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评述了柑桔高温热害发生的过程和起因、热害导致柑桔异常落花落果的特点及其生理反应、热害发生的对策等。柑桔热害发生在柑桔年生育期花期和生理落果的时期。主导因素是突发高温,春梢猛发旺长加剧了热害的程度。柑桔热害发生主要表现为物候期进程紊乱,缩短了花、果脱落高峰时段的持续时间。突发陡升的高温使树体营养失调,碳代谢受阻,内源激素失衡,树体防御体系破坏,最终导致严重落花落果而减产,甚至当年绝收。应加强农田基础建设和以喷水降温为主的应急措施,减轻热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作物高温热害防御措施夏秋季节,作物一旦遇上异常高温,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引起所谓的“高温热害”。其防御措施是:1.以水降温夏秋高温季节,适时灌水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使气温降低1℃~3℃,从而减轻高温对作物的直接损害;在早稻灌浆期遇到...  相似文献   

3.
防御作物高温热害教你四招山东省东平县农委王玉堂(271500)夏秋季节,作物一旦遇上异常高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引起所谓的“高温热害”.其防御措施是:1.以水降温夏秋高温季节,适时灌水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使气温降低1℃~3℃,从而减轻高温对...  相似文献   

4.
高温热害是影响水稻单产的重要影响因子。2013年晚稻生产期间婺城区出现十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天气。为了解和评估高温热害对晚稻生产的影响,开展了晚稻生产中高温热害调研。结果表明:高温热害对连作晚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减少,减幅为2%~10%;高温热害造成单季晚稻出现不同程度的颖花退化,"甬优"系列品种受影响较大,播期越早,影响越大;不同受旱程度下,高温热害影响程度不同,受旱较重,单季晚稻株高降低、穗型变小、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可通过及时灌深水降温、科学施用保花肥、根外喷施叶面营养肥、合理追施粒肥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减缓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5.
自贡地区水稻生长经常遭受高温热害的影响。介绍了自贡市水稻抽穗扬花期、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影响其结实的危害机理,初步分析了2017、2018年自贡稻区高温热害对该区域水稻生产影响特点。综合已有研究,提出应对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及补救对策。  相似文献   

6.
利用广西89个气象站1961-2016年气象观测资料和广西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用MeteoGIS技术和气候资源细网格模拟分析方法,结合广西早稻实际生产情况,建立了广西早稻高温热害的空间模拟分析模型,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高温热害区划指标因子进行100 m×100 m细网格模拟推算和残差订正,并综合考虑高温热害区划指标等级,对广西早稻高温热害发生分布进行了精细化区划.将广西早稻区分为基本无高温热害区、轻度高温热害区、中度高温热害区、较重高温热害区和严重高温热害区5个区域,分区结果符合广西早稻高温热害实际情况,为水稻生产的趋利避害、优化布局和科学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频发,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愈加突出。杭嘉湖平原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之一,研究该地区水稻高温热害时空变化特征对提高当地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杭嘉湖平原多个气象站的历史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水稻高温热害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杭嘉湖平原的杭州、湖州发生水稻高温热害频次和强度均大于嘉兴;总体上高温热害频次和强度表现出增长趋势,其中2000—2009年高温热害频次最多、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温度变化幅度对稻苗发育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幼苗在逐渐降温环境中温度起伏过大(>±5~10℃)或造成热害与徒长,或减缓生长速率,均使淀粉酶活性降低,叶绿素生物合成受抑。昼夜温度交替变化无助于稻苗初期快速生长,温差过大反而导致发育缓慢以及叶绿素、含氮量、酶活性下降。适时适度降温是获得代谢活性与发根力强之幼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4月20日以后草莓产果后期之间的温度、水肥、植株管理等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尤其针对此时期的高温环境,介绍了如何通过控制风口、开微喷降温、增设遮阳材料等措施防止热害。最后就草莓拉秧清园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22年夏玉米高温热害发生情况的调查,介绍了玉米高温热害的危害症状,分析了2022年玉米高温热害的发生程度,提出了今后预防玉米高温热害的技术对策,以期为种植户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2003年望江县单季稻不同品种遇高温热害结实率比较,分析热害原因,提出预防热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温热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其会给水稻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主要结合广西玉林容县高温热害特点,探讨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带来的严重影响,并提出了针对高温热害的有效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泾县水稻高温热害频发,影响着我县农业生产。本人通过对高温热害调查总结,相应提出防御措施,为减轻我县单季稻高温热害发生程度、提高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频发,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愈加突出。杭嘉湖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之一,研究该地区水稻高温热害时空变化特征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杭嘉湖多个气象站的历史观测资料,基于数值统计、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杭嘉湖水稻高温热害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趋势(包括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高温热害适应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杭嘉湖平原的杭州、湖州地区发生水稻高温热害频次和强度均大于嘉兴地区;(2)整个杭嘉湖平原高温热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随时间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三个地区基本是同步波动的;(3)总体上高温频次和强度表现出增长趋势,其中在2000-2009年代高温热害频次最多、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对重庆南山植物园山茶园树体周围的3个主要生态因子(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在8月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观察,从叶部的形态变化系统记录了30个川山茶品种在8月份的热害生态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川山茶大多数品种叶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热害,上中旬最热,是集中受害的时间,下旬逐渐降温,树体开始恢复,少数品种在下旬才表现出热害;耐热能力较强的品种是重庆红、川玛瑙、吊钟茶、红六方、牡丹茶、三学士和十八学士,没有发生热害;中等耐热能力的品种是小红莲、怒春红、绒团茶等14个品种;对热中等敏感的是紫金冠、白玉片、红海螺和七心白;对热敏感的品种是花洋红、花五宝、小桃红、焦渴鱼血牡丹和七心红,没有整株热死的现象.认为川山茶具有较强的耐热性,重庆南山保存川山茶资源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2017年商丘市大豆热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等,其他原因有重茬、水肥耦合失调、综合农艺措施不当等,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商丘市大豆热害预防措施,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统筹、轮作等。  相似文献   

17.
防高温热害7月份是高温期,如出现“火南风”等高温天气,易造成高温逼熟,影响产量和米质。可灌深水降温,保持田间水层五六厘米,做到日灌夜排。对灌溉条件差的稻田,灌4厘米左右深的水层,保持水层二三天。也可采取喷灌或叶面喷清水的办法降温。后期喷施谷粒饱,能延长功能叶的寿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广西南部地区高温热害综合指数与减产率的时空分布关系,探寻双季稻的高温热害 灾损的时空分布规律,为该区域水稻种植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粮食安全。【方法】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高温 热害综合指数,评估广西南部地区 6 县(市)双季稻的高温热害灾损状况及时空变化规律。【结果】广西南部 地区 6 县(市)早稻的平均减产率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7% 上升到 21 世纪初的 22.4%,晚稻的平均减产率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17.6% 上升到 21 世纪初的 22.1%,高温热害是引起减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水稻受高温 热害损失较严重。广西南部地区的双季稻受高温热害影响的强度各有不同,早稻受高温热害的强度波动上升, 最低的时间段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强度最高的在 21 世纪初。晚稻受高温热害的程度整体都不强,除 1990 年数 值特别高以外,趋势上没有产生剧烈波动。【结论】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早稻的生育关键期有部分时间不在 高温集中时间段内,可以在前期通过施加肥料或者喷施植物调节剂进行规避。晚稻则可以借鉴广东省试验结果, 在适当地区推迟播种期,在 7 月底左右播种,避开高温集中时段,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早稻高温热害灾损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西省早稻高温热害灾损缺乏定量化评估技术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江西省早稻高温热害灾损评估模型进行研究和验证.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高温热害过程可分为相对高温胁迫和混合高温胁迫2类;在高温热害的影响因子中,热害积温、最高气温、热害日数对水稻热害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单个或多个因子明显偏高亦可加重热害.本研究建立的...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我国每年露地燃烧的2亿t秸秆变成生物质燃料,那至少可替代1亿t的煤炭,相当于3个平顶山煤矿1年的产煤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