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烷醇(1一triacontaol)是含有三十碳原子的饱和直链伯醇,分子式 C_(30)H_(61)OH,它的分子中除碳、氢、氧外,没有其它成份,对人畜无毒。几年来国内外关于三十烷醇对植物生理效应的研究报道有百余篇,现将所看到的资料进行概述,目的是为三十烷醇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和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我院近年收集的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中,一些代表性材料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通过对植株不同组织、不同叶位叶片间,甘蔗属内不同种间,甘蔗各近缘属间,以及有密切亲缘关系的若干甘蔗栽培品种的同工酶谱特点的比较,对所研究材料的亲缘关系,在进化和分类上的地位,以及同工酶分析在品种鉴定上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香菇菌丝体生长的单因素试验确定三十烷醇、石膏和过磷酸钙的三水平,通过袋栽培养料中菌丝体生长的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料中三种辅料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微乳剂溶液、三十烷醇粉剂溶液二者均能促进香菇菌丝体的生长,而且其促进生长的浓度相同,建议实际食用菌生产中直接采用三十烷醇微乳剂进行稀释,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三种辅料的最佳组合为:石膏含量4%、过磷酸钙含量1.5%的500 g湿袋料中,加入50 mL 1.5 mg·L~(-1)三十烷醇微乳剂溶液,在此条件下,袋料培养基中香菇菌丝体生长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4.
三十烷醇对小石花菜藻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浓度三十烷醇对小石花菜藻体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处理培养结果表明 ,适宜的三十烷醇浓度(1 0 0mg/L)与适宜的浸泡时间 (2~ 4h)对小石花菜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子蒸馏工艺参数对高碳脂肪醇提取物精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进行高碳脂肪醇提取物的精制,试验结果表明,蒸馏压力66.7 Pa,蒸馏温度在160~230℃范围内,随着蒸馏温度升高,馏出物中的二十八烷醇和三十烷醇含量逐渐增加,并在190℃时出现峰值,之后下降;蒸馏温度190℃,蒸馏压力在26.7~266.7 Pa范围内,随着压力的下降,馏出物中的二十八烷醇和三十烷醇含量增加,到133.3 Pa处分别达到最大值。蒸馏温度和压力作为分子蒸馏的关键工艺参数对高碳脂肪醇的精制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硫酸镁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镁是植物生长中必需的中量营养元素.它不仅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植物体内多种酶代谢的活化剂,对植物体内的氮代谢、碳代谢、脂肪以及活性氧均产生重要的影响.甘蔗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镁的吸收趋势是随着株龄的不断增长而稳定上升,甘蔗缺镁导致蔗叶缺绿,光合作用下降,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生长抑制而蔗茎缩小,节间变短,影响甘蔗正常生长.本文通过甘蔗田间施肥试验,探索了施用硫酸镁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甘蔗生产配施镁肥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西地区的甘蔗多出现黄化失绿现象,对甘蔗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现有研究表明甘蔗黄化失绿症状是由于土壤中锰离子过多引起的锰中毒现象,而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对锰胁迫下甘蔗生长发育有一定调控作用。探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萘乙酸(0、50、1 000μmol·L-1NAA)对锰胁迫下甘蔗的生长情况及铁锰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生长素能有效缓解锰对植物的毒害作用,生长素施用组的甘蔗根系生长状况(如根长、根表面、根尖数等)比对照组好;外施萘乙酸能显著影响甘蔗根系铁、锰含量及铁锰膜中铁锰含量,可减少甘蔗对锰离子的吸收,增加对铁离子的吸收,显著降低甘蔗根部铁锰膜中铁锰含量,缓解锰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筛选几种药剂对毛豆进行喷施处理,测定其在水分胁迫下对毛豆幼苗有关营养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影响,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处理后均可比对照促进苗增高、增加叶面积、促进根系的生长、增加根系活力、抑制丙二醛增生、降低细胞膜透性和提高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细胞保护酶的活性等,有力地增强了毛豆幼苗对水分胁迫的抵抗能力,从叶面喷施几种药剂对毛豆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几种药剂以油菜素内酯为最优、其它依次为三十烷醇、黄腐酸盐、爱多收、绿风95等处理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铜在甘蔗体内的吸收及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家文  崔雄维  张跃彬  刘少春 《土壤》2010,42(4):606-6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Cu在甘蔗体内吸收、积累规律及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根、茎、枯叶、梢头对Cu的积累能力总体表现为根茎枯叶梢头,甘蔗各部分器官Cu含量随外源投放的Cu浓度而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少量的Cu会使甘蔗明显增产,但胁迫或过量对甘蔗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Cu过量对甘蔗品质的影响表现在出汁率、还原糖的增加和纤维分的降低,适当地施Cu会增加甘蔗的产糖量,但过多会减低甘蔗的产糖量。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对白菜苗期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报道白菜种子经低剂量γ射线辐照后,苗期植株体内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辐照后白菜幼苗的抗坏血酶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酶谱发生变化。但辐照对白菜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表现有高有低,这些变化的总效应可能是促使植物抗性增强,刺激生长,促进发育,提高产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 (一)SO_2人们对SO_2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试验证明,对SO_2敏感的作物有菠菜、黄瓜和燕麦,而玉米、芹菜和柑桔等则对SO_2有较高的忍耐性。关于SO_2对植物的各种影响已见有很多报导,现做如下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不同灌溉方式下甘蔗光合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光合作用是植物干物质积累的重要过程,作物产量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为比较不同灌溉模式下甘蔗光合特性差异,探明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柳城05-136号为试验甘蔗品种,于2015年3月-12月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试验基地开展6种灌溉模式甘蔗净光合速率及主要环境因子的田间观测。结果表明:地埋滴灌甘蔗净光合速率最高,平均值为29.23μmol/m2·s,无灌溉最低,为18.53μmol/m2·s,地埋滴灌分别比无灌溉、管灌、喷灌、微喷和地表滴灌高57.74%、23.54%、12.68%、9.68%和2.56%,灌溉能显著提高甘蔗的光合速率(P0.05)。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空气温度和土壤肥力是影响甘蔗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但各灌溉模式之间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无灌溉和地埋滴灌土壤肥力的影响较为显著,地表滴灌则是土壤含水率和速效氮的影响较为显著,管灌模式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速效钾和空气温度,而喷灌和微喷模式的主要影响因子均为土壤含水率和空气温度。采用地埋滴灌模式更有利于研究区域甘蔗净光合速率的提升,此外,针对不同灌溉模式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合理调控可有效提高甘蔗净光合速率,从而提高甘蔗产量。  相似文献   

13.
土壤锰毒与植物锰的毒害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本文介绍了土壤中锰的化学行为及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锰毒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及植物耐锰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报导,对植物的锰毒症状、锰毒的诊断与防治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玉米等7个物种ADH的保守功能域、蛋白二级结构和进化关系。分析证实,植物ADH通常含有3个保守功能域,它们具有GroES结构的ADHN结构域,Rossmann折叠NAD(P)(+)结合蛋白和锌结合位点,这3个保守结构在物种中具有相当的保守性。二级结构的分析表明,在我们研究的物种中,每个物种的两个ADH同工酶折叠情况大体相同,物种间蛋白二级结构也趋向一致。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了供试物种中ADH以及ADH两个同工酶间的进化关系。初步显示,在进化上,单、双子叶植物源白不同的ADH祖先。双子叶植物ADH在物种间具有差异;而在单子叶植物不同物种其ADH同工酶出现分化。  相似文献   

15.
甘蔗切割器切割质量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16  
为了降低甘蔗切割器切割甘蔗的宿根破头率(后面简称破头率),提高切割器的切割质量,该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及试验台试验、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甘蔗切割器切割质量的影响因素,同时,对甘蔗切割器切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切割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试验因素综合优化结果能有较降低破头率,在干地或湿地切割甘蔗时,破头率小于14%,有效提高了切割器的甘蔗切割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喀斯特峰丛洼地4种典型植物(甘蔗、五节芒、灰毛浆果楝和青冈)蒸腾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植被生态需水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对4种主要植物群落不同季节蒸腾速率(Tr)、叶面积指数(LAI)和相关环境因子开展现场观测。[结果]4种植物Tr夏季与春、秋、冬3季呈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植物类型其Tr也存在差异,其中,甘蔗Tr的季节变化为96.55~197.42g/(m2·h),五节芒为95.26~169.13g/(m2·h),灰毛浆果楝为97.20~239.11g/(m2·h),青冈四季Tr为81.65~124.42g/(m2·h)。4种植物Tr均与空气温度(Ta)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含水率(SWC),LAI,土壤容重(ρb),空气相对湿度(RH)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SWC和Ta对甘蔗Tr起主导作用,是主要决策变量;Ta是五节芒Tr的主要决策变量;SWC和ρb是灰毛浆果楝Tr的主要影响因子;LAI,SWC和Ta是青冈Tr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研究区域4种典型植物蒸腾作用存在差异,且均呈季节性变化趋势,不同植物Tr影响因素不同,可通过人工诱导水、光、热等环境因子进而合理调控植被生态需水。  相似文献   

17.
甘蔗间作种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甘蔗间作种植的研究现状, 展望了未来甘蔗间作研究的重点方向。合理的甘蔗间作可以促进作物生长, 提高光能利用率, 使作物耗地和养地很好地结合, 提高土壤肥力, 减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同时针对目前甘蔗间作系统间作优势机理研究的空白, 提出今后应加强甘蔗间作系统中养分吸收利用的机理研究, 加强营养元素在间作系统中的转移特征及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粱是世界上主要的谷物作物之一,是越来越重要的生物燃料作物,是恶性杂草约翰逊草的祖先,同时也是很多具有复杂基因组的热带禾本科植物的植物学模型。因此高粱成为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丰富历史随着重要的自交系材料BTx623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而达到顶峰,这为更好研究高粱基因及其相关功能打下了基础。对甘蔗亚族谷类植物以外的植物的更进一步的基因组特征分析,将有利于发现基因组大小和结构进化的机制,水平和模式,为进一步研究甘蔗和其它重要的经济作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黄瓜内生细菌E1~E4防治黄瓜枯萎病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生细菌是植物体自然生态系成员[1],是微生态系统的天然组成成分,作为生防微生物效果显著。有益内生细菌与植物在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关系,从植物体内获得充分的营养,占居有利的生态位,在植物保护下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并可以经受住植物防卫反应[2]。利用有益的植物内生细菌作用于植物微生态系,进行微生态调控,可达到抗病[3,5,6]、促进植物生长[6]的目的。目前国内在棉花、水稻、番茄、辣椒、花生、小麦、烟草、甘蔗、马铃薯等作物中分离到内生细菌并作了相关研究,但对黄瓜内生细菌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从黄瓜内生微…  相似文献   

20.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马铃薯的同工酶检测及RAPD产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微重力条件下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本试验通过微重力仪连续改变方向来获得模拟微重力条件 ,对该模拟条件下马铃薯的组培苗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及RAPD分子标记的实验。结果表明 ,微重力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的过氧化物同Ⅰ酶谱出现了新的谱带且同工酶活性高于对照。RAPD方法利用 1 0碱基随机引物扩增基因组DNA ,结果说明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在微重力处理 1周后检测 ,发现处理与对照之间的过氧化物同I酶谱基本趋于一致 ,RAPD检测两者之间遗传物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