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下痢是仔猪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者直接引起死亡,常见的后果是健康状况下降,导致疾病复杂。轻微下痢也会导致生长缓慢,是猪群危害最大的系统性疾病之一。引起新生仔猪下痢的原因众多,病原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是其一,不良环境因素是其二,母乳质量是其三。笔者经多年观察发现,新生仔猪由于分娩后母乳质差量少直接引起的下痢十分普遍和严重。业界对病原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下痢关注比较多,而对母乳质量引起的新生仔猪下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母乳是仔猪出生后的主要营养物质,母乳质量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而必须保证母猪有较高的泌乳能力。1均衡的配制母猪饲粮在配制哺乳母猪饲料时,必须按饲养标准(营养需要量)进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阶段腹泻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养猪经济效益。腹泻包括很多种,其中营养性腹泻主要是由于母乳质量较差、仔猪消化机能还不够完善、饲料不易于消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饮水不卫生、断奶产生的应激反应而引发,应加强调控防止营养性腹泻的发生。猪在仔猪阶段易发生腹泻,影响了仔猪的健康,导致仔猪生长发育缓慢,仔猪在出生后营养主要来源于母乳,如果母乳的质量较差会引起仔猪发生腹泻,另外,随着仔猪的生长发育,母乳不能完全的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这就要对仔  相似文献   

4.
母猪奶产量和乳猪料质量是决定断奶仔猪体重的主要因素。由于母猪产奶量差异较大 ,窝仔数不同 ,即使过哺均窝 ,仔猪个本间的营养水平仍有较大差异。如果有高质量、高消化率、适口性好的乳猪料 ,那么母乳产量差异的影响可被克服。这已被格林希尔农场最近的工作所证实。他们将 40头母猪均分成两组 ,其中一组仔猪从 10日龄开始饲喂开食料“Startrite 90” ,而另一组仔猪只吃母乳 ,到 2 4日龄断奶时 ,两组仔猪平均断奶体重相差 1千克多。通常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产奶量和尽可能减少动用体贮 ,要对不同母猪有针对性地分别饲养 ,但这次为…  相似文献   

5.
<正>据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抗球虫抗体可经母乳传递给仔猪,母乳抗体浓度越高,后代得到的保护力就越强。这一结论无疑开启了新的驱虫思路——利用仔猪自身的免疫应答反应预防寄生虫病。据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母乳内含有一种保护因子,可以预防寄生虫引起的仔猪腹泻。猪球虫病由艾美尔球虫和等孢子球虫引起,是新生仔猪非常易感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母乳是新生仔猪获得母源抗体的惟一来源,如果母猪产后泌乳减少或不泌乳,将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与生长发育。因此,了解母猪无乳或缺乳的病因,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对于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养猪》2020,(4)
仔猪在整个泌乳期主要的食物是母乳,母乳的数量和质量会直接影响仔猪的断奶窝重和断奶成活率。而初乳的质量和数量则会主要影响产仔后前两天的仔猪死亡率。不同母猪的初乳分泌量及初乳成分不同,其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提高母乳的分泌量可以更好提高仔猪成活率,并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遗传育种的进步,母猪的产仔数提高了很多,但由于受到母猪采食量的影响,其母乳分泌量不能满足产仔数提高的需求,造成仔猪在断奶前死亡率较高。国内对母乳分泌量、影响因素及调控报道较少,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初乳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提高常乳分泌量及营养成分方面,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1母猪产后管理 母猪产后的饲养管理很重要,因为这个时期仔猪的能量营养来源主要来源于母乳。饲养管理的不到位也会造成母猪无乳或者乳量很少,饲养人员要认真的对待母猪。因初产母猪的母性较弱,很容易造成仔猪的伤残和吃乳量的不足,甚至有的仔猪根本吃不到奶。  相似文献   

9.
朱鹤岩  张功 《养猪》2008,(3):13-16
仔猪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而母乳及乳猪饲料均未完全将其生长潜力释放出来.本试验采用仔猪奶粉对断奶前与断奶后的仔猪进行补充饲喂,即断奶前采用"母乳 仔猪专用奶粉 乳猪饲料"、断奶后采用"仔猪专用奶粉 乳猪饲料"的饲喂模式,可以明显地提高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的增重,并对其后期增重有延续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7,(3):17-23
旨在研究早期补饲代乳料是否会对哺乳仔猪回肠菌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造成影响。选取10窝杜×长×大仔猪,分为2组,每组5窝,分别为:母乳组(对照组)和饲喂母乳的同时添加代乳料组(试验组)。试验组仔猪吃母乳的同时从第4天开始添加代乳料,28日龄断奶后,饲喂相同日粮7 d。在仔猪28和35日龄时,每窝各选取一头仔猪进行屠宰取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8日龄,试验组仔猪回肠食糜内丙酸、异丁酸浓度及丙酸占总短链脂肪酸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乙酸占总短链脂肪酸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35日龄试验组仔猪回肠食糜的p H值显著降低,回肠内乳酸浓度显著升高,厚壁菌门细菌的基因拷贝数显著增加(P0.05)。结果提示,早期补饲代乳料在没有影响仔猪回肠形态结构的前提下,会一定程度上改变回肠内的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从而使回肠内环境维持在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的营养来源95%以上依赖母乳,所以,母乳的多少可以左右仔猪的发育。母猪缺乳可造成仔猪发育不良、自主免疫力差、仔猪发病率高、仔猪育成率差等现象。1缺乳原因1.1产后综合征(MMA)从母猪破羊水分娩开始到分娩后72h,产道全开,最容易感染细菌,母猪容易发生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等疾病。此时也是哺乳最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韦富耀  何旭梅 《猪业科学》2013,(10):108-108
母乳是仔猪维持正常生活需要和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也是初生仔猪获得被动免疫的重要途径。如果母乳充足,乳汁质量好,仔猪生长发育速度快,断奶窝重大,成活率高;如果母猪产后不泌乳或泌乳减少,乳汁品质差,将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仔猪死亡率增加、生长速度慢、易感染疾病。据统计产后死亡的仔猪50% 以上与母乳有密切相关。所以认真分析母猪泌乳失败的原因是我们有效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后无乳、少乳是比较常见的病症.该病会造成仔猪饥饿,无法获得充足的母乳(母源抗体),导致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同时仔猪的发病率(如下痢)和死亡率上升,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母猪无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归纳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母乳的产量和质量对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健康程度至关重要,而高温是影响家畜泌乳健康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特别是夏季,动物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而容易引发热应激。此外,动物的泌乳过程受到机体内分泌系统的严格调控,涉及多种激素,包括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很多生产数据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会造成母猪采食量降低,泌乳性能下降以及内分泌状态的改变,进而对母猪、仔猪均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母猪的健康状态及仔猪良好的生长性能,了解高温对母猪泌乳及相关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十分必要。作者针对高温对母猪泌乳量、乳成分和泌乳相关激素的影响进行总结,得到高温会降低母猪泌乳量,改变乳糖、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及泌乳调控激素水平的结论,为后续探索高温影响母猪泌乳的内分泌机制及寻找适宜的缓解高温对母猪泌乳危害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下痢是仔猪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者直接引起死亡,常见的后果是健康状况下降,导致疾病复杂。轻微下痢也会导致生长缓慢,是猪群危害最大的系统性疾病之一。引起新生仔猪下痢的原因众多,病原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是其一,不良环境因素是其二,母乳质量是其三。笔者经多年观察发现,新生仔猪由于分娩后母乳质差量少直接引起的下痢十分普遍和严重。业界对病原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下痢关注比较多,而对母乳质量引起的新生仔猪下痢还没有引  相似文献   

16.
母乳与仔猪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乳是仔猪生长发育的基础.研究猪乳的组成和功能可以为母猪营养及设计乳猪料配方提供参考.猪乳的作用并不仅限于给仔猪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17.
母乳中含有仔猪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它是仔猪产后 2 0日龄前正常生理需要和生长发育的唯一来源 ,也是母源抗体传递给仔猪使之获得抗病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母猪产后不泌乳或泌乳减少 ,或乳的品质差 ,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 ,造成仔猪生长发育缓慢、日增重降低、皮粗毛密 ,形体消瘦甚至死亡。此外 ,由于母猪缺乳 ,还会使仔猪不能通过初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因此 ,准确掌握集约化母猪产后泌乳缺减的症状、病因及防治措施 ,对于促进仔猪生长发育 ,减少疾病发生 ,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临床症状母猪在产仔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调查研究呕吐毒素在怀孕后期如何通过胎盘和母乳(初乳与常乳)传递给仔猪。研究结果表明,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能够通过胎盘和母乳高效传递给仔猪。尽管母乳/母猪血浆中呕吐毒素浓度比较高且能够有效分泌DON到母乳中,但较低的仔猪/母猪血浆DON浓度比表明哺乳仔猪在生长早期具有足够抵抗呕吐毒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乳化均衡脂肪、功能性脂肪)对母乳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0头3~6胎次、妊娠105 d健康的长大杂种母猪,按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母猪,单栏饲养,试验期28 d,仔猪21日龄断奶。从母猪产前1周至仔猪断奶,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优脂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乳化均衡粉末脂肪(商品名优脂能),优速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功能性脂肪(中链甘油三酯,商品名优速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优脂能组显著提高乳中n-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降低乳中n-6脂肪酸(C18∶2)的含量,母乳乳脂率、仔猪断奶重显著提高;优速能组提高乳中中链脂肪酸(C8∶0和C10∶0)的含量,仔猪断奶重、成活率及乳脂含量也有所提高。结论:在母猪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饲粮中添加脂肪(尤其是乳化均衡粉末脂肪),提高乳中n-3脂肪酸(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及乳脂率,显著提高仔猪哺乳期增重,改善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乳寡糖(Milk Oligosaccharides,MOs)是一类存在于母乳中的天然益生元,在母乳中为仅次于脂肪和乳糖的第三大固有成分。MOs本质为一系列结构复杂的糖分子,猪乳寡糖(Porcine Milk Oligosaccharides,PMOs)主要分为岩藻糖MOs(fucosylated-MOs,fuc-MOs),中性MOs(neutralMOs,neu-MOs)和唾液酸化MOs(sialylated-MOs,sia-MOs)。MOs不仅可被动物肠道消化吸收,还可作为底物被肠道微生物利用。PMOs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调节免疫应答和抵抗有害微生物黏附的能力,因而在仔猪肠道菌群塑造和免疫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阐述了PMOs的组成成分、MOs的生理功能及其代谢,旨在为PMOs应用于动物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