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研究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通过萃取、柱层析方法,测定了红蓼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3龄幼虫拒食活性及对其幼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比其他4种萃取物具有更高的拒食活性,在5.0 mg/ml的浓度下,24 h和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68.42%和62.55%.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后,得到13个组分,比较13个组分的拒食活性发现,组分8的活性较高,在浓度为2.5 mg/ml时,24 h和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77.13%和68.53%.同时,组分8对小菜蛾幼虫体内代谢酶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谷光肝肽-S-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羧酸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有一定激活作用.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组分8中,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溴氰菊酯和辛硫磷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溴氰菊酯和辛硫磷亚致死剂量处理后,甜菜夜蛾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辛硫磷亚致死剂量5.20mg/kg和溴氰菊酯亚致死剂量0.73mg/kg处理后,甜菜夜蛾体内CarE和GST均被不同程度的抑制,辛硫磷处理后24h时与对照相比AChE活性下降了24.87%,而溴氰菊酯对AChE活性没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讨松油烯-4-醇的作用机理,以点滴法处理家蝇成虫后,测定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及复苏期4个中毒阶段试虫的4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PPO)活性.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可明显激活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表现出先被激活后被抑制,在复苏期又被激活的变化过程,而碱性磷酸酯酶(AKP)被明显抑制,各期酶抑制率分别为8.0%、28.0%、45.0%和33.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被明显激活,各期酶比活力分别为对照的1.59、1.19、1.26和2.76倍;松油烯-4-醇可显著抑制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活性,在麻痹期和复苏期的酶抑制率分别为46.91%和60.89%;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均可显著激活PPO活性.可见,松油烯-4-醇对家蝇代谢酶系的影响与其毒杀作用有关,而中毒试虫的复苏可能与GSTs的激活有关.该化舍物可开发为新型农药或增效剂,在害虫抗性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野艾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成虫的熏蒸活性及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艾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成虫具有明显的熏蒸作用,野艾蒿精油剂量为10μL/L,处理8 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在12 h后各精油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均80%。经熏蒸处理24 h后,野艾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成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抑制作用明显;对双斑萤叶甲成虫体内的α-乙酸萘酯酶(α-NACarE)活力、酸性磷酸酯酶(ACP)活力、碱性磷酸酯酶(ALP)活力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各处理组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均高于对照组,野艾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成虫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野艾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成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黄花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的熏蒸活性及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斑萤叶甲在熏蒸处理8h后,25.00μL/L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3.33%,表现出明显的熏蒸作用.黄花蒿精油对双斑萤叶甲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对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活力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过氧化物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测定了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体内多种酶均有影响。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对绿豆象成虫体内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花蒿精油进入成虫体内后,同时作用于多靶标,提高了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的毒杀效果,也将有效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 ,研究取食小麦、豌豆等寄主植物和人工饲料对棉铃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 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铃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不仅存在量的差异 ,而且存在质的差异 ,寄主植物对棉铃虫谷胱甘肽 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棉蚜取食喷施啶虫脒和海岛素的棉花后对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以温室内饲养的1~2龄棉蚜为研究对象,测定用啶虫脒和海岛素喷施棉花后棉蚜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棉蚜取食棉花后,啶虫脒和海岛素处理对初期棉蚜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96h内,啶虫脒和海岛素处理对棉蚜体内的羧酸酯酶(CarE)活性表现为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均有激活作用。说明:用啶虫脒和海岛素喷施棉花后,可扰乱棉蚜的保护和解毒系统,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云南不同烟区烟蚜解毒酶与靶标酶活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测定与烟蚜抗药性相关的解毒酶(α-NA羧酸酯酶、β-NA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酸性磷酸酯酶)和靶标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比较了云南7个主要烟区田间烟蚜种群的酶活力差异,发现不同烟区烟蚜酶活力差异极显著,5种酶的活力均以曲靖马过河种群最高,丽江斜阳种群最低。  相似文献   

10.
转CrylAc+CpTI双价基因棉对烟粉虱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取食转双价基因棉SGK321及其亲本棉SY321后烟粉虱伪蛹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主要解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与SY321烟粉虱种群相比,SGK321对烟粉虱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均值无显著影响,但两个种群中这些酶活性个体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SY321烟粉虱种群相比,SGK321烟粉虱种群α-NA羧酸酯酶活性在<30 mOD/(mgprotein.min)区间分布频率较高,而在30~40 mOD/(mg protein.min)区间较低;SGK321烟粉虱种群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2~4 U/mg protein区间内分布频率略低,而在>4 U/mg protein区间内分布频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SGK321烟粉虱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在80~140 U/mg protein活性区间内分布频率略有下降,在140~170 U/mg protein区间内分布频率上升了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李春梅  郁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45-15246
[目的]进一步明确血根碱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叶蝶法和点滴法测定了血根碱对菜青虫幼虫的触杀活性及对其幼虫生长发育、化蛹及羽化的影响。[结果]血根碱对菜青虫3龄幼虫具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在4 000 m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为57.14%。血根碱具有很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处理后幼虫的体重减轻,化蛹后的蛹重减轻;血根碱无杀卵、杀蛹作用。[结论]为进一步开发研制新型高效杀虫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青翅蚁形隐翅虫毒素的杀虫机制,为研制开发该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青翅蚁形隐翅虫毒素粗提物饲喂和点滴菜青虫,测定和分析了虫体组织中肠酯酶、谷-丙转氨酶、乙酰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的变化情况。[结果]饲喂夹毒叶片的3龄菜青虫在48h后中肠酯酶含量下降明显,酶活性略受抑制。经毒素点滴处理的3龄菜青虫谷-丙转氨酶含量24、48h后均降低,24、48h后酶比活力均呈现增强趋势;经毒素粗提物处理的菜青虫24、48h后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变化不大,但均有明显的降低,酶比活力增强。毒素粗提物对乙酰胆碱有抑制作用。[结论]青翅蚁形隐翅虫毒素粗提物对菜青虫幼虫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划痕损伤对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NF-B表达及自噬、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划痕损伤模型,用NF-B抑制剂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PDTC)干预48 h,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1、6、12、24、48 h)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坏死及NF-B p65蛋白、自噬蛋白LC3Ⅱ表达。结果星形胶质细胞NF-B蛋白表达在划痕损伤后1 h开始增多,24 h达高峰,凋亡、坏死及LC3Ⅱ表达均随时间推移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DTC处理后,上述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P〈0.01)。结论划痕损伤后可激活脑星形胶质细胞NF-B表达、自噬、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铁溶液对甜瓜抗白粉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于4叶1心期对甜瓜植株喷施纳米银(T1处理)、纳米氧化铁(T2处理)溶液及清水(CK),对薄皮甜瓜幼苗叶片病情指数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铁可显著提高薄皮甜瓜抗白粉病的能力,显著降低叶片病情指数,其中,T1-4和T2-4处理(10.00 μmol·mL-1)病情指数比对照分别减少32.52%和34.96%。T1和T2处理均提高了叶片中POD和SOD活性,在病原菌接种后不同处理时间,T1和T2处理中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接种后72 h,其中,接种72 h后T1-3处理(5.00 μmol·mL-1)POD活性较对照高56.6%,T2-4处理(10.00 μmol·mL-1)比对照高61.1%。T1处理中SOD活性先升高,在72 h达到峰值后降低,T1-3处理(5.00 μmol·mL-1)接种72 h后出现最大值,为376.0 U·g-1 FW;T2处理中SOD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特点,T2-4处理(10.00 μmol·mL-1)接种96 h后较对照高85.6%。与对照相比,T1和T2处理叶片CAT活性呈现不一致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T1处理MDA含量较低,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1-3处理(5.00 μmol·mL-1)48 h MDA含量较对照降低15.8%;T2处理中MDA含量除处理72 h低于对照组,其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1(1.25 μmol·mL-1)处理24 h后MD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41.5%。综上所述,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铁处理对甜瓜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为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铁对甜瓜白粉病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将平均体重为(25.2±1.7)g/尾的225尾鲫鱼(Carasslius auratus)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不同处理组的鲫鱼随机饲喂昆虫壳聚糖水平为0,0.25%,0.50%,0.75%和1.00%的饲料,研究昆虫壳聚糖对鲫鱼部分生长性能指标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昆虫壳聚糖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鲫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鲫鱼的生长性能未随昆虫壳聚糖水平的升高而不断增加,以0.50%壳聚糖水平组最佳;昆虫壳聚糖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鲫鱼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P<0.05),对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各个处理组中,以0.50%壳聚糖水平组肠道消化酶活性最高。综合分析上述结果后,认为昆虫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水杨酸对黄芪愈伤组织代谢产物中几种E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黄芪愈伤组织,并从提取物中检测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黄芪愈伤组织代谢产物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解氨酶(PAL)的活性均随水杨酸(SA)体积质量和培养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SA浓度的增加可提高PAL,POD及PPO的活性,但抑制CAT的活性.结论 SA体积质量在0.01 mg/L时抑制CAT活性最明显;SA体积质量在0.1 mg/L和1 mg/L时POD和PPO活性最高,并且均在36 h出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7.
焦铭  孙雪  李笔  吴喆 《江西农业学报》2014,(3):110-111,115
通过对斑马鱼肌肉注射不同浓度(2、20、200、2000μg/kg)的毒死蜱,研究了斑马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处理后24 h两种酶的活性均明显升高;在处理后96 h两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说明毒死蜱对斑马鱼机体的抗氧化系统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矮壮素对巨峰葡萄新梢生长的影响,为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6年生棚架式一年两收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萌芽两周用体积比为300倍的矮壮素进行喷施1次和两次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分析矮壮素及其不同喷施次数对巨峰葡萄旺枝新梢长度、2 cm以上新梢节数、第6节新梢粗度以及第6、8、10节节间距的影响。【结果】喷施矮壮素3周后,显著地抑制了巨峰葡萄新梢生长,到第4周时与对照相比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喷施矮壮素能显著抑制巨峰葡萄新梢节数的增加,但对第6节新梢粗度影响不明显;矮壮素对巨峰葡萄第6、8节节间距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第10节节间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喷施两周后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矮壮素能够抑制巨峰葡萄旺枝新梢的生长速度,且对新梢生长点的抑制效果显著。对长势过旺的巨峰葡萄新梢喷施矮壮素,能够抑制葡萄的营养生长,减少新梢摘心的人工成本,是优质、丰产一年两收巨峰葡萄栽培的有效措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松油烯-4-醇对粘虫几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杀虫植物砂地柏Sabina vulgaris精油中主要杀虫成分松油烯-4-醇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点滴法处理粘虫5龄幼虫后,测定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及复苏期等4个中毒阶段试虫体内4种代谢酶及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松油烯-4-醇仅在麻痹期对酸性磷酸酯酶(ACP)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其它时期均可明显激活ACP及碱性磷酸酯酶(AKP);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则表现出先抑制后恢复的趋势;可显著抑制细胞色素P450 O-脱甲基活性,各中毒阶段酶抑制率分别为26.27%、46.03%、80.24%和90.22%;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均可显著抑制PPO活性。【结论】松油烯-4-醇对粘虫代谢酶系细胞色素P450、GSTs及PPO的抑制与其毒杀活性有关,而中毒试虫的复苏可能与GSTs活性的恢复有关。该化合物可开发为新型农药或增效剂,在害虫抗性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小桐子种子提取物对小菜蛾、家蝇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为溶剂对小桐子种子进行粗取,并采用常规方法对小菜蛾和家蝇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种子的5种溶剂提取物对2种试虫的杀虫活性均较强,其中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最高,48h校正死亡率达93.6%,最低的石油醚为78.9%;乙醇提取物对家蝇的胃毒效果最强,48h校正死亡率达100%,石油醚最低,为5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