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蟹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名优水产品。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河蟹养成规格偏小,病害增加,加上滥用药物,导致蟹价下跌,传统养殖方法与河蟹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不适宜,影响了河蟹的生长和品质。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利用自然生态进行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2001~2002年我们承担了河南省科委“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研究”试验项目,试验的四个网围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投放规格150~300只/公斤的扣蟹34.6万只,年底获商品蟹10250公斤,平均规格120~154克/只,获净利润9.22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  相似文献   

2.
河蟹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河蟹养殖生产,种草放螺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期间应用生物制剂改善水环境,增加河蟹抗病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使养成的商品蟹个体大,无污染,品质佳,提高池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宜兴市官林镇河蟹养殖专业户史建明,2003年开始从事河蟹养殖,养殖面积90亩,前三年亩效益都在千元左右。2006年实施河蟹高效综合生态养殖技术,走出了一条科技增效的养殖之路,养殖效益比前三年年均增收翻五番。  相似文献   

4.
小龙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恒彦  颜昌胜 《中国水产》2009,404(7):40-42
为了探索小龙虾与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于2006年~2008年在洪湖市滨湖河蟹板块养殖基地进行了小龙虾与河蟹生态健康养殖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小龙虾156kg,河蟹115kg,亩产值6932元,每亩纯利4500元。  相似文献   

5.
河蟹是我国目前养殖规模大、产值高和效益好的淡水品种之一,为改变水产养殖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养殖现状,通过养殖模式和技术创新,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药物使用、饵料损失等,推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达到保护水环境和生态优化的目标,笔者近年来开展了河蟹生态养殖方面的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河蟹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金湖县宝应湖农场拥有无公害养殖基地称号,2011年河蟹养殖面积达666.7hm^2(1万余亩)。多年来.受河蟹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等因素影响,河蟹的规格和品质有所下降,已影响到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池塘河蟹品质和池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2011年宝应湖农场承担了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7.
苏南地区河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建华  张亚丽  孙俭 《河北渔业》2013,(7):30-31,61
<正>目前,池塘养殖河蟹有传统模式和生态模式,传统模式因其成本高、药物残留多而逐渐被生态养殖模式所代替。生态养殖技术根据生态学原理及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养殖系统的自净及代谢能力。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生态养殖具有持续、高效率保持水环境稳定的特点,因为河蟹是变温动物,对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丹阳市现有河蟹养殖面积2万余亩,养殖水平差异很大,近几年来练湖河蟹养殖协会不断探索河蟹养殖技术,大力推广新的养殖模式,使其所在区域的养殖技术水平在我市处于领先水平,现将其生态养殖技术要点作一简单介绍,希望对广大河蟹养殖户有所帮助。1池塘的选择和清整1.1池塘的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利用自然生态进行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2001~2002年我们承担了河南省科委“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研究”试验项目,试验的四个网围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投放规格150~300只/公斤的扣蟹34.6万只,年底获得商品蟹10250公斤,平均规格120~154克/只,获净利润9.22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鲁德勇 《水产养殖》2011,32(11):6-7
河蟹生态养殖义称河蟹健康养殖,是指依据河蟹的生物学特征,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河蟹生产,即为河蟹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河蟹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使河蟹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管忠勤 《水产科技情报》2017,44(3):154-156, 161
为探索现代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于2013~2014年在长江口地区,利用生态湿地净化的长江水作为养殖水源,通过开挖深槽沟和种植水草等措施营造"水草森林"的生长环境,运用生态养殖技术,开展了大规格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和示范试验。试验结果显示:2014年大规格河蟹平均亩产(15亩=1 hm~2,下同)67.5 kg,雄蟹平均规格221 g/只、雌蟹平均规格161 g/只,回捕率在70%以上,达到了增产增量的目的。养殖的商品河蟹经2次药残检测,全部合格,达到水产品安全标准要求。生产期间采用鲜活螺蛳及冰鲜小杂鱼投喂方式大大提高了河蟹的品质,是一种绿色环保健康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山区池塘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又名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肉味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特种名贵水产品,为探索山区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的产出率和养殖效益,我们开展了山区池塘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近两年来,随着安徽省当涂县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的深入发展,开挖低洼地从事河蟹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普遍存在新挖蟹池第一年养殖效益差,相当  相似文献   

14.
河蟹单养与套养“太湖1号”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在高淳区养殖面积较大,2012年河蟹养殖面积达22万亩.但由于河蟹上市比较集中,季节性较强,养殖效益受价格影响波动较大,河蟹价格走低会直接引起养殖效益减少甚至导致亏本的局面.近几年青虾的价格一直稳中有升,且上市周期时间较长,在河蟹塘中套养青虾,可以降低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养殖经济效益.本文通过比较单养河蟹、蟹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两种生态养殖模式,讨论了套养青虾的注意事项以及效益分析,为降低河蟹养殖风险,提高河蟹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蟹、青虾、沙塘鳢生态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产量逐年增加,再加上上市时间较为集中,河蟹价格持续下降,单一河蟹养殖效益逐年降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步减弱,直接影响了河蟹养殖户的积极性和河蟹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此,江苏省金坛市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生态位差异和食物链原则,从调整养殖结构、创新养殖技术、创优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等方面着手,探索出了河蟹、青虾、塘鳢生态高效混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泗阳县位于洪泽湖北部,是苏北水产养殖大县,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26.8万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达15.6万亩。河蟹池塘养殖主要采取无公害高密度精养模式,河蟹产量较高,但养成规格较小,效益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水面养殖效益。2012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河蟹池混养泥鳅生态高效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与苗种放养泗阳县众兴镇基地实施50×667 m2泥鳅大规格苗种培育,同时,在该镇及其他基地开展河蟹池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县养蟹业的不断发展,大中水面生态养蟹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自2003年以来,我们根据本地的河蟹养殖情况,已连续两年将大中水面蟹鱼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到河蟹养殖生产实践中,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为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的综合产出率,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在蟹池"631"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的基础上,试验示范了蟹池"115"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模式,即以河蟹为主,套养青虾和鳜鱼,667m2产河蟹100kg,青虾、优质鱼类100kg,667m2效益5000元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凤凰镇高庄村水产养殖专业户季正德2002~2003年围绕生态养殖大规格商品河蟹和提高河蟹品质上进行了有效摸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克以上河蟹达40%以上,年亩效益均在5000元以上。现将两年来的生态养殖大规格商品河蟹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养殖河蟹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各地河蟹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成本增幅较大,河蟹养殖的比较效益近几年来有所下降。为此2005~2006年宜兴市水产指导站开展了“河蟹综合生态混套养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全面探索增加混套养地方特色名优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现将实施情况简要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