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研究利用基因工程菌制备的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水解改性大豆分离蛋白。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设计,确定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水解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底物浓度为7.5%,加入酶量为3 000 U/g底物,水解温度为53℃,水解时间为2.0 h为最佳水解条件,最终得到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为30.3%,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度为95.68%。说明此水解条件能够较好地水解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提高其溶解性。  相似文献   

2.
双酶法水解米糠蛋白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糠为原料,经脱脂后,采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双酶法水解米糠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温度、pH、米糠质量分数、两种酶的比例及水解时间比对米糠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米糠蛋白水解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米糠质量分数温度时间比pH酶比;优化的双酶法水解米糠蛋白的工艺条件为:温度45℃,米糠质量分数3%,碱性蛋白酶处理时pH为9.5、中性蛋白酶处理时pH为6.5,时间比3︰1(即碱性蛋白酶4.5 h,中性蛋白酶1.5 h),加酶总量3%时的酶比(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2︰1。在此工艺条件下,米糠蛋白的水解度达到56.28%。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玉米蛋白粉中玉米蛋白的水解效果,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的较佳水解条件是底物质量分数为2.5%、pH值为7.5、酶底比为2%、温度为50℃,水解4h水解度可达24.75%;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蛋白粉的较佳水解条件是底物质量分数为1.5%、pH值为10.0、酶底比为1%、温度为60℃,水解4h水解度可达31.04%。  相似文献   

4.
制备乳清抗氧化肽的水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3种酶对乳清蛋白进行酶水解试验,研究了不同酶解产物、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pH值下的乳清抗氧化肽的水解度和TBARS值,确定了制备乳清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参数。结果表明,乳清蛋白水解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最佳复配条件是碱性蛋白酶的水解时间5 h,最佳水解温度为65℃,pH值8.5;胰蛋白酶的水解时间1 h,最佳水解温度为45℃,pH值8.0。当水解度达到32.28%时,乳清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蛋白酶水解薏米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氮溶解指数(NSI)和水解度(DH)为指标对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进行筛选,确定碱性蛋白酶为最佳水解用酶,并通过单因素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建立了碱性蛋白酶水解薏米蛋白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在底物质量浓度39.95 g/L,酶用量1 201.75 U/g,温度54.61℃,pH值7.99,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水解后的氮溶解指数可达95.79%。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磷酸化—酶法复合方法改性小麦面筋蛋白,得到改性小麦面筋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小麦面筋蛋白添加量6%,三聚磷酸钠添加量2.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08%,温度30℃,酸解pH值9;以复合改性小麦面筋蛋白膜的阻水性和消化率为考察指标,经初步研究得到制备可食性膜的较好工艺条件为:小麦面筋蛋白添加量7%,三聚磷酸钠添加量2.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05%,温度30℃,酸解pH值10.5。  相似文献   

7.
以菜籽粕为原料,以水解度为衡量指标,对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进行水解菜籽粕。考察了不同料液比对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酶解菜籽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5时,水解度可达10%。对碱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联合水解菜籽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先用2400U/g碱性蛋白酶水解2h后,再用2400U/g的酸性蛋白酶水解4h,菜籽粕的水解度为15%。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对谷朊粉的酶法改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蛋白酶水解谷朊粉,而多种蛋白酶水解谷朊粉的比较研究较少。为拓宽谷朊粉的应用范围,针对谷朊粉的乳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选择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分别对谷朊粉进行提高乳化性能的比较研究。在蛋白酶最适水解条件下,比较谷朊粉的水解度与水解时间、乳化性能的关系,筛选出风味酶为谷朊粉最佳水解蛋白酶。  相似文献   

9.
以烟叶蛋白为原料,用碱性蛋白酶进行水解。研究加酶量、pH值、温度、水解时间对烟叶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合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碱性蛋白酶水解烟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加量30 000 U,pH值9.0,温度55℃,水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到24.719%。  相似文献   

10.
以菜籽粕为原料,将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及果胶酶分别对菜籽粕进行单酶水解及复合酶水解,探究各酶体系对菜籽粕水解影响。结果表明,在各酶体系pH值适宜条件下,分别以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及中性蛋白酶各2 g,在50℃下分别对菜籽粕进行2 h水解,所得菜籽粕水解度为27.3%,菜籽粕水分为79.37%,总氮含量为93.28%。  相似文献   

11.
微波技术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微波辐照对大豆功能蛋白(FSP)溶解性、乳化性与起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照能改善FSP溶解度、乳化活性、起泡能力与泡沫稳定性。试验中FSP溶解度可提高343.7%,乳化活性可提高2392.7%,起泡能力可提高196.9%,泡沫稳定性可提高82.76%。  相似文献   

12.
大米蛋白的双酶法水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米蛋白的酶法水解条件,提高大米蛋白的溶解、乳化和发泡性能。通过酶催化反应进程确定酶的加入方式;通过均匀设计实验和Mathematica数学软件确定酶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的共同水解效果高于单一酶制剂;酶催化反应过程中,大米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发泡性等指标变化趋势不同,水解度与上述指标之间也没有对应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双酶法水解更适于改善大米蛋白的溶解性能;两种酶之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适当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分别得到溶解、乳化或发泡性能显著的大米蛋白水解物。  相似文献   

13.
鹰嘴豆分离蛋白的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碱性蛋白酶水解鹰嘴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8.5、反应温度55℃、底物浓度[S] 2%、酶与底物浓度之比[E]/[S]2%,在此条件下,蛋白水解率可以达到27.86%;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在各自最佳反应条件下(碱性蛋白酶pH8.5、反应温度55℃、[S]2%、[E]/[S]2%,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均为pH7.2、反应温度55℃、[S]2%、[E]/[S]2%)依次水解鹰嘴豆分离蛋白,反应结束时,蛋白水解度可达到34.64%。  相似文献   

14.
蚂蚁蛋白提取及氨基酸营养液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用碱法提取蚂蚁蛋白及用单酶水解的方法提取蚂蚁蛋白,考察其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蚂蚁经干燥、脱脂后,用稀碱进行溶解,确定最佳溶解条件为:碱液浓度1.5%,浸泡温度80℃,固液比1∶20,蚂蚁蛋白提取率达18.82%。然后,用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酶分别进行酶解,确定胰蛋白酶为较适宜酶,最佳水解条件为:pH值8.0,酶量2.0%,反应温度40℃,固液比1∶7.5,反应时间5h,水解率达19.28%。结论为用单酶水解的方法提取蚂蚁蛋白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5.
东北大豆蛋白质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东北(黑、吉、辽)三省的主要栽培大豆(70个)品种的分离蛋白为试材,分析测定了氮溶解指数(NSI)、粘度、吸水性、发泡能力、泡稳定性等蛋白质功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的大豆蛋白具有很高的溶解性和泡稳定性,适于生产各种功能的专用大豆蛋白粉、蛋白肉、乳制品及传统豆制品;吉林大豆蛋白的发泡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适于用作高级糕点、冰淇淋、糖果等加工;辽宁大豆蛋白的特点是吸水性强、粘度大,适合用于做食品添加剂,可有效地调整食品物料性。  相似文献   

16.
鱿鱼内脏制备功能性短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取水解鱿鱼内脏效果较优的蛋白酶,并对鱿鱼内脏的水解液进行分析,测定水解液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并对洗脱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试验选取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动物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鱿鱼内脏进行水解,通过测定水解液的总氮含量、氨基态氮含量,比较各水解液的水解度、氮收率以及水解得率。经大孔树脂对胰蛋白酶水解液进行水、20%、60%、80%甲醇-水梯度洗脱,经液相质谱(LC-MS)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水解液短肽分子量范围在100~2400,其中以60%梯度洗脱的水解液分子量分布范围较为集中,且以分子量在200左右的化合物为主,对各洗脱梯度水解液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可知60%梯度洗脱水解液DPPH清除能力为40.21%。胰蛋白酶为水解鱿鱼内脏较优的蛋白酶,且60%甲醇-水为最优洗脱浓度。  相似文献   

17.
芋头淀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不同浓度下芋头淀粉和其他种类淀粉的性质。结果表明,10%的淀粉乳产生的凝胶韧性很强,随着芋头淀粉浓度的增加,其透明度和析水率逐渐下降,黏度逐渐增加;食盐、蔗糖都有助于提高芋头淀粉的黏度,而析水率下降,食盐能降低其透明度,蔗糖有助于提高其透明度;pH值接近中性,其黏度较高,在较高和较低的pH值,其透明度和析水率都较高;淀粉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