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究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设置4种处理:以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混合菌液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绿色木霉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哈茨木霉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PD培养基灌根处理的黄瓜幼苗,对株高、茎粗、叶宽、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混合木霉的黄瓜幼苗株高、叶宽、茎粗、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v/F_o)、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以及POD活性显著增加,同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混合菌液能够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效果优于施加单种菌液。  相似文献   

2.
从3种基质分离的木霉种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福建省的食用菌、植物线虫虫体和植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125个木霉(Trichoderma)菌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培养性状,鉴定出5种木霉,分别是哈茨木霉(T.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和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植物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种为哈茨木霉和绿色木霉;食用菌上的优势种为康氏木霉和拟康氏木霉;植物线虫虫体上的优势种为绿色木霉.  相似文献   

3.
5种木霉对番茄灰霉病拮抗作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8月在商丘菜区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18个木霉菌株,根据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5种木霉,分别是哈茨木霉(T.harzianum Rifai)、绿色木霉(T.viride PerexFx)、康宁木霉(T.koningii Oudem)、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Rifa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 Rifai).将上述木霉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做对峙培养的试验,测定5种木霉种对番茄灰霉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木霉菌对病原菌抑菌强度不同,其中绿色木霉和哈茨木霉对番茄灰霉病菌都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绿色木霉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产生的高活性纤维素酶广泛应用于开发纤维素资源,本文主要综述了绿色木霉的降解功能、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其它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木霉菌对烟草疫霉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峙培养试验测定木霉菌(Trichodermaspp.)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var.nicotianae)的抑制作用,筛选出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绿色木霉(T.viride)菌株TG050609.平板对峙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该木霉菌对烟草疫霉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为29.12%,且能寄生于烟草疫霉;其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和发酵滤液对烟草疫霉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木霉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6.53%,优于58%甲霜灵锰锌WP.  相似文献   

6.
四种杀菌剂对绿色木霉及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甲基托布津等 4种常用杀菌剂对绿色木霉 (Trichodermaviride)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 ,菌毒清对绿色木霉及平菇菌丝生长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1 2 8μg/ml即完全抑制两种菌丝生长 ;甲基托布津在 2 56μg/ml的浓度下能完全抑制绿色木霉菌丝生长 ,对平菇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 ,可以作为拌料剂在生产中应用。多菌灵、克霉灵抑制绿色木霉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泰安地区虫霉目真菌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两年对泰安地区蔬菜上虫霉流行情况的调查,鉴定出虫霉目真菌8种,分别隶属于2科4属,它们是: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努利虫疠霉(Pandora nouryi)、毛蚊虫疠霉(Pandora bibionis)、块耳霉(Conidiobolus thromboides)、普朗肯虫生霉(Entomophthora planchomana)、蝇虫霉(Entomophthora museae)、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蝽虫瘟霉(zoophthora pentatomis)。其中有5种为山东省新记录种(标者)。同时,已分离纯化获得菌种4种。  相似文献   

8.
CryK13V基因对绿色木霉原生质体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Cry基因的13位赖氨酸(K)突变成缬氨酸(V)的突变基因CryK13V,构建于pCSN43载体,完成绿色木霉转化载体pCSNTCCm的构建.在研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基础上,初步研究了绿色木霉转化条件.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原生质体形成的合适条件为:pH 6.98磷酸盐缓冲液加入4 mg·mL-1glucanex,培养24 h的菌丝,40 r·min-1振荡条件下30℃酶解4 h,原生质体产量达到4.7×107个·mg-1.原生质体在0.3 mol·L-1肌醇和0.3 mol·L-1KCl的CM培养基上再生率为14.5%.用限制酶XhoⅠ介导将带有潮霉素抗性标记的CryK13V基因转化到绿色木霉中,转化率为每微克DNA得到1~2个转化子,转化子稳定性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转入受体菌绿色木霉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及其促植物生长机制,为木霉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等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固体稀释法,检测2株木霉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棉花枯萎病菌、茄子菌核病菌、番茄链格孢病菌、茄腐镰刀病菌、尖孢镰刀病菌、枸杞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匍柄霉病菌)的抑制率;采用平板透明圈法、Salkowski比色法及钼锑抗比色法测定2株木霉的生防因子、生长素及溶磷效果;通过辣椒盆栽试验,测定2株木霉发酵液不同稀释倍数处理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性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2株木霉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率均在60.00%以上;绿色木霉发酵11 d时其无菌滤液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抑制率达96.78%,但对其他病原菌的抑制率不高;棘孢木霉发酵11 d时无菌滤液对茄子菌核病菌、枸杞炭疽病菌和番茄链格孢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99.08%、85.33%和68.65%,发酵9 d时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72.08%;2株木霉均可产生蛋白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铁载体4种生防因子;绿色木霉发酵9 d时分泌吲哚乙酸(IAA)量为3.389 mg/L,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7 d后溶磷量为67.236μg/mL;棘孢木霉发酵11 d时分泌IAA量达11.638 mg/L,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7 d后溶磷量达151.905μg/m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棘孢木霉发酵液较绿色木霉发酵液更能提高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性酶活性.[结论]供试2株木霉对8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能力并存在多种生防因子和促植物生长能力,其中棘孢木霉较绿色木霉具有更好的抑菌和促进植物生长及提高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性酶活性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田间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用于防治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Neurosporacrasa sp.)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拮抗菌株,为食用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生防资源.[方法]以分离自江苏连云港海域的92株海洋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供试菌株及其发酵液对链孢霉和绿色木霉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作用较强菌株与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丝生长的相容性,筛选抑菌作用强且与杏鲍菇菌丝相容性好的优良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gyrB序列分析对优良拮抗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从92株供试海洋细菌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拮抗污染菌的BMY-2菌株,其对链孢霉的抑菌圈直径达25.33 mm,对绿色木霉的抑菌带宽度达30.00 mm,且与杏鲍菇的相容性好;分类鉴定结果表明,BMY-2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BMY-2菌株对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和绿色木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杏鲍菇生物相容性好,在食用菌生物防治上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自1989年至1992年的四年间,在吉林省的长春、公主岭、吉林、白城、通化等地区的各大豆品种上分离到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的菌株146个,接种在7个国际鉴别寄主上,即Aeme,Chippwwa,Flambeau,Harosoy,Lindarin,Merit,Norchief,观察其抗感反应。将测定结果与国际上已鉴定的9个生理小种在这7个鉴别寄主上的反应相对照,发现有98个菌株属4号生理小种,占总菌株数的67.1%,为主要菌株;4个菌株属2号生理小种;1个菌株属7号生理小种。经反复测定,发现两个新的生理小种,定名为10号和1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以乙酸乙酯—正已烷—氯仿作为洗脱剂,以硅胶为支持剂进行干柱层析,获得一淡黄色油状物,经IR、′H—NMR、~(13)C—NMR和MS光谱鉴定为人参环氧炔醇(Panaxydol)。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DF——80孵化机翻蛋自控装置常出现的不翻蛋、只能单方向翻蛋等失控故障进行了分析。对原电路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改装。改装后设备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半姊妹与全姊妹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沈综”群体实施了三轮次改良。结果表明,两种改良方案对“沈综”群体改良皆有显著效果,半姊妹方案取得产量每轮遗传增益为12.91%,明显大于全姊妹方案对农艺性状所取得的遗传进度也较大。三轮选择后,群体大多数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度没有下降。半姊妹方案实施过程中,更换测验种可扩大对被改良群体不同基因位点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烟草粉螟在烟叶仓储时的发生规律,以便实施精准防控。在施秉县不同烤房群、烟农 库房及收购点仓库,利用性诱剂对烟草粉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烟草粉螟在不同烟叶存放区域的始 发期、高峰期和终结期都不尽相同,同一种存区域的烟草粉螟消长规律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对我校90级新生284人(男237,女47人)作了心电图普查,属正常或大致正常范围心电图(包括窦律过缓及不齐)216人,占检查总人数的76%;对心电图不正常或可疑的学生在校内的3年中作了随访现察。这是一项利在学生、功在今后的基础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标准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ND—903中的三乙膦酸铝和百菌清的含量,并进行了热贮稳定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碘量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ND—903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可行。准确度(99.4%~101.4%)和精确度(S_x=0.36,CV=0.44%)符合要求,ND—903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热稳定性较高,相对分解率2.79%。与其组成的单剂相对分解率(三乙膦酸铝1.06%,百菌清0.44%)差异不显著。ND—903热贮前后悬浮率分别是82.6%和76.9%  相似文献   

18.
在宁夏南部山区引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的轮作倒茬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是一种适应性强,且品质好的豆科牧草,由于其独特的种子休眠特性,给作物的不同轮作倒茬提供了可靠保证,其后茬作物的产量可以得到保证和提高,是解决宁夏南部地区轮作倒茬、培肥地力、发展畜牧业及保持水土的非常重要的作物品种,宜于进行推广种植[1]。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告了寄生于烟草上的日本菟丝子,烟草为日本菟丝子的新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20.
小麦-黑麦远缘杂交后代储藏蛋白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A PAGE和SDS PAGE电泳技术分析了 85份小麦 -黑麦远缘杂交后代及母本绵阳 11的种子储藏蛋白组成。结果为 :① 78 8%的材料在醇溶蛋白的ω区不同于亲本绵阳 11,其中 5 6 5 %的材料具有黑麦的特征带型Gli B1l,属于 1B/ 1R染色体易位 ,另外的 2 2 3%的变异材料与绵阳 11的差异在于 1~ 2条带纹的有无或表达剂量的不同 ;②供试材料中共分离出 7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类型 ,其中母本绵阳 11的亚基在各位点上所占比例最高 ,亚基 1(5 3% )、7+8(5 4 % )、5 +10 (87% ) ,在非母本类型中N和 7+9的比例也较高 ;在 85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 8种亚基组合 ,其中母本类型 (1,7+8,5 +10 )和非母本类型 (N ,7+9,5 +10 )占有较高的比例 ,分别为 36 5 %、31 7%。上述结果说明 ,运用单体附加外源染色体将黑麦基因引入普通小麦后可引起杂交后代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异 ,获得较多的变异材料 ,这些材料对丰富普通小麦的遗传资源以及对小麦品质的改良将会有重要作用。本文还对引起变异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