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结构直接影响到发动机各缸的燃烧情况以及热负荷等各项性能,利用CFD技术建立三维流动模型,根据CFD计算经验将进气管内的气体流动视为三维可压缩定常流动。根据进气系统的CAD图利用GAMBIT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最后用FLUENT软件进行三维流动的模拟计算,得到流场内各处流体速度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计算出各歧管出口处的流体质量流量,并分析了进气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FSC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开发,进行了三维建模设计与CFD仿真优化分析。确定了进气形式和节气门体形式,根据比赛规则要求针对所采用发动机对限流阀稳压腔进行了设计,对进气歧管的长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和选择。应用CATIA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将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里面对限流阀和进气系统整体进行了CFD分析。设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进气系统进气压力分布均匀,充气效率高,进气流畅且无迟滞现象。  相似文献   

3.
应用Fluent软件对某机型柴油机进气歧管进行三维流场的模拟计算,并且对歧管内部进行流动特性分析,对比分析两种进气歧管结构的出口截面速度、歧管内的气流流速及湍流动能。结果表明,缩小歧管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改善柴油机各缸的进气均匀性,增加进气量,进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对于发动机进气限流等规则要求,并结合以往参赛队伍的经验,为扬州大学车队新赛季做准备,特对原有FSAE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进行了重新构建。重新建立了赛车进气系统三维模型,运用网格生成软件ICEM CFD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利用Fluent流体分析软件对发动机进气稳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然吸气的发动机进气压力是负压,所以进气歧管的动态效应对进气量的影响较大,进气歧管长度优化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进气压力波的动态效应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从而使发动机的各项性能达到最佳,本文主要研究进气歧管支管长度对进气量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各转速下最优的进气歧管的结构尺寸,并通过试验验证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运用CAE软件的有限元方法分析某发动机进气歧管,得到发动机进气歧管固有振动频率、相应振型及爆破压力,能够精准地判断出进气歧管的特性。对系统故障做出分析诊断,进而找出薄弱环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进气歧管结构的方案并进行再分析,验证方案可靠性,降低了发动机进气歧管一阶频率,减少共振和变形,为设计人员进气歧管优化设计提供了便捷路径,为企业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某发动机的综合排放,通过CAE耦合分析进气歧管及EGR管路的气体流场,了解发动机各缸EGR率均匀性,找出主要原因,并指导进气歧管系统的改进设计工作。优化方案B相比原方案A在EGR出口管路末端加了一个"稳流腔",废气进入该腔室后有一个缓冲、稳流的效果,通过壁面碰撞、反射,更有利于与进气混合地更均匀。通过优化后样件B相关试验验证,CAE预测值与实验值较吻合,且优化方案B,减小各缸EGR率的差异,改善发动机排放。  相似文献   

8.
根据FSAE赛车规则,利用三维制图软件NX8.5建立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三维仿真模型,其中包含空气滤清器和节气门体,并就发动机的进气总管、稳压腔和进气歧管进行参数设计。在基本明确了进气系统的几何设计参数后,通过流体力学三大能量守恒方程,运用三维流体仿真ANSYS中Fluent模块对管内气流流场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量化了流场内部的压力及速度分布情况,进一步优化了进气系统的局部结构参数,并制定出合理的进气歧管结构参数,进气效率较原方案提升了7%。  相似文献   

9.
495G型汽油机进排气歧管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进排气系统的波动效应理论,对495G型汽油机的进排气歧管进行了设计计算,所设计的进排气系统消除了各缸之间的进气干涉、排气干扰,有利于提高充气效率。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进排气歧管,495G型汽油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均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正交试验的乙醇汽油发动机进气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充量系数,改善整机性能,针对一台掺烧10%乙醇的汽油发动机进行了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分析了进气总管长度、进气总管管径、进气歧管长度、进气歧管管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L16正交表,利用GT-POWER软件对LJ276QE汽油发动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利用规范加权平方和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进气系统结构参数对低掺烧比乙醇汽油发动机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优化后,发动机的功率最大提高2.86%、扭矩最大提高2.81%、燃油消耗率最大降低3.02%.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高压回路EGR涡轮增压柴油机气路系统动态模型基础上,设计了柴油机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的龙贝格观测器,实现对柴油机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的估计;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对设计的观测器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设计的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观测器满足稳定性要求,可以用于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的估计;由于进气歧管不宜安装宽裕氧传感器(UEGO),进气氧气质量分数难以测到,本文推导出一种进气氧气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对推导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能够对进气氧气质量分数进行比较精确的计算估计;最后,对设计的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观测器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观测器可以对柴油机的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进行准确估计,为基于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的柴油机气路控制器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防爆系统气体流动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防爆栅栏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CFD软件对防爆栅栏的内部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行了发动机台架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防爆栅栏两端的方管长度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加长防爆栅栏进出口端的方管,可以减小气体流动的局部损失,增加气流的稳定性,改善进、排气性能,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以柴油机进气管为例,阐述了消失模铸造模具CAD系统建立的意义,通过对铸件特征分析,建立了消失模模具CAD系统。经实际验证,模具符合铸件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电控汽油机瞬态进气量的计量方法,总结了汽油机进气量的精确计量对空燃比的影响。针对汽油机进气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基于汽油机进气通路动态模型,给出了进气压力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卡尔曼(kalman)滤波的应用特性,提出了基于扩展的卡尔曼(EKF)滤波的汽油机进气量估计算法,通过非线性系统的简单线性化,得到了进气量估计的实时递推方程,对于给定的不同的负荷变化率,计算了汽油机瞬态工况下的进气压力,得到了不同的进气量计算值,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测量值具有实时跟踪性能好、偏差小等特点,取得比较满意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容积法模拟计算燃油喷射汽油机的换气过程,通过能量平衡方程推导出气缸、进气管与排气管3个容积的压力计算模型,各容积之间由相应的边界方程联系起来,求出各部分压力后,再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求出各控制容积在相应曲轴转角下的温度。将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误差很小,表明容积法仍是一种计算汽油机换气过程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联合AVL-Fire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柴油机排气歧管进行了温度场、热应力分析。首先利用AVL-Fire对排气歧管做内外流场CFD计算,得到排气歧管内外表面的热边界条件,即流体温度和换热系数,将该计算结果作为排气歧管的热边界条件并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出排气歧管的温度场和热应力。  相似文献   

17.
用两个燃烧室模型W形敞口燃烧室模CK1和缩D燃烧室模型SK2,说明了CFD软件在发动机研发过程当中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从而缩短设计周期,减小设计成本。为此,论述了在发动机研发过程中CFD软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直进气道柴油机诱导产生进气涡流新装置(旋流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稳流气道试验、水模拟试验PIV测试以及实际发动机装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新装置可以在短直进气道柴油机上诱导产生中、低强度的进气涡流,改善了混合与燃烧,降低了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