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近日,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否认越南准备引进并开始种植转基因甘蔗。由于,越南甘蔗种植协会收到种植户的来信询问当地糖厂是否会使用转基因甘蔗来炼糖。之前,越南对转基因玉米、大豆、棉花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做了深入研究,目前,越南只在大规模种植转基因玉米。越南甘蔗研究  相似文献   

2.
越南地处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甘蔗生长。甘蔗是越南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近年来全国种植甘蔗面积约30万hm2,甘蔗总产已超过2000万t。以越南农业统计资料和越南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通过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越南全国、各农业生态区、部份省份近6~10年种植甘蔗面积、单产及总产等糖业生产情况,为我国甘蔗科技工作者、蔗糖生产企业与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崇左市甘蔗种植面积已趋于饱和,发展空间有限。文章分析制约崇左市与越南合作种植甘蔗的因素,并提出利用越南农业资源发展崇左甘蔗生产的几条对策。  相似文献   

4.
越南广义省制糖股份公司所属晋风制糖企业最近把TM2甘蔗种植机投入运作。这是一台由该企业专家设计的全自动种植机,也是越南首次设计、制造并投入运行的双排甘蔗种植机,每天8小时可种植甘蔗3~3.5公顷。  相似文献   

5.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MARD)消息,为达到越南政府2010年的计划目标,越南甘蔗产业致力于提高甘蔗种植技术。扩大种植面积并不是提高产量的最佳途径,目前越南的甘蔗种植面积达31万公顷,比越南政府制定的2010~2020年计划超过1万公顷。越南计划12年实现“百万吨甘蔗计划”,目前的单产水平为54.8吨/公顷,预计每公顷增产10吨。如果无法提高甘蔗单产水平,2010年将难以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即越南将提高单产至65吨/公顷,  相似文献   

6.
2008年6月初,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与越南下琅县合作种植甘蔗,并派专家到下琅县进行甘蔗种植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2010年2月26日上午,中越优良甘蔗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开发与示范基地建设开工仪式暨桂糖02-467推介会在广西凭祥市成功举行。会议旨在推进凭祥市与越南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面向越南等东盟国家的甘蔗优良品种高效种植技术开发示范。  相似文献   

8.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长Cao DucPhat要求蔗农扩大甘蔗种植面积,以保证为蔗糖加工业供应1500万吨甘蔗。最近Pha先生在河内召开的会议上说,蔗糖价格的上涨使蔗农的收入增加。越南每年需要大约140万吨蔗糖。为满足此需求,甘蔗的年产量必须达到1500万吨。2005/06年度,该国预计收获1250万吨甘蔗。为了确保充足的甘蔗供应,Phat说甘蔗榨糖厂应与蔗农签合同,规定支付甘蔗的最低价格。这样能防止蔗农改种另一作物。由于2005年蔗糖价格上涨,在28个蔗糖和甘蔗公司中,23个公司总创汇达6650亿越南盾(4100万美元)。预计2006年所有28个公司都将盈利。越南…  相似文献   

9.
越南Phu Yen省实施虫害综合防治计划(IPM)后,甘蔗产量比2005年增加,蔗农的收入也增加了。该计划在My Long和Tinh Son地区实施,农业部门帮助农民采用新的方法种植甘蔗,并保证甘蔗的水源灌溉。My Long地区长期以来,甘蔗比较低产,品质低劣,甘蔗单产只有40吨/公顷,而且该地区缺水。  相似文献   

10.
<正>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国务秘书占东友和柴桢省长姜翁日前邀请越南N.K.制糖公司代表到柴桢省政府,与其研讨该公司在柴桢省罗梅赫县开发1200hm2土地种植甘蔗的投资计划。  相似文献   

11.
海南地处热带边沿,光照、温度和雨水条件都非常适合糖蔗的生长。近几年海南每年的糖蔗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7.0万hm2左右,总产量约为400万t,总产糖量约为37.5万t。通过对海南省糖蔗种植区域的地形地貌、田块大小、现有糖蔗生产的模式、糖蔗收割方式以及糖蔗的压榨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海南糖蔗生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海南省目前糖蔗生产的现状,提出海南糖蔗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南香蕉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ha左右,主要集中在九龙江平原及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区,香蕉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为九龙江平原的朔庄省(Soc Trang);越南香蕉总产量超过160.00万t,2010年产蕉大省青化省(Thanh Hoa)香蕉总产量为13.29万t;越南香蕉单产量约16.00 t/ha,产量最高的省份为红河平原地区兴安省(Hung Yen),单产超过45.00 t/ha。相对广西来说,越南香蕉单产偏低,广西在种蕉与香蕉组培苗技术方面可与越南开展合作,以促进广西香蕉产业在越南的影响力,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13.
对7个甘蔗基因型不同生育阶段的光合生产因素的表现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生长的前期,光合生产表现为叶面积主导型,即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作物生长率与净同化率均呈增长的趋势。进入伸长盛期后,叶面积指数表现出对干物质生产的负效应,净同化率成为这—时期光合生产的主导因子。甘蔗群体对叶面积指数的负效应表现出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伸长盛期作为光合生产的关键时期,是研究甘蔗光合特性的理想阶段。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翁源县农作物生产概况,其稻谷种植面积最大,糖蔗次之,蚕桑、三华李和九仙桃的种植面积较小;糖蔗的年产量最大,稻谷次之,蚕桑年产量第三,三华李和九仙桃的年产量接近,产量最低。参照农作物生产发展外显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翁源县主要农作物的外显优势度。结果表明,翁源县稻谷、糖蔗、蚕桑、三华李和九仙桃归一化后的外显优势度分别为0.23、0.94、0.33、0.22和0.46;翁源县糖蔗适宜扩大规模,蚕桑和九仙桃次适宜扩大规模,稻谷和三华李较适宜扩大规模。  相似文献   

15.
越南农业生产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越南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指出根据越南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可将越南农业划分为红河平原、北部丘陵山区、中山部及中部沿海地区、西原地区、东南部、九龙江平原6个生态区,并介绍了越南农业结构以及玉米、水稻、木薯、红薯、甘蔗、花生、大豆、茶叶、咖啡、橡胶、胡椒、腰果、椰子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概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0年12月1613至2011年元月上中旬严重霜冻和长期低温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中的来宾、柳州和桂西北的河池3个市的蔗区甘蔗受冻害、寒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1个县甘蔗总受灾面积为203.25kha,占总植蔗面积(289.65kha)的70.2%,其中重灾区面积达97.43kha,占总种植面积的33.6%,主要集中在柳城、融安、融水、罗城、兴宾区、武宣和象州等地。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及台优受害最为严重,蔗叶明显干枯、卷曲、生长点及蔗芽坏死、蔗茎水煮状并带有酸酒味、蔗糖分下降;而在同一蔗区,桂糖21号、桂糖28号、桂糖29号、桂糖30号、桂辐98—296、桂糖97—69、桂糖02—208、桂糖02—901、桂糖02—467等甘蔗品种受害程度远低于新台糖22号,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结论】应因地制宜加快耐寒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尽快在桂中和桂西北蔗区种植耐寒甘蔗品种,取代抗寒性最差的新台糖22号;采用地膜、蔗叶覆盖、增施暖性有机肥和糖蜜酒精发酵液等措施防寒保温;及时集中抢收压榨受冻害甘蔗,尽量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7.
2010/2011榨季广西甘蔗生产冻害调查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2010年12月16日至2011年元月上中旬严重霜冻和长期低温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中的来宾、柳州和桂西北的河池3个市的蔗区甘蔗受冻害、寒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1个县甘蔗总受灾面积为203.25 kha,占总植蔗面积(289.65 kha)的70.2%,其中重灾区面积达97.43 kha,占总种植面积的33.6%,主要集中在柳城、融安、融水、罗城、兴宾区、武宣和象州等地。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及台优受害最为严重,蔗叶明显干枯、卷曲、生长点及蔗芽坏死、蔗茎水煮状并带有酸酒味、蔗糖分下降;而在同一蔗区,桂糖21号、桂糖28号、桂糖29号、桂糖30号、桂辐98-296、桂糖97-69、桂糖02-208、桂糖02-901、桂糖02-467等甘蔗品种受害程度远低于新台糖22号,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结论】应因地制宜加快耐寒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尽快在桂中和桂西北蔗区种植耐寒甘蔗品种,取代抗寒性最差的新台糖22号;采用地膜、蔗叶覆盖、增施暖性有机肥和糖蜜酒精发酵液等措施防寒保温;及时集中抢收压榨受冻害甘蔗,尽量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中国甘蔗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基于1985—2018年全国各省(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及各县的甘蔗生产数据,分析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量化种植面积、单产及互作等因素对甘蔗产量的贡献率,同时评估全国甘蔗生产的优势度。结果表明:1)1985—2018年,中国甘蔗种植面积先增加后下降,产量和种植面积变化趋势一致,主要集中在桂中南、滇西南、粤西和琼北等区域;2)在我国甘蔗种植区域内,近50%的县种植面积和产量降幅均>50%,42%的县单产增幅>50%;3)中国甘蔗产量贡献长期表现为种植面积主导,2010—2018年单产主导比例下降约5%;4)2010—2018年,中国甘蔗的生产优势地区一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广东省。2001—2018年,国内原料蔗生产的高成本和国外进口食糖的低价格造成我国食糖供给失衡、企业亏损,严重限制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合理布局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单产、积极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等,以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桂中蔗区不同施氮水平对甘蔗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桂中蔗区甘蔗氮肥施用效应,为当地甘蔗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2010—2011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不同施氮水平对该地区甘蔗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分蘖期、伸长初期、工艺成熟期,当N>345 kg/hm2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甘蔗的生长势不断增强。与不施氮肥处理(N0)相比,施氮处理的有效茎数、单茎重、产量分别平均提高2.93%、6.30%和10.28%。当氮肥施用量达到一定水平(N用量>750 kg/hm2)时,甘蔗有效茎数随着施肥量的继续增加而降低,氮肥农学效率降低也较为明显。可见,在桂中蔗区甘蔗施氮119.85 kg/hm2,既能确保甘蔗高产,又能保证肥料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