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绿色食品监管工作者的角度,阐述了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在绿色食品企业认证、续展、标志使用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内检员应努力的方向。本文着重从管理机构应重视培训、企业应鼓励支持内检员加强业务学习以及内检员应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责任意识等几方面来论述,并得出了内检员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守门员"、是企业与各级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及企业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联系的纽带、是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的好帮手的结论。同时,明确了内检员在企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检员队伍,是做好绿色食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必将更好地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丁锁  臧宏伟 《农学学报》2022,12(9):87-90
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是绿色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把关人,是企业生产管理的监督员;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内检员队伍,对于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队伍建设成效,研究探讨了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把好内检员职能定位、完善内检员注册管理、加强内检员培训教育、健全内检员奖惩机制、理顺内检员管理服务体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队伍建设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绿色食品工作系统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农业部的工作部署,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在落实绿色食品制度标准和强化证后监管方面坚持创新,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开展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与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模式。为全面总结经验,提升工作水平,促进标志监管员和企业内检员队伍建设,同时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和绿色食品发展25周年主题活动,中国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切实加强全省绿色食品检查员和标志监督管理员队伍建设,提升绿色食品认证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动我省绿色食品发展,6月3日,2015年全省绿色检查员、标志、监督管理员培训班在长春开班。全省各级绿办主任和工作人员近200人参加此次培训。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邱玉林在培训班上作了讲话。培训班强调,要加快"三品一标"发展,一是加强宣传。不仅要宣传认证、监管、检测的严格,更要宣传"三品一标"的生产过程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今日农村》2002,(12):36-36
绿色食品标志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注册的质量证明标志,企业如需在其生产的产品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必须按以下程序提出申报:1、申请人向所在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提交正式的书面申请,并填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一式两份)、《企业生产情况调查表》。2、各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将依据企业的申请,委派至少两名绿色食品标志专职管理人员赴申请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如考察合格,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将委托定点的环境监测机构对申报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3、省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6.
(续第7期)3.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管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就是针对绿色食品工程的特征而采取的一种管理,狭义上的标志管理是指对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正确使用的监管;广义上的标志管理是指对绿色食品企业、绿色食品产品以及与此相关的事物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强全省绿色食品检查员和标志监督管理员队伍建设,提升体系队伍工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全省"三品一标"工作质量,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于2017年11月21日~24日,在吉林市举办了全省绿色食品检查员和标志监督管理员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采取理论授课和实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训课程涵盖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认证审核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通化市本着重监管、提质量、保安全的原则,在绿色食品工作中始终把监管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大力发展全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对该市"三品一标"企业及产品进行监管。对全市"三品一标"标志使用进行专项检查。通化市农委成立专项检查组,组织各县(市、区)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对辖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等经营场所中所售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2014年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作推进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提出了2015年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思路,以及2015年在标志许可、证后监管、品牌宣传、产业发展、体系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重点及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 《云南农业》2012,(11):3
为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部新修订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对绿色食品标志审核和发证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并全面强化了证后监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王运浩介绍说,新修订的管理办法进一步严格了申请人的资质条件,包括生产加工条件、原料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绿色食品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食品就是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权威机构认定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绿色食品标志已作为中国第一例证明商标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商标局注册 ,受法律保护。绿色食品标志管理 ,即依据绿色食品标志证明商标特定的法律属性 ,通过该标志商标的使用许可  相似文献   

12.
政法快讯     
《农家致富》2012,(20):52
农业部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农业部近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的学习,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工作制度食品工作制度和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完善绿色食品检查规范、审核程序、标志使用规则、证后监管制度,强化风险预警和不合格产品淘汰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续第10期)(2)监管员的主要工作内容监管员应经常深入绿色食品企业,熟悉和了解企业生产和经营情况;配合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完成抽检任务;指导和监督企业的生产及标志使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积极配合地方执法部门监督管理,打击假冒产品,纠正不规范用标行为。  相似文献   

14.
(续第5期)四、绿色食品标志的许可使用及管理1.绿色食品及其标志商标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图形以及"绿色食品"中文、"Green Food"英文字样。它是用以标识食品具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等特殊品质的标记。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3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  相似文献   

15.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标志已经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进行了注册。并被批准。注册后的绿色食品标志不再是一个普通标志,而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年度抽检(以下简称产品抽检)工作,加强对产品抽检工作的管理,提高产品抽检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依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和《绿色食品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产品抽检是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对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采取的监督性抽查检验。第三条所有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在标志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审查工作,根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制定本程序。第二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的审查、核准工作。第三条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绿色食品标志使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前身为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成立于2000年11月,是负责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认证的专门机构。与上海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办公室合署办公。中心下设:办公室、标准科、认证科和监管科四个科室。主要职能为:(1)负责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材料受理及上报等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接上期)(四)加强种子监管能力建设加快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依法加强种子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种子监管职能。切实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种子管理队伍,全面提高管理能力。把种子市场管理、质量管理、品种试验示范等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保障种子管理工作的经费需要。加强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新建和完善一批种子质量检验室,完善检测手段,配备先进的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我国于1989年提出了绿色食品的概念,农业部于1990年5月15日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绿色食品工作会议”,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开始了与国际相关行业交流与接触。1996年在参照有机食品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制定了49项绿色食品标准,注册了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