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扁穗牛鞭草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6-BA1.0mg/L+NAA0.1mg/L,芽诱导率可达100%;继代增殖最佳增殖配方为MS+6-BA1.5mg/L+NAA0.2mg/L,增殖系数为5.4;生根阶段以1/2MS+IBA0.2mg/L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初代培养生根苗与增殖后生根培养苗移栽成活率都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2.
钟士传  曹帮华 《中国草地》2008,30(2):116-120
对熏衣草微体快速繁殖和壮苗技术进行了研究。适合于熏衣草试管苗繁殖的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05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28d,繁殖系数达8以上;培养基中附加CCC质量浓度为0.05mg/L-0.5mg/L时对熏衣草试管苗繁殖和壮苗有利;熏衣草试管苗生根用IAA的效果较好,适宜于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MS+IAA1.0mg/L+蔗糖20g/L+琼脂7g/L,培养25d生根率为91.6%;生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73%。  相似文献   

3.
菊苣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菊苣叶片、茎段,花蕾和花瓣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叶片,茎段,花蕾可产生淡黄色的愈伤组织,并可诱导出不定芽,出愈率为100%,叶片和茎段的分化率为100%,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2mg/L IBA0.3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mg/L,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疏叶骆驼刺茎段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浓度6 苄氨基嘌呤(6 BA)和萘乙酸(NAA)、水解糖蛋白(LH)、赤霉素(GA3)在疏叶骆驼刺茎段离体快繁中的作用以及NAA在生根时的作用。结果表明:1)当NAA浓度为0.1 mg/L时,降低6 BA浓度,有利于芽的生长,反之,有利于丛生芽分化;2)LH 能促进苗的生长,增加芽分化能力,MS+ 0.5 mg/L 6 BA +0.1 mg/L NAA+1.5 g/L LH为疏叶骆驼刺茎段快繁最佳培养基,增殖倍数为6.8;3)GA3对骆驼刺茎段离体培养无显著促进作用;4)1/2 MS+0.1 mg /L NA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71.7%。  相似文献   

5.
马欣  董凤丽  刘杰  刘晨旭  周蕴薇 《草业科学》2013,30(8):1194-1199
以地被菊‘雪公主’(Chrysanthemum grandiflorum cv.White Snow)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消毒得到无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增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叶片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16 BA+0.7 mg·L-1NAA,诱导率达100%,分化率达63.3%;茎段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3 mg·L-16 BA+0.2 mg·L-1NAA,平均增殖系数为6.73;继代培养为MS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1NAA培养基,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系数为15.80;移栽后生长良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以“维多利亚”菠萝品种的冠芽为外植体,采用6-BA、NAA、IBA等激素配比对芽诱导、愈伤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 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的为MS BA2.0 mg/L NAA0.2 mg/L。愈伤诱导不定芽最理想配比为MS 6-BA3 mg/L NAA0.1 mg/L。芽的继代增殖系数较高和芽较粗壮的培养基配比为MS 6-BA2.0 mg/L NAA0.1 mg/ 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IBA0.5 mg/L+NAA 1 m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应用正交设计优化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配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MS+2,4-D(2.0mg/L)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6-BA和KT3种植物激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和田苜蓿,秘鲁苜蓿和甘农3号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秘鲁苜蓿和甘农3号苜蓿,最适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均为MS+2,4-D(2.0mg/L)+6-BA(0.5mg/L)+NAA(1.0mg/L),各因素影响程度为6-BA〉NAA〉KT。对于和田苜蓿,最适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2,4-D(2.0mg/L)+6-BA(1.0mg/L)+KT(1.0mg/L)+NAA(1.0mg/L),各因素影响程度为6-BA〉KT〉NAA。  相似文献   

8.
苜蓿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主栽苜蓿品种肇东苜蓿、敖汉苜蓿、公农1号苜蓿、公农2号苜蓿为受体材料,分别研究了外植体类型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基因型、PGRs的不同配比对子叶节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并确定了芽分化、芽伸长及再生植株生根时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当BA浓度为1.0mg/L时最适于子叶节的分化;当BA浓度为0.5mg/L时植株生长最佳。芽分化培养基为:MS+1.0mg/LBA,30g/L蔗糖,0.8%琼脂,pH5.8;芽伸长培养基为:MS+0.5mg/LBA,30g/L蔗糖,0.8%琼脂,pH5.8;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为:MS+1.5mg/LIBA,15g/L蔗糖,0.8%琼脂,pH5.8。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天蓝苜蓿种子发育5~7d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和种子苗叶片为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基本培齐与外源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子叶、下胚轴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的基础培养基分别是MS、B5和SH;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因不同的外植体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子叶、下胚轴以MS+NAA(0.5~1.0mg/L)+6-BA(0.7mg/L)效果较好,叶片以SH+NAA(0.5—1.0mg/L)+2,4-D(1.5~5mg/L)十6胡A(0.7mg/L)较好,少量下胚轴在MS+NAA(0.5mg/L)+6-BA(0.7mg/L)和MS+NAA(0.5mg/L)+KT(0.5mg/L)的培养基中直接分化出胚状体,并成功发育成植株。在培养基Whb5上,子叶、下胚轴和叶片的分化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分化率分别为43%、57%、40%,15~30d后都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0.
筛选适合川桑(Morus notabilis)、滇桑(Morus yunnanensis)、药桑(Morus nigra)、印度桑K2(Morus indica cv.K2)无菌幼苗茎段继代和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建立4种特殊桑树种质资源的离体组织培养方法。以供试桑种质资源无菌幼苗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培养基添加激素浓度的优化,筛选出药桑的增殖芽继代培养基为MS+1 mg/L 6-BA+0.1 mg/L NAA,滇桑的增殖芽继代培养基为MS+0.1 mg/L TDZ,川桑的增殖芽继代培养基为MS+1 mg/L 6-BA+0.2 mg/L NAA,印度桑K2的增殖芽继代培养基为MS+0.05 mg/L TDZ。4份桑种质资源的无菌幼苗茎段继代培养45 d后,产生的增殖芽数目达1.6~6.8个,再生幼苗株高可达4 cm以上,分别转移至筛选的生根培养基MS+0.5 mg/L IBA或MS+1 mg/L IBA中培养。除川桑再生幼苗的生根率(41.7%~45.8%)和移栽成活率(40%~50%)较低外,其他3份桑种质资源再生幼苗的生根率均可达90%以上,移栽成活率为100%。试验结果证实不同桑种质资源最适合的组织培养体系存在差异,并且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小幅变化都会对其繁殖系数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苜蓿花药培养及倍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不同低温预处理时间,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组合下进行了苜蓿花药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花药4℃低温预处理24h、48h较72h诱导效果好。NB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战培养基好。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NB+2,4-D0.5mg/L+NAA0.3mg/L+6-BA0.5mg/L+KT3.0mg/L。通过不同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较,表明低浓度的蔗糖有利于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单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培养的最佳组合为MS+NAA0.2mg/L+6-BA3.0mg/L。诱导生根最好的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最适合蔗糖浓度为10g/L。  相似文献   

12.
取‘翠香’猕猴桃的幼嫩枝条为材料,利用不同激素及浓度诱导茎段腋芽、增殖、生根,并进行驯化移栽。结果表明:‘翠香’猕猴桃茎段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3 mg.L-1NAA,诱导率达88.89%;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5 mg.L-1 6-BA+0.4 mg.L-1 NAA,增殖系数为6.20,三代内增殖效果稳定;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9 mg.L-1IBA,生根率为94.44%,根数为11.40,根长为2.94;驯化后移栽成活率达88.33%。  相似文献   

13.
以心叶驼绒藜无菌苗叶片、茎段、幼根为外植体,对通过器官发生的途径发育成再生植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无菌苗的建立:用1/2MS+琼脂+蔗糖,出苗率高(90%以上)、苗壮。(2)、诱导培养基:用MS1+IAA0.2mg/L+KT0.1mg/L培养基,出愈率低,没有获得再生植株;用MS2+IAA0.2mg/L+KT0.2mg/L、MS3+IAA0.1mg/L+KT0.1mg/L培养基,叶片、茎段具有再生植株发育的能力,出愈率较高。(3)、生根培养基:用1/2MS+NAA0.1 mg/L,生根率高、周期短;用1/2MS+IAA0.1 mg/L,生根率低,周期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无刺1号刺梨在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过程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筛选,建立高效茎段快繁体系。以无刺1号当年生茎段为材料,利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茎段进行腋芽诱导、增殖及生根,并进行炼苗移栽。结果表明:无刺1号茎段组培的最佳时期是4-5月,最佳消毒方案是30 s 75%酒精+10 min 0.1% 升汞;适合无刺1号初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 2.5 mg?L-1 6-BA+ 0.1 mg?L-1 NAA,萌芽率达90.63%;增殖培养基为MS+ 1.5 mg?L-1 6-BA+0.1 mg?L-1 NAA,增殖系数为3.94;在1/2MS+ 0.3 mg?L-1 IBA+ 20 g?L-1 蔗糖+ 0.5 g?L-1 活性炭的培养基上,无刺1号的生根率为87.30%,驯化移栽成活率达87.74%。  相似文献   

15.
研究乌拉尔甘草离体再生受体系统和遗传转化技术方法,为甘草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前期实验基础。以乌拉尔甘草茎段为外植体,试验筛选最适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和增殖壮苗培养基; 以乌拉尔甘草茎段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乌拉尔甘草进行GUS和GFP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以乌拉尔甘草去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其不定芽最适分化和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TDZ+0.1 mg/L 6BA+0.1 mg/L IBA,不定芽分化率达38.8%,增殖倍数3.67,适宜的壮苗培养基为MS+0.5 mg/L NAA。与去腋芽茎段相比,带腋芽茎段的不定芽分化率达100%,能够在含抗生素的选择培养基MS+0.1 mg/L TDZ+0.1 mg/L 6BA+0.1 mg/L IBA+50 mg/L Kan+250 mg/L Car上存活,确定为最适转化受体;带腋芽茎段在分化培养基上预培养7 d后,经OD600=0.6的菌液侵染10 min,共培养3 d,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20 d,其不定芽分化率为43.75%,经GFP荧光检测可得到78.88%的GFP基因瞬时表达率;随机选取5株再生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均有GFP和GUS基因的目的条带,GFP基因表达较强烈,初步获得了5个株系的阳性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16.
农桑12、14号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利用农桑 1 2、1 4号春季刚萌发的顶芽及茎段进行组织培养的方法 ,筛选出了农桑 1 2、1 4号在不同组培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特别是初代培养基 ( MS+BA2 .0~ 5 .0 mg/L+IBA0 .5 mg/L)配方 ,探讨了不同发育阶段的培养条件 ,使试管苗驯化成活率达 95 %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稳定、快速、高效的火龙果再生体系,以金都1号火龙果不同成熟度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培养条件等对其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芽茎段和幼嫩茎段较适宜作为火龙果的诱导外植体。诱导率明显高于成熟茎段的诱导率。幼嫩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合的培养基是MS +TDZ 0.6 mg/L + KT 0.8 mg/L +2,4-D 1.0 mg/L,诱导率是81.7%,不定芽再生率达到36%,幼芽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 +6BA2.0mg/L +2,4-D 1.0 mg/L,诱导率高达91.7% 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NAA 0.2mg/L+6-BA 2.0 mg/L,生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山丹新麦草成熟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通过研究和筛选新麦草离体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和分化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建立了从愈伤组织到再生小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是MS+2.4-D2.0mg/L。出愈率为91.7%。继代增殖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是MS+2.4-D1.5mg/L+KT0.5mg/L。愈伤组织平均日增重1.43%。分化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是MS+2.4-D2.0mg/L+NAA1.0mg/L。其绿色芽点率和出苗率分别为78.5%和49.5%,白化苗率为2.5%。  相似文献   

19.
以新青叶的叶或长约5mm的茎为外植体,接种在BA为0.5,1.0,.2.0mg/L,NAA为0.1,0.3mg/L的6种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结果表明:茎和叶这两种外植体都能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和芽苗形成,而以BA1.0mg/L NAA0.1mg/L效果最好;生根壮苗采用BA0.0,0.5MG/l,NAA,0.5,1.0,1.5mg/L的六种激素配比。结果显示,生根壮苗效果以NAA1.5mg/L或BA0.5mg/L NAA1.0m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广东桑(沙×伦109)叶片培养及农杆菌转染桑叶盘技术,尝试为抗菌肽基因转桑树抗青枯病育种建立技术体系。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GugD(MS,6—BA25mg/L,IAA0.2mg/L)和RegDⅡ(MS,6-BA1.0mg/L,IAA0.5mg/L)适合广东桑叶片预培养生长和叶盘转化后不定芽的诱导。广东桑叶片预培养不定芽分化率低(10%左右),但创伤感染农杆菌后,不定芽分化率提高到30%~70%:诱导的不定芽可顺利展开,形成小苗,但生根尚有困难;广东桑对卡那霉素(Km)和头孢霉素(Cef)的临界敏感,供试品种间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