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暖季补饲精料对三江源区1岁放牧牦牛生长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暖季三江源区1岁高原型放牧牦牛生长速度潜力,于2014-06-08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三社对1岁放牧牦牛进行精料补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36d(7月14日)、80d(8月27日)和120d(10月6日)时,补饲组牦牛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75.79±10.93)kg、(101.71±11.20)kg和(117.54±13.07)kg,而对照组牦牛的体质量分别为(71.00±10.03)kg、(90.90±13.36)kg和(101.44±12.19)kg,且试验80d时补饲组牦牛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0d时补饲组牦牛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夏初(6月8日-7月14日)、盛夏(7月14日-8月27日)和夏末(8月27日-10月6日)3个阶段的补饲组牦牛增质量和日均增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项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表明,除试验36d时补饲组牦牛乳酸脱氢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磷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80d时补饲组牦牛血清尿素氮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三江源区高原型牦牛在暖季"放牧+补饲精料"的饲养模式下,1岁牦牛平均日增质量为489g,是传统全放牧方式下(295g)的1.7倍,且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大,在产草量最高、牧草营养品质较好的暖季,适时合理的营养补饲能够有效挖掘出放牧牦牛具备的生长速度潜力。  相似文献   

2.
皖西白鹅不同饲养方式采食量及生长速度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测定了平养、笼养、放牧补饲方法饲养的皖西白鹅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 ,结果表明 :皖西白鹅每日最多采食 5 5 0g左右青草 ,精料 2 10g左右 ,生长速度 3~ 8周较佳 ,平均日增重可达 5 0g以上  相似文献   

3.
干旱山区羔羊育肥试验采用夏季放牧+补饲的方式进行,同时在育肥饲料中分别添加增肉剂Ⅰ号和增肉剂Ⅱ号,促进羔羊生长发育。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项育肥技术,羔羊日增重达86.00~98.09g,较对照组(传统的单纯放牧育肥方式)高48.44~60.53g,提高了128.97%~161.16%(P<0.01);羔羊的产肉量增加了3.31kg,增加净收入33.37元/只。Ⅱ号增肉剂的育肥效果优于Ⅰ号。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冷季补饲对白牦牛生产性能及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旨在为缓解冷季白牦牛掉膘现象以及减少白牦牛冬春季草场放牧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头8月龄牦牛犊牛,分为4组,3组为补饲试验组,燕麦籽粒补饲量分别为0.1,0.2,0.3kg/(d·头),另1组为对照;同时选取72头5~7岁成年牦牛,分为4组,其中3组为试验组,青贮玉米秸秆补饲量分别为1,2,3kg/(d·头),另1组为对照,所有试验组采用白天放牧+早晨补饲,对照组只进行放牧;在补饲同时,随机选取补饲组成年牛18头,对照组成年牛18头进行放牧试验,研究冷季补饲放牧对草地植被群落及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成年牦牛青贮玉米秸秆饲喂量为2kg/(d·头)时,冬季掉膘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犊牛燕麦籽粒饲喂量为0.3kg/(d·头)时,冷季增加体质量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补饲与放牧结合区草地的植被盖度、高度、植物种数以及地上生物量总体优于纯放牧区,植被开花、结实株数总体高于纯放牧区;白牦牛成年牛在青贮玉米秸秆补饲饲喂量为2kg/(d·头)时,经济效益最高,可达99.6元/头。【结论】牦牛成年牛青贮玉米秸秆最佳补饲量为2kg/(d·头),不建议犊牛使用燕麦籽粒进行冷季补饲;补饲与放牧结合可以改善高寒牧区草地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冷季牧归后补饲精料对藏系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60只体况相近的3岁藏系绵羊(公母各半)随机分成单一放牧组和归牧补饲组,每组公、母羊各15只。单一放牧组羊只采用冷季单一放牧,牧归补饲组羊只采用与放牧组相同的放牧活动,并在牧归后按每只150g·d-1的饲喂量补饲某品牌精料补充料,为期70d。结果表明,牧归后补饲精料极显著提高藏系绵羊的前期增量、前期日均增量、后期增量、后期日均增量、全期增量、全期日均增量、增量比例和冷季养殖净收益。牧归补料组公羊的全期增量和增量比例优于母羊,但不同性别羊只对冷季养殖净收益差异不显著。因此,牧归后补饲精料可以提高高寒牧区藏系绵羊冷季增量和养殖收益。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讨蛋白能量营养充分满足条件下,三江源区2岁高原型放牧牦牛的增重和繁殖潜力,为当地牦牛的研究和科学饲养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于2014年6月6日—2014年10月6日在三江源区腹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三社选取2岁牦牛共30头。其中试验组20头,公母各半,初始平均体质量为(81.12±8.57)kg,归牧后自由采食精料补充料;对照组10头,公母各半,初始平均体质量为(78.75±9.58)kg,按照当地饲养方式只放牧不补饲。试验开始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牦牛初始体质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用牛每40 d左右称重、采血1次,并记录母牦牛的发情情况。结果:1至2014年7月14日、8月27日和10月6时,试验组牦牛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109.65±9.48)kg、(139.47±11.26)kg和(156.91±11.46)kg,而对照组牦牛的体质量分别为(89.85±11.51)kg、(110.90±12.78)kg和(118.65±10.58)kg,试验组各时期体质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2截止2014年10月6日最后1次称重,试验组10头母牛共有7头发情,发情率为70%,对照组5头母牛无发情现象,发情率为0,大群调查发现,在传统饲喂方式下2岁母牦牛的发情率为4%。320项血清生化指标分析发现,除7月14日试验组的碱性磷酸酶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血清磷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8月27日试验组谷草转氨酶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血清钠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外,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4暖季补饲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结论:三江源区2岁高原型放牧牦牛有快速增重的潜力,营养是重要的限制因素,暖季补饲精料有助于其增重和繁殖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陶发章  马占海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30-130,134
选用24只青海半细毛羊,随机分成3组,在放牧条件下,1组补饲复合营养舔砖,另2组分别为精料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33d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舔砖组青海半细毛羊平均日增重达91.67g,分别比精料组和对照组的68.18g、65.53g提高了34.45%(P<0.05)和39.89%(P<0.05),舔砖组比精料组和对照组平均每只青海半细毛羊每日净增纯利0.18元和0.16元。表明复合营养舔砖在青海半细毛羊生产中颇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讨补饲开食料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出生日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的大通牦牛犊牛(公)30头,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犊牛饲喂代乳粉和苜蓿干草,补饲组犊牛在对照组基础上补饲开食料,两组犊牛的干物质饲喂质量保持一致。分别在犊牛断奶前(160 日龄)和断奶后(230 日龄)进行屠宰,每组各屠宰5头,采取肝脏、胸腺和脾脏,观察各器官组织形态,测定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含量。结果表明:补饲开食料显著提高160日龄和230日龄犊牛平均日增质量。补饲开食料促进160日龄和230日龄犊牛肝细胞的发育;160日龄犊牛肝脏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30日龄对照组犊牛肝脏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160日龄和230日龄犊牛胸腺皮质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胸腺细胞因子含量差异不显著。160日龄试验组犊牛脾脏脾小结半径显著大于对照组,脾脏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30日龄两组犊牛脾脏细胞因子含量差异不显著。综上,补饲开食料提高160日龄犊牛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有效提高犊牛系统免疫力;对230日龄犊牛免疫器官形态发育和功能也具有潜在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用不同月龄的断奶杂交公犊(5~7月龄)和周岁公牛(12~15月龄)各30头,以青贮玉米秸为主要粗饲料, 测定杂交肉牛每100 kg活体重精料喂量为0.50~1.71 kg范围的最佳精料重比和适宜日增重。断奶公犊和周岁公牛各设3个处理,每处理10头牛,每100 kg活体重精料喂量范围分别为1.15~1.71 kg和0.50~1.03 kg。精料喂量偏低的公牛组加饲新鲜粮食酒糟。经过144 d和105 d的饲养试验,每100 kg活体重精料喂量1.71 kg的公犊组,虽日增重最高(1.13 kg),但精料重比最差(5.00∶1),精料喂量0.5 kg加饲酒糟0.85 kg的公牛组,虽精料重比最好,为2.37∶1,但日增重最低(0.75 kg) ( p0.05),组间公牛生长性能均衡(见表2)。公犊和公牛饲喂不同精料喂量的试验结果见表3。公犊试验的3个实际精料喂量符合原设计。公牛试验第2组由于精料蛋白质含量高和加饲新鲜酒糟,生长快,精料的实际喂量略低于原设计。在每100 kg活体重精料喂量1.71~0.50 kg范围内,精料喂量加大,日增重提高,但公犊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牛第1组与第2组差异也不显著,二者与第3组差异显著(p〈0.05);精料喂量加大,精料重比变差(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导入巴克夏血统对苏紫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挑选50头导入巴克夏血统的苏紫猪,进行生长发育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猪在6月龄体质量已达95 kg以上,生长速度较快,且随着年龄增长,日增质量先逐渐增加再逐渐降低。其中,母猪日增质量峰值出现在4月龄。在各试验组每月体质量的增幅方面,最大增幅发生在母猪3~4月龄(达161.99%),最小增幅是母猪5~6月龄(仅有124.07%),全期日增质量4月龄最大,达(685±15.0) g/d。公猪母猪试验全期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早期生长速度最快,随着月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公母猪在35~100 kg生长育肥阶段的料质量比(饲料报酬)差异较显著。试验猪在90 kg以上时生长速度减慢,每生长10 kg体质量时间也显著增长。随着苏紫猪体质量增加,其饲料报酬在不断少量上升,至90 kg时达峰值,之后饲料报酬曲线变化逐渐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江城牛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并为江城牛进行遗传资源认证提供参考,选取30头江城牛,其中公牛9头、母牛15头、阉牛6头,根据性别随机分成3组,每组8头(公牛3头、母牛5头、阉牛2头),第1、2组舍饲,在自由采食全株玉米青贮的基础上,每头牛每天分别补饲肉牛精料补充料2 kg(精料补充料组)和浓缩料1 kg(浓缩料组),第3组在人工草地上放牧饲养(放牧组),观测江城牛的育肥性能;90 d后从精料补充料组和浓缩料组分别选4头,从放牧组选6头,公母各半,共14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屠宰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饲养方式对江城牛的生长性能有不同影响,通过补饲浓缩料、精料补充料,日增质量较放牧组分别提高了0.54、0.64 kg;屠宰性能也发生了变化,江城牛的屠宰率、净肉率、产肉率等增加,且表现为精料补充料组浓缩料组放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析补饲条件下,限时放牧对乌珠穆沁羔羊生长发育及采食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乌珠穆沁去势公羔,按照同质原则随机分成5组:0H为舍饲组(对照),2H、4H、8H、12H分别为放牧2、4、8、12 h组。各处理组饲粮代谢能水平接近。试验期102 d,预试期15 d,正式期87 d。7、8、9月份每月月末空腹称重、同时测量体尺,分别在每月中旬用饱和链烷法测定一次放牧采食量。【结果】(1)限时放牧加补饲对放牧季乌珠穆沁羔羊的体长、体高、胸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8月份,8H、12H组的体长指数均显著高于(P=0.05)舍饲组,其体躯指数显著低于(P<0.05)舍饲组,而2H和4H组与舍饲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处理组7—9月份的月末体重、总增重、全期平均日增重、总采食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日增重在各月份之间显著不同(P<0.01)。7月份,随放牧时间延长日增重显著降低(P<0.01),全天放牧组的日增重较舍饲组、2H、4H、8H组分别减少了101、84、69、38 g•d-1,而放牧2H、4 H组与舍饲组无显著差别(P>0.05);8月份,各处理组日增重均达到最大,4H、8H、12H组显著高于(P=0.045)舍饲和2H组;9月份,舍饲组日增重显著高于(P<0.05)其余4组,而其余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3)随放牧时间延长,放牧采食量显著增加(P<0.001)而补饲量呈递减趋势;补饲量每增加1 kg,总采食量增加0.44 kg、放牧采食量减少0.78 kg;4H组的饲料转化效率略优于2H和8H组。【结论】限时放牧4 h加补饲不影响羔羊的总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但显著减少了放牧采食量。结合草地保护和饲养成本,则放牧4 h加0.52 kg补饲(精料与谷草干草以1﹕1混合)是最佳放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了三元杂交配套模式(即M♂×J♀→MJ♀×F♂→GMJ),以亲本M、J为对照,测定了单杂交母本MJ的繁殖性能,研究杂交鸭GMJ、GM、GJ和亲本G、M、J六个组合在放牧补饲和合饲方式下的肉用性能.结果表明:MJ40周产蛋量为203.7个,比J(147.2个)提高56.5个,MJ为全年产蛋,无季节性.舍饲7周龄,GMJ重2726.5g.比J提高全净膛重34.5%,胸肌63.9%,腿肌23.0%.杂交显著提高了建白羽系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改变了J胸肌薄弱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冬羔培育     
1月~2月份是产冬羔的季节,为了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培育出体壮质良的冬羔,在饲养管理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项措施:1.加强泌乳母羊的补饲羔羊在出生后至8周龄主要依靠母乳生长,因此,母羊补饲对羔羊生长有很大关系。母羊补饲主要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时间约四个月左右。补饲要选择品质好的干草或精料,每天可补喂干草1.5公斤(以苜蓿或野干草为好)或青贮饲料1.5公斤、精料0.45公斤。产羔后3天内,如果母羊膘质好,可暂不喂精料,只喂优质干草,以防消化不良或发生乳房炎。另外,在补饲干草时要注意,不要将草直接放在羊舍…  相似文献   

15.
全价颗粒饲料饲养舍饲山羊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山羊分为3组。预试期7d,正试期60d。第1组10只大白山羊,全饲全价颗粒饲料,平均每天每只采羊食0.79千克。第2组10只波尔山羊与大白山羊杂交一代,舍饲条件与1组完全相同,平均每天每只羊采食0.91千克全价颗粒饲料。第3组10只大白山羊,每日放牧6-8h(主要牧草品种为水草),平均每天每只补饲混合精料175g。第1组增重比第3组提高118.5%(P<0.01)。第2组料肉比比第1组低29.24%(P<0.01)。第2组只月收入是第1组的4.02倍,第1组是第3组的18.5倍(P<0.01)。试验结果证明,山羊完全可以舍饲,舍饲山羊的经济效益大大超过放牧山羊,同时品种改良可以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1.羊育肥复合添加剂:有很多现成的产品.一般由微量元素、瘤胃代谢调节剂、生长促进荆及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物质纽成,适用于生长、育肥羊,一般是每天每羊2.5—3.3克.与精料或饲料混拌均匀饲喂。产品效果因其质量不同而有不同。一般用于当年羊羔与淘汰公羊、老弱成年羊育肥90天.放牧并补饲精料、混合料.平均日增重为136克.每千克增重消耗混合料4.4千克.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23%和18%。  相似文献   

17.
用34只7~22日龄的新疆细毛绵羊羔羊按2×2因子方差设计试验,研究生产条件下补饲代乳品和血清对羔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补饲代乳品和血清对羔羊日增重,日哺乳量影响显著(P<0.05);(2)羔羊日增重与日哺乳量呈正强相关(P<0.001,N=34);(3)羔羊对代乳品中有机物、粗蛋白、钙、磷的消化率分别为:77.8%,57.4%,43.8%和52.5%。表明补饲代乳品和血清对生长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精料水平对新疆驴利用稻草日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用3头雄性健康新疆驴为实验动物,体重132±10Kg,3~4周岁,采用全收粪消化实验方法,分三期进行,研究在3种精料水平(0g/d、400g/d、800g/d)下新疆驴对稻草日粮的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400g精料组的干物质采食量为3813±284g/d,较0g精料组的3015±265g/d有显著提高(P〈0.01),较800g精料组3490±238g/d有显著提高(P〈0.05),干物质消化率随着精料水平的增加有增加趋势(P〉0.05)。400g和800g精料组的粗蛋白采食量、消化率分别为281±50g/d、53.5±5.7%和357±55g/d、59.2±2.2%,都分别显著高于0g精料组的149±42g/d采食量和36.3士3.8%的消化率(P〈0.01)。400g精料组NDF和ADF的采食量都较其它两组有所提高(P〈O.05),而三组间的消化率无明显差异(P〉0.05)。800g料组磷的采食量、消化率和能量的消化率分别为8.1±2.8g/d、30.8±4.8%和53.5±3.5%,分别较0g精料组有显著提高(P〈O.05),与400g精料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新疆驴在日喂400g精料下能够较好的利用稻草日粮。  相似文献   

19.
布尔山羊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只引进的布尔山羊及其22只后代的体质量、体尺定期测定结果表明:该品种两月龄断奶前,公羔日增质量为182.50g,母羔为155.20g,断奶后出现应激性生长减慢,但到5~6月龄时日增质量达到最高峰,公羔为306.009,母羔为213.009。6月龄公羔平均体质量达到36.40kg,母羔达到27.70kg,7月龄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国内其它向山羊品种。1.5岁时的体尺已接近成年羊,尤其是母羊。  相似文献   

20.
在不计饲养成本的条件下,研究了自由放牧、半舍饲、全舍饲3种饲养模式及半舍饲和舍饲的不同的精粗料对当阿旺母绵羊体重及初配年龄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期内,自由放牧的50只母羊,在6月龄、9月龄、周岁龄及1.5岁时体重较各实验组效果差,1.5岁时已体成熟但仍不发情;其它各实验组体成熟年龄为周岁龄,1.5岁时在营养水平较高时即可参与配种,参配母羊血清中E2、P4、FSH和LH的浓度接近发情成年母羊指标,且差异不显著;精料颗粒料补饲组的母羊6月龄、9月龄、周岁龄及1.5岁时体重较燕麦青干草补饲组增重慢,发情母羊较少,但受胎率较高;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舍饲组母羊不仅各年龄段体重增重较快,且发情率和受胎率也为最高;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舍饲组母羊1.5岁体重为成年体重的104.82%。结论:舍饲半、舍饲模式,不仅可提高羔羊的生长速度,实现阿旺绵羊羔羊当年出栏;同时可实现母羊1.5岁参与配种,缩短1年的饲养周期。在藏东阿旺绵羊产区,乃至整个有条件的藏区开展绵羊养殖的舍饲、半舍饲模式,对藏区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