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对影响浙江省水产品总量的海洋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淡水养殖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对浙江省水产品总量影响最大的是海洋捕捞产量,其次是海水养殖产量、淡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为保障浙江省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因型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基因型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选取7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系)作为供试材料,对其生物产量、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生物产量与籽粒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均存在差异,镇麦168的生物产量居首位,达到1656.3 g/m2,但其收获指数仅为0.45,导致其籽粒产量不高;宁麦13的生物产量较高,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均为最高。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籽粒产量与生物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与生物产量相关不密切。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主栽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收集到的89份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数据,分析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形成的贡献。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不同,低产水平下,穗数对产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中产和高产条件下,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各产量水平下,穗数与实粒/穗、千粒重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低产到中低产水平,单个产量因素的增加即可达到;中低产到中产水平,需要两个因素的同时提高;中产到高产水平,则需要3个因素共同提高。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目标产量水平,协调好产量因素构成,以获得理想的收获产量。  相似文献   

4.
依据小麦50%以上的胁迫产量变异来源于产量潜力的事实,采用 F.R.Bidinger (1987)的统计方法,介绍了水胁迫反应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2009~2010年抗旱鉴定产量为例进行了数据分析,以产量潜力和限水产量在胁迫产量与产量潜力间的相对位置为自变量,以胁迫产量为因变量,得出回归参数,以此计算预期胁迫产量;以胁迫产量与预期胁迫产量的差作为水胁迫指数基础,并以平均回归标准差调整胁迫指数。结果表明:水胁迫反应指数可以解决抗旱指数与胁迫产量正相关、与产量潜力负相关的问题,可以用于小麦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栽培因素对油菜茎、分枝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栽培因素对群体中茎、分枝产量形成的影响,表明,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群体中茎、分枝各个部分产量的影响各不相同。5个栽培因素对群体中主茎产量、一次分枝产量、分枝产量的影响呈多因素的数学关系,而对群体中二次分枝产量的影响则不存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群体中茎、分枝各个部分产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占群体产量的比例间变化很小。主茎产量、一次分枝产量、二次分枝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本报讯25日,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公布"2014年7月化工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7月份,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增速同比减缓0.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乙烯产量同比增长11.7%;初级形态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产量分别增长13.6%、26.2%和5.6%;烧碱产量增长11.8%,纯碱产量增长8.9%;化肥产量下降3.4%,其中氮肥、磷肥产量分别下降6.3%和3.4%,钾肥产量增长21.1%;农药产量下降1.9%;橡胶轮胎外胎产量增长4.1%。电石产量增长20%。1-7月,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增幅同比减缓0.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乙烯产量996万吨,增长6.2%。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3974万吨,增长11.8%;合成橡胶产量298万吨,增长11.8%;合成纤维产量2284万吨,增长7.5%。烧碱产量1840万吨,增长11%。纯碱产量1471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泸优明占作机收再生稻产量与构成因子间的关联,对其产量与构成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头季稻产量构成主要因子与产量之间均呈正相关,有效穗数对产量影响最大,穗粒数对产量影响次之,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再生季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之间也均呈正相关,有效穗数对产量影响最大,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头季稻和再生季在栽培措施上要确保足够有效穗,适度增穗粒,提高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菜蓉油3号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就不同土壤肥力、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下控制性试验结果,分析了杂交油菜蓉油3号各产量构(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大小以及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单株产量同等重要,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中以角果数贡献最大,其次为每果粒数;在产量组成中一次分枝的贡献最大,其次为主花序;有效分枝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分枝高度与产量呈负相关,株高与生物产量呈正相关,与经济产量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现在新闻媒体上报道的超级稻产量实际上是该超级稻品种(组合)的潜力产量,该超级稻品种的潜力产量与农民种植的实际产量有一定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不仅是超级稻,也包括所有的普通水稻,其品种(组合)的潜力产量与农民的实际产量存在20%~30%的产量差距。所以,农民种植的超级稻,每667平方米产量一般在600公斤左右,这是非常正常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1990—2014年全国和各省份肉类产量数据,在分析肉类产量和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运用LMDI方法将肉类生产变化分解为单产和出栏量两个方面,计算了全国和省域两个层面各畜禽品种单产和出栏量对肉类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肉类产量增幅较大,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7%;从肉类产量构成上看,猪肉产量最高,但占中国肉类产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其次是禽肉产量,牛羊肉产量相对较小,但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出栏量增加对肉类产量增加量贡献了92.9%,单产贡献相对较小,仅为7.1%;生猪出栏量对中国肉类产量增加量贡献最大,占肉类产量增加量的56.4%,其次为禽类出栏量的贡献,占肉类产量增加量的23.1%,其他品种出栏量和单产对肉类产量增加量的贡献均相对较小;各省份肉类产量以及产量增加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山东和河南两省肉类产量占中国肉类产量比重较高且增产速度较快;多数省份肉类产量增加量以出栏量贡献为主,且以生猪出栏量贡献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亚麻纤维遗传相关性,对11个亚麻品种的原茎产量、种子产量、全麻率和纤维产量4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引进品种DIANE纤维产量最高,纤维和原茎产量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64,原茎产量在纤维物质积累中占主要成分,因此在纤维育种中注意原茎产量的选育同时要注意适当兼顾到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11个小麦新品种(系),对生物产量、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产量与籽粒产量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的表型正相关也达极显著水平。生物产量的遗传潜力及与籽粒产量的密切程度均大于收获指数,说明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应是维持现有收获指数水平,主要通过提高生物产量,协调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对浇灌与非浇灌2种处理下的8个冬小麦品种(系)产量形成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产量性状与产量在相关程度上,以及产量性状对产量的作用大小有一定差异,株高、穗数、穗粒数与产量呈密切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负相关不显著。产量构成中穗数的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3个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面积比较大和有代表性的品种(系)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施肥水平条件下,籽粒产量与生物产量,特别是收获指数呈正相关。最大LAI与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均呈正相关,LAI大,籽粒产量高,但LAI过大,产量有降低的趋势。鼓粒期干物重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最大CGR与产量显著正相关。NAR和RGR均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但二者和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大小基因型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产量的影响和重建油茶产量序列,可为油茶产量定量化预报和保证粮油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湖南省耒阳县1959—2016年气象指标数据和1965—1990年油茶产量数据,利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线性趋势、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 ,建立了耒阳县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条件与油茶产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单个物候期气象条件构建的产量模型中,以花期产量模型效果最优。以11个物候期的拟合产量作为因子构建的产量模型较单物候期气象条件建立的产量模型更优,此方法适用于重建油茶历史产量序列,重建产量数据与测产数据的对比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重建的油茶产量序列表明,耒阳县油茶产量呈减小趋势。21世纪以来,油茶产量波动幅度增大,且产量呈明显减小趋势,说明气候条件对油茶的不利影响在加剧。油茶产量存在4种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6.
小麦产量的构成取决于其产量因素,即亩穗数和穗粒数与粒重的乘积。那么,产量的杂种优势与产量因素的杂种优势关系如何?我们在多年的研究以及对大量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有一个现象,即小麦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近似等于各产量因素优势之和。根据各产量因素优势之和来占算产量杂种优势,估算结果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实测值非常接近。例如北京农业大学1978年包括13个杂种组合的试验,三个产量因素的杂种优势分别为-0.5,7.3,  相似文献   

17.
<正>总体增加值增长11.8%,化肥产量下降,价格涨跌互现本报讯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7月份化工行业运行情况,7月份,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增速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化肥产量下降1.3%,其中氮肥、磷肥产量分别下降0.6%和4.2%,钾肥产量增长2.1%;农药产量下降1.1%;烧碱产量增长2.5%,纯碱产量增长1%;橡胶轮胎外胎产量增长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21,(10)
为深入研究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关系,缩小实际产量与预期产量的差距,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建立玉米产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到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气象因素,为科学合理地指导本地农业生产、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估测不同树龄扁桃树的产量.[方法]应用框产法,利用不同树龄树体体积与单位体积内果实数和极矫正系数相乘.[结果]5年生扁桃树高产产量平均0.92 kg,中产产量平均0.4kg,低产产量平均0.09kg.7年生扁桃树高产产量平均1.6 kg,中产产量平均0.69 kg,低产产量平均0.16 kg.11年生扁桃树高产产量平均7.16 kg,中产产量平均3.11 kg,低产产量平均0.71 kg.[结论]框产估测法应用于扁桃估测产量,简便、快捷,可用于实际生产进行扁桃测产.  相似文献   

20.
调和权重法在作物产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09年西安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和市统计局提供的产量资料,采用直线滑动均值和调和权重法进行模拟外推,计算出趋势产量Y_l,再通过气象产量与影响小麦产量的12个气候因子,用逐步回归相关性显著的5个气候因子,建立冬小麦气象产量预报方程,即得到气象产量Y_m。依据作物产量预报模式Y=Y_t+Y_m得到产量预报值,更接近实产。结果表明,预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