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壤施硒对魔芋含硒量与吸硒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魔芋叶含硒量为2.648-343.946μg/g,球茎含硒量为1.560~101.906〉g/g,呈现叶大于球茎的规律,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魔芋叶、球茎的吸硒量分别为0.012~1.906mg/pot、0.142~9.731mg/pot,呈现球茎大于叶的规律,亦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魔芋叶、球茎的吸硒量占每株魔芋总吸硒量的比例分别为7.89%~16.38%、92.11%~83.62%,这表明球茎的吸硒能力大于叶;魔芋对土壤施硒的利用率为7.26%~15.47%,与某些条件下植物对磷肥的利用率相当。  相似文献   

2.
茶树新梢富硒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施硒、喷硒及施硒后喷催芽素等富硒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土壤施学是叶面喷硒均影响茶芽萌发和生长;早春土壤施硒(50mg/Na2SeO3)叶面喷催素(0.5%)既可提高茶叶硒含量又可提高促进越明发生长,有较好地解决茶叶生产上提高茶叶中有机硒含量与茶叶产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郑小江 《特产研究》2000,22(4):17-19,F003
在Se0.8mg/kg的低硒土壤上用Se12.8mg/kg的高硒土50g/株、25g/株作根系追肥,用168kg/667m^2Na2SeO3溶液20mg/kg、10mg/kg作叶面追肥;生长30天测定绞昨含硒量依次为3.32,1.36,1.12,0.82,0.006mg/kg(ck)。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绞股蓝产量无显著差异,而含硒量差异均为极显著。高硒土根系追肥的绞股蓝含硒量是ck的20.6~53.0倍,是Na2SeO3叶面追肥的1.22~4.05倍。绞股蓝茎叶对Na2SeO3的硒转化率是根系对高硒土的硒转化率的1.98~2.31倍。  相似文献   

4.
低硒土壤茶园茶叶富硒方法及其富硒效应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低硒茶园土壤施用亚硒酸钠, 经茶树的吸收转化而形成富硒茶。结果表明: 土壤施硒05 kg/hm 2 和10 kg/hm 2 , 以及施用含硒05 kg/hm 2 的富硒茶专用肥, 茶叶含硒量均比对照显著提高, 最高可达0362 μg/g, 施用富硒茶专用肥可显著提高硒的生物有效性。茶树叶面喷施硒50~100 g/hm 2 (100 μg/m L), 在喷施后8~26 d 内采摘茶叶, 茶叶含硒量达032~145 μg/g, 其中有机硒占76% ~90% 。硒施用量、喷施浓度、时间和茶叶采摘时期是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生产富硒茶的关键因素。制茶工艺对茶叶含硒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红九号茶树施用硒肥的富硒及产量品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硒光合菌肥(含硒0.156 mg/mL)为硒源、英红九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茶树外施(叶面、根际)不同浓度硒肥的富硒效应及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硒浓度、施硒方式对茶叶含硒量有明显影响,施硒浓度与茶叶含硒量呈显著正相关(r=0.48**),但浓度过高会影响茶树对硒的吸收.施硒肥10d后,叶施处理茶叶含硒量为0.157~0.389 mg/kg,根施处理茶叶含硒量为0.075~0.174 mg/kg,分别是对照的1.96~4.86倍、0.94~2.18倍,叶施的富硒效率优于根施,以叶施硒10d后采制富硒茶为宜.中浓度硒肥(2.60~3.90 mg/kg)对茶树产量和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汾芝2号、晋芝1号、冀航芝1号、汾芝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硒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硒处理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均有所提高,其中对单株蒴果数、千粒重、产量影响较为明显;通过综合评价发现,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提高芝麻产量因子的效果最好,根施纳米硒肥、矿硒肥效果次之;3种外源硒处理后,芝麻各器官硒含量均显著增加,达显著水平,其中根施纳米硒肥和矿硒肥后,芝麻体内各器官硒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根、叶、茎、籽粒,而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后,芝麻体内硒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叶、根、籽粒≈茎,同时叶面喷施有机硒肥使芝麻的硒转移系数显著高于根施纳米硒肥、矿硒肥。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对水稻降镉增硒的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和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3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对成熟期水稻产量、各部位镉和硒含量、富集与转运系数以及土壤中镉的形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面施硒肥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基施硒肥后,土壤pH提高了0.19个单位,提高率为3.01%,同时降低了土壤中镉的弱酸提取态含量,降低率为2.96%,促进了镉从弱酸提取态向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变,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镉的有效性。而叶面施硒肥能显著降低水稻对镉转运特别是秸秆到糙米的转运系数,降低率达15.13%,同时提高水稻对硒的转运特别是根到秸秆的转运系数,提高率达18.69%。不同硒肥处理下,糙米中镉含量为0.159~0.183 mg·kg-1,硒含量为0.216~0.244 mg·kg-1,不同硒肥处理均能使糙米达到降镉增硒的效果,且叶面施硒肥处理相较于基施硒肥处理的效果更好,并在基施硒肥和叶面施硒肥同时使用下的效果最佳,其对糙米中镉含量的降低率达26.39%,硒含量的提升率达41.50%。综上,在轻度镉污染的富硒土壤中,基施硒肥或叶面施硒肥均能有效降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并提高稻米对硒的富集,且基施硒肥+叶面施硒肥处理是降低糙米镉含量与提高糙米硒含量综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8.
淹水土壤有效态硒提取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集几种肥力水平与含硒量差异较大的土壤连续两季(次)盆栽水稻,以植株含硒量和吸硒量作参比标准,对6种提取剂所提取的有铲态硒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提取剂与水稻植株提取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提取剂有水和0.03mol/LNH4F-0.025mol/LHCl;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的取剂为0.2mol/LK2SO4,除第一季(次)水稻植株的吸硒量外,0.5mol/LNaHCO3和AB-DTPA与  相似文献   

9.
外源施硒措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植株硒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土壤和叶面施硒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硒在稻株中分布的影响,为富硒水稻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博Ⅲ优、三香628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和叶面施用亚硒酸钠的不同施肥方式,分别测定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植株中硒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通过土壤和叶面施用亚硒酸钠对水稻生物量、产量及收获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提高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57%和2.36%,存在品种差异.经土壤和叶面施用硒肥均能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含量(P<0.05),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5.48和10.84倍,且采用叶面施硒时博Ⅲ优、三香628籽粒的硒含量均高于土壤施硒的方式和对照.从水稻植株各部位硒的分配比例看,采用土壤施硒,三香628中硒滞留在根中的比例高于博Ⅲ优,但三香628中硒在茎、叶、籽粒的分布比例低于博Ⅲ优;采用叶面喷施,三香628中硒滞留在叶片的比例高于博Ⅲ优,但三香628中硒在根、茎、籽粒的分布比例低于博Ⅲ优.硒在两种水稻品种的籽粒和其他部位分配比例的不同是造成籽粒硒含量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通过土壤和叶面施硒肥的农艺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水稻籽粒硒积累,改善稻米主食区居民的硒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硒和硫配施对烟草叶绿素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盆栽条件下施用硒、硫肥料,研究硒、硫对烟草叶绿素含量、组成及其保护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生产优质富硒烟叶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土壤  红壤采自安徽宣城新烟区,母质为红色粘土,pH5.60,有机质18.0g/kg,土壤全钾9.5g/kg,速效钾110.1mg/kg,土壤全硒量0.755μg/g,可溶性硒0.026μg/g,全硫量334.3μg/g,可溶性硫14.1μg/g。黄褐土采自安徽凤阳老烟区,母质为黄土,pH6.54,有机质15.0g/kg,土壤全钾16.6g/kg,…  相似文献   

11.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Na2SeO3质量浓度(0.0、0.1、0.5、1.0、2.0、5.0、10.0、20.0 mg/L)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烟草种子集中萌发期提前,萌发速率加快,发芽势增强,发芽率提高;硒质量浓度在1.0 mg/L以上时,发芽势与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硒质量浓度小于2.0 mg/L时,幼苗干重差异不显著,大于2.0 mg/L后幼苗干重减小趋势明显;发芽种子根系长度随硒质量浓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各处理综合评分以2.0 mg/L硒质量浓度处理最高,1.0 mg/L次之,20.0 mg/L最低;在漂浮育苗过程中,保持营养液中硒质量浓度在1.0~2.0 mg/L,有利于烟草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2.
钼、硒营养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究增加烤烟香味物质含量的栽培技术,为突出河南烤烟浓香型风格特色提供依据。将不同浓度的钼、硒营养元素相结合,通过叶面喷施处理,探究二者对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喷施5 g·L-1的钼元素和25 mg·L-1硒元素,烤烟中钾和水溶性糖含量增加,氯和含氮化合物含量减少,香气物质含量明显增加。试验说明,同时喷施低浓度的钼元素和硒元素能够协调烤烟化学成分,增加香气物质量,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3.
增施硒肥对连作地块烤烟生长发育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增施硒肥对连作地块烤烟生长状况及品质的影响,降低烤烟连作障碍.【方法】采用田间灌根及叶面喷施试验.试验设CK(不施硒肥),T1(硒肥375 mL/hm2),T2(硒肥750 mL/hm2),T3(硒肥1 500mL/hm2),T4(硒肥3 000mL/hm2)5个处理.【结果】连作地块适量增施硒肥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烟叶产量与质量,提高烤后烟叶的硒含量,改善内在品质.增施1 500、3 000mL/hm2硒肥时,团棵期的烟株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9.5%、42.5%;增施750、1 500mL/hm2硒肥时,产量较对照极显著增加了7.0%、8.3%,产值较对照极显著增加8.5%、9.2%,上等烟比例较对照极显著增加2.5%、3.2%;增施1 500mL/hm2硒肥时,烤后烟叶的硒含量达到最高,其内在品质表现最佳,进一步增加硒肥用量对烟叶硒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当硒肥用量在1 500mL/hm2左右时,可有效促进连作地块烤烟的生长发育,改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油菜对不同外源硒吸收利用的差异,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硒源(硒矿、硒粉、硒酸盐、亚硒酸盐)对油菜生长及硒吸收累积规律的影响,分析土壤中残留硒的形态.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用硒肥),不同外源硒对成熟期油菜籽粒、果荚、茎叶和根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施用硒矿、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后,油菜籽粒、果荚、茎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土壤硒浓度对魔芋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球茎硒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花魔芋生长的最佳土壤硒浓度,为魔芋富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硒含量为10.3 mg/kg时,魔芋球茎全粉和精粉中的含硒量分别为0.284和0.187 mg/kg,且对魔芋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品质无影响。随着土壤中硒浓度增大,球茎硒含量也在不断升高,而对魔芋叶、根系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导致球茎膨大系数减小,葡甘聚糖含量降低。因此,在土壤硒含量不超过10.3 mg/kg区域可栽植魔芋,且魔芋具有一定的富硒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叶面施硒对不同蔬菜硒富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花菜、胡萝卜和大蒜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3,每种蔬菜均设5个Na2SeO3喷施水平,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100 mg/L,0.5~500 mg/L和0.5~1 000 mg/L,蔬菜收获后测定其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及蔬菜产量。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以显著提高各蔬菜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有机硒转化率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3种蔬菜均喷施质量浓度为100 mg/L Na2SeO3时,以青花菜有机硒富集最高,为对照的135.7倍;除在Na2SeO3质量浓度≤10 mg/L时大蒜产量和Na2SeO3质量浓度为0.1 mg/L时青花菜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余Na2SeO3质量浓度均与各蔬菜产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认为,既有利于有机硒富集又不致产量降低的Na2SeO3叶面喷施浓度以不超过0.5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浓度的Na2SeO3进行青花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青花菜对硒的吸收、转化特点,以及硒对青花菜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显著提高青花菜的含硒量;青花菜总硒、有机硒、无机硒含量与施硒浓度呈正相关,同时随施硒量的增加,青花菜中有机硒的转化率不断提高,但至最高浓度(100 mg/kg)时转化率又有所降低。除硒浓度为0.1 mg/kg外,硒浓度对青花菜产量均呈负效应;另外,低浓度硒使青花菜中维生素C含量有所增加,并且一定硒浓度可提高青花菜的部分矿质营养水平。综合各因素,青花菜施硒量以不超过1.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8.
 在香料烟底肥中增施硼肥,能使香料烟茎围增粗、叶片数增多、叶片稍增大;可改善香料烟的内在化学成分,降低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使糖碱比下降,烟叶内在成份更加协调;施用硼肥对香料烟的产量性状影响不明显,但可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的烟叶产值,叶片的N,Mg,B,Cu等元素的累积增加,烟叶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较高的硼用量可提高烟叶的Fe,Mn,Zn和Mo含量。因此,在香料烟生产中使用一定的硼肥可改善香料烟的品质,施硼量为30~4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硒是人和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具有增强免疫、抗癌及抗衰老等功效,但同时也是一种环境毒素。外源施硒是提高作物硒浓度的常见措施,然而目前其对土壤生物活性方面的影响关注较少。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形态(亚硒酸钠、氨基酸螯合态硒)与水平(土壤硒含量3 mg/kg和6 mg/kg)硒肥施用对小白菜硒富集、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硒添加水平越高,小白菜硒富集效果越明显。同等硒添加水平下,亚硒酸钠处理小白菜硒富集的效果显著优于氨基酸螯合态硒处理。2)外源硒低量施用时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高量施用时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3)高低量亚硒酸钠施用对土壤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影响均不明显;氨基酸螯合态硒则是在低量施用时无影响而高量施用时显著提升土壤NAG、ALP酶活性。总体而言,外源施硒对小白菜硒富集的影响与硒形态和硒施用水平均密切相关,而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则取决于硒施用水平而非硒形态。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投喂蛋氨酸硒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成参(40.00 g±5.62 g)的富硒效果,用添加蛋氨酸硒为0(对照)、0.2、0.4、0.6、0.8、1.0 mg/kg(饲料)的富硒饲料分别投喂刺参,试验共进行60 d,试验结束时测定成参个体的生长情况和富硒效果。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饲料中蛋氨酸硒添加浓度的增加,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出皮率和体壁硒含量均呈现升高的趋势;试验结束时,刺参的体长特定生长率从试验开始时的0.11%/d提高到0.34%/d,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从试验开始时的0.18%/d提高到0.46%/d;加工个体的出皮率从50.38%提高到61.14%,煮后出皮率从19.40%提高到24.69%;干品率从25.95%提高到30.88%;体壁硒含量从1.65 mg/kg提高到2.56 mg/kg。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蛋氨酸硒能够明显提高仿刺参的生长率、出皮率和体壁硒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