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共情概念出现以来,学者对共情的关注及研究愈来愈多。通过对共情基础理论的分析,归纳出共情结构的双维说、三维说和多维说。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共情对人际沟通和心理健康中具有促进作用。共情的培养可从共情教育、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团体沙盘游戏和微表情识别训练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频发的人畜共患病疫情不仅对畜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危害,同时还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从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近年来人畜共患病的特点、人畜共患病增多的原因几个方面分析了人畜共患病,并提出了防范人畜共患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中国动物保健》2012,(4):I0001-I0001
“人畜共患病”属于传统的提法,是指人类与其饲养的畜禽之间存在共患疾病,但人与野生脊椎动物之间也存在不少共患疾病,后者甚至在猛恶程度上甚于前者。因此,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人畜共患病”这一概念扩大为“人兽共患病”,即: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的疾病。虽然“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医学界已不再使用,但在畜牧兽医行业,是指人类与畜禽之间的共患疾病,所以仍多沿用旧称“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4.
研究为分离获得荷斯坦奶牛瘤胃内容物中的细菌,建立系统进化树,获取有益菌种。采用培养组学技术和16S rDNA分子鉴定方法相结合,对3头健康荷斯坦奶牛瘤胃内容物中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共分离得到105株细菌,包括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共15株14.29%,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共11株10.48%,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共14株13.33%,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共22株20.95%,梭菌属(Clostridium)共1株0.95%,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共2株1.90%,短杆菌科(Brevibacteriaceae)共2株1.90%,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共11株10.48%,气球菌属(Aerococcus)共4株3.81%,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共14株13.33%,杆菌属(Brachybacterium)共1株0.95%,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共1株0.95%,普罗维登斯菌属(Providencia)共3株2.86%,沙雷氏菌属(Serratia)共4株3.81%。结果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菌属是葡萄球菌属;系统进化树分析和GenBank中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发现,从细菌门、纲、目、科、属、种分析,分支明确;26个菌种同源性都在95.01%~100%之间。分离纯化出11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具有潜在益生菌活性。可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荷斯坦奶牛。  相似文献   

5.
人畜共患病主要是由病原菌引起的,能够在人和动物之间进行自然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据有关数据显示,能够引发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有200余种,约75%的动物感染性疾病为人畜共患病。目前,人畜共患病为动物疫病防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而且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常见人畜共患病及其防制措施加以阐述,以期为养殖人员提供参考,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人兽共患病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也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主要从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形势、危害、传播途径、流行原因、存在问题和防控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揭示了人兽共患病的严重危害,分析了人兽共患病流行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人兽共患病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药防治人畜共患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畜共患病产生的渊源、人畜共患病的现状、中医药防治人畜共患病取得的成就、中医药所面临的问题和其发展趋向5个方面对中药防治人畜共患病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有助于人们了解并认识中药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人畜共患病产生的渊源、人畜共患病的现状、中医药防治人畜共患病取得的成就、中医药所面临的问题和其发展趋向5个方面对中药防治人畜共患病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有助于人们了解并认识中药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人畜共患病防控力度,出台防治规划,推行防治措施,威戎镇是静宁县畜禽养殖量最大的乡镇,人畜共患病复杂,笔者在从事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后,对近几年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行成此篇小结,不足之处望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人兽共患病方面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威协着人类生存,已是全球众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人兽共患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相关的论著也不断出版,人兽共患病类文献己形成了庞大的独立体系,已有的图书分类无法适应该学科发展的需要,为了便于读者查阅.建议将<中图法>中"R535人畜共患病"及"S855.9+9人畜共患病"去除,增设新的"RS人兽共患病"类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尤其野生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呈上升趋势,我国在防控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上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野生动物与外来人兽共患的相关文献,主要介绍了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尼帕病毒病、西尼罗热、埃博拉出血热等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现状,从生态环境的改变、跨境野生动物及捕食野生动物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传播的风险,针对野生动物源性外来人兽共患病监测防控工作提出了"哨卡前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联防联控"等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有100多种,我国存在90多种。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指通过饮食(包括饮水)传播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文献报道的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有40余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来源多样化及饮食方式的改变,近几年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呈现流行和蔓延扩大的趋势,据卫生部2001年6月~2004年1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共情缺陷以及共情能力与社会功能的关系的理解,结合国内外一些促进共情能力的训练措施,提出较为完整的训练方案,以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和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人畜共患疾病属于传染病范畴,其对人类及生物健康危害极大,此类疾病概念自上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截至目前发现的病种多达30余种,比如人类和饲养禽畜可共患,野生脊椎动物间也可共患,所以关注人畜共患疾病相关基础医学知识,做好针对性的防控工作便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将对人畜共患疾病及其防控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整理和...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进步和医患关系的紧张急需解决方案,共情在缓解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广大医务人员认可,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尚不成熟,本文通过对现有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方案及评价体系的分析,提出完善措施,为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高邮鸭和绍兴鸭的稻田放养试验,获得不同品种在稻鸭共作模式中适宜的放养密度,以及常规稻作、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放养密度越小,收捕时鸭平均体重越大。放养密度越大,收捕时每公顷产鸭总重越大。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比常规稻作的经济效益要多4~5倍。高邮鸭50 m~2/只的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比40 m~2/只、60 m~2/只稻鸭共作经济效益好。绍兴鸭40 m~2/只的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比50 m~2/只,60 m~2/只经济效益好。高邮鸭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比绍兴鸭稻鸭共作的经济效益略高。  相似文献   

17.
人才在人兽共患病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人才队伍建设角度,描述了人兽共患病疫情防控人才队伍现状.当前,人兽共患病防控人才队伍面临着固有的人兽共患病理论亟需更新,培训有待加强,对全社会的科普水平有待提升等挑战.要建设和落实人兽共患病专业化队伍建设理念,提升专业人才价值,提高专业才人队伍管理水平,促进防控事业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欧洲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来源与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全世界呈多发趋势,原有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没有减少,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又不断发生。在近30年中,已经确  相似文献   

19.
2月,第18届日本全国稻鸭共作研讨会在日本静冈召开。日本稻鸭共作协会的会长万田正治先生,为照顾生病在床中的夫人,决定辞去会长职务,并表示将继续为稻鸭共作的发展尽心尽力。万田先生对日本乃至中国、亚洲的稻鸭共作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万田夫人不光是支持万田先生稻鸭共作的研究,而且为稻鸭共作特别是《合鸭通讯》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向万田夫妇表示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人畜共患病人畜间的传播方式,并通过对部分人畜共患病感染途径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消除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治人畜共患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