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猪易测的胴体性状或活体性状与胴体瘦肉率的关系,建立估测瘦肉率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于简化瘦肉率的度量手续,改进选择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选育过程中的湖北白猪Ⅲ、Ⅳ系的胴体和活体资料,对瘦肉率的估测作了进一步探讨,旨在探索采用较易度量的标志性状的前提下,求得较高估测准确度的可能性,以期既简化或免除胴体剥离手续,又获得瘦肉率数据。材料与方法利用Ⅲ系一至三世代(1981—83年)194头同胞肥育测定猪(活重90公斤)测得的胴体性状以及Ⅳ系一世代(1983年)60头同胞肥育测定猪(90公斤)屠宰前一天测得的有关活体性状分别与其屠宰后的瘦肉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2.
5头雅南公猪与22头雅南母猪的56头后代,在相同条件下,估测肥育性能、胴体性状和体态结构的遗传参数。结果是:膘厚(0.0177)、板油重(0.1115)、肩胸重(0.1201)的遗传率值偏低;胴体瘦肉率(0.8012)、胴体长(0.8459)、平均日增重(0.7770)偏高,其余性状与国内地方品种估测值接近。眼肌面积、腿臀重与腹围之间呈极强烈的遗传负相关(-0.9774、-0.6835)。体长与眼肌面积、瘦肉率间呈极强烈的正遗传相关(0.9004、0.5003)。与膘厚、腹围呈极显著负遗传相关。通过性状相关的通径分析,建立了间接估测胴体瘦肉率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对以嘉兴黑猪为母本的多元杂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进行了相关性状的分析。杂交猪不同生长阶段胴体瘦肉率的曲线表明,60~65及90~95kg活重是曲线变化的两个转折点,从本文的结果看,适宜屠宰体重似可放宽至95kg左右。对12个杂交组合及4个纯种猪的胴体瘦肉率进行的最小二乘分析表明,不同的组合水平、不同的父本间,瘦肉率均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杜洛克为最佳父本,其次是大约克及长白,苏白虽有杂种优势,但效果最差。用体尺指标及屠宰性状对胴体瘦肉率进行了估测,建立的最佳回归方程表明,易于度量且与胴体瘦肉率有着密切关系的性状分别为胴体重、大腿重、背膘厚、眼肌面积及胴体长。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商品肉猪胴体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OM肉脂仪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4年10月对四川省内1988头和4553头商品肉猪的胴体品质进行了屠宰线上的随机抽样测定。测量性状为猪左半胴体最后肋骨处背膘厚(P2)和倒数第3、4肋骨间背膘厚(RF)及眼肌厚度(RM),瘦肉率由相关回归公式估测,并随机抽取40头个体测定其部分肉质性状。分析了不同年度、不同胴体等级间各性状的变异程度、相关性及变化趋势,并与国外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年来四川省商品肉猪的胴体品质有了明显提高,瘦肉率提高了0.48%,年均提高0.24%,胴体重提高了4.73kg,年均提高2.37kg,且肉质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宗地花猪及其杂交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选取宗地花猪仔猪及其与江口萝卜猪杂交仔猪各12头,分为纯种组和杂交组,相同条件下育肥172d,各组选3头进行屠宰和肉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与纯种组相比,杂交组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纯种组胴体重和脂率高于杂交组(P0.05),瘦肉率高于杂交组(P0.05),骨率、皮率及6~7胸椎间皮厚低于杂交组(P0.05);杂交组小排比例高于纯种组(P0.05),其他体躯比例接近;肉质指标均适中,未出现PSE肉和DFD肉。  相似文献   

6.
用DJS机ALGOL60算法语言编制程序,对三江白猪育种过程中的119头猪(其中包括长白猪×东北民猪杂种及其横交猪与少量长白猎)的18项胴体性状进行了回归分析,提出了估测胴体瘦肉率、脂肪率和脂肪量的四元回归方程共11个。对所提出的回归方程进行了显著性测验,所有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均达到统计学极其显著水准(P<0.001),其中R值在0.9以上的有6个,在0.8—0.9的有3个,在0.7—0.8和0.6—0.7的各1个。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方差分析,以剩余标准差做为回归方程予报精确度的指标。根据回归方程予报的精确度和取得自变量资料的难易程度,对所提出的回归方程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以下6个方程对于估测活重90公斤左右屠宰的肥育幼猪的胴体组成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对淮南猪肥育性能与胴体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作了测定和研究,目的在于掌握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制订淮南猪的选择指数,提高选种效果,加速育种进程。材料与方法参数估测数据取自固始县淮南猪原种场1987—1989年淮南猪育肥试验及屠宰测定的18个父系、82头育肥猪的资料。试验期间猪饲养管理条件基本一致。测定项目及方法为: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双版纳州种猪场1981—1984试验的小耳猪育肥屠宰的140头资料,进行胴体性状遗传参数估测及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相关分析。小耳猪主要胴体性状的遗传力,胴体长0.22,背膘厚0.76,眼肌面积0.62,瘦肉率0.38,腿臂比0.51,腿肉率0.96,腰肉率0.87。瘦肉率与达60公斤体重日龄,膘厚,眼肌面积,腿臂比,腰肉率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35,-0.33,0.92,0.69和0.86。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通径分析结果,活体背膘与瘦肉率的通径系数为-0.1766,与眼肌面积的通径系数为0.5031,与达60公斤日龄的通径系数为0.3421。因此,选择这几个性状有可能改善小耳猪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9.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B超仪对 3个猪种共 2 0头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进行了活体测定 ,分析其测定结果与A超活体、屠宰后胴体及胴体瘦肉率的关系 ,探讨B超在猪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 :同一性状B超活体测定值与A超活体、胴体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 (p <0 .0 1)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与胴体瘦肉率为负相关 ,B超活体测定眼肌面积与胴体瘦肉率为正相关 ,皆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并建立了胴体瘦肉率对B超活体测定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屠宰加工线上瘦肉型猪胴体瘦肉率估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瘦肉型猪的瘦肉率估测技术进行了研究 ,所选性状均为在屠宰加工线上能直接快速测定的胴体指标。结合肉品加工过程中对腿臀肉的需求 ,将腿臀比纳入回归模型 ,建立了一个可用于屠宰加工线上快速估测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
对80头大约克、甘肃白猪及其正反杂交猪进行了纯繁和不同杂交方式的同期对比,并对40头猪进行了屠宰测定和胴体分析,结果表明外引猪种和本地猪种的生长差异是在660kg体重以后形成。正反杂交效果在不同性状上表现不一。繁殖性能正文优于反交,获得14%~22%的杂交优势率;肥育性能反交优于正交,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获8%和6%的优势率;正反杂交均可显著降低皮厚和板油比率,但反交胴体瘦肉率高,胸体品质优于正交。正反杂交的性状表现向母本回归,两者在生长速度的差异亦是60kg体重后形成。  相似文献   

12.
试验设5个组合,每个组合挑选体重30 kg左右的仔猪20头,进行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以法系大约克猪为主选育的ZFY系和以丹系杜洛克为主的选育的ZFD系为父本种猪与以莱芜猪选育的ZML系为专门化母本的三系杂交组合,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ZML系♀×ZFD系♂组合,生长速度较快,肉质性状优良,肌内脂肪含量高。  相似文献   

13.
用四川本地猪28头、外种猪12头及其二元杂交猪86头和三元杂交猪头36共计162头,研究了胴体瘦肉率与胴体部分分离性状及胴体度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应用胴体部分分离性状特别是三大块骨肉率及腿臀骨肉率,估测胴体瘦肉率的精确性极高(R>0.98,Sy.x<1.0),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胴体全分离法;应用胴体度量性状主要是最大膘皮厚、6-7肋膘皮厚及最后肋骨处距背中线6.5厘米的眼肌厚和膘皮厚估测胴体瘦肉率的精确性也高(R>0.9,Sy.x<2.3),且简单易测可用于实际估测;品种间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间接性状与胴体瘦肉率的简单和复相关系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杂交猪的标准差及简单和复相关系数大于纯种猪。总群体的标准差及的简单和复相关系数均高于单一品种,品种效应显著,且在胴体度量性状与瘦肉率的相关中品种效应较大,在胴体部分分离性状与瘦肉率的相关中则较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宁乡猪群体继代选育中1978—1980年屠宰的54头宁乡肥猪胴体资料,通过通径分析,建立估测宁乡猪瘦肉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 y=0.09636x_1 1.0530x_2-3.9901 式中y为估测瘦肉量(公斤),x_1为胴体长(厘米),x_2为后腿重(公斤)。经随机抽取35头不同屠宰体重,不同营养水平肥育的实测胴体资料验算结果,误差率未超过2%,准确性相当高,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列线图的制作为估算瘦肉量提供了更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培育过程中的湖北白猪Ⅲ系的一世代的77头育肥猪和39头后备公猪的材料进行了生长胴体和体型性状间的相关分析。配置了用胴体性状或活体性状以估测瘦肉率不同的多元回归方程,并从中选择出“最优”回归方程。还利用了通径分析方法将自变量(X)与依变量(Y)问的总相关分剖为其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宁乡猪群体继代选育中1978—1980年屠宰的54头宁乡肥猪胴体资料,通过通径分析,建立估测宁乡猪瘦肉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 式中y为估测瘦肉量(公斤),x_1为胴休长(厘米),x_2为后腿重(公斤)。经随机抽取35头不同屠宰体重,不同营养水平肥育的实测胴体资料验算结果,误差率未超过2%,准确性相当高,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列线图的制作为估算瘦肉量提供了更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 2 4头不同基因型肥育猪 (淮猪、大白×淮、长白×淮、杜洛克×淮各 6头 )的眼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及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淮猪、大淮、长淮、杜淮 4种不同基因型育肥猪的眼肌纤维直径 (FDL)分别为 5 1.74、5 7.2 8、5 4.71、5 4.11μm ;股二头肌纤维直径 (FDB)分别为 5 7.0 7、5 5 .95、5 9.6 4、5 9.34μm ,其中仅大淮的FDL显著高于淮猪 (P <0 .0 5 ) ,其余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 2 4头育肥猪FDL与肉质性状相关不显著 ,而与胴体性状中的瘦肉率、眼肌面积、眼肌全重、眼肌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与脂率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由于基因型组合的不同 ,相关系数的高低随品种而异 ,在大淮、杜淮、长淮、淮猪品种内 ,FDB分别与眼肌面积和瘦肉率、胴体重、眼肌面积、眼肌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江西农业学报》2022,(2):126-129
选择57月龄左右阉割的土种杂交商品猪111头,分别测其瘦肉率、热胴体重、背膘厚度等指标。分析了猪胴体的基本性状及其相关性,并以瘦肉率(y)为因变量,其它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了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方程y=60.453+0.0971x10-0.2551x9-0.2432x5(R2=0.7342,RMSE=1.55238)能较好地预测胴体瘦肉率,倒数37月龄左右阉割的土种杂交商品猪111头,分别测其瘦肉率、热胴体重、背膘厚度等指标。分析了猪胴体的基本性状及其相关性,并以瘦肉率(y)为因变量,其它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了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方程y=60.453+0.0971x10-0.2551x9-0.2432x5(R2=0.7342,RMSE=1.55238)能较好地预测胴体瘦肉率,倒数34肋背膘厚(x5)、臀中肌垂直至背中线的最薄处膘厚(x9)、臀中肌末端垂直到脊髓管边缘处膘厚(x10)被选入方程,经实际生产验证,此模型准确度较高,方程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赣西两头乌猪是江西地方猪品种之一,其生产性能未知,为充分了解赣西两头乌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对其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检测,研究结果可以为赣西两头乌猪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对6月龄的12头纯种赣西两头乌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测定,分析胴体质量和屠宰率等屠宰性能、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胴体性状以及大理石...  相似文献   

20.
台系杜洛克猪生产性能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95头台系杜洛克母猪和32头肥育猪测定,产仔数,初产7.76头,经产9.48头;产活仔数,初产7.21头,经产8.85头;肥育猪30-100kg阶段,平均日增重754g,饲料利用率2.65;活体测定,背膘厚1.39cm,瘦肉率62.56%;屠宰测定,胴体背膘厚1.41cm,眼肌面积41.18cm^2,胴体瘦肉率67.52%。导入美系杜洛克猪血液25%,50%,75%的肥育猪性能:日增重分别为755,769和815g;饲料利用率分别为2.95,3.08和2.59;100kg体重时活体背膘厚分别为1.44,1.44和1.46cm;估测瘦肉率为62.69%,61.65%和61.66%。台美系杜洛克母猪与台系和美系进行回交,与长白猪或大约克猪进行杂交及横交,产仔数分别为7.88,9.17,9.21和8.69头,产活仔数分别为6.67,8.42,8.46和8.38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