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驰 《新农业》2007,(8):58-58
卵面消毒目的是杀死卵面附着的病原微生物,避免蚁蚕孵化时因食卵壳而发病。春蚕卵面消毒最好在出蚕前1~2天进行。秋蚕最好在出蚕前1天下午进行,当日直接上山破卵。  相似文献   

2.
<正>桑蚕卵浴消时,蚕卵还处于滞育状态,对消毒药的耐受性较高,经过催青桑蚕卵滞育解除、已经发育,出蚕前3天已经成型,对消毒药物的耐受性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出蚕前卵面消毒药物、药液适宜浓度和时期进行试验,探讨适宜药物种类,浓度和时期。2013年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桑蚕原种、普通种作催青后的卵面再次消毒试验,对消毒时期和消毒技术进行探讨。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青松原种、皓月原种、青松X皓月普种(均由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3.
柞蚕生产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柞蚕成功放养不仅可以提供人们需要的生丝和丝织品,还可以为我们的餐桌上提供营养丰富的柞蚕蛹食品,是我国柞林丰富的山区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好产业.柞蚕放养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卵面消毒技术,通过卵面消毒处理,把附着在卵面的各种病毒、细菌、原虫杀死,以免在出蚕时被蚁蚕吃下,感染蚕体,引起蚕期发病.我们现在应用的卵面消毒技术,主要是用福尔马林(俗名甲醛)化学试剂进行浸泡,具体技术要点是:用福尔马林原液36%的试剂,对水11倍,配成3%浓度的消毒溶液,溶液温度是23℃-25℃,消毒时间(即浸泡)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漂洗3次,放阴凉处晾干.蚕卵消毒技术的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成为我们技术人员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我区柞蚕历来脓病较重,1972年推行春柞蚕卵面消毒以后,脓病基本解决。前些年春蚕卵面消毒的做法是产卵后(叫籽前)卵面消毒,消毒卵统一放一消毒的保卵室内,出蚕前分户放养。近几年来,养蚕实行联产承包到户,不能每户有消毒保卵室,因此脓病又有所增加,为了解决养蚕专业户防病增产,我们结合农村养蚕保种,对春柞蚕卵面消毒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蚕卵产下后,常粘附着一些蛾尿、鳞毛、灰尘以及病原体,当蚕儿孵化时,若食下带有病原体的卵壳,就有可能造成食下传染,感染发病,给生产造成损失.尽管蚕种经过浸酸或浴消等技术处理,能起到对蚕卵消毒的作用,但由于在冷藏、运输、催青过程中,难免不被空气中和用具上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污染而诱发蚕病.  相似文献   

6.
卵面消毒足柞蚕生产中的一项关键环节.蚕卵表面附着鳞毛、蛾尿、灰尘和病原体,孵化时随卵壳被蚁蚕食下,往往发生脓病、软化病及微粒子病,给种茧生产带来一定的危害.为尽量减少由于蚕卵消毒环节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失,应进行严格而彻底的卵面消毒.消毒时间以出蚕的前1天为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易使消毒卵面尽快晾干.  相似文献   

7.
贵蚕5号催青标准与孵化收蚁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掌握贵蚕5号蚕种催青标准、催青期各胚子发育阶段应注意事项,蚕卵孵化及收蚁关键技术。[方法]以贵蚕5号正反交蚕种为材料,以洞庭碧波为对照种,按常规品种催青标准进行催青,在全过程中注重观察蚕卵发育各期情况,蚕卵发育至戊3胚子、点青、转青整齐度及孵化整齐度等,研究催青标准与蚕卵孵化及收蚁关键。[结果]该品种的催青标准除按常规品种催青标准进行外,注重严格戊3胚子后补充感光时间和孵化时感光时间,否则可能影响蚕卵孵化率。[结论]贵蚕5号是可按常规催青标准催青的春秋兼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8.
张芳秋 《河南农业》2014,(21):16-16
<正>秋季是蚕病多发的季节,河南省蚕区因秋季蚕病造成蚕茧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分析秋蚕蚕病流行原因,加强消毒防病工作,减少蚕病危害,对确保秋蚕茧丰收至关重要。一、秋蚕期蚕病流行的原因(一)蚕区消毒防病意识淡薄,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目前,河南省蚕区蚕农消毒防病意识普遍淡薄,蚕室蚕具消毒工作不彻底,已经养过了春夏两季蚕后,蚕室蚕具和环境中积累了大量的病原  相似文献   

9.
韩宇 《吉林农业》2011,(4):171-171
柞蚕是一种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有益昆虫,柞蚕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而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有三个环节——催青、收蚁、保苗。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柞蚕生产的丰收。文章详细论述了催青、收蚁、保苗三个关键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0.
蚕病防治工作是蚕桑丰产、丰收,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蚕病防治应做到:严格消毒,控制病原;强化管理,控制发病几率;准确诊断,及时治疗;采取应急措施,控制蚕病蔓延。  相似文献   

11.
1)做好补催青工作.领种前一天,蚕室需先加温至70.F,干湿差2~3.F,同时开窗换气.排除有害气体,避免消毒后湿度过大.领回蚕种后,立即均匀平摊在蚕座纸上并将室温逐渐升温到78.F,干湿差2~3.F.蚕室要严格避光,使胚子发育整齐.如蚕卵转青较齐,则第二天早上即可感光收蚁,否则以第三天清晨感光收蚁为宜. 2)适时收蚁.若收蚁时间过早,收蚁时部分蚕尚未有食欲,会造成蚕儿食桑有先有后.若收蚁时随出随收,则会引起蚕儿发育不齐.最适收蚁时间应掌握在孵化2~3h后,绝大部分蚁蚕已有食欲并开始徘徊觅食时进行.春蚕在上午8~9时收蚁,争取在10时前结束.收下的蚁蚕中如发现有未孵化的蚕卵,应继续置黑暗处保护,次日早晨再感光收蚁.  相似文献   

12.
宫艳虎  任德波 《新农业》2012,(17):44-45
一、花鼠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花鼠又名五道眉,分布较广。春蚕5~6月、秋蚕7月中旬至9月,花鼠都频繁活动和为害柞蚕。每天清晨开始活动,窜到有蚁蚕的树上,将1~2龄蚁蚕食尽,并把蚁蚕贮存在它的2个颊囊中。颊囊中可贮蚁蚕30~40头,成年田鼠可多达50头。当蚕长至3~4龄时,花鼠将蚕叼到树杈、树桩或大石头上,咬掉头尾,仅食蚕腹部,或咬住蚕头,在石头上摔打十几次,将蚕体内粪便摔出后吃掉。柞蚕做茧后,花鼠爬到柞树上,专为害化成蛹的茧。将茧瞌开一个口子,把蛹吃掉,形成空壳茧;有的咬断茧丝,在树下食害蚕蛹,剩下茧壳;有的把秋茧搬到洞里去。  相似文献   

13.
饲养桑蚕,做好蚕种的催青工作对养好小蚕尤为重要,是确保丰产丰收的重要基础.如果对蚕种催青做得不好,将会导致幼蚕孵化不齐、降低孵化率或幼蚕体弱、多病,影响产茧量.蚕种出库后,就已开始进入感温状态,在蚕种运到目的地之后,要及时进入催青室,按照催青标准要求进行保护催青.现将桑蚕种催青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郑富彦 《新农业》2001,(7):47-47
春柞蚕小蚕室内保护育是北部蚕区解决春季低温冷害的实用技术之一,已被广大蚕农所接受,深受蚕农的欢迎。但养蚕室、蚕具的消毒技术还没有普及,严重制约着北部蚕区的春柞蚕生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转青卵消毒方法对蚕卵孵化率、蚁蚕疏毛率、小蚕生长及对饲料霉变的影响⒚结果表明以4% 甲醛浸渍 15 m in,然后以95% 乙醇处理 4 m in 为好⒚收蚁用饲料以平板状为佳,疏毛整齐遗失蚕少,二龄以后则应更换片状饲料⒚  相似文献   

16.
对寒地饲养桑蚕关键性技术进行了阐述。蚕卵催青温度保持在22℃、干湿差2.5℃,到第5d至孵化期,蚕卵保护温度为25~26℃,干湿差1~1.5℃;小蚕期饲养温度1龄适宜温度为28℃,干湿度为1℃,2~3龄适宜温度为26~27℃,干湿差1~1.5℃;大蚕饲养适宜温度23~25℃,干湿差2.5~3℃,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室内高温、多湿。在各龄期要精选良叶,稀放饱食,严格消毒防病,控制病原。该项技术的形成与应用,推动了寒地桑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处理家蚕卵对幼虫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蚕种催青前期用适当强度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对蚕卵的孵化、蚁蚕生命力、幼虫发育经过及小蚕的生长均无不良影响,但能促进大蚕期的生长,茧层量比对照增加8.23%-11.32%,茧层生产效率最佳处理区比对照提高24.44%。该技术是一项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养蚕增丝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蚕种催青就是把解除滞育后的蚕卵用人工的方法保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条件下,促使卵内胚子正常发育至孵化出蚁蚕的技术过程。这是养蚕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项要求较高、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催青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种的孵化齐一程度和蚁体强健度,进而影响蚕茧的产量高低和质量优劣,是  相似文献   

19.
蚕种浴消后,冷藏就成为蚕种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因越年蚕种入冬后接触一定程度的低温,蚕卵内的胚胎就会逐渐解除滞育成为活性卵,若活性蚕卵感受到10℃以上的温度,胚胎便会逐渐发育以至孵化.如果将越冬后的蚕种在自然温度中保护,而此时正是冬春之交,气温忽高忽低变化较大,最后导致胚胎发育极不整齐,甚至孵化较早,蚁蚕因没有适熟桑叶而遭受损失.为了避免越冬后的蚕种孵化过早,促使蚕卵孵化齐一;同时又能根据生产需要,准确预测催青后的收蚁日期,随时调节养蚕日期,从而能更好地加强生产的计划管理;因此,越冬后的蚕种必须要在适当的时期进行冷藏保护.  相似文献   

20.
陈凤林 《新农业》2013,(5):52-53
柞蚕脓病防治柞蚕脓病是大患,俗称老虎和油烂。毒自创伤和食下,重在消毒防感染。种忌伤热蚕重管,场怕窝风蚁怕灌。勿移"眠子"和"起子",树留主干叶留半。茧串蛾毛带病原,二次感染起祸端。蚕室蚕具保洁净,清除场中病死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