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胡杨不同发育阶段植株(五种树冠类型)的不同冠层异形叶为材料,调查同一单株上不同冠层同一节位叶片的叶形指数,测定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酶谱(CYT)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探讨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植株叶形的变化和CYT、EST同工酶酶谱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发育阶段的胡杨植株都表现出叶形指数随冠层的升高而减小;(2)同一株不同冠层叶片的CYT同工酶酶谱带型基本一致,但各冠层叶片间酶谱带的表达量上存在细小差异。不同发育阶段植株CYT同工酶在质(酶带数目和迁移率)和量(酶的活性)的表达上各不相同,表现为随发育进程的推进,一些条带的表达或不表达;(3)EST同工酶的质(酶带数目和迁移率)和量(酶的活性)的表达在同一株不同冠层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胡杨叶片中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华中五味子雌雄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性别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氧化物酶是遗传信息表达的较好标志。以叶、芽、茎为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发现,华中五味子雌雄株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有明显差别,雌株功能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比雄株功能叶片的多3条酶带。表明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鉴别华中五味子雌雄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银杏雌雄株间多种同工酶和磷酸腺苷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杏优良品种"佛手"为材料,研究了银杏雌雄株间同工酶和腺苷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银杏雄株中ATP、ADP含量高于雌株,AMP含量则低于雌株;SOD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雌雄株间不存在差异,POD同工酶谱带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雌株有5条谱带,雄株有3条谱带,可作为银杏性别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不同性别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分析了猕猴桃6个品种的雌雄株和3个品种雄株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实验结果表明:同一个品种的雌雄株之间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品种的雌和雄株之间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差异明显:雌和雄株之间的酶谱分析没有发现特征带,说明此法用于鉴别猕猴桃品种的性别仍有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5.
雌雄芦笋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芦笋雌雄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芦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在雌雄株叶片中存在差异,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雄株中多了R f值为0.78的一条酶带;酯酶同工酶在雄株中多了R f值为0.93的一条酶带。  相似文献   

6.
刺儿菜性别连锁的同工酶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刺儿菜进行同工酶分析,确定适合作为遗传标记的同工酶类型。[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刺儿菜雌雄株花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及酯酶同工酶(EST)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OD、MDH及EST同工酶在刺儿菜雌雄株的花和叶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花和叶片中,POD同工酶均发现了性别特异的酶带,MDH同工酶仅发现在花中具有1条雄性特异带,苹果酸酶同工酶(ME)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除花中的酯酶酶谱外,两种同工酶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间,酶谱无明显差异。[结论]同一种酶在刺儿菜叶片和花中的雌雄株酶谱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5年生石刁柏(Asparagusofficinalis)Marywashington500雌雄植株幼嫩茎尖为材料,分别用清水、1000×10-6IAA、BA、KT和GA3浸渍48h,分析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差异,并对凝胶染色区带光密度扫描测量。结果表明,各处理间POD同工酶酶谱雄株均较雌株少一条带,但雄株酶活较高,4种激素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POD同工酶活性。雌雌雄植株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稳定的差异规律可以作为石刁柏早期性别鉴定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取12株已知性别成年银杏和27株未知性别银杏幼苗为材料,将成年植株与幼苗的叶形特征及SCAR标记特异带进行协同分析,探索成、幼年银杏间性别特征在形态和分子水平上的偶联关系.结果表明:银杏雌雄株长枝叶片叶形间的稳定差异规律表现为雌株的叶形指数(叶宽/叶长)和叶裂指数(叶裂/叶长)均大于雄株;在成、幼年植株叶形分析基础上,假设了幼苗中的扇形、多裂扇形和蒲扇形叶植株为F类,可能为雌株,假设幼苗叶不规则形、楔形和翅为M类,推测其为雄株;用SCAR-GBA组引物对27株银杏一年生实生苗DNA组进行扩增,经3次重复,其中M组12株幼苗中有11株获得了与成年雄株一致的特异带,F组15株中14株没有雄性特征带.分子技术研究结果与幼苗叶形判断假设之间的吻合率达92.6%,二者之间的偶联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证明:采用叶形特征对银杏幼苗进行早期性别鉴定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栝楼性别分化特异大分子标记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栝楼雌、雄株不同器官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雌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高于雄株,且雌株叶片中有一条特异性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对雌、雄株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官进行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分析表明,雄株幼花芽中存在一种23.4kD的特异蛋白质,雄花中一种32.3kD的蛋白质在受精后消失。  相似文献   

10.
以10个陆地棉G.hirsutum品种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方法,分别对10个棉花品种种子萌发20d时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0个棉花品种的子叶、根、茎、叶POD同工酶酶谱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茎的酶带数最多,根的酶带数次之,子叶的酶带数较少,叶的酶带数最少。其中在各器官之间差异最大的是真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带数;各品种各器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根部活性最强,叶次之,子叶最弱;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近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冬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530-1532
以河南广泛种植的4个小麦品种幼苗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经干旱处理后,4种小麦幼苗根和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小麦根和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分为A区、B区、C区。在干旱胁迫下,酶带数目增加,且A、B、C 3个区酶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干旱胁迫后,4个品种小麦幼苗根和叶中POD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杨梅雌雄株同工酶和酚类物质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光聚合电泳法、高压液相色谱法和酒石酸铁比色法分别分析测定了杨梅雌雄株及实生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醇溶性酚类组分和水溶性酚类含量。结果表明:杨梅雌雄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快带区存在差异并表现出规律性:♀为1F,而♂为3F,液相色谱图中,杨梅雌雄株不仅表现出共同的物种峰,而且呈现出3个性别差异峰,在水溶性酚类总量上,雌株总是大于雄株.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POD活性和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旸  裴冬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59-1761
研究了0.4 mol/L氯化钠(NaCl)处理后4个河南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幼苗根和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个小麦品种在盐胁迫处理后,根和叶中的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且无论是对照还是盐胁迫处理,根中的POD活性都要高于其叶中的POD活性。POD同工酶酶谱在不同小麦品种间的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性,根中的POD同工酶酶带总体染色比叶中深;经盐胁迫处理后,根和叶中的酶带颜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猕猴桃不同种,不同器官,雌雄株以及嫁接苗与组培苗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对酶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味猕猴桃(海沃德为代表)与中华猕猴桃(皖蜜为代表)叶片虽有共同的酶带,但都有自身酶谱的特异性,美味猕猴桃不同器官酶谱也具有特异性,猕猴桃雌雄株没有发现特殊的“性酶带”,但是雄株酶带活性明显高于雌性;中华猕猴桃嫁接苗与组培苗酶谱差异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5.
以软枣猕猴桃雌雄株叶片、根系、果实和种子为试材,测定了Vc、叶色素、花青苷及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雌雄株叶片叶色素含量和V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雌株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雄株。软枣猕猴桃雌雄株各器官SOD活性无显著差异,但雄株根系POD活性显著高于雌株,而雄株叶片的POD活性显著低于雌株。软枣猕猴桃不同器官SOD和POD活性差异较大,雌株根系POD活性最高,而种子S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锰胁迫对大豆幼苗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不同品种大豆在锰毒害下的一些遗传特性和基因差异的本质原因。研究不同锰浓度(0~120mg/L)对大豆幼苗水栽培,苗龄10d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随锰浓度的提高,大豆幼苗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器官POD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根系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茎部与叶片的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较稳定。[结论]大豆幼苗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杨梅雌雄株同工酶和酚类物质的鉴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光聚合电泳法,高压液相色谱法和酒石酸铁比色法分别分析测定了杨梅雌雄株及实生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醇溶性酚类组分和水溶性酚类含量。结果表明:杨梅雌雄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快带区存在差异并表出规律性:♀为1F,而♀为3F,液相色谱图中,杨梅雌雄株不仅表现出共同的物种峰,而且呈现出3个性别差异峰,在水溶性酚类部量上,雌株总是大于雄株。  相似文献   

18.
以三年生胡杨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胁迫条件对胡杨、灰叶胡杨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胡杨、灰叶胡杨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二者的变化曲线明显不同,对不同水分胁迫程度的响应方式也明显不同,且胡杨叶片内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灰叶胡杨.在水分胁迫下,胡杨、灰叶胡杨叶片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保护酶活性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二者的变化曲线明显不同,在重度胁迫下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且胡杨的保护酶活性高于灰叶胡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胡杨、灰叶胡杨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适宜水分条件下的MDA含量,并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且胡杨体内MDA含量高于灰叶胡杨.  相似文献   

19.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克山大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同丰37及二者杂交后代 F_1~F_4为材料,在成株期取其花药、子房、叶片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甜椒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在不同器官上表现不同,在子房、叶片的酶谱上无明显差异,而在花药的酶谱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2)同一生长时期的不同器官,其酶谱存在差异,显示了各自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酶带数目不同。(3)亲本间及不同世代间,在叶片的同工酶谱上表现有差异。酶带型的变化规律与育种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外源基因导入对棉花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源基因蛋白酶抑制剂CPTI、Bt导入棉株后 ,这些转基因抗虫棉材料的过氧化物同工酶 (POD)酶带一致 ,酶谱差异不明显 ,有的只是酶谱色的深浅不同。酯酶同工酶 (EST)的酶谱随棉花种植的世代数 ,与亲本的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