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亮 《畜牧与兽医》2001,33(2):19-20
应用常规同父半同胞姐妹相关法 ,对淮南乳品公司奶牛二场 2 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种公牛 2 36头女儿的 71 1个泌乳期产奶量的资料分析统计 ,求出环境相关值C2 =0 331 1及其匹配的遗传力h2 =0 2 56 4 ,可用作安徽省淮南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种公牛后裔产奶性能的测定 ,指导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2.
2003年8月3日,我市某个体奶牛场从唐山开平区购进11头妊娠6—8个月2—3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于8月4日凌晨4时运达,运输时间11个h,到达牛场后,上午11时有1头妊娠近8个多月的奶牛发生抽搐症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光照对奶牛泌乳和采食性能的影响,分别选择处于第Ⅰ泌乳月和第Ⅳ泌乳月的90头和45头奶牛,采用人工光照的方式,使奶牛每天的光照时间分别由自然光照的9.5h增加到15 h和18 h。试验期30 d,分析测定了产奶量、乳脂率、采食量及经济效益。结果发现当光照时间为15 h时,试验牛的产奶量和采食量均显著高于9.5 h和18 h试验牛(P<0.05);且经济效益较好,每头奶牛每天可增收3.95元;各试验组奶牛牛奶乳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表明在奶牛饲养管理中每天提供15 h光照较好。  相似文献   

4.
光照时间对奶牛泌乳和采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光照对奶牛泌乳和采食性能的影响,分别选择处于第Ⅰ泌乳月和第Ⅳ泌乳月的90头和45头奶牛,采用人工光照的方式,使奶牛每天的光照时间分别由自然光照的9.5 h增加到15 h和18 h.试验期30 d,分析测定了产奶量、乳脂率、采食量及经济效益.结果发现当光照时间为15 h时,试验牛的产奶量和采食量均显著高于9.5 h和18 h试验牛(P<0.05);且经济效益较好,每头奶牛每天可增收3.95元;各试验组奶牛牛奶乳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表明在奶牛饲养管理中每天提供15 h光照较好.  相似文献   

5.
观察云南省峨山县小街镇462头荷斯坦奶牛,其中263头可疑为胎衣迟滞,用赘物法简易防治,结果显示,试验组有132头可疑牛,胎衣不下发病26头,发病率19.7%;对照组有131头可疑牛,胎衣不下发病43头,发病率32.8%,差异极显著(P&lt;0.01)。试验过程中,总共出现69例在产后12 h胎衣不下的奶牛,试验组按治疗量悬挂沙袋后,试验组奶牛全部在产后18 h内排出完整胎衣,胎衣排出时间比对照组平均提前4.3 h,差异极显著(P&lt;0.01)。用赘物预防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作用明显,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盐酸环丙沙星在子宫内膜炎奶牛乳腺排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子宫内灌注盐酸环丙沙星,采用内标法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乳汁中盐酸环丙沙星的药物浓度。研究表明,在奶牛给药后0 h~24 h,血药浓度大于乳药浓度,在24 h后,乳药浓度大于血药浓度。在48 h内盐酸环丙沙星的乳药浓度值均高于MIC值,所以仍具有抑菌作用,这对乳房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在 4 0年代初期 ,梧州人就利用土牛挤奶了。1 957年土奶牛存栏 1 79头 ;60年代开始引进一些荷斯坦奶牛。 1 965年全市有大小奶牛场 1 4个 ,饲养奶牛2 58头 ,每天总产奶量 50 0千克 ,当时 ,牛奶供不应求。70年代 ,政府曾号召发展奶牛事业 ,但由于认识不足 ,未形成高潮 ,80年代全市奶牛业逐渐降温 ,1 984年全市仅有 6户奶牛专业户 ,共有奶牛 2 4头 ,国营奶牛场也只有一家 ,存栏奶牛 72头 ,当时全市人均有奶 0 6千克 ,仅是全国人均水平 1 6千克的 4 0 %,随后 ,全市奶牛数量因各方面原因不断减少。 1 992年仅存 1 7头。1 994年奶牛存栏 4 8…  相似文献   

8.
对自然分娩后8h内尚未排除胎衣的28头奶牛,分别应用缩宫素(14头,肌肉注射50IU/头)和氯化氨甲酰甲胆碱(14头,皮下注射25mL/头)进行治疗后。结果,用缩官素所治疗的14头奶牛中13例(92.85%)和氯化氨甲酰甲胆碱治疗的14例奶牛中11例(78.57%)均于12h内胎衣完全排出,其疗效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胎次(1~5胎)和产后初次挤奶时间(0.5~12 h)对奶牛初乳中IgG、pH值和细菌总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1~5胎中国荷斯坦牛30头,每胎次6头,测定产后初乳(初次挤奶)中的IgG浓度、pH值和细菌总数;选择第3胎中国荷斯坦牛36头,随机分为9组,测定产后不同初次挤奶时间(0.5~12 h)初乳中的IgG浓度、pH值和细菌总数。结果表明:1~5胎奶牛初乳中的IgG浓度随着奶牛胎次的增长而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随着奶牛产后第一次挤初乳时间的延长初乳中IgG浓度显著降低(P0.05)。说明不同胎次和产后不同挤奶时间对初乳中IgG的浓度均有显著影响,建议奶牛产后尽早挤初乳,最晚不超过4 h。  相似文献   

10.
我市猪禽生产有长足的发展 ,但奶业仍然滞后 ,1 999年全市牛奶产量 2 1 7吨 ,占全区牛奶产量 1 54万吨的 1 43 %,人均吃奶不足 50克 ,比全区人均 3 50克 ,少 3 0 0克。全市有 7个县区 ,饲养奶牛的有 5个县区 ,有奶牛饲养户 2 8户 ,饲养奶牛 2 0 5头 ,年产牛奶 2 1 7吨 ,其分布为 :玉州区有奶牛饲养户 5户 ,有奶牛 54头 ;容县 3户 ,有奶牛 1 4头 ;博白县 1 0户 ,有奶牛 53头 ;陆川 5户 ,有奶牛 3 5头 ;北流 5户 ,有奶牛 4 9头。没有一户饲养奶牛超过 2 0头 ,每户约养 3~ 5头。1 999年 9月 2 0日 ,玉林市畜牧水产局 ,在玉林市召开有史以来…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所有的易感动物中奶牛的易感性最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都可以引起奶牛发病。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扩大 ,对奶牛结核病的检疫也更加重要。笔者近期对双城市2个奶牛场进行了结核病的检疫 ,现报告如下 :奶牛场1:奶牛存栏16头 ,犊牛9头 ,检出结核病阳性牛2头 ,可疑感染牛3头 ,其中包括1头犊牛 ,其余为健康牛。奶牛场2 :奶牛存栏数30头 ,犊牛12头 ,检出结核病阳性牛4头 ,可疑感染牛4头 ,其中包括2头犊牛 ,其余为健康牛。1检疫的方法和步骤1.1材料准备游标卡尺、注射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11日,本站等单位共同去市扶贫养殖小区奶牛场奶牛检疫。该养殖场奶牛小区共饲养奶牛39头,其中不足6月龄以下的犊牛10头,其余29头奶牛全部进行了结核、布病检疫。其中1头4岁黑白花奶牛在注射结核菌素后,发生过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牛蓖麻中毒是由于过量采食或饲喂蓖麻子、蓖麻子饼或其茎叶而引起中毒。2014年5月10日,澜沧县勐朗镇小桥头村,养牛户李某家1头2岁大黄母牛,中午放牧拴在自家自留地上,因采食了大量新鲜幼嫩蓖麻茎叶,约2 h后发病。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为蓖麻叶中毒。1症状病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口内流出大量清口水,呼吸困难,腹痛不安,下痢。粪中混有血液,排出血红蛋白尿,尿呈褐红色,并伴有神经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14.
随机选择1~4胎龄健康黑白花奶牛10头,设为健康对照组(A组);选择1~4胎龄产后健康黑白花奶牛17头,产后立即灌服"益母生化散"250 g,为中药预防组(B组);选择1~4胎龄产后胎衣不下奶牛10头,为胎衣不下组(C组);选择1~4胎龄产后胎衣不下奶牛26头,产犊后12 h灌服"益母生化散"500 g,设为中药治疗组(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奶牛胎盘组织中孕酮、雌激素、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的含量,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机理及中药"益母生化散"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胎盘组织中孕酮、雌激素、前列腺素(PGE2)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变化关系密切,胎盘组织中孕酮含量的升高,雌激素、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含量的降低是胎衣不下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益母生化散"对奶牛胎衣不下有较好地防治效果,其机制可能与"益母生化散"具有调节胎盘组织的激素分泌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某养殖小区杨场长饲养的100头奶牛,有5头奶牛出现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的现象、奶牛运动时呈明显的支跛,因站行困难而卧地;其中有4头奶牛病情严重。一头奶牛在运动时患部不断遭受刺激,蔓延至蹄冠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对泌乳期奶牛的安全性,试验选用12头健康泌乳奶牛(6头初产、6头经产),间隔12 h对每头奶牛的4个乳区分别注入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规格:8 g:75 mg/支)1支,连续给药3次,比较观察给药前后奶牛的临床症状、体细胞数、日产奶量及乳区病原菌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给药前相比,给药期间及停药后奶牛的临床症状、体细胞数、日产奶量、乳区病原菌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对泌乳期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正>母牛在发情结束后12 h卵泡未能破裂排卵,称为排卵延迟。黄沙窝奶牛养殖园区,共有奶牛1 193头。青年牛262头、泌乳奶牛533头。其中,青年不孕牛与产后100 d不孕牛,共201头,因排卵延迟而导致不孕的奶牛86头。占不孕牛群总数的42.79%。其中,青年牛40头,占青年牛总牛15.27%;泌乳牛46头,占泌乳牛总数的8.63%。本文简要介绍排卵延迟的治疗方法。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荷斯坦奶牛X性控冻精和超数排卵技术结合生产奶牛性控胚胎,以建立高效、低成本的体内性控胚胎生产方法。研究发现,使用CIDR和Cue-Mate进行奶牛同期发情处理,发情率分别为90.9%和100%(P<0.05),且Cue-Mate的发情时间更加集中;加拿大的FOLLTROPIN-V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FSH对奶牛超排效果影响不显著,分别为头均胚胎数10.08枚±8.08枚、头均可用胚胎数2.38枚±3.07枚和头均胚胎数6.57枚±4.31枚、头均可用胚胎数2.00枚±1.88枚,无显著差异(P>0.05);奶牛发情后12h~14h和16h~19h人工授精,分别获得头均胚胎数10.25枚±5.53枚、头均可用胚胎数5.33枚±4.52枚和头均胚胎数10.13枚±6.93枚、头均可用胚胎数5.88枚±6.26枚,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未受精胚胎数差异显著(27对7,P<0.05)。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2012年1月12日,楚州区淮城镇一奶牛养殖户沈某饲养的12头奶牛中有1头奶牛在刚产过犊牛后8h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到第2天时食欲废绝,眼睛半闭,不能站立,并表现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不同泌乳时期荷斯坦奶牛的行为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健康无病的奶牛12头(其中泌乳盛期4头,泌乳后期4头,干奶期4头)。按泌乳期分为3组。对各组奶牛逐头进行连续48h行为学观察。结果表明:牛夜间反刍时间(周期数)都比昼反刍时间(周期数)长(多)。泌乳盛期奶牛的总采食时间、反刍时间、采食咀嚼速度比泌乳后期和干奶期奶牛长(快)(P〉0.05)。饲后反刍开始时间泌乳后期最短,而干奶期最长。泌乳盛期奶牛饮水次数远比泌乳后期、干奶期多(P〈0.01),排粪次数也多(P〈0.05),排尿次数盛期牛与后期牛接近,但比干奶期牛多2次/d。干奶期牛的卧地时间最长,泌乳盛期牛次之,泌乳后期牛最短,但卧地次数泌乳盛期比后期、干奶期分别多4.13次和3、63次。这些行为的差异可为处于不同泌乳时期的荷斯坦奶牛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