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根癌农杆菌转化获得胡萝卜转化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悬浮培养的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Sativa DC.)单细胞与野生的胭脂碱型和章鱼碱型根癌农杆菌共同培养,在含羧(艹卡)青霉素的无激素MS培养基上筛选,获得生长旺盛的转化细胞,转化频率为10~(-2)。经基因产物——冠瘿碱检测,这些细胞均有冠瘿碱合成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利用RNAi技术研究植物基因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技术克隆一系列RNAi双元载体所需要的元件: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CamV35S)、氨基糖苷3'-腺苷酰基转移酶基因(aada)、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终止信号(nos),并进行组装,在双元载体质粒pCAMBIAl301的基础上构建目的载体。[结果]通过7种中间载体的构建,最后成功得到双元载体质粒pHBMT14。[结论]该载体的成功构建为以后的植物基因组功能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3.
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D基因转化沙田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柞蚕抗菌肽D基因导入沙田柚上胚轴等外植体,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了若干转基因植株对这些植株进行胭脂碱电泳检测、点印迹杂交、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肽D基因已转入到沙田柚细胞中  相似文献   

4.
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D基因转化沙田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柞蚕抗菌肽D基因导入沙田柚上胚轴等外植本,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了若干转基因植株。对这些植株进行胭脂碱电泳检测,点印迹杂交,PCR扩增和Southem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肽D基因已转入到沙田柚细胞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小麦SBEⅡa、SSⅡa基因部分序列并构建二者的VIGS重组载体,为在小麦上利用VIGS技术研究SBEⅡa、SSⅡa基因与小麦淀粉合成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小麦SBEⅡa(AF286319.1)、SSⅡa(AF155217.2)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SBEⅡa、SSⅡa基因的特异片段.然后以BSMV:γ-PDS为原载体,通过酶切连接用SBEⅡa、SSⅡa基因片段分别将原载体中的PDS基因进行替换,从而构建BSMV:γ-SBEⅡa和BSMV:γ-SSⅡa重组载体.[结果]克隆的SBEⅡa和SSⅡa基因片段长分别是178 bp和171 bp.序列分析表明:SBEⅡa基因片段与小麦SBEⅡa(AF286319.1)序列同源性为100;;、SSⅡa基因片段与SSⅡa(AF155217.2)序列同源性也为100;;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BSMV:γ-SBEⅡa和BSMV:γ-SSⅡa重组载体.[结论]构建的BSMV:γ-SBEⅡa和BSMV:γ-SSⅡa重组载体将为下一步利用VIGS技术在小麦上研究SBEⅡa、SSⅡa基因与小麦淀粉合成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农杆菌携带柞蚕抗菌肽基因转入烟草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柞蚕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功能,对烟草等茄科作物的青枯病假单胞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人工合成抗菌肽基因(122 bp)转入根癌农杆菌(Agrobnctcrium tumefaciena),感染烟草叶盘,诱导成苗。通过对卡那霉素敏感筛选,胭脂碱脱氢酶检定及抗菌肽片段探针杂交,确认抗菌肽基因已转入烟草。现正研究其在烟草中表达及抗青枯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法转化获得转基因西瓜植株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瓜子叶外植体能被含双元载体pBPMWMV的根瘤农杆菌感染。该质粒载体含有一个npt-Ⅱ基因以供选择Kanr的转基因西瓜植株以及一个WMV-2 CP基因。Kanr西瓜植株经NPT-Ⅱ酶活性检测、DNA分子点杂交及Southern杂交试验证明,外源的WMV-2 CP基因已导入西瓜细胞。  相似文献   

8.
利用农杆菌转化花椰菜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试的四个花椰菜品系对农杆菌T_(37)反应极为敏感,但各品系反应程度有所不同,肿瘤发生率变动于64%-82%之间。利用含有二元载体的农杆菌LBA_(4404)与无菌幼苗的下胚轴切段共培,获得卡拉霉素抗性植株。DNA分子杂交证明,二元载体上的T—DNA确实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其npt嵌合体基因使转化体具有卡拉霉素抗性。由胭脂碱Ti质粒pTiT_(37)诱导的丛生芽,通过组织培养较易分化出不定根,但这些芽状结构很难发育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罂粟(Papaver somniferum)试管苗幼叶为材料,用Trizol试剂盆提取总RNA,通过RT-PCR法获得BBE基因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cDNA序列全长1 608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36个氨基酸,经blast检索该片段与GenBank中的小檗碱桥酶基因BBE(AF025430)同源性为94.84%.以中间载体pHANNIBAL和植物表达载体pART27为基础,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含小檗碱桥酶基因片段反向重复序列的RNAi双元表达载体pARB,为培育低吗啡,高蒂巴因的罂粟新品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植物表达载体pCB-aACO1的T-DNA区段上切去nptⅡ基因,构建了无选择标记植物表达载体pCD-aACO1,其T-DNA区段只含有目的基因a-ACO1和GUS基因.从另一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的T-DNA区段切去GUS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2,其T-DNA区段其只含有nptⅡ基因.用这2种新载体共转化烟草,在对40株抗性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中,有14株扩增出a-ACO1基因,共转化率为3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影响芹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光质。[方法]以芹菜(Apium graveolens L.)为材料,在快速生长期用透光率相近的红、蓝有色薄膜分别对其进行全程遮光处理,或与自然光交替处理35 d,研究实际生产条件下,光质对芹菜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并分析了最终的产量和经济收益。[结果]与自然光处理(CK)相比,全程红膜处理(T_1)促进了芹菜的伸长生长,但不利于叶绿素和黄酮的积累,全程蓝膜处理(T_3)提高了叶绿素和黄酮含量,但抑制了芹菜的生长和黄酮总产量的提高,全程覆有色薄膜的2个处理芹菜纤维素含量均有改善,但整体产量和品质均下降,经济收益减少。红膜与自然光交替处理(T_2)促进了芹菜的伸长生长、横向生长以及叶芽分化,同时改善了纤维素水平,提高了黄酮的产量,最终提升了芹菜的产量和品质,经济收益增加;蓝膜与自然光交替处理(T_4)各项指标与CK相当。[结论]各色薄膜与自然光交替处理效果好于全程遮盖有色膜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以薹菜子叶-子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用含GUS和NPTⅡ基因的农杆菌侵染子叶-子叶柄,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GUS组织染色,证实外源基因转化到植物基因组中。卡那霉素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含卡那霉素(Km)15 mg/L时,非转化再生植株全部白化。转基因抗性芽筛选的适宜的卡那霉素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13.
香叶天竺葵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香叶天竺葵的病虫害种类、危害情况,并探索其主要虫害的防治技术。[方法]2007~2008年在广西主要种植基地对香叶天竺葵的病虫害进行调查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危害香叶天竺葵的虫害有22种,病害有5种。其中主要害虫斜纹夜蛾的发生高峰分别为6和9月。田间防治试验表明,5%氟铃脲悬浮剂和1%甲维盐微囊悬浮剂对斜纹夜蛾有较高的防效,药后7 d防效均大于88.58%,持效期为14 d。[结论]该研究可为香叶天竺葵规范化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芹品种铁杆芹花蕾为材料,选取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其与根尖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了获得终变期分裂相的最佳制片方法。结果表明:二者核型公式均为K(2n)=2x=22=6m+2sm+8st+6t,其中第5、7、9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6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3、8、11对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4、10对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S+2M1+6M2+1L,染色体核型为3B型。  相似文献   

15.
党璇  张晓珍  姚默  高昂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95-19096
在广泛检索文献基础上,综述了香叶天竺葵种属、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FO-11-06菌株为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实现了农杆菌AGL1(含pATMT1)介导的西瓜枯萎病菌的转化,并研究了转化介质和pH值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下,采用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200μmol/L、农杆菌OD600=0.15、尖孢镰刀菌分生孢子含量为1×106个/mL、pH值为5.1~5.8时可实现T-DNA的插入转化。当转化体系pH值为5.3时,转化效率最高,达到每106个分生孢子产生553个转化子。不同共转化介质对转化效率影响明显,玻璃纸和硝酸纤维素滤膜转化效率较高,每106个分生孢子获得551个和549个转化子,显著高于滤纸。通过转化,获得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转化子1 989个,对生长速度、菌落颜色和产孢量等性状进行分析,发现有46个性状特异的突变体。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的生长发育、致病机制和相关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玉米基因枪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81162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基因枪轰击法将nptII基因和afp基因转入玉米细胞,获得了抗性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确定了筛选剂Geneticin的筛选浓度和方法,愈伤组织生长阶段和分化阶段Geneticin的有效浓度分别为60mg/L和30mg/L。对2个轰击参数氦气压力与轰击距离进行了组合试验,结果表明1100psi的氦气压力和8cm的轰击距离为最佳组合。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8.
烟草bar基因的转化及其转化体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改良的叶圆盘法进行了烟草bar基因高效转化并获得11个转基因株系,转化率高达32.4%。提出构建以bar基因为选择标记的新型植物表达载体的设想,实验分析了不同PPT浓度与GS酶的解抑制量及外植体存活、分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00mg/L以上的PPT可完全抑制非转化外植体的存活,从而证实了设想的可行性。研制出检测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微量、快速、有效的检测新方法,并用实际检测实验和统计学手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草木犀遗传转化植株的适宜的除草荆选择压力。[方法]分别以草木犀试管苗的子叶、下胚轴和破坏生长点的茎尖为外植体,在含有0、1、3、5、10mg/L除草剂草丁膦的分化培养基Ms+BA3mg/L+LAA0.2mg/L中对其进行分化培养,筛选适宜的除草剂选择压力,在此选择压力下,对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并对转化芽进行分子水平检测。[结果]当除草剂浓度为3mg/L时,所有外植体均无再生芽;转化培养后,子叶、下胚轴和破环生长点的茎尖的再生率分别为0.48%、4.29%和10.1t%;分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成功转入草木犀转化芽中。[结论]除草剂对草木犀外植体的适宜选择压力为3mg/L,破坏生长点的草木犀茎尖对外源基因的转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能诱导营养物质向其含量高的部位运输。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内源生长素在油菜种子中的含量,诱导营养物质向种子运输,为提高油菜灌浆速度,增加产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iaaM基因编码的色氨酸单加氧酶是催化色氨酸(Trp)转变为生长素(IAA)的关键酶,将iaaM基因与油菜(Brassica napusL.)种子发育早期特异性表达的储藏蛋白专一性启动子(Napin)融合并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中,构建iaaM基因的种子特异表达载体,并经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经PPT抗性筛选、GUS组织化学检测、PCR检测,初步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油菜基因组,获得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