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番茄生产中,由连作障碍和土壤带菌而引起的病害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番茄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番茄土传性病害,如青枯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造成的减产更为普遍,重病田可减产50%~100%。利用番茄高抗砧木品种进行嫁接是预防土传性病害简便而有效的方法。荷兰番茄品种百利耐热性强,果实品质佳,但是抗病性差,尤其不抗青枯病,采用抗病砧木进行嫁接,可有效改进百利番茄的抗性,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番茄是我地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保护地蔬菜大面积推广,番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连年重茬种植,造成番茄病害种类多、发生重,对番茄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为有效控制番茄灾害性病害,减少番茄病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番茄优质高产,笔者于2003-2007年,对番茄灾害性病害的危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一套全程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孟莹  郑丹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4):144-145
简单介绍青冈县保护地番茄几种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病规律及防治策略,以期为当地番茄生产及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美玉 《中国蔬菜》2007,1(12):54-55
番茄既可作为蔬菜又可作为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人们的栽培习惯和对栽培高效益的追求,导致保护地番茄轮作倒茬难以实施,根结线虫病、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保护地番茄生产。利用番茄抗性砧木嫁接栽培是解决土传病害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嫁接方法有劈接法、插接法、靠接法等,但这几种方法嫁接效率较低、缓苗慢、开花结果期推迟。笔者从日本引进了一套新的番茄嫁接方法——C型夹嫁接法,经过2a(年)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嫁接成活率高、伤口愈合快、缓苗快、简单易学,嫁接工效比传统嫁接方法提高50%左右,每人每天可嫁接1000株以上。  相似文献   

5.
番茄是广西柳州地区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但因连作导致青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笔者以番茄幼苗顶芽及不同生长期侧芽为接穗进行嫁接育苗,探讨番茄幼苗顶芽及不同生长期侧芽对嫁接成活率、砧木侧芽萌发率的影响,以期为番茄规模化、专业化嫁接育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番茄生理性病害田间简易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生理性病害是指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或栽培管理不当,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生长现象。番茄生理性病害在番茄栽培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并且往往能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因此,及时识别和防治番茄生理性病害是促进番茄生产,提高菜农收益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与试验,将番茄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的田间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赣番茄砧1号是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番茄嫁接专用砧木杂交一代新品种,其母本和父本均为从日本引进的番茄砧木杂交种中分离出的,并经5代抗病性筛选培育成的高抗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优良品系。赣番茄砧1号在2005-2006年的嫁接番茄生产示范中,无论是设施保护地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嫁接后植株都表现为生长旺盛,根系发达,高抗青枯病、枯萎病和病毒病等病害,产量高,品质好。适宜在番茄设施栽培产区和露地栽培产区推广应用。与此同时通过吸收日本嫁接的先进技术,我们研究掌握了一套番茄嫁接新方法,即改良插接法,嫁接工艺简便,工效高。一、特…  相似文献   

8.
由于栽培习惯和对栽培高效益的追求,常导致番茄轮作难以实施,引发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等,严重制约了番茄生产。嫁接换根是解决番茄连作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嫁接后,可增加产量33.04%~120.9%,抗病性明显增强,不但土传性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发病时间明显推迟,而且非土传性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降低,果实生长优良、单果质量增加、盛收期延长、终收期推后,解决了番茄连作导致严重减产的问题。番茄嫁接技术简便易学,投入成本低,能有效降低青枯病危害,提高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对提高产量及无公害栽培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其主要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日光温室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显著。近年来,由于生态条件等因素的变化,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日趋严重。据多点观察,土传病害、病毒病害严重,低温高湿病害成为番茄生产的障碍,生理性病害日趋猖狂,严重影响番茄正常生产及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等,现将其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常年种植番茄12000多hm^2。番茄易栽易活,但其病虫害种类、为害程度和造成的损失在各菜类中居首位。据不完全统计,在重庆地区番茄生产上,仅病害就超过30种。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和为害逐年加重。成为重庆地区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番茄晚疫病,农户俗称“黑炭元”、“过火风”,常爆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番茄嫁接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中的一项成熟的实用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将对于环境适应性较差的优质品种,嫁接在对不良环境适应性极强的番茄砧木品种上,从而使栽培品种长势更强、产量更高,或者可以抵抗多种番茄病害.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番茄克服连作重茬和病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番茄嫁接新方法——改良插接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嫁接栽培是防治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同时,由于番茄砧木长势强,抗逆性强,吸肥、吸水能力强,对促进番茄增产、提高番茄品质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笔者通过吸收日本嫁接的先进经验,研究掌握了一套新的番茄嫁接方法——改良插接法。该方法改传统插接砧木茎端部位为第1片真叶叶腋处,并借助叶柄的支撑起固定接穗的作用,省去了用塑料带或嫁接夹固定接穗的环节。由于叶腋处的分生组织较茎端分生组织活跃,且留下的真叶保持了砧木制造养分的能力,有利于嫁接苗伤口愈合和恢复生长,因此,改良插接法比传统插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及嫁接苗的质量明显提高,嫁接苗成活率一般能达到90%以上。改良插接法还省去了固定接穗的操作,简便易学、省工省材,嫁接时间缩短1/3,每人每天可嫁接番茄苗4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为尽可能提高玻璃温室的生产利用率,增加番茄生产效益,采用嫁接番茄岩棉育苗方法可缩短育苗时间。通过生产计划制定、品种选择、生产资料准备以及具体生产步骤总结了岩棉培育嫁接番茄苗技术,采用该技术不仅能克服连作障碍、降低病害,而且延长了番茄的采收期,提高了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土传病害如番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等发生普遍,用植保手段难以克服,采用嫁接的方法,不但能有效地控制根部病害,而且生长势强,产量高。2001-2002年我们在县农技推广中心大棚蔬菜生产示范园进行了番茄嫁接育苗栽培技术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砧木选择选用托鲁巴姆为砧木,它能同时抗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可达到高抗或免疫程度,兼具耐低温干旱、耐湿的特点,是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较好的砧木。超托鲁巴姆是从托鲁巴姆群体中筛选出的抗病新品系,抗病能力优于托鲁巴姆。2适…  相似文献   

15.
李娜 《西北园艺》2020,(1):58-60
番茄又名西红柿、番柿、洋柿子等,原产于南美西部高原,属喜温性蔬菜。它既可作菜熟食,又可当作水果生吃,是我国人民普遍喜食的蔬菜之一。番茄病害种类繁多,其中,在番茄生产中,灰霉病、细菌性溃疡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生理性病害发生较为普遍。目前,国内外有关番茄病害的综述研究主要集中在番茄病毒病、尼日利亚番茄青枯病、番茄灰霉病、番茄主要生理性病等。  相似文献   

16.
番茄是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果菜品种之一,生产中往往因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而引起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降低果实品质,甚至造成绝产。下面就介绍一下番茄的主要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番茄分子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生产中发生的严重病害多达40种,现从青枯病、烟草花叶病毒病、叶霉病、枯萎病、黄化曲叶病、番茄根结线虫病等主要病害上综述了番茄抗病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今后番茄分子抗病育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市耕地面积的减少,土地的合理利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马铃薯上嫁接番茄,不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番茄的各种土传病害的发生,作者经过三年的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大棚番茄生产的重要障碍。它不仅危害叶片、花、茎,还严重危害果实,尤以青果最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大大减轻了病害的发生,防治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番茄多芽嫁接育苗是三皇乡农民常用的一项嫁接育苗技术,通过多芽嫁接育苗可显著提高西红柿抗青枯病、黄萎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能力,减少用种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为全面推广秋番茄多芽嫁接育苗技术,现将秋番茄多芽嫁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