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枫  阮晓文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4):379-379,383
目的:总结耳源性脑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对38例耳源性脑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中行乳突根治术6例,死亡3例;行乳突根治术 脑脓肿穿刺引流术19例,死亡6例;行乳突根治术 脑脓肿切除术10例,死亡4例。结论:临床特点及CT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行乳突根治术 脑脓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CT诊断脑脓肿1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发现率很高,但是对其性质的确定仍有一定的困难。典型脑脓肿CT定位定性比较准确,但对于一些不典型脑脓肿,又未能获得确切、详细临床资料的病例,则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对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而CT误诊的脑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教训,减少CT对脑脓肿的误诊。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本组28例脑脓肿CT误诊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47岁。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者8例,伴发热1例,一侧肢体无力]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例(室缺、法乐氏四联症各1例),合并化脓性中耳乳突炎3例(有胆脂瘤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开颅去骨瓣术后并发脑脓肿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开颅去骨瓣术后并发脑脓肿,在B超定位穿刺抽脓治疗的特点。结果:2例去骨瓣手术后并发脑脓肿B定位穿刺治疗治疗效果及预后满意。结论:采用B定位穿刺治疗开颅去骨瓣术后并发脑脓肿,是一种既微创又简便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穿刺冲洗治愈心源性脑脓肿1例林源泉,邹世才(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深圳518116)脑脓肿常见,但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脑脓肿者不多,处理也比较困难,我院收治1例,用穿刺冲洗治愈。患者女,10岁,学生。因头痛呕吐、右侧肢无力于1993年5月10日入院。...  相似文献   

5.
破伤风由耳源性感染所致者较罕见,因无外伤史且病灶在耳内,加之受感染方式特殊,往往患者未能准确提供病史而致诊断困难。为弓I起重视,现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5例,就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男4例、女1例,年龄10~78岁。病者全部来自农村,均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史(2月~20年),发病前都有患耳应用过“上药粉’他诱因。局部应用“土药粉”至发病时间为6~18d。主要临床表现5例均有苦笑面容、张口受限,其次为吞咽困难(3/5)及颈部(5/5)、背部(3/5)肌肉轻度强直门例出现角弓反张…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单发性脑转移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在我院作CT检查的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单发性脑转移瘤35例,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作延时扫描。结果幕上30例(占85.7%),幕下5例(占14.3%),以大、小脑半球皮质下区及皮髓交界部分布为主;病灶平均直径较大,坏死灶多见;增强扫描以不规则环状强化为主,可见壁结节,延时扫描持续强化,脑水肿与病灶大小不成比例。结论单发性脑转移瘤幕上、下均可发生,以幕上多见,以大、小脑半球皮髓交界部为主,薄层增强扫描呈环形或壁结节强化为特征,常伴囊变或坏死。但要与恶性胶质瘤、恶性淋巴瘤、血管母细胞瘤、单发性脑脓肿、颅内结核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骨窗穿刺抽吸治疗脑脓肿的可行性。方法:外伤性开颅术后形成脑脓肿3例患者,超声引导下经颅骨缺损区皮肤行脑脓腔穿刺,分析穿刺过程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脓肿抽液。1例患者术后复查脓腔有残留,再次行超声引导下抽吸治疗。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可动态监测的优点,对脑脓肿的治疗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细菌培养技术的提高,有效抗生素的日益增多及适当手术时机和方法的选择,脑脓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下降,其治愈率,尤其是微创手术治愈率明显提高1.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应用CT确诊的57例脑脓肿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鹏  吴明灿  陈世洁  杨勇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45-46,63,92
目的:探讨多中心胶质瘤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病理影像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多中心胶质瘤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对多中心胶质瘤的组织起源、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多中心胶质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征性,影像学检查主要与颅内多发转移瘤、脑脓肿相鉴别,易误诊。结论:多中心胶质瘤非常罕见,胶质母细胞瘤占其中多数,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78年至1991年对22例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胃中段血管阻断术。现对该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2例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5~58岁,其中25~28岁2例,40~58岁20例,17例病人均具有肝硬化的临床特征,5例术前急诊胃镜检查确诊,手术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变并经肝活检证实为肝硬化。肝硬化病因包括酒精性9例、肝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椎管肿瘤的MRI表现。结果42例肿瘤中,髓内肿瘤13例,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髓外硬膜下肿瘤18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0例,脊膜瘤8例;髓外硬膜外肿瘤11例,其中转移瘤8例,脂肪瘤3例。结论MRI空间对比度好,可以直接任意扫描且无创伤性,并结合增强扫描,对椎管肿瘤能作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是目前椎管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科自1990年2月至1997年6月,采用CT或MRI定位反复穿刺抽吸冲洗,联合抗生素、激素、脱水剂治疗脑脓肿4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41例,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1~63岁,平均22.8岁;颞叶13例,额叶8例...  相似文献   

13.
35例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乳腺导管内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结果35例乳腺导管内癌中8例为导管内癌伴浸润,1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局部恶变(导管内癌),2例伴有Pagets病。其声像图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包块型18例(其中实性15例、囊实性2例、囊性1例),增生结节型8例,导管型5例,增生并钙化型4例。声像图特征多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血流丰富或伴有细钙化。结论乳腺导管内癌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特点可帮助检出病灶,对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腔性肾囊肿较罕见,作者收治2例,均经手术证实并治愈。本文对此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经过及  相似文献   

15.
诊断性腹腔穿刺在腹部外科已被广泛应用 ,本文就我院外科 1990~ 1998年经手术后证实的 2 2 5例结果加以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2 5例中包括胃十二指肠穿孔 5 5例 ,绞窄性肠梗阻41例 ,阑尾炎 45例 ,胆囊炎胆结石 2 5例 ,实质性脏器破裂 18例 ,外伤肠穿孔 2 2例 ,肿瘤破溃 5例 ,原发性腹膜炎 14例。1.2 穿刺方法根据病情选定穿剌点 ,常规无菌操作。腹腔穿刺是在无麻醉情况下用普通大号注射针头进行 (小儿用 7号 ,成人用 6~ 9号 ,腹壁肥厚者除外 )。利用针尖较纯的注射针头刺穿腹膜时患者第 2次出现疼痛 (第 1次疼痛是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部脊髓硬膜外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2--C5脊髓硬膜外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病人18例,具体参数为:频率25—100ppm,强度3—15V,波宽0.3--0.4ms,时间6h/d。结果:18例病人中15例有效。结论:颈部脊髓硬膜外电刺激是一种治疗脑性瘫痪病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6年10月至1991年11月共收治柿石性肠梗阻2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除1例死亡外,余均痊愈出院。现作一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 一、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9岁。 二、21例均有食柿子史。食柿后发病时间最短3d,最长9个月。  相似文献   

18.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脏慢性非特异性的肉芽肿性炎症 ,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化 ,应紧密结合 CT进行诊断 ,但亦容易误诊 ,需与不典型的肾肿瘤和肾结核等疾病相鉴别。本文就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7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 CT表现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7例 ,其中男 2例 ,女 5例 ,年龄 2 5~ 71岁 ,平均 5 5岁。临床表现 :腰痛 7例 ,反复低热 4例 ,腹块、排尿困难和尿频各 3例 ,肾绞痛 2例。 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红细胞、白细胞及尿蛋白阳性 ,1例尿培养阳性。1.2 检查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比较CT与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CT和MRI资料,其中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8例经穿刺活检证实,6例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临床痊愈。结果:CT与MRI全部见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CT32例,MRI18例;寒性脓肿CT30例,MRI18例;脊髓及硬膜囊侵犯CT见20例,MRI见17例;增强表现CT见13例不同程度的强化,MRI见9例强化。结论:CT和MRI对椎体结核具有明显的的诊断价值,CT对骨硬化、钙化和死骨的显示较好,MRI的软组织分辨率高,能较好的发现椎管内结构,如脊髓等的受累范围和病变性质,也有利于早期诊断。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经剖检证实的我国第一例原发性弥漫性肺间质性淀粉样变性病例,并复习总结世界迄今已报告的24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