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喜爱用大型绿色盆栽植物装点居室美化家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幸福树观赏效果好、养护简单、能越冬,成为适合湘北地区室内种植的绿色植物。本文介绍了幸福树的室内栽培与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曾朝晖 《南方农业》2010,4(3):74-77
扶桑是原产中国的木本观赏植物,在南方主要作园林观赏栽培,它花大、色艳、花期长,适应性强、生长强健,在湖南地区适合作家庭盆栽观赏。本文主要介绍扶桑的生物学特征,重点介绍其室内盆栽的繁殖、栽培、管理技术,同时还介绍了它的家庭应用。  相似文献   

3.
施磷对吊兰修复镉污染土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用吊兰进行室内盆栽,研究在Cd污染土壤中,施用不同剂量磷肥对吊兰生理指标、土壤酶活性等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磷肥,提高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吊兰在100mg/kg的Cd污染土壤中能正常生长,施P对吊兰的叶绿素、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显著(p0.01),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当施磷量为200mg/kg时,叶绿素含量、CAT酶活性最大,外渗电导率和MDA含量最低,POD酶活性开始上升,说明施磷能使吊兰的细胞膜受害程度最低,抗氧化作用增强。同时,施P有利于改善Cd污染土壤的酶系统,对过氧化氢酶、脲酶的活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蔗糖酶的活性表现相反,对磷酸酶的活性表现抑制作用;且200mg/kg的磷处理时,过氧化氢酶、脲酶的活性最高,蔗糖酶的活性最低。4种土壤酶活性均与P浓度呈高度相关性(p0.05),相关性为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  相似文献   

4.
观食两用保健蔬菜是指可满足观赏、食用,又具有保健效果的蔬菜。基于此,介绍室内种植保健蔬菜的优势和适于西北地区室内种植的穿心莲、紫背天葵、薄荷三种蔬菜的观赏特性、盆栽方法、保健作用及食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吊兰生长对土壤镉形态分布与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选用观赏植物吊兰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吊兰对Cd的吸收累积情况以及吊兰生长对土壤Cd的化学形态特征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吊兰对Cd具有极强的累积能力,在土壤Cd浓度为10 mg/kg时,吊兰根和地上部分的Cd累积浓度分别为179.6,149.3 mg/kg,达到了超富集植物的标准。吊兰的生长通过促进残留态(RES)Cd向弱结合态Cd的转化,改变Cd的形态分布,活化土壤Cd,影响Cd的有效性,加大了重金属Cd的淋溶作用和植物对Cd的吸收累积,使实验组Cd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下降了13.71%。吊兰的生长降低了土壤Cd的污染程度,有利于Cd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吊兰生长对锌污染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观赏植物吊兰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吊兰根际、非根际以及未栽培吊兰的空白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化学性质,研究吊兰对重金属锌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均表现为吊兰根际组>吊兰非根际组>未栽培吊兰的空白组.而土壤锌总量、pH、电导率及氧化还原电位均表现为未栽培吊兰的空白组>吊兰非根际组>吊兰根际组.土壤锌浓度为200mg/kg时,细菌、真菌的数量最多,土壤呼吸作用强度、脲酶及磷酸酶的活性也达到最高值;土壤锌浓度为500 mg/kg时,放线菌数量最多,且蔗糖酶活性达到顶峰.三类微生物对锌的敏感性顺序为真菌>放线菌>细菌.土壤酶对重金属锌的敏感性顺序为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通过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可知,放线菌的变化对土壤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真菌,细菌影响最小.吊兰生长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在重金属锌污染修复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土培和水培吊兰叶片气孔形态、大小、密度、开闭规律的观察比较,初步研究了2种培养条件下气孔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土培吊兰叶片气孔比水培吊兰的气孔小,但土培吊兰叶片气孔比水培吊兰叶片气孔的密度大。从叶基、叶中、叶尖3个部位进行比较,土培的均比水培的密度大,表现为叶尖〉叶中〉叶基。叶片气孔开闭规律比较发现,土培条件下气孔开度日变化呈显双峰曲线,水培条件下气孔开度日变化双峰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喜爱用大型绿色盆栽植物装点居室美化家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幸福树观赏效果好、养护简单、能越冬,成为适合湘北地区室内种植的绿色植物。本文介绍了幸福树的室内栽培与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9.
赵玉安  冯建 《南方农业》2009,3(4):24-25
口红吊兰(Aeschynanthus radicans)又名花蔓草,原产地为印度尼西亚至印度东部的热带地区,为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属多年生常绿蔓生草本花卉。叶卵形对生,稍带肉质。花序多腋生或顶生,形态酷似口红,花萼筒状,很像口红的筒状外壳,故称为“口红吊兰”。其浓绿的叶片再配上鲜红、奇特的花冠,颇受人们的喜爱,是家庭居室垂吊观花植物之佳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凤丹进行组织分离、提取获得其各部分组织浸提液,添加至铜污染土壤中,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凤丹组织浸提液对铜污染土壤中吊兰生长及其对铜的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浓度的上升,吊兰的各项形态学指标都有所下降,损伤程度上升,吊兰体内的抗氧化物酶活性上升。凤丹组织浸提液处理对吊兰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凤丹根皮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叶浸提液的作用的次之,茎浸提液的作用最小。凤丹叶浸提液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吊兰对铜的富集作用,凤丹茎浸提液的作用不明显,而凤丹根皮浸提液对吊兰的富集作用有显著性抑制。  相似文献   

11.
(1)能净化空气的植物。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12.
水培花卉是以水为介质,将经过培养驯化产生水生根系的花卉植物栽养在盛水的透明器皿中,施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以供居室绿化装饰的一种无土栽培方法。具有清洁卫生、病虫害少,避免繁杂的常规养护等优点。可根据室内摆设随意摆放、合理搭配,同时能做到根系、鱼共享,是一种高档观赏型的花卉栽培方式,增加了花卉的装饰性,更丰富和提高了花卉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养兰养心     
艾芥 《南方农业》2011,(4):18-18
挂在墙上的吊兰是我偶然从花市上买回的,起因是觉得房间太空荡了。 下班回家,当我不经意走过花市,偶然遇见了那位花农。那时,他用来拉花的板车上就剩下这一盆吊兰,孤零零的,似乎已没有多少生机。我蹲下身子,用手细致抚摸它的细叶。  相似文献   

14.
观赏草是一类日益受重视的新型景观材料。文章从色彩设计、季相设计、立面设计3个方面探讨观赏草在花境的设计原则和应用手法;罗列了常见观赏草的色彩特点和季相特点;分别从植株高度,株型与花序,质感的角度阐述立面设计手法,为观赏草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常绿藤本植物是垂直绿化材料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园林中受到相当重视。原产于河南的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常绿攀援植物约有7种,它们具有的共同观赏特征是:有气生根,攀爬及着附能力极强;节间短,枝条密集,因此,形成的观赏面整齐、美观;叶片厚革质,叶面明亮有光泽,属于美丽的观叶植物;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可以在黄河以南地区露地越冬;也可盆栽用于室内垂吊观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观赏果树的概念、特点,观赏果树园林应用的注意事项,对桃花类、海棠类、樱花类、山楂、柿、石榴等分别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自然条件优越,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由于太姥山、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山系东北向西南所构成的天然屏障,使福建省分隔为东南沿海和西北2个截然不同的气候型,分别生长着不同的竹类,间东南沿海为南亚热带丛生竹林区,闽西北为中亚热带混生竹林区,竹类资源丰富,有15属120种以上,其中有许多有价值的观赏竹类,观赏竹类资源按观赏部位的主要形态特征归为观秆形、秆色类;观叶形、叶色、绿篱竹类;观笋、观箨竹类三大类。并简述了观赏竹种类、分布、观赏特性以及园林配置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观赏竹类资源及其园林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自然条件优越,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由于太姥山、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山系东北向西南所构成的天然屏障,使福建省分隔为东南沿海和西北2个截然不同的气候型,分别生长着不同的竹类,闽东南沿海为南亚热带丛生竹林区,闽西北为中亚热带混生竹林区,竹类资源丰富,有15属120种以上,其中有许多有价值的观赏竹类,观赏竹类资源按观赏部位的主要形态特征归为观秆形、秆色类;观叶形、叶色、绿篱竹类;观笋、观箨竹类三大类。并简述了观赏竹种类、分布、观赏特性以及园林配置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水养植物是指那些不需要土壤,仅需要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元素的营养液就能正常地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植物,置于室内并且还起到观赏和食用功能的水养植物又被称为家庭水养食赏兼用植物。基于此,结合家庭水养食赏兼用植物的选择、养护管理及开发利用展开了研究讨论,对其在生态、经济、实用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园艺展中对观赏蔬菜的应用和搭配模式为实例,分析了观赏蔬菜的立体种植模式、花园式菜园的搭配方式,观赏蔬菜在花境中的应用形式以及盆栽观赏蔬菜等,探讨观赏蔬菜的应用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分析了观赏蔬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