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慧斌 《农技服务》2011,28(9):1261-1262
结合2011年2月25~28日濮阳地区的降水状况,分析了濮阳地区冬小麦春季干旱发生的原因,并为濮阳地区冬小麦春季抗旱、减灾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和以后的麦田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于慧斌 《农技服务》2011,28(9):1363-1363
结合冬季濮阳地区的气候状况,分析了濮阳气候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并为濮阳地区冬小麦抗灾工作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该文阐述了冬小麦近年来受到旺长、冻(冷)害、倒伏等影响,大大影响了小麦品质和产量的提高,严重制约了小麦的发展,并通过从播种、施肥、管理等方面措施的技术改进,有效预防和降低其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控旺防冻防倒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气候变暖,冬小麦播种区近年来由于受到旺长、冻(冷)害、倒伏等影响,大大影响了小麦品质和产量的提高。通过从播种、施肥、合理浇水、化控、管理、旺长补救等方面措施的改进,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其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1978~2007年30年影响农作物(冬小麦、玉米为例)生产的干旱、春季低温冻(冷)害、春夏连阴雨、暴雨、冰雹5种农业气象灾害成灾变异率和相应的影响权重,进行了天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灾情综合评价与年景评估。并采用统计学原理逐步回归和多因子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影响天水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量化评估模型,进行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量化评估,为有效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最大限度减轻或减免农业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文阐述了冬小麦近年来受到旺长、冻(冷)害、倒伏等影响,大大影响了小麦品质和产量的提高,严重制约了小麦的发展,并通过从播种、施肥、管理等方面措施的技术改进,有效预防和降低其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番木瓜寒(冻)害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广西玉林地区气象局温福光研究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气象资料,建立番木瓜低温寒(冻)害的统一评估方法。经加权处理的全冬总寒积量K',综合反映了辐射型冻害和平流型寒害的影响,其值的大小与番木瓜低温寒(冻)害等级成正比例关系,较好地反映番木瓜低温寒(冻)害的严重程度。提供了初步的简化的番木瓜低温寒(冻)害气候评估方法,操作较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河北农业》2011,(2):10-11
去秋种麦以来,我省冬小麦主产区基本无有效降水,一些地区呈现不同程度旱情,且仍在持续发展,对冬小麦生长造成一定威胁,同时也给今春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为科学指导今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河北省小麦专家顾问组制定了2011年河北省冬小麦抗旱促春管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9.
草莓芳香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1—2月是大棚草莓上市的黄金时间,也是常年极端低温天气发生的时段,如何安全越冬成为大棚草莓生产的一大挑战。为减少低温灾害天气对贵州大棚草莓造成的损失,为草莓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针对2024年贵州低温冷(冻)害天气情况介绍低温对大棚草莓的危害以及应对低温冷(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技推广》2020,(2):90-92
当前,雨水将至,各地冬小麦陆续返青拔节,正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的关键时期。总体看,各地小麦苗情长势较好,土壤墒情适宜,但也存在苗情不平衡性大、部分麦田旺长、病虫草害基数高等问题,同时气候不确定性大,"倒春寒"、干旱等威胁大,对抓好麦田管理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今年冬小麦苗情特点,春季田间管理要全面落实《科学应对气象灾害确保农业丰收预案》,突出因苗因地、分类管理,重点抓好一控(控旺防倒)、一促(促弱转壮)、二保(保壮苗稳健、保墒情适宜)、三防(防倒春寒、防病虫草害、防渍害).  相似文献   

11.
对重庆市冬小麦低温冷害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利用重庆市34个测站1960~2008年冬季(2月)日平均气温资料,根据小麦低温冷害的标准,分析重庆市冬小麦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低温冷害多发区域集中在东部高寒山区,多为局部发生;从时间分布上,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1960~1972年)为冷害的频发时段,90年代以后为冷害低值期。可根据低温冷害发生的时空分布,选择抗寒品种、掌握最佳播期等措施尽量减少低温冷害对冬小麦产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春季冬小麦冻害气候及生理生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文伟  鲁建立  张玉娟  张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32-1533,1536
[目的]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春季冬小麦冻害多发的气候和生理生化原因。[方法]以2007年春季北方冬麦区相继发生的2次大范围严重冻害为例,应用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结合河南省农业厅统计资料和广大气象、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田间调查资料,系统分析冻害发生前的气候条件、发生时的灾害天气过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生理生化过程与气候适应性。[结果]从冬小麦播种至冻害发生期间温度持续偏高,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加快,植株抗寒能力降低,是造成冬小麦大面积冻害的基本原因;2次强降温天气过程气温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是造成冬小麦冻害的直接气候因子;农业生产技术变化等因素对冬小麦冻害起到一定作用。[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害等自然灾害多发,生产上应选用产量、品质、抗逆性综合性状优良的冬小麦品种,并适当调种播期,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3.
刘帆  高萌  刘艳  吕阳 《农学学报》2022,12(5):65-69
根据2020/2021年度冬季(12月—翌年2月)咸阳市12个国家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比1959—2019年冬季的气候标准值,总结分析咸阳市2020/2021年度冬季的农业气象条件及其对主要农作物和设施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咸阳市2020/2021年度冬季气温偏高、北部负积温不足、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期间阶段性出现了大范围低温寒潮、寡照等农业气象灾害,其中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大降水量突破或接近历史极值,总体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大于利;(1)气温偏高,有利于冬小麦增加分蘖,但小麦也得不到抗寒锻炼,易出现冻害;(2)北部负积温不足,使冬小麦和油菜对春季低温更敏感,也使果树休眠期推迟,降低苹果坐果率;(3)光照偏少,寡照日数多,大棚内温度低,大棚蔬菜生长受阻,出现生长减缓、落花落果,遇到寒潮天气时极易出现冻害,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4)冬季低温寒潮天气有利于杀灭虫卵,减轻病虫害;(5)2月下旬的首场透墒雨,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为春季农业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冻害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气候灾害之一,对小麦冻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46个黄淮北片冬麦区国家区试冬小麦品种在山西定襄、太谷和河北遵化三个环境下的苗期表型(死茎率、冬前单株分蘖数和冬前单株次生根数)进行分析,筛选抗寒品种,并结合各试点表现对抗寒鉴定试验提供指导意见。结果表明:定襄环境下品种死茎率与其余两环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太谷和遵化无显著差异。冬前单株分蘖数和冬前单株次生根数在三个环境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三个环境下品种死茎率进行聚类分析,参试品种被分为抗寒能力较强(Ⅰ类)、抗寒能力差(Ⅱ类)与抗寒能力中等(Ⅲ类)三类品种。在三个环境下筛选出死茎率稳定低于对照的7个品种。综合来看,太谷和遵化适宜作为黄淮北片冬麦区品种抗寒性鉴定试点。该研究结果为黄淮北片冬麦区国家区试冬小麦新品种抗寒性鉴定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冬小麦生长的幼苗期,应用人工霜箱研究了低温胁迫刺激对PLD(phospholipase D.PLD)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阶段,PLD在生长旺盛的叶片组织中活性最高;响应于低温胁迫刺激,PLD在数分钟内被迅速激活,抗寒型品种与低温敏感型品种中PLD的活性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推测PLD参与低温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临汾 118和Riband两种冬小麦品种为材料 ,采用大田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它们受寒害后体内自由基代谢情况。研究表明 :冬小麦受寒害后 ,自由基代谢紊乱 ,导致膜结构的破坏 ,酶活性发生变化 ,细胞器中以线粒体受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冻害成因及其抗寒机理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冬小麦冻害的成因、类型及其抗寒机理,以及冬小麦抗寒的遗传性和抗寒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包括可溶性糖、脯氨酸、脱落酸和保护性酶含量升高,丙二醛和赤霉素含量降低)。栽培措施、杂交育种和引种驯化是提高冬小麦抗寒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冬小麦芒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对5种有芒与5种无芒小麦品种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对越冬期和返青期各小麦叶片中代谢物质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明确冬小麦抗寒性是否与芒性状有关。[结果]所有小麦品种在越冬期其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等代谢物质的含量均高于返青期,其中有芒品种陇鉴102、西峰27号及无芒品种GB20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的代谢能力较强,有芒品种陇育3号及无芒品种中梁30、天00102-2-2-1-1最弱。而有芒小麦和无芒小麦群体间在越冬期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冬小麦的芒性状与其抗寒性没有关系,生产上不能将其作为抗寒品种筛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揭示钼提高冬小麦抗寒力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和钼低效品种97014为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施钼对冬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结果】低温处理2、4和6 d时施钼均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了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施钼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而后呈下降或突降趋势,说明施钼能使冬小麦通过正常的低温锻炼过程,有利于植株在经受更长时间低温胁迫时维持较高的抗寒力;钼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与钼高效品种相比,钼低效品种缺钼处理叶片SOD、CAT、POD和APX等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幅度更大,活性氧自由基积累速率更大,这可能是钼低效品种在缺钼条件下更易受到低温伤害的原因之一。【结论】钼通过调控活性氧代谢过程来影响冬小麦的抗寒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