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文章  黄忠志 《淡水渔业》1987,(5):43-46,20
<正> 无机盐是鱼类的营养物。关于无机元素大多数早期研究仅限于无机盐在鱼类渗透压调节中的作用和毒性,而对其营养作用研究不多,且往往被忽视。50年代以后由于鱼类缺乏无机盐引起了种种营养缺乏症,人们才开始逐渐重视无机盐的营养作用。具有生物功能的无机元素有十多种。鱼类对这些元素的需要,大体同哺乳动物一样。相对来说,对钙、磷的需要量比对其他元素大得多。因此,鱼类对钙、磷的需要的  相似文献   

2.
《广西水产科技》1988,(2):50-50
在鱼类无机盐需要量的研究中,已查明鱼类对钙、磷的需要量。较多的研究结果指出:鱼类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大约在0.5~0.8%之间,饲料中钙的含量对鱼类生长和饲料分数影响不大。但迄今为止,研究较多的是鲑、鳟鱼类、鲤鱼和真鲷等。关于草鱼,黄耀桐等采用正交试验,对草鱼鱼种以酩蛋白为蛋白源的饲料中钙、磷、铁、镁等13种无,机元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鱼类矿物质营养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鱼类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及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鱼类能有效地利用水中溶解钙。当水体钙含量为 14~ 20毫克 /升时,鲤鱼、虹鳟、美洲鲶几乎不需要由饲料供给钙便能满足生长需要。另外,鱼类还能从水中吸收部分镁、铁、铜、锌、碘等。   但鱼类对水体中的某些矿物元素不能有效利用,如磷,必须由食物中供给。由于鲤科鱼属无胃鱼,故对溶解性差的磷源,如植酸磷、骨骼磷、磷酸钙等利用率很低。鲤科鱼对鱼粉中的磷利用率为 10%~ 33%,磷酸钙为 13%,植酸磷为 8%。然而,鲤科鱼对可溶性无机磷的吸收率很高,如鲤鱼对磷酸二氢钙中…  相似文献   

4.
钙和磷在动物体中是主要矿质元素,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组织中。在各种组织中,钙、磷元素不断地转化,对某些生理过程起着调节作用。因此,为使动物更好地生长,研究饲料钙、磷比率和对动物生长有利的钙、磷含量是必要的。许多营养学的研究表明,这二要素对家养动物和人类的重要性,然而,很少注意到鱼类对这二要素需求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熊炎成 《内陆水产》2004,29(12):17-18
传统养殖理论认为,冬季水温较低,鱼类新陈代谢活动缓慢,停止摄食,对水质要求不高,不需要施用石灰和磷肥为水体补充钙、磷。其实不然。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提高水体的钙、磷含量,更有利于改善水质条件和鱼类生理代谢状况。既可增强鱼体抗寒能力,提高越冬存活率,又能保持越冬前的正常生理指标,在开春后充分发挥生长潜力.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矿物质的营养作用及其在鱼饲料中的添加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宏  杨良玖 《内陆水产》1999,24(3):10-11
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类。是饲料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们是构成鱼体的必需成分。同时对于维持鱼体的正常内在环境,保持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以及保证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也是不可少的。鱼类营养方面需要量和营养作用较大的矿物质主要有钙、磷、镁等。此外,还...  相似文献   

7.
不同无机盐预混料含量对鲈鱼生长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体质量(5.50±1.63)g的鲈鱼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无机盐预混料对鲈鱼生长、鱼体成分及鱼体和脊椎骨钙和磷含量的影响。基础饲料中分别加入0%、1%、2%和4%的无机盐预混料制成4种等氮等能(蛋白质42%,总能20 kJ/g)的试验饲料,进行10周的摄食生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无机盐预混料对鲈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无机盐预混料含量的升高,鲈鱼的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当饲料中添加4%无机盐预混料时,鲈鱼的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添加量为0%、1%和2%组(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无机盐预混料对鲈鱼鱼体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饲料中添加2%和4%的无机盐预混料时,鲈鱼鱼体的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0%和1%添加量组(P<0.05),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0%和1%添加量组(P<0.05)。鱼体中钙和磷的变化趋势与鱼体灰分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饲料中无机盐预混料含量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当饲料中添加4%无机盐预混料时鱼体钙和磷的含量显著高于添加量为0%组(P<0.05)。鱼体脊椎骨钙和磷的变化趋势与脊椎骨灰分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饲料中无机盐预混料含量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当饲料中添加4%无机盐预混料时脊椎骨钙和磷的含量显著低于添加量为0%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鲈鱼配合饲料中无机盐预混料的推荐添加量为4%。  相似文献   

8.
答:我国对于鱼类营养科学的研究还刚起步。鱼类饲料的主要营养要求为:蛋白质、醣类、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要求能满足鱼类生长发育的需要。其中,蛋白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影响河蟹蜕壳生长及致死原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基文 《内陆水产》2001,26(10):35-35
1原因分析1.1缺乏钙、磷等无机盐类河蟹甲壳中的钙、磷等物质,主要通过吸收水和饵料中的钙、磷等而来。若水和饵料中钙、磷等无机盐类缺乏,则河蟹甲壳薄而脆,四肢极易残缺。河蟹不能正常蜕壳而死亡。1.2蟹种性早熟河蟹之所以能正常蜕壳生长,其主要生理机制之一,就是蜕壳期分泌蜕壳激素所致。2龄蟹及性早熟蟹,体内性腺激素分泌加强,蜕壳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并且此时体内渗透压增大,内、外渗透压不平衡,因此,淡水养殖中,放养2龄蟹及性早熟蟹种均在5月前后,第1次蜕壳期时大量死亡。1.3生物敌害河蟹蜕壳一般在午夜及黎…  相似文献   

10.
水体和配合饲料中钙、磷含量对河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水体和配合饲料中钙、磷含量对河蟹生长的影响陈立侨,堵南山,赖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200062)河蟹一生需经多次蜕壳而不断增长。有研究表明河蟹的顺利蜕壳与其体内和壳中钙、磷积累的数量有关,但尚无有关河蟹对配合饲料和养殖水体中钙、磷需求量的详...  相似文献   

11.
用正交设计法测试鲤鱼饲料中蛋白质、糖类、脂肪、混合无机盐的需要量。结果表明,其适宜需要量为:蛋白质35 % ,脂肪12 % ,糖类25 % ,混合无机盐8 % ,纤维素11 % 。分析了鲤鱼肌肉的氨基酸含量。计算出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 % 时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 ) :苏氨酸3-254 ,缬氨酸3-550 ,蛋氨酸2-380 ,异亮氨酸3-069 ,亮氨酸5-590 ,苯丙氨酸3-216 ,赖氨酸6-212 ,组氨酸1-797 ,精氨酸3-959 。饲料的最适钙磷比为1∶2 ,每100 g 饲料中,钙的适宜含量为839 ~1 189 mg ,磷为1 678 ~2 370 mg,钙磷总量为2 517 ~3 600mg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荷沅鲤生长所需要的适宜钙磷总量及最适钙磷比。结论是:无论钙磷总量是否相同,钙磷比皆以1:2为最适宜;在钙磷比为1:2时,钙含量为839~1189mg%,磷含量为1678~2378mg%,钙磷总量为2517~3600mg%,荷沅鲤生长最好;在钙磷比中磷小于2时,钙磷含量高会减轻因钙磷不平衡对鱼生长所造成的危害;钙磷总量过多或过少、钙磷比不等于1:2时,都会抑制鱼的生长,降低饵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植物性饲料中,磷主要是以植酸及其盐的形式存在。而植酸、植酸盐被公认为是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酶可以解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使无机磷的用量大幅度降低,降低鱼体粪便排泄物中磷的含量,提高鱼类增重率,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由于鱼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植酸酶,大量未被鱼体利用的植酸磷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磷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从而使水中溶氧含量起伏变化、水质恶化、鱼体生病或鱼肉带异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初步探讨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及植酸磷降解的影响,从而为植酸酶和无机盐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石斑鱼是石斑鱼属鱼类的统称,全世界已记录有100多种,我国记录有46种,主要养殖种类是鲑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巨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等。石斑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  相似文献   

15.
草鱼种对配合饵料中钙磷的需要量及适宜钙磷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志忠 《水产学报》2002,26(2):127-132
研究了草鱼种对饵料中钙磷的需要量及适宜钙磷比。试验结果以增重率和饵料转换率两项生物学指标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草鱼对饵料中钙的需要量为0.473%~0.788%,磷的需要量为1.419%~1.577%,钙磷的总需要量在2.100%~2.700%范围内,适宜钙磷比则随着钙磷含量的高低同异而变化,即在钙磷含量较低而总量不同时为1:3,钙磷含量而总量相同时为1:2。当钙磷比中的磷小于2时,钙磷总量高则可减轻因钙磷不平衡对草鱼生长所产生的抑制作用,钙磷比不等于1:2(或1:3)时,钙磷总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鱼的生长、且饵料转换率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鲟鱼是一种珍稀濒危的软骨硬磷鱼类,具有两亿多年的进化史,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生命力最旺盛的水中"活化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中珍品。其卵加工成的鱼籽酱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无机盐、维生素A、B和D,以及钙、铜、镁、铁和硒等微量元素,是世界上最为昂贵、精美的食品和美容养颜品,素有"黑色黄金"的美称。施氏鲟是黑龙江的特产和重要的经济鱼类,属纯淡水种,仅分布于黑龙江水系,是我省特有的鱼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鳖的营养研究起步较晚,所以有关鳖的营养和饲养标准的制定有滞后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颁布出我国鳖的饲养标准。在市场上销售的鳖用配合饲料其营养指标是以鳗鱼饲料标准稍作改动而生产的,配方模式基本类同鳗鱼饲料,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事实上鳗与鳖在吸收生理上有较大区别。首先,对钙、磷添加需求不同,因为鳗鱼在利用水中的溶解钙能力比其他鱼类低,而鳖可以用鳃、皮肤吸收水中的溶解钙,所以不须添加很多钙,否则钙、磷容易失衡。由此可见鳗鱼饲料的营养水平不适宜鳖。除此之外,鳖饲料需要维生素B1、B2、B6、B12…  相似文献   

18.
添加复合酶制剂对鲤氮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分别经常温、60℃、70℃、80℃、90℃100℃处理后投喂给鲤鱼,与不加酶的对照组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在60-70℃能有效提高鱼类对蛋白质及钙、磷等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白甲(Varicorhinus Siumus)属鲤科、刍巴亚科、白甲属,俗称瓜溜、圆头鱼,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支流,是一种中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特别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等,深受消费者喜欢。白甲鱼野生资源极其有限,近年来产量很低,为了保护三峡库区的物种多样性,满足市场对名优鱼类的需求,我们进行了白甲鱼的池塘养殖及人工繁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鱼类磷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鱼类生长、骨骼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素。饲料中磷的平衡供给能抑制缺乏症的发生,如骨骼畸形;同时可以降低粪和尿中磷的排出,从而减少饲料磷向自然水体的排放。作为核酸和磷脂的重要组分,磷直接参与所有产生能量的胞内反应,保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并维持各种细胞功能。磷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氨基酸代谢,以及在调节体液缓冲能力的各种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具有从水中吸收磷的能力,由于淡水和海水中磷的浓度都很低,饲料磷便成了鱼类所需磷的主要来源。一、磷的缺乏症和需要鱼类磷的缺乏症包括: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