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是引起急性、高度接触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的病原体。该病毒感染引起的高传染性和免疫抑制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3周龄以下鸡群感染是导致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时诱发二次感染和对其他病原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IBDV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IBDV编码蛋白功能的认识有助于深入了解IBDV的致病机制,也为IBD的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死亡曲线旱尖峰式.该病的主要危害足降低机体免疫力,常诱发或继发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等.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陈溥言,2008)。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是目前养禽业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复方中药"毒菌杀"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rusal disease,IBD)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以侵害幼龄鸡为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养鸡场常用法氏囊中等毒力的疫苗,或用高免卵黄抗体防治。复方中药“毒菌杀”抗病毒合剂是在中兽医药理论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指导下,筛选具有清热、抗病毒、滋阴凉血等作用的中药组方而成,本试验目的是观察该合剂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烈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1]。IBD主要发生于3~10周龄雏鸡和育成鸡,并具有发病突然、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失败,容易造成其它疫病的并发或继发等[2],是现代化集约化养鸡场的常见传染病,给我国养鸡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主要侵害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该病毒进入机体后会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体液免疫,造成免疫抑制,使鸡的抵抗力以及疫苗免疫效果下降,造成免疫失败,增加多种疾病的易感性,是严重危害养殖业的疾病之一[2]。2015年11月广西某后备种鸡群暴发IBD,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囊病     
传染性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简称 IBD)于1962年由 Cosgrove 博士首次报道。他称该病为禽肾变病,因为他见到肾的严重损害,并认为这是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变异毒株所引起的。几年之后,人们发现那些对传染性支气管炎变异病毒株有免疫力的鸡,仍然对禽肾变病易感。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囊病(IBD)是由双股RNA病毒科的传染性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地区的肉鸡群,故该病被称为甘布罗病。我国于1979年在北京地区发现第一例传染性囊病。从此,该病开始危害着我国的养禽业。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该病在全国各地广泛流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继发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染性腔上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青年育成鸡。该病自1962年在美国发现后,相继在英国、日本、中国、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和流行,尤其在养禽业发达的国家更为严重。在我国,IBD自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亦称甘波罗病(Gumboro disease)。此病于1962年首次发现。目前该病在中东地区广泛流行,多见于4至6周龄的幼鸡,死亡率平均为10—15%。有些鸡群,尤其是蛋用鸡群还可以在9—11周龄时爆发此病。患IBD 的鸡,临诊症状主要有水样或带粘液性下痢,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继而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