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梭梭瘤锈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梭梭瘤锈病(Uromyces sydowii)是分布于印度和我国新疆以及甘肃民勤沙区天然和人工梭梭林内的一种严重病害,造成梭梭枝干大量死亡或全株性枯死,对梭梭防风固沙林的保存和正常生长威胁很大。前人报道了梭梭瘤锈病的病原菌和夏冬孢子形态,我们从1982年春以来分别对该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措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带分布着梭梭柴和白梭梭。梭梭柴从新疆准噶尔、塔里木、甘肃河西走廊以及额济纳、阿拉善等地区向东延伸,大体上与荒漠和半荒漠的交界线相一致;白梭梭主要分布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在河西走廊的民勤、金培、安西、敦煌等地,原来分布不少天然的梭梭林,由于在反动统治时期遭受滥伐破坏,现在残存的天然梭梭林很少。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光辉照耀下,我站于1959年就在民勤沙区和流动沙丘上试种梭梭,初步成功后,在附近社、队开始推广。  相似文献   

3.
对民勤绿洲沙化退耕地造林树种梭梭、沙拐枣、花棒、柠条、柽柳、毛条、沙枣的水分生理测定的结果表明:耐旱树种具有水势低、水分亏缺大和保水力强以及变化幅度大等特点,7个树种抗旱力大小为梭梭〉柽柳〉花棒〉柠条〉毛条〉沙枣〉沙拐枣。  相似文献   

4.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Bunge)是具有抗风沙、耐干旱、抗盐碱、适应高温、强光等特性的荒漠植物。一九五九年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从新疆、内蒙等地引进梭梭种子,开展育苗、造林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在民勤沙区推广人工梭梭林13000公顷,占全县人工林总面积的36.8%,发挥了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梭梭是  相似文献   

5.
民勤绿洲治沙造林以梭梭、柠条、沙拐枣为主要树种,经多年定点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梭梭、柠条、沙拐枣在民勤地区均能实现一定量的自然更新,更新量与当年降水量及降水的理想分布呈正相关;梭梭更新一般发生在春季,但春夏无有效降水的情况下,秋季也有少量更新,而柠条、沙拐枣的更新以秋季为主,翌年春季也有更新;3树种自然更新对林木盖度增加几无影响,6年间梭梭、柠条、沙拐枣每hm2株数分别增加了16.7%、8.0%、37.2%;3树种自然更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个例调查,沙拐枣良好更新具有普遍性,柠条次之,而梭梭只能为个例;更新能力沙拐枣柠条梭梭。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种源梭梭种子特性、育苗以及生长表现等方面出发,对不同种源梭梭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及出苗率、保苗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1~2年生梭梭苗木的生长量与生物量进行了观测,研究了不同种源梭梭在种子和苗木生长方面的差异及不同种源梭梭的年生长规律。最后综合各项指标选择出了2个优良的梭梭种源,它们分别为阿拉善右旗种源、民勤种源。  相似文献   

7.
民勤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梭梭林生长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民勤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分布情况和生长状况。民勤人工梭梭林主要分布在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上,这3种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占民勤人工梭梭林的97.56%;在丘间平滩地、风蚀残积山坡、山前洪积扇和平缓假戈壁也有人工梭梭林分布,但是面积很少。3种主要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保存密度接近,在330株/hm2左右,保存率为26%左右,这主要是梭梭林初植时和生长的前期,立地条件接近的缘故。随着生境条件的变化,梭梭的生长状况明显不同,其中流动沙丘上的梭梭生长最好,主要体现在树体较高大、冠幅大、枝条数量多、新枝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8.
《甘肃林业》2015,(1):48
为了切实做好国家级公益林资源管护工作,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进入冬季,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个基础保护站多次对护林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连古城保护区采取了多种方式的集中培训,利用投影设施学习《保护区条例》、《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林业相关法律法规;业务人员学习梭梭大沙鼠防治办法、梭梭绵蚧防治办法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通过技术人员提问,护林员互相提问解答,熟练掌握应知应会知识;负责领导检查督促护林员巡查日志及学习笔记的填写;播放森林防  相似文献   

9.
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梭是民勤沙区分布最广、保存面积最大的人工培育林,以其较强的抗旱性表现出适应沙区环境的生长优势,对维护民勤脆弱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肉苁蓉为列当科属多年寄生性草本植物,寄生于梭梭根部,以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入药,为传统的正品补益中药,具滋肝养肾、益经血、润肠通便等强体补身之功效。因生长在沙漠环境中,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肉苁蓉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名贵中药材,已被列为国家  相似文献   

10.
甘肃民勤沙区1980年以来发生和流行梭梭瘤锈病Uromyces sydowii Liu et Gao,寄主是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Mey.)Bunge和白梭梭H.percicum Bunge。该病在梭梭的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危害,由于感病枝干形成病瘤,寄主体内水分养料供应受阻,加之沙漠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民勤绿洲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接种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接种率低,接种后出土年限长的情况,通过进行不同接种方法、肉苁蓉种子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接种深度、不同施肥量对梭梭接种成功率和产量的影响等试验,总结出了民勤县梭梭接种肉苁蓉接种最佳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梭梭精神     
梭梭无疑是浩瀚沙漠中一簇不败的绿焰,为她单调的枯黄,浸润了绿的色彩,延伸着有关生命的美丽神话,点燃人们的希望之烛。在甘肃民勤没有人不认识梭梭,没有人没有种植过梭梭。她是最普通的植物,也是最刚强的植物,她是一代代民勤人的化身,在风沙的最前沿,保护和捍卫着绿洲。我从上小学时,就在老师的带领下种植梭梭,  相似文献   

13.
民勤沙区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种子采收、种子处理、接种技术、病虫鼠害防治、采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民勤沙区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祁振声 《云南林业》2006,27(1):23-23
《云南林业》2005年第5期发表杨晓玲的《刺桐花开红胜火》一文(以下简称:“杨文”),介绍了许多有关刺桐的知识,值得一读。但笔者发现,文中尚有些不足或不确之处,故不揣冒昧,作些补正。杨文介绍几种刺桐,都是西双版纳野生或栽培的树种,而对在云南分布较广、更加美丽奇特的刺桐属乔木鹦哥花(Erythrinaarborescens),却未提及。实际上,鹦哥花在大理、红河、文山等州市均有野生,昆明市潘家湾军区招待所和黑龙潭公园有栽培已久的大树,每年7~9月,它那红艳艳的花朵便次第开放。鹦哥花以花的形、色酷似鹦鹉嘴而得名,在绿叶的映衬下,尤显色美形妙,故…  相似文献   

15.
抗旱造林粉在民勤干旱沙区梭梭造林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通过抗旱造林粉在民勤干旱沙区沙丘"双眉式"麦草方格沙障上进行梭梭裸根苗浸根法造林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抗旱造林粉在民勤干旱沙区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可以提高植物体自身抗性,控制水分丧失,维持植物体水分平衡,延缓植物生命周期,抑制林木生长状态,降低造林成本,促进梭梭生长发育.因此,抗旱造林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已成...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了黑尾地鸦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该鸟为留鸟型,主要栖息在白刺、梭梭等荒漠植物群落中,取食荒漠植物果实及荒漠林昆虫,对控制荒漠林害虫的发生、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该鸟的发现,说明其分布区由原河西走廊的西端延伸到东端。  相似文献   

17.
迎着清风朗目的春早,我们来到甘肃民勤连古城保护区连古城保护站的老虎口。这里曾是民勤最大的风沙口,现如今,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到处摇曳着人工栽植的一排排、一行行梭梭。那是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民勤的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注入的新的活力。在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梭梭对恢复生态、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特别对防风固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勤地区梭梭固沙林衰亡原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民勤地区营造梭梭固沙林始于六十年代中期。但近几年来,某些片林生长趋于衰退,并发生大量死亡现象。为了查明梭梭衰亡的原因,我们于1980—1981年进行了大面积考察。同时作了一些生态生理方面的测定,并对其防治途径作了探讨,现将结果介绍于后。一、研究方法为了从错综复杂的外部现象探索梭梭衰亡的原因,我们特将梭梭生长状况划分为三  相似文献   

19.
《森林法》是国家大法,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各行各业都应重视执行。梭梭荒漠林管护如何实施?现仅从有效地保护和发展梭梭荒漠林角度浅淡己见,望批评指正! 一、梭梭荒漠林是干旱荒漠区的特种用途林。 梭梭荒漠在我国天然分布于西北地区,据统计其分布面积为11,667,200公倾,准噶尔盆地为7,956,800公倾,占我国分布面积的68.2%。显然梭梭荒漠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抗旱造林粉在民勤干旱沙区沙丘"双眉式"麦草方格沙障和丘间低地上分别进行梭梭、沙拐枣裸根苗浸根法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抗旱造林粉在民勤干旱沙区造林能够稳定提高造林成活率,也可以提高植物体自身抗性,控制水分丧失,维持植物体水分平衡,延缓植物生命周期,抑制林木生长状态,延长生长期,降低造林成本,促进梭梭、沙拐枣等苗木生长发育。抗旱造林粉是干旱、半干旱沙区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