公司和驻马店市彩叶花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花木自主进出口权,将产品远销到韩国、日本、荷兰、比利时、乌克兰等国家,主要经营彩叶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四川省彭州市天台山林场天然林野外调查的21个样地资料,对四川盆地西缘山地退化天然林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退化天然林物种组成主要由48科,76属,90种组成。乔木树种重要值IV5的有7个种群,分别为红桦、房县槭、褐毛溲疏、大叶椴、大叶腊莲绣球、多脉榆、尾叶樱,这7种乔木树种组成退化天然林乔木树种优势种群。优势种群径级结构分析,房县槭、褐毛溲疏、大叶腊莲绣球、多脉榆,更新状况较好,属增长性种群;红桦更新状况较差,属于衰退型种群,大叶椴、尾叶樱,属于稳定性群落。  相似文献   

13.
在木麻黄采伐迹地上开展了木麻黄大叶相思行状混交造林试验,以木麻黄纯林作为对照。对造林8年的试验林进行了生长量、防风效能以及土壤肥力测定,结果表明:木麻黄与大叶相思混交林其生长量大于木麻黄纯林,混交林的蓄积量高于纯林,木麻黄大叶相思1∶3混交林中木麻黄生长量和林分总蓄积量最大;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防风效能大于木麻黄纯林,木麻黄大叶相思按1∶3比例混交的林分防风效果最好;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高于木麻黄纯林,木麻黄大叶相思1∶3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沿海沙地营造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时建议单行木麻黄与多行大叶相思混交。  相似文献   

14.
直干大叶相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采用不同类型插条、不同生根剂种类及不同浓度生根剂进行直干大叶相思扦插。结果表明,嫩枝扦插生根率高、平均根数多、根长;ABT-1生根粉对扦插作用效果明显;IBA采用600×10-6浓度处理直干大叶相思插穗的生根率高于其它浓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研究不同土壤pH值对多叶羽扇豆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叶羽扇豆植株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叶片黄花率降低,叶绿素含量升高;POD活性升高,叶片内SOD活性的影响呈升高降低的趋势,2年生植株较1年生植株影响更为明显。土壤pH对多叶羽扇豆叶绿素a/b比值及CAT活性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永安市毛竹叶螨种类调查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安市毛竹叶螨种类多、危害重。竹腔注射防治毛竹叶螨能在短期内迅速控制害螨危害,防治成本低,但不能治本;根施药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能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经济林树种山楂和枣不同时期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释放有益BVOCs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整个生长季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12类328种BVOCs,从枣叶中共检测出12类301种BVOCs,枣叶释放类别的数量与山楂叶相同,释放种类少于山楂叶,两树种均在9月释放类别最多;山楂叶和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酯类和醇类BVOCs;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其中天然壬醛山楂叶和枣叶每月都有释放,但枣叶每月释放BVOCs的种类更加丰富;山楂是烯烃类夏季高释放量树种,枣是春季芳香烃高释放量树种;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有机酸类、酮类、醇类和酰胺类8类43种有益成分,而枣叶不释放酮类,释放种类总数量比山楂叶多。【结论】两个树种释放烯烃类有益BVOCs在总有益BVOCs成分中占比最大,以释放对薄荷-1(7),3-二烯、α-蒎烯、罗汉柏烯、3-蒈烯、右旋萜二烯为主,夏季是山楂叶和枣叶释...  相似文献   

18.
<正>裂叶榆,榆科榆属,一般多生长在斜坡或山谷。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玛纳斯县为丰富树种,从东北引进了裂叶榆,零星栽植。随着苗木市场的繁荣,凭借裂叶榆自身优良表现,从2007年开始大面积繁育,并进行人工造林,最多时玛纳斯县裂叶榆种植面积达48 hm~2。1玛纳斯县裂叶榆引种概况1.1引种试验点分布及气候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楤木产叶量,以便充分利用资源,并为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2 a生幼树为试材,通过对楤木新梢生长习性的观察表明,复叶的迅速生长期短,只有13~20 d,从幼叶伸出至可采摘约需5~7 d,采摘以叶长25~30 cm为宜;复叶的数量受树势的影响较大,树势强壮时数量多,叶面积大;叶片的日总光合量约400 μmol/ (m2.s)(CO2同化量),新梢生长初期光合产物向幼叶的转化率很低,仅有6%左右;在春季至初夏期间,基部留5叶比留7叶和9叶表现采叶量多;萌芽期施肥能明显增加采叶量,以追施尿素10g/株表现采叶量最多.  相似文献   

20.
家居花木害虫主要有食叶害虫、刺吸害虫、蛀干害虫三类。食叶害虫主要有蛾蝶类幼虫及叶蜂、金花虫等,多以咀嚼式口器啃食花木叶片及花蕾;刺吸害虫主要有蚜、蟥、蚧、叶蝉、蝽象等,多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花木汁液导致花木枯萎死亡;蛀干害虫主要有天牛、吉丁虫、茎蜂等,以钻蛀花木枝干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