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波邦(Bourbon)和铁毕卡(Typica)混合品种为砧木,以卡蒂莫(Catimor7963)为接穗,介绍咖啡嫁接技术的要点,为低产园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此项技术嫁接成活率高,接穗生长时间长,咖啡树恢复快,投产较早,嫁接后第3年正式投产,单产达1 800 kg/hm2,与同期定植的新咖啡园生长和结果相接近。  相似文献   

2.
赭曲霉素毒素A(OTA)是一种分布较广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其他植物性食品及相关产品和动物性食品中。研究表明,OTA对人和动物具有较强的肝毒性和肾毒性,并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OTA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文献上看,国外对咖啡中赭曲霉素毒素A含量测定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较少。就咖啡中赭曲霉素毒素A的产毒菌株、产生时期以及咖啡加工过程中影响赭曲霉素毒素A含量的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咖啡蛋糕的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确定了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咖啡粉15g,白砂糖105g,鸡蛋200g,面粉80g。此工艺制作的咖啡蛋糕呈咖啡色,具有咖啡独特的味道,口感松软细腻,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
提高咖啡产量和品质必须规范化栽培和管理,通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对栽培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施用咖啡果皮对咖啡幼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量的咖啡果皮对咖啡幼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5%(果皮与土壤质量比)以上咖啡果皮的咖啡幼苗地上部、根系干重,总根长,根系直径及根系总体积显著低于对照处理;随咖啡果皮施用量的增加,咖啡幼苗长势显著变差;施用5%以上的咖啡果皮可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和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但土壤p H显著下降。综上所述,施用5%以上直接堆沤腐熟的咖啡果皮会抑制咖啡幼苗生长,降低土壤p H,但可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小粒种咖啡营养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条件下,采集咖啡叶片和果实样品进行氮、磷、钾、钙、镁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对小粒种咖啡的营养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幼果期咖啡叶片氮、磷、钾和镁含量极显著高于初花期、第1批果实成熟期和果实采收末期;第1批果实成熟期叶片钙含量极显著高于初花期、幼果期和果实采收末期;咖啡豆中氮含量极显著高于钾、钙、磷和镁含量,咖啡干果皮中钾含量极显著高于氮、钙、磷和镁含量。  相似文献   

7.
咖啡品牌建设有助于促进咖啡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云南省是全国咖啡种植规模最大的地方,有着100多年的咖啡种植历史.由此,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实地观察法以及相关文献分析,发现云南咖啡存在品牌建设基础薄弱、品牌建设主体力量缺乏、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营销与保护力度不够的现象,提出推动咖啡产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  相似文献   

8.
可可型、咖啡型酸奶试制成功,在我国加味酸奶中填补了一项空白。特别是搅拌型酸奶,由于易贮运和工业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从咖啡烘焙的方式和技术、烘焙过程中不同烘焙程度对咖啡风味品质的影响,以及咖啡烘焙产生的香气成分与检测等方面阐述国内外咖啡烘焙机装备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半直火半热风式烘焙工艺在咖啡烘焙生产中的优势,通过对咖啡烘焙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进一步分析,指出优化咖啡烘焙设备以提升咖啡豆风味品质的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草本咖啡豆引种与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本咖啡豆是近几年从南美引进的一种饮料原料作物。1993年宜春地区农科所率先从广西引进,在红壤旱地试种,经1994~1996年试验证明,该作物适应红壤旱地种植,全年一种两收,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产量4494kg/hm2~4500kg/hm2。表现耐肥、耐瘠、抗倒、病虫危害少,鼠雀不以为食,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咖啡的3大原种:小粒种(Coffea arabica)、中粒种(Coffea robusta)和大粒种(Coffea liberica),并重点介绍了小粒种的主要品种来源及特性,为科研、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咖啡立体栽培及优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栽培可以为咖啡生长提供适宜的荫蔽条件。综述目前咖啡生产中的立体栽培模式,并从减少种间竞争等方面对优化模式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咖啡间套作的意义以及小粒咖啡在云南的主要间套作栽培模式,以期为今后咖啡科研及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咖啡是一种对氮需求量高的作物,氮的吸收、同化对咖啡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进入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只有在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这一代谢过程受外界光照、树龄、土壤p H值等因素的影响。综述近些年来有关环境因素对咖啡硝态氮代谢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叶片和根系硝态氮代谢的差异以及根系硝态氮吸收的生理意义,为进一步开展咖啡施肥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无融合生殖的定义、类型、研究进展及无融合生殖在咖啡上的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无融合生殖在咖啡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海南咖啡产业链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链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找到能够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环节。咖啡是海南传统和优势的热带作物,但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咖啡产业无法做大做强。通过对海南咖啡产业链影响分析,提出以销售和服务为主导的战略环节,不断拓宽和延伸咖啡产业链,走原产地保护和品牌化建设之路,培育"兴隆咖啡"和"福山咖啡"两大产业集群主体,大力发展咖啡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和旅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坚果类型风味咖啡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焙炒法,以咖啡为主要原料,配用花生仁、葵花籽、盐等配料,焙炒不同时间,通过SCAA杯测法进行感官评价。[结果]配方5最佳,其配方为咖啡50 g、花生仁4 g、葵花籽8 g、糯米2 g。该风味咖啡的咖啡香味浓郁,口感平衡好,酸味中等,大众易接受,口感香气和滋味较为丰富,醇厚度较高。[结论]该研究为坚果类型风味咖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情况、检测方法及预防措施等,为进一步研究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咖啡的精品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全球咖啡产业已经进入"精品"和"4C"等认证时代。中国的咖啡产业历经60余年的规模化发展,特别是云南省近20余年的规模化种植,小粒种商品咖啡豆的质量已经被国内外客商知晓。"十二五"云南的咖啡产业进入大发展阶段,普洱和临沧两市将新增种植面积6.67万hm2。今后各种植区在生产大宗商品豆的同时,可在局部种植生产"精品"商品豆,以提升云南咖啡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