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荒漠化造成的环境恶化和经济损失已成为全省面对的环境问题,荒漠化导致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荒漠化程度的蔓延,直接加剧了荒漠化区域的贫困程度。面对荒漠化的现实,如果将农村植被保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北地区水土资源不匹配,地多水少,水资源严重短缺,是我国主要干旱缺水地区。文章在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和生态环境恶化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途径及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旨在推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快速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关于处理首都绿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搞好首都绿化建设,实现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造林绿化目标,把首都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健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正确认识与处理以下几个重要关系问题: 一、绿化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当前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全球性环境挑战,环境问题在城市更为突出,由于人口过度密集,工商业集中,机动车辆多,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导致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不仅影响经济  相似文献   

4.
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是一项空前而艰巨的长期任务。多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采取了各种措施,开展了多项试验,付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但仍存在治理措施对位配置不够,造林种草保存率低,重点项目开发力度不大,部分工程毁坏严重,生态环境依旧恶化的问题。为了抓住国家战略重点向西部转移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5.
《林业资源管理》2013,(5):25-30
甘肃舟曲县和四川九寨沟县均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生态环境脆弱区,两县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相似。舟曲县水土流失严重,2010年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损失惨重;九寨沟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展顺利,达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对比两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发展变化情况,得出造成舟曲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因素为持续森工生产、贫困驱动的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以及管理力度不足。通过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因素的分析,对今后舟曲县以及类似区域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 ,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 ,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文章阐述了福建省森林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产生的生态机制 ,研究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系统工程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和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间的推移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造成塔河中下游森林退化 ,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除自然因素影响外 ,主要是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1 塔河流域森林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成为沙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水利方面 ,对河流开发缺少统筹考虑 ,统一规划。塔河中上游大量引水 ,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星罗棋布的平原水库渗漏严重 ,水资源浪费的同时 ,使水库周围的大面积土地盐渍化 ;水利工程设施简陋 ,水的利用率低下。自古以来从故河道扒口、堵坝、无序引水…  相似文献   

8.
浅析人工林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周绪 《中国林业》2008,(16):42-43
天然林面积的减少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林产品供应日益缺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大量发展人工林。尽管人工林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大量的林产品,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森林病虫害严重,地力衰退,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等。为确保人工林高产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课题。笔者就本旗人口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现实,就如何抑制生态恶化,尽快改变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一、要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抓好关键环节人所共知,风大沙多、生态环境恶化是我旗大部...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近年来我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日趋严峻,探讨了渔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渔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并提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保护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强渔业环境法制建设;修复渔业生态环境;加强渔业科研力度。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的三大主题,而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尤为重要。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热带雨林正以每年17万km^2的速度消失;水土流失严重,全球土壤每年流失量高达200亿t;荒漠化不断加剧,每年全球有21万多km^2农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地球上每天有70个物种灭绝;环境条件急剧恶化,自然灾害频繁,辽宁省建国后林业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生态环境问题仍很突出,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与之相对应的绿地却在逐年减少.各种污染、"热岛效应"都非常明显,大都市环境日益恶化,这些都严重损害着城市人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城市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年均损失50亿吨,导致耕地贫瘠,面积  相似文献   

14.
荒漠化是全球性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青海省又是我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青海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态地位极其独特而重要,而大面积越来越多的荒漠化正对这里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不断蔓延的荒漠化不仅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西部大开发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文通过对青海荒漠化现状、危害程度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寒地区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荒漠化是全球性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青海省是我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青海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态地位极其独特而重要,面积越来越多的荒漠化正对这里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不断蔓延的荒漠化不仅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西部大开发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青海荒漠化现状、危害程度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全球城市化发展逐步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恶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污染程度恶化、交通困难、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引起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制约了社会可持续发展。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庇护神。森林具有稳定的生物群落和生物多样性,彼此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转,维持着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森林在福建"生态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能源、环境、人口问题,却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甸尾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偏僻的半山区乡镇,广大农户历史以来主要以薪柴与少量煤碳为主要燃料,致使全乡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从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节柴改灶、使用电气化等多种替代能源方面阐述了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对森林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西北部地域辽阔,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沙化程度高,年平均降水量多数年份低于4000mm。全年多风干燥,冬春季节多是沙尘天气,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居环境质量极差,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会极大地破坏农业生产条件,恶化生态环境,加剧洪涝和干旱灾害,严重影响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不仅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障碍,也严重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并提出一系列水土保持治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会极大地破坏农业生产条件,恶化生态环境,加剧洪涝和干旱灾害,严重影响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不仅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障碍,也严重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并提出一系列水土保持治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