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祥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万hm^2左右,耕作制度为麦稻和油稻连作,全部为一季中稻。2006年、2007年稻飞虱连续大暴发,给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2006年水稻种植面积4.17万hm^2,总产50.5万t,因各种原因导致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差,穿顶面积达240hm^2,损失稻谷5.63万t,损失率达10.03%。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4.19万hm^2,因水灾绝收面积1333hm^2,实收面积比2006年减少1067hm^2,总产55.1万t,比2006年增4.6万t,因认真落实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鄂西北蔬菜病虫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陕、豫接壤的鄂西北地区地处中原腹地的南北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蔬菜种植历史悠久。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持续增加。其中襄樊市1995年蔬菜种植面积6.43万hm^2,产量281.1万t,而2002年种植面积推广至11.92万hm^2,产量达到459.2万t,分别比1995年增长85%和98.9%,年递增率平均为12%和14%。  相似文献   

3.
徐翔 《植物医生》2005,18(5):36-37
棉花是四川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近年种植面积在15.3万hm^2以上.年产棉15万t。四川棉田的主要害虫有10多种.苗期有红蝇蛛.棉蚜、蓟马、地老虎.灯蛾幼虫、蜗牛;营铃期有红铃虫、棉铃虫、金钢钻、玉米螟;中后期危害棉叶的有:棉大卷叶虫、造桥虫、叶蝉、盲蝽等。  相似文献   

4.
营山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53万hm^2,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流行性病害,该病的发生轻重直接影响全县粮食生产的丰欠。近年来,稻瘟病在营山县大发生频率增加,特别是2004年大流行,叶瘟发生0.62万hm^2,穗颈瘟发生0.69万hm^2,损失稻谷1.42万t。2005年入夏以来,受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和水稻品种抗性较差等冈素影响,水稻叶瘟发病早、来势猛、病点多、分布广,穗颈瘟呈大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5.
沙洋县以中稻种植为主,种植面积5.13万hm^2,2007年稻飞虱发生程度超过2006年,迁入时间早、发生重极为罕见,全县累计发生面积4.03万hm^2,防治面积11.67万hm^2次,通过防治挽回稻谷损失2.44万t。为全面掌握稻飞虱发生规律,探讨稻飞虱综合治理措施,特进行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6.
杂草是造成我市茶叶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10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5.24万hm^2,杂草危害面积10.65万hm^2,自然损失达1286.2t。  相似文献   

7.
果业是陕西经济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和亮点.2003年全省水果面积达到75万多hm2,产量达到621万t,其中苹果产量462万t,产量占到全国的22%,世界总产的7%,居全国第2位,人均第1位.  相似文献   

8.
1991年以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稻区生态环境趋向复杂化,二化螟已成为我市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1991年全市二化螟发生面积达到1.4万hm^2,防治面积达到2万hm^2次以上。经大力防治后,当年挽回稻谷损失1.5万t,但损失仍有0.5万t。  相似文献   

9.
李明福 《植物检疫》2006,20(1):43-44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葡萄栽培面积约15.4万hm^2。年产量200万t左右,以鲜食葡萄为主,适宜酿酒的不足40万t,原料缺口达40%,为发展我国葡萄酒产业,相关部门决定更新葡萄品种种植结构,引进国外葡萄特别是法国葡萄品种。1998年,我国部分省市从法国引进葡萄种苗,总数达数百万株。经全国多个口岸进境,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多年来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淮安市常年种植三麦22万hm^2,水稻22.7万hm^2,油菜6万hm^2,玉米3.3万hm^2,大豆2万hm^2,花生2.7万hm^2,棉花0.3万hm^2。由于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危害期长,严重制约着淮安市农作物稳产、高产。加之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大面积化除技术的推广,农田草相与前些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摸清草相、制定农田杂草防除对策,采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规定的统一调查方法,对淮安市主要农作物水稻、三麦、油菜田等开展了杂草调查,为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路线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加利 《植物医生》2001,14(1):39-40
玉米是泰安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14万hm^2。近年来,由于田间杂草发生危害严重,给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据统计,仅1998年全市发生10.58万hm^2,损失粮食2.27万t。防除杂草已成为玉米田间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999年选用伏草胺、乙氟进行了田间试验示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除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稻飞虱是继2006年大发生之后的又一个大发生年,发生面积40万hm^2,其中第2代8万hm^2次,第3代20万hm^2次,第4代12万hm^2次,防治面积达到100万hm^2次,每667m^2平均挽回水稻损失176kg,19.53万hm^2水稻共挽回水稻损失5.16亿kg,折合挽回经济损失8.25亿元。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洛川是国家和省确定的甲级苹果生产基地县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目前全县苹果种植总面积达2.7万hm2,其中挂果面积1.7万hm2,年产苹果25万t,总收入4亿元,出口苹果2300万kg。计划到2005年,苹果种植面积要发展到3.4万hm2。近两年,本站面对入世后新形势的要求,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围绕全县建设苹果专业强县的实际,努力发挥植保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在强力推行省确定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4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综合治理问题,防止农药残留超标,提高果品质量,从2001年开始,在全县建立无公害…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稻飞虱是继2006年大发生之后的又一个大发生之年,发生面积40万hm^2(次),其中第2代8万hm^2(次),第3代20万hm^2(次),第4代12万hm^2(次)。防治面积达到100万hm^2(次),每hm^2平均挽回水稻损失2640kg,19.53万hm^2水稻共挽回水稻损失5.16亿kg,折合挽回经济损失8.25亿元。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孝感市孝南区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表现为前期发生量不大(主要是二、三代),后期发生重(主要是四、五代),重发生代区域性强。全区中、晚稻种植面积2.5万hm^2,稻飞虱发生5.9万hm^2次,防治6.9万hm^2次,虫口夺粮1.8万t,取得了防治工作的全面胜利,全区中、晚稻无一块田因病虫危害造成减产绝收现象,为我区的粮食高产、稳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云南花卉上的常见蓟马及检疫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以来,云南省重点发展花卉产业,199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为400hm^2,产切花2.1万枝,到2003年种植面积猛增到10600hm^2,产切花30亿枝,不到10年的时间产量增加了15倍,花卉总产值达42.1亿元,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但是,花卉携带病、虫而带来的检疫问题影响着花卉出口,最常见的虫害是多种蓟马。如2004年8月31日,泰国农业部通报国家质检总局,在中国产康乃馨上检出西花蓟马、烟蓟马、施氏蓟马等3种蓟马;2004年10月19日俄罗斯也通报中国产花卉上检出西花蓟马。因此,针对蓟马,我们对全省花卉展开调查。并提出检疫和除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茶、柑桔受冰冻雨雪灾害后的应急补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柑桔是恩施州传统经济作物,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恩施茶叶、柑桔色、香、味俱佳的品质,闻名遐迩的硒资源,为这两种作物注入了新的活力,境内茶园常年种植面积达3.7万hm^2,年产值达到7.3亿元,柑桔常年种植面积1.8万hm^2产值5720万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国重要苹果病害发生概况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截至2015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32万hm~2,总产量超过4 200万t。各种病害仍是困扰我国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依然是我国苹果最重要的枝干病害,斑点落叶病和白粉病连年发生,危害加重;霉心病在一些产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病毒病病原种类还在增加,发生程度不断加重,已经上升为苹果主要病害。随着老果园重建的大范围开展,再植病害已经成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缺素、裂果和冻害等非侵染性病害虽然不具传染性,但近年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对苹果产量的威胁在某些年份甚至较侵染性病害更为严重。本文系统总结了自2013年以来这些苹果主要病害的发生概况及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块茎干腐病发生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周全  张廷义  杜玺 《植物保护》2006,32(2):103-105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已成为甘肃省定西市的支柱产业,2004年种植面积20万hm^2以上,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52%,总产量500万t,马铃薯贮藏期腐烂病日渐突出,造成损失严重,成为制约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对定西市马铃薯贮藏病害的种类、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豆细菌性叶斑病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是东北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总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但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加重。特别是细菌性叶斑病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时常发生,并已经成为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细菌性叶斑病大面积爆发.造成大豆大幅度减产.仅牡丹江市受害面积就达10多万hm^2.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0.7%.其中减产3成以上的成灾面积7.27万hm^2.绝产面积达到0.7万hm^2,大豆平均减产2~3成,给农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左右。2005年虽然未构成威胁,但局部地块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