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斜管虫病。当水温在12~23℃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斜管虫会大量繁殖,侵袭并布满鱼的皮肤、鳃及鳃丝缝隙,皮肤、鳃等组织因受刺激而分泌大  相似文献   

2.
谌海 《农村百事通》2007,(20):47-49
七、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1.发病症状及流行:病鱼体表皮肤和鳃部出现苍白色,鳃丝呈块状腐烂,体色发黑,时缓时急的转圈,行动呆滞,病鱼浮头靠近池岸,口张开,呼吸困难,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若不及时处理,死亡率很高。若延缓了杀虫治  相似文献   

3.
王锐 《现代农业科技》2009,(10):200-200
介绍了春夏季节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包括水霉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斜管虫病等,以期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冬季是渔业的农闲时节,大部分鱼类都已捕捞上市,越冬的水产品较少,很容易放松对水产养殖的管理和鱼病防治工作。其实,冬季也是鱼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因此,冬季防鱼病十分重要。冬季比较常见的鱼病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斜管虫病由斜管虫寄生于鱼的鳃部而引起。病鱼的体表和鳃分泌大量黏液,同时组织被破坏,形成淡灰色薄膜,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使之呼吸困难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一、斜管虫病和车轮虫病 1.病原:鲤斜管虫与车轮虫,常见的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正> 鱼的疾病分微生物和寄生虫性两大类。养鱼户都想有一个不请技术人员,就能判断鱼病的方法。笔者根据一些专业户的经验,总结了一个简易测定鱼病的三诀:看鳃部。鳃末端腐烂,有粘液、污泥,即细菌性鳃病;鳃片苍白,略带血红色小点,即鳃霉病;鳃片粘液较多,即隐鞭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引起;鳃部肿大,盖张开,多为中华鳋,双身虫、粘孢子虫孢囊等寄生引起。  相似文献   

7.
1.斜管虫病当水温在12℃~23℃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斜管虫会大量繁殖,侵袭并布满鱼的皮肤、鳃及鳃丝缝隙,皮肤、鳃等组织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粘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随之鱼大批死亡.此病对苗种危害严重.防治方法:①池塘在放鱼前10天用适量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②用8毫克/千克硫酸铜洗浴鱼种20~30分钟;③用0.7毫克/千克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二者之比为5:2)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8.
刘智 《农家顾问》2013,(1):50-51
<正>由于大口鲶的抗病能力较强,所以饲养过程中较少患病。苗种阶段的常见病有白嘴白皮病、出血病、小瓜虫病和气泡病。成鱼阶段稍多见的病有肠炎病、烂鳃病和营养性综合征等。下面分别介绍其症状及防治方法。1.白嘴白皮病通常是由车轮虫、斜管虫寄生或由细菌引起,主要为害2~5厘米的苗种。其症状是体表局部和嘴圈周围呈苍白色,各鳍末端发白。防治方法:如系车轮虫等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纤毛虫病是秋季河蟹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等部位所产生的。多发生于秋季鱼蟹混养塘,幼蟹、成蟹都能感染。一、主要症状病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体表、附肢有滑腻感。病蟹食欲下降,甚至不食,蟹体消瘦,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  相似文献   

10.
李成  张善忠  林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02-9304
[目的]研究防治黄颡鱼斜管虫和杯体虫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剂量及用法。[方法]对患有斜管虫和杯体虫病的黄颡鱼用硫酸铜、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硫酸锌、硫酸锌和聚维酮碘制剂、福尔马林和优马林6种药物在3个浓度下使用遍洒法进行正交叉试验,以确定安全有效地防治斜管虫和杯体虫病的药物及剂量。[结果]硫酸锌和聚维酮碘制剂对黄颡鱼斜管虫和杯体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优马林、硫酸硫酸锌次之,硫酸铜、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福尔马林的防治效果较差。[结论]治疗黄颡鱼斜管虫和杯体虫病的最佳药物是硫酸锌和聚维酮碘制剂,其用药浓度为:硫酸锌0.60 mg/L、聚维酮碘2.00 mg/L;优马林0.50 mg/L也是治疗黄颡鱼斜管虫和杯体虫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纤毛虫病是秋季河蟹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所引起。该病多发生于秋季鱼蟹混养塘,幼蟹、成蟹都能感染。由于鱼蟹放养密度大、夏季投饵施肥过多、排泄物长期积累、换水次数少等原因.导致水过肥、有机质含量过高.从而诱发此病。  相似文献   

12.
杨淑玺 《新农村》2007,(1):23-23
1·食盐溶液常用浓度2%~4%,即每100千克水溶入食盐2~4千克。在10~15℃水温时浸洗鱼体10~15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车轮虫、斜管虫等,可预防鱼类细菌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2·高锰酸钾溶液按50克水加1克高锰酸钾的比例配制。在20℃以下水温时,浸洗鱼体20~30分钟,可杀死三代虫、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等,也可预防锚头鳋病。3·漂白粉溶液按100千克水加1克漂白粉的比例配制,在水温10~15℃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对预防细菌性鱼病有较好效果。4·硫酸铜溶液按100千克水加0·8克硫酸铜的比例配制。在水温15℃以下时,浸洗鱼体20~30分钟,可预防鳃隐鞭…  相似文献   

13.
在鲫鱼鳃上发现一种纤毛虫,用硝酸银染色显示虫体形态和结构,用麦迪克数码显微镜(Motic DM-BA300-B)在100倍油镜下拍摄显微照片,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2和CorelDRAW X3的标注工具测量数据,用Kazubski等提供的方法(源于Prost 1952年)进行作图分析,通过参考一定的文献后,确定该斜管虫为十六线斜管虫(是中国新记录种),这在国内是首次报道.本研究详细描述了十六线斜管虫的形态特点和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14.
寄生性纤毛虫是暗纹东方鲀工厂化养殖中最常见病原。近年来对传统化学药物耐药的纤毛虫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用中药治疗暗纹东方鲀鳃部多种寄生虫(车轮虫、斜管虫和小瓜虫)感染的过程,以期为类似病例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寄生性纤毛虫是暗纹东方鲀工厂化养殖中最常见病原。近年来对传统化学药物耐药的纤毛虫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用中药治疗暗纹东方鲀鳃部多种寄生虫(车轮虫、斜管虫和小瓜虫)感染的过程。期望对类似病例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中华鳋病. 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黏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中华鳋雌虫用大钩钩在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又名鳃蛆病.  相似文献   

17.
一、寄生虫性鱼病1.车轮虫病。病原体主要寄生在鳃部。当病原体大量侵袭鳃部时,由于鳃组织被破坏,使鱼呼吸困难,病鱼游近水表呈浮头状。换清水后仍不能恢复正常。此病主要危害金鱼。大鱼体上虽有车轮虫寄生,通常不会死亡。水温在  相似文献   

18.
<正> 1.浸浴鱼体。鱼种在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20分钟,可防治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鳃隐鞭虫病、口丝虫病、水霉病、竖鳞病等多种病害。如加数滴醋酸浸浴,可防治白皮病。  相似文献   

19.
病原指环虫病的致病种类主要有:①鳃片指环虫,寄生于草鱼和青鱼的鳃、皮肤和鳍。②鳙指环虫,寄生在鳙鱼鳃。③鲢指环虫,寄生于鲢鱼的鳃丝上。④坏鳃指环虫,寄生于鲤鱼、鲫鱼、金鱼的鳃丝上。  相似文献   

20.
2004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沙那水库暴发斜管虫病,造成白鲢鱼种严重死亡。由于对症下药、及时治疗,病得到控制。2005-2007年,根据鱼类春季洄游特点,提前泼药预防,没有再出现鱼种大量死亡现象;本文对白鲢斜管虫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