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天麻中天麻素的工艺,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 H值和酶用量对天麻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95℃、酶解时间58 min、酶解p H值6.0、酶用量112 U/g。在该条件下,天麻素得率达8.33 mg/g,与理论预测值(8.40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83%。说明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酶解法辅助提取地锦草中槲皮素的工艺,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研究了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 H值、酶解时间对槲皮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6%、酶解温度50℃、酶解p H值4.5、酶解时间45 min。在该酶解条件下,槲皮素得率为1.87 mg/g,与理论预测值(1.88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63%。说明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复合酶辅助乙醇浸提积雪草中积雪草苷的工艺,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研究了酶解时间、复合酶用量、酶解p H值及酶解温度对积雪草苷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9 min、复合酶用量2.6 mg/g、酶解p H值5.0、酶解温度44℃。在该条件下,积雪草苷得率达到5.25 mg/g,与理论预测值(5.23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38%。说明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金樱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纤维素酶用量、p H值、提取次数等6个因素对金樱子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液料比30∶1、提取时间120 min、纤维素酶用量1.0%、p H值6、提取温度60℃、提取2次,在该提取条件下,金樱子总黄酮得率为(79.30±1.59)mg/g。提示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金樱子总黄酮可行、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用响应面法优化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试验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当归中的阿魏酸,并选用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 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因素为自变量,阿魏酸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提取当归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0 min,酶用量0.3%、酶解温度45℃、酶解p H值4.4;在此条件下,阿魏酸得率可高达0.673 mg/g。说明由响应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对于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温度、酶解p H值、酶用量、酶解时间作为自变量,以橙皮苷收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对橙皮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优化该酶解辅助提取条件。优选得到橙皮苷的最佳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p H值5.0、酶用量8.9 mg/g、酶解时间47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纤维酶辅助提取橙皮苷的收率为5.24 mg/g,与理论预测值(5.26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38%。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酶解辅助提取高良姜中高良姜素的工艺,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考察了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pH值及酶解时间各因素及各因素交互作用对高良姜素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47℃、酶用量1.2%、酶解pH值5.0、酶解时间6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高良姜素得率为10.53 mg/g。说明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高得率的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试验以山豆根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山豆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山豆根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浓度2%、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 h、酶解pH值5,山豆根粗多糖含量为88.48%,多糖的提取率为5.11%,明显高于水提醇沉法提取的粗多糖得率(3.54%)。该方法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适用于山豆根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辅助乙醇回流提取荷叶中荷叶碱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提取荷叶碱过程中的酶解p H值、酶解温度、纤维素酶用量及酶解时间对荷叶碱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优化的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解p H值4.5、酶解温度45℃、纤维素酶用量1.5 mg/g、酶解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荷叶碱提取率达到0.536%。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建福 《饲料工业》2023,(15):55-61
为确定虎尾草多糖的超声协同蜗牛酶辅助提取工艺及其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以虎尾草为原料、多糖提取率为指标,设计超声协同蜗牛酶辅助提取虎尾草多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在确定单因素的最佳取值范围后,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虎尾草多糖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虎尾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52℃、酶用量1.4%,超声时间41 min和pH 5.1,得到虎尾草多糖提取率为85.12 mg/g,与多糖最大提取率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83%,说明该回归方程误差小,准确性好。红外光谱表明:所提取的物质具有多糖的基本特征。油脂抗氧化表明:虎尾草多糖对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均表现出一定的脂质抗氧化作用,其用量与油脂的过氧化值呈现出负向的量效关系,说明虎尾草多糖可作为提高油脂产品货架期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紫穗槐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紫穗槐叶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纤维素酶浓度、酶作用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取值范围。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紫穗槐叶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紫穗槐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5%、酶作用时间2 h、反应温度50℃,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8.31%,与理论模拟值8.40%接近,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抗氧化试验表明,紫穗槐叶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3.79%和99.18%。紫穗槐叶多糖对脂质氧化也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能力约为2, 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83%。研究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紫穗槐叶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紫穗槐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宁娜 《中国兽药杂志》2015,49(12):20-26
为了研究微波辅助酶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以姜黄素收率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姜黄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优选姜黄素的最佳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用量9.8 mg/g,酶解时间75 min,酶解p H值4.7,酶解温度43℃。所建立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综合利用番茄废渣,使其变废为宝,转化为动物饲料,试验采用稀硫酸预处理番茄茎、叶废渣,结合生物酶酶解法,分别从纤维素酶用量、温度、时间及p H值等因素考察纤维素酶酶解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以砂芯坩埚为反应器,采用差重法计算纤维素酶酶解得率,避免了还原糖法计算酶水解率偏低的现象;在p H值为4.6、纤维素酶用量为0.17 g、温度为52℃、时间为11 h的条件下,纤维素酶最佳酶解率为39.17%,说明设计的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防风多糖得率,试验采用热水浸提法、微波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进行防风总多糖提取,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5 min、浸提次数3次、液料比30∶1、浸提温度70℃、超声频率70 Hz,此工艺条件下防风多糖提取率为2.47%。说明从多糖提取率、浸提时间、能源消耗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综合考虑,超声辅助提取法的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纤维素酶辅助热水浸提法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酶浓度、酶提温度、酶提时间为自变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淫羊藿多糖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酶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酶浓度110U/uL,酶提温度60℃,酶提时间100min,且酶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在最佳优化条件下淫羊藿多糖提取率为10.06%,接近模型的最大预测值(10.199%)。试验为淫羊藿多糖的临床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蓖麻叶为原料,利用酶法协同超声提取蓖麻叶总黄酮,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考察酶的添加量、p H、酶解温度、料液比和酶解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酶添加量0.5%、p H 4.5、酶解温度50℃和酶解时间80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时蓖麻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98%。  相似文献   

17.
多糖是药用真菌桑黄(Phellinus baumii)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建立高效实用的桑黄多糖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方法提取桑黄多糖,在对料液体积质量(g/mL)、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交互作用及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体积质量为1∶26,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3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桑黄多糖的提取得率为1.645%,是理论预测值(1.706%)的96.42%。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桑黄多糖提取得率,优化的工艺条件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建立并优化以雄蚕蛾蛋白粉为原料酶解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技术,有助于研发具有功能活性的雄蚕蛾保健产品。首先以雄蚕蛾蛋白的水解度和肽得率为考核目标,对酶解工艺中的酶解液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种类及其配比、料液质量浓度及酶用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建立p H、温度、时间、料液质量浓度等4个因素的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并使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数据做回归分析,验证试验结果提示建立的雄蚕蛾蛋白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对实测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性。最终确定以Alcalase蛋白酶和丹尼斯克碱性蛋白酶对雄蚕蛾蛋白粉进行联合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p H 9.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30 min,料液质量浓度70 g/L。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雄蚕蛾蛋白粉的水解度为27.32%,肽得率为50.43%,酶解效率综合值为40.47%。  相似文献   

19.
白车轴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取热水浸提法提取白车轴草多糖,研究其最佳提取工艺.以白车轴草为原料,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分别对4个提取参数: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然后对上述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白车轴草多糖提取得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100℃时达到最大;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单峰曲线,上述条件分别为1:15、4 h和8时多糖得率最高.pH值、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时间对白车轴草多糖得率的影响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影响多糖得率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为:pH值>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浸提液pH值对白车轴草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大.白车轴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15,温度100℃,浸提液pH值为9.经验证试验测得,此条件下白车轴草多糖得率为2.26%.试验结果揭示,白车轴草多糖的提取得率受提取工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液pH值)的影响显著,调整提取工艺可获得更高的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得到银杏叶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试验以银杏叶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从银杏叶粉中提取可溶性银杏叶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次数为3次的条件下银杏叶多糖的得率最高,为6.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