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秸秆氨化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氨化处理可以改变秸秆的物理、化学和组织结构特性,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反刍动物对秸秆的消化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得出氨化对秸秆作用机理的综合描述,对秸秆氨化条件的提供,氨化效率的提高及氨化技术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氨化的玉米秸秆是育肥肉牛时的重要饲料,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而且具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含量,能够有效提高肉牛增重效率和肉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介绍了玉米秸秆氨化的概念、作用及原则;简述了玉米秸秆氨化的技术:窖贮氨化技术、池式氨化技术、垛式氨化技术和塑料袋氨化技术;又从幼牛育肥、成牛育肥2方面提出了利用氨化的玉米秸秆来育肥肉牛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用作动物饲料,既能变废为宝,又能降低动物养殖成本。为此,本文介绍了秸秆的概念及其在畜牧业中利用的重要性,简述了秸秆在畜牧业方面利用的方式:氨化技术和青贮技术,阐述了提升秸秆价值的方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相似文献   

4.
许多研究表明,氨化处理是提高农作物残体饲用价值的有效方法。我国氨化秸秆技术的推广己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未能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原因有三:一是秸秆氨化的成本较高,二是处理过程中氨的损失太大,三是缺乏科学饲喂氨化秸秆的技术。本试验用甲酸、乙酸和硫酸分别对尿素氨化秸秆进行喷洒处理,肯在探讨喷酸处理对氨化秸秆粗蛋白含量和氮存留率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农作物秸秆尿素氨化处理技术要点及利用尿素氨化处理后的秸秆饲喂家畜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旨在更好地充分利用农村广泛的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为畜牧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6.
秸杆养畜粗饲料加工利用配套技术之二--秸秆氨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33年,德国科学家已开始研究氨化麦秸,此后,很多国家的科学家继续对秸秆氨化技术进行研究和试验。我国农民很早就知道利用人尿处理秸秆喂牛,可惜没有人总结,加以推广。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调整畜牧业结构,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开始了氨化秸秆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及试验。1987年农业部开始在全国推广,1989年农业部将氨化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的十项实用技术之一,1993年氨化技术初步在全国普及,氨化秸秆总量突破1000万t,达到1169.15万t,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1我国氨化秸秆的研究推广现状及前景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展氨化秸秆的研究与推广以来,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993年氨化秸秆数量超过350万吨,近年来累计已突破1500万吨。这无疑为我国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87年以来,农业部与世界粮农组织(FAO)以及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合作,先后在我国完成两期氨化秸秆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使我国在氨化秸秆的处理技术、质量评定以及将氨化秸秆作为肉牛基础日粮的饲喂体系建立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熟的经验。1993年10月“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8.
尿素氨化秸秆技术要点及饲喂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牛羊的养殖数量不断增加,优质饲草的缺口越来越大,饲料成本也不断提高。可作为饲料的作物秸秆却被大量废弃或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积极开发利用秸秆作为饲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极为有效的途径。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秸秆处理技术是秸秆青贮、秸秆氨化和秸秆的微生物降解技术。其中,秸秆氨化可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而利用尿素进行秸秆氨化这种方法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据有关研究表明,氨化后的秸秆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4%~6%,动物采食量可提高20%~40%,消化率提高10%~20%。氨化秸秆饲喂奶牛,产奶量可提高10%。为此,本文笔者从尿素氨化秸秆技术要点、氨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饲喂牛羊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80年代开始推广秸秆氨化技术,但由于秸秆氨化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被列为天津市农委重点科研项目的秸秆氨化炉,已由天津市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研制成功。并于1990年11月在南郊区传字营村投入使用。氨化炉是工厂化生产氨化秸秆的专用设备。它与传统的塑料袋、地坑氨化法相比,具有不受环境温度影响、氨化速度快、生产批量大、氨化质量高等优点。工作时,利用碳铵在炉内分解产生的氨气,秸秆在炉内90℃的恒温下,经过24小时,即被加工成带有糊香味的氨化秸秆。经过处理后的秸秆,粗蛋白可提高1~1.5倍,消化率可提高  相似文献   

10.
氨化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及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氨化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及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将粉碎的油菜秸秆用30%水和不同比例(10%、15%、20%)碳酸氢铵进行氨化处理,并于处理后7、14和21 d采集样品,与未氨化处理的油菜秸秆(对照)同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氨化和未氨化处理油菜秸秆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氨化后油菜秸秆CP含量增加,粗脂肪(EE)、NDF和ADF含量下降,DM、粗灰分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氨化组油菜秸秆DM和CP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20%碳酸氢铵氨化处理油菜秸秆ADF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得出,添加15%和20%碳酸氢铵氨化能显著提高油菜秸秆DM、CP和ADF的山羊瘤胃降解率,油菜秸秆经15%碳酸氢铵、30%水分条件下氨化处理效果最好、最经济。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安顺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贵州省安顺地区现代草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该地区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介绍了贵州省安顺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对当地畜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当前该地区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秸秆生物学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科学处理以提高其饲用价值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概况,不同菌种对秸秆的发酵效果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秸秆发酵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加快秸秆饲料化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兴安盟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作物秸秆是该地区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全年总产量约630万t。结合内蒙古东部区域农作物秸秆资源储量及资源配置特点,分析了兴安盟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并根据半农半牧区对于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点和因地制宜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建议,旨在为兴安盟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秸秆养牛在现代畜牧经济循环中是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从农作物秸秆的利用途径、桔秆养牛业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产业链构建及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废弃物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整治农村人居生活环境与乡村振兴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分析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提出对畜禽废弃物及农作物秸秆进行合理利用的发展对策,通过变废为宝,综合合理利用,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努果 《青海草业》2002,11(2):32-33
通过对青海省湟源县农区畜牧业生产现状 ,种植业结构调整 ,饲草料资源开发的分析 ,提出农牧结合型、草地开发型、牧林相兼型、秸杆开发型、畜禽粪利用型五种节粮畜牧业发展模式 ,为该地区节粮、高效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氨化小麦秸在阉牛生长育肥期的利用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24头乌珠穆沁品种生长期阉牛,进行连续90天的饲喂氨化与未氨化小麦秸的对比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在阉牛生长育肥阶段,采用精料比例连续递进(40%→60%→80%)的饲养制度时,饲喂氨化麦秸较未氨化麦秸可使阉牛日粮干物质进食量(DMI)平均提高18%,日增重(ADG)平均提高34%,日粮精料转化效率(C/G)平均提高12.8%,每公斤增重的饲料费用(FC/G)平均降低0.16元.其中,在40%、60%和和80%精料比例下,饲喂氨化麦秸可使阉牛日粮DMI分别提高45.3%、19.1%和2.3%;ADG分别提高111.1%、39.1%和5.8%;C/G分别改进30.2%、11.4%和2.9%FC/G分别降低0.41、0.19和0.03元。在40%—80%精料比例范围内,给阉牛饲喂氨化秸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但其提高幅度随日粮精料水平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杜红 《饲料研究》2022,(2):154-157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采用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生物处理法可提高低质量纤维作物残留物的饲料价值,是调制农作物秸秆的最优选择.利用不同生物菌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可破坏木质纤维素复合物,释放游离纤维素,提高饲用价值.文章综述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发酵机理、发酵方式,营养物质、有效降解率、消化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明了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安徽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潜力与现状,探讨了本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秸秆饲料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厘清甘肃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可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全省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文基于统计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综述了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生量、利用现状、秸秆资源量评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利用模式建议。分析了秸秆资源量变化趋势(2007-2017年);[结果]2017年甘肃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040.03万吨,可收集量923.62万吨,小麦、玉米、大豆三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87.33%,利用量为829.7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9.84%,资源化利用方式以饲料化为主,肥料化为辅。秸秆主要利用方式包括秸-饲-肥饲料化利用、 秸-菌-肥基料化利用、秸-沼-肥燃料化利用、秸-炭-肥原料化利用。[结论]以循环农业的角度出发,秸秆炭化还田作为一种重要的秸秆利用方式之一,具有培肥地力、固氮减排、间接增产增收等积极效用,可作为现有基础下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条重要的可行性新途径,对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