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型制造技术,具有快速成型、绿色环保、易于操作等优点,与互联网、新能源并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而将快速成型技术与农业机械的结合则是农业机械零件发展的一个方向之一。结合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以及3D打印的应用实际,本文以智能板栗脱蓬一体机为例,阐述3D打印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创新以及制造中的应用,以最大程度地发挥3D打印技术的作用。一、国内板栗脱蓬一体机的应用情况在板栗主产区,板栗脱蓬机的应用并不是很广,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脱蓬机费用较高,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2.
解诗和  汤文高 《农技服务》2011,28(10):1457-1457
通过时板栗贮藏保鲜试验与实践,对板栗贮藏期腐烂损失的原因分析发现,合理贮藏以控制栗果内部生理变化以及外在因素对栗果腐烂的影响,可取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3.
唐黎标 《农家致富》2004,(18):35-35
选择丰产、抗病力强的板栗树作母树,每年9~10月当栗蓬呈黄褐色并有20%开裂时,即可采收。采下栗果后阴干脱粒或堆汇脱粒。种子经粒选后,用不同温度的热水浸泡板栗.然后采用泥沙湿藏.再在上面及周围喷上少量波尔多液。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以免虫蛀、霉变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进一步对板栗栗蓬和栗壳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其次生代谢物成分是基础和关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次生代谢组学的方法,通过聚类热图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方法,对同一品种板栗成熟栗蓬和栗壳2种组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板栗栗蓬和栗壳中共检测到364种次生代谢物,其中酚酸类91种、黄酮121种、木脂素和香豆素23种、鞣质39种、生物碱24种、萜类20种、其他类的次生代谢物46种.栗蓬和栗壳2种组织在次生代谢物种类与含量上表现出差异.在栗蓬和栗壳中筛选出两者间差异次生代谢物133种.[结论]板栗栗蓬和栗壳中次生代谢物种类具有显著差异.栗蓬相对于栗壳,次生代谢物构成以鞣质和酚酸类为主,而栗壳则以黄酮和原花青素A1为主.  相似文献   

5.
在板栗采收季节,正确贮藏板栗种子,是提高来年种植发芽率的有效措施.下面介绍板栗种子安全越冬的方法. 一、采收.采收板栗一般有两种方法:1采栗蓬:当看到采种母树上栗蓬变为黄色,全树有30%栗蓬干裂,果皮变成棕褐色时,用竹竿把栗蓬轻轻敲打下来.选择背阴、平坦和便于管理的地方,铺上5厘米厚的沙子,把栗蓬堆在沙子上.堆宽1米,高50~ 60厘米,长度不限.在堆上浇清水,浇到堆底有水流出为止.  相似文献   

6.
板栗剥壳去衣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栗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进行板栗深加工首先要解决板栗机械化剥壳问题.为此,该文作者研制成功了一种完全新型的板栗剥壳去衣机,取得了国家专利权.该机器每小时处理板栗500 kg,剥壳率达90%以上,栗仁完好无损率达80%以上.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栗果可同时在一起剥壳,不用分级.其工作原理和方法是给板栗同时施加几种力,迫使栗果在作高速自转运动的同时,还要作高速螺旋型圆周旋转运动,频繁发生高速滚动刮碰和滚动擦碰,一次性完成剥壳去衣.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的病原菌有 5种 .在板栗怀黄品种处于不同活力状态的种子上接种 ,表明这些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差异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致病性最强 ,受种子活力状态的影响较小 ;Dothiorellagregaria致病性较强 ,潜育期的长短受种子活力的影响较明显 ;Fusariumsolani,Phomopsissp .和Rhizopusstolonifer致病性较弱 ,仅在种子活力水平较低时致病 ,且发病率也低 .在栗果不同发育阶段和种子贮藏时期分离检查花器和栗果组织带菌状况 ,病原菌在板栗雌花受粉期以后开始侵入花柱和栗苞外壳 ,8月中旬花柱和果皮上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 ,9月中旬栗果近成熟期病原菌进入种仁  相似文献   

8.
品种和加工工艺对板栗罐头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板栗罐头的栗果褐变、破碎和罐液混浊沉淀与原料、加工工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选用糯性或子叶数少的品种、成熟度适度的新鲜栗果,以“低温热烫脱壳去皮”、“分段升温─—分段降温”预煮,以及罐液中添加EDTA护色剂,可以减少栗果褐变和破碎,有效提高板栗罐头质量。本文还提出提高板栗罐头产品质量新工艺的技术方案,使产品质量比旧工艺提高一个级别。  相似文献   

9.
以板栗生物量栗蓬、栗叶和栗花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对栗蓬、栗叶中鞣花酸进行初步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栗蓬、栗叶样品中都有游离鞣花酸,含量分别为1.263、1.669mg/g;样品的提取物都具有明显的还原力、清除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能力,是同浓度的抗败血酸抗氧化能力的2倍。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的病原菌有5种.在板栗怀黄品种处于不同活力状态的种子上接种,表明这些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差异.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致病性最强,受种子活力状态的影响较小;Dothiorella gregaria致病性较强,潜育期的长短受种子活力的影响较明显;Fusarium solani,Phomopsissp.和Rhizopus stolonifer致病性较弱,仅在种子活力水平较低时致病,且发病率也低.在栗果不同发育阶段和种子贮藏时期分离检查花器和栗果组织带菌状况,病原菌在板栗雌花受粉期以后开始侵入花柱和栗苞外壳,8月中旬花柱和果皮上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9月中旬栗果近成熟期病原菌进入种仁.  相似文献   

11.
本法是将栗苞从树上敲下后不脱出栗果直接贮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适合农户采用。板栗贮藏后3.4个月才脱出栗果上市,鲜果率仍高达90%以上,色泽艳丽,色、香、味俱佳。其技术要点如下。1.适时采收。当栗苞色泽由绿转黄、刺束先端枯焦,苞肉缝合线露出白色纵痕但未裂开时,为板栗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2.
正鲜板栗耐贮性较差,怕热、怕冻、怕干、怕水。精心做好栗果的冬季保鲜贮藏,才能保证栗果的新鲜度和加工品的品质。1.脱氧活性剂保鲜。脱氧活性保鲜剂配方:碳酸氢钠2.3克、二亚硫酸钠2.3克、活性炭1克、硅藻土0.1克、水1毫升。将前4种原料均匀混合,再加入水,使几种原料结合紧密。用牛皮纸或透气性好的食品用塑料薄膜包装,每包7克保鲜剂,并在包装上刺3~5个小孔。将采收后经过挑选分级的新鲜板栗  相似文献   

13.
<正>手机尾号为6425的用户问:板栗果里有一种蛀虫,栗果常被蛀空,且有虫粪和丝状物相粘连,这是什么虫子,该怎么办?专家解答:该虫为桃蛀螟。可采取以下方法:1幼虫孵化期喷布80%敌敌畏1000倍液。2总苞采回后5~6天内及时脱壳取栗果,以减轻危害。3采收后用二硫化碳熏蒸总苞,或在栗蓬堆放开裂时,用90%的敌百虫结晶体加水1000倍,均匀喷洒  相似文献   

14.
板栗果酱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板栗作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来确定板栗果酱的最佳配方。将板栗用热烫脱壳法于50℃热烫5min脱壳去衣,并用2%食盐溶液和0.1%柠檬酸溶液的复合护色剂护色,然后以55%的栗果、44%的白砂糖、0.8%的柠檬酸制出的果酱颜色亮黄,酸甜适中,具有板栗风味,其固形物含量为67.6%,pH值为3.1。  相似文献   

15.
<正>板栗栗实象鼻虫简称实象,又叫栗实象甲,是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率为25%~40%,有的地方高达70%以上,它以成虫啃食嫩叶、新芽和幼果,幼虫蛀食板栗果实,被害栗果的蛀道内充满虫粪,严重为害年份,常在短期内将栗果食空,并诱致菌类寄生,使得栗果既不堪食用,也不能做种子,且易腐烂,不便储藏,严重威胁板栗生产与销售。1发生规律根据邢台县山区对象鼻虫的调查观测结果如下:一般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20 cm的土中越  相似文献   

16.
施硼对板栗空苞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泰顺县仙稔乡岭下村、下稔村等村干部及果农来乡反映,其村的板栗基地出现了夏季板栗栗果挂满枝头,到了收获季节栗果易落果、空苞多、不饱满、难开裂、迟成熟等现象,严重时空苞率高达40%,造成栗园产量大减,效益低下。为此,笔者进行了施硼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一、夹沙贮藏法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背风阴凉的地方挖贮存沟。沟深1米左右,宽不超过30厘米,长度视栗果数量而定。用湿沙(粗沙子,含水量在8%~10%)与板栗分层贮存至距地面10厘米左右高。如果栗果贮存量少,可将栗果与沙混合放入深60厘米、直径3...  相似文献   

18.
板栗脱蓬机、红薯起垄铺膜机、多功能清运机、温室卷帘机、麦田镇压器……一个个连名字听起来都新鲜的小农机,如今在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中,派上了大用场,切实解决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的大问题.据悉,这些小农机都“诞生”于京郊各区县农机研究部门,目前京郊区县已建立起农机研究所12个,他们立足于农民需求,针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强适用机具研究和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9.
带苞板栗保鲜贮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法是将栗苞从树上敲下后不脱出栗果直接贮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适合农户采用.板栗贮藏后3~4个月才脱出栗果上市,鲜果率仍高达90%以上,色泽艳丽,色、香、味俱佳.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薛志成 《农家顾问》2006,(11):39-39
1、板栗的采收10月至11月上、中旬,是板栗采收的黄金季节,若采收过早,果肉尚未成熟,栗果不耐贮藏,故应待其充分成熟,栗苞自然开裂时采收。采收方法是,在晴天上午摇动栗树,将落下的栗果和栗苞拾取,所得的栗果饱满充实,耐贮藏,外观及风味均属上乘。但需每4~6天进行一次,采收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