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乌贼资源增殖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贼的生殖习性,是把卵产附于枝状或捧状附着物上。在自然海区可供附卵的底栖生物有珊瑚、海柏、大型海藻等。但是,在传统的乌贼产卵场,这些底栖附着物数量大量减少,如东极区附近岛屿一带,经潜水调查,柳珊瑚每平方米只有0.5株,大陈因暖海性特征较强,柳珊瑚相应多些,马道头、屏风山最密处每平方米可达70~80株,但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2.
影响曼氏无针乌贼卵孵化的因子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年春末夏初,随着沿海水温的回升,曼氏无针乌贼便分批在沿海岛屿、岩礁附近交配产卵。卵呈心形,卵柄分叉,部分缠绕在天然附着物以及乌贼笼等人工附着物上,附着物直径通常在0.7cm以下;部分缠绕在已附着的卵柄上,依次下去,形成一串,沿海渔民称为“海葡萄”(图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蛋白酶制备乌贼缠卵腺抗氧化活性多肽的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乌贼缠卵腺为原料,用胰蛋白酶进行酶解,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乌贼缠卵腺抗氧化活性肽的提取工艺;将酶解液超滤分成4个分子段,通过体外检测DPPH清除率、·OH清除率和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胰蛋白酶酶解乌贼缠卵腺在加酶量2000 U/g、pH为8.5、料液比1:3、酶解时间8 h条件下得到的酶解物对DPPH的清除率最大.酶解液经超滤得到的<3 kD分子段的多肽具有良好的DPPH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结论]胰蛋白酶酶解制备的乌贼缠卵腺多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抗氧化肽的理想来源.  相似文献   

4.
野蚕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的来源及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寄主卵表面存在对野蚕黑卵蜂有引诱作用的识别利它素,它主要来源于其寄主野桑蚕雌蛾性附腺中,同时发现在其替代寄主桑蚕雌蛾性附腺中也同样存在具利它素活性的物质。取自桑蚕雌蛾侧输卵管的卵涂上雌蛾性附腺内容物后,野蚕黑卵蜂对其的接受率(83.3%)明显高于缺乏性附腺内容物的侧输卵管卵(36.7%).初步探明雌蛾性附腺内容物中具利它素活性的是8kD以上的大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5.
为详细了解曼氏无针乌贼的内脏和缠卵腺的组织学结构,采用组织学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的肠、肝、胰、胃、缠卵腺进行了显微观察,阐述了各个器官的组织学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肠较短,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构成;黏膜层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黏膜下层肌纤维丰富,毛细血管较少,肌层较薄;肝脏由若干肝小叶构成,每一肝小叶由外缘的胚细胞和内部的腺细胞围成;胃较圆,胃壁肌肉层较厚,纤毛细胞丰富;胰脏由一颗颗松散的黄色小颗粒构成,细胞主要有胚细胞和分泌细胞;缠卵腺则呈"书页状",各叶瓣分泌的分泌物充斥着缠卵腺的空腔。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头足类繁殖生物学研究的资料,为曼氏无针乌贼人工繁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平附框制蚕种及散卵的浴消新方法,使良卵率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7.
目前使用的捕捞乌贼的工具主要有对网、张网、乌贼拖网、乌贼笼、扳罾等。其中对网与张网是把乌贼作为兼捕对象,在产卵场外围拦捕产卵群体,使能到达产卵场的亲乌贼数量锐减。张网对稚仔乌贼的损害也很大。乌贼拖网过多地拥挤在狭窄的渔场上反复拖曳,使产卵附着物柳珊瑚、海藻等遭到损坏,从而破坏了产卵场的繁殖生态环境。扳罾的产量有限,不是主要的捕捞工具。乌贼笼除少量试验外,仍被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乌贼与脊尾白虾、斑节对虾和文蛤土池混养技术及金乌贼的土池收集和室内暂养技术。[方法]改造3.67 hm~2的长方形土池,依次投放脊尾白虾抱卵亲虾、文蛤苗、斑节对虾苗和金乌贼幼乌,金乌贼苗种投放前主要投喂对虾配合饲料,投放后除投喂配合饲料外,补充20%~30%的兰蛤。选用捕获对虾的地笼和飞机段收获斑节对虾及部分脊尾白虾上市销售,然后用普通地笼捕获乌贼,将地笼中的乌贼充氧带水运输到缓冲池适应,然后带水转到暂养池养殖、出售。[结果]金乌贼成活率约75%,产量724.5 kg/hm~2;斑节对虾成活率约58%,产量828.0 kg/hm~2;文蛤产量3 900 kg/hm~2,脊尾白虾产量82.1 kg/hm~2。[结论]通过金乌贼与脊尾白虾、斑节对虾和文蛤等多品种的合理搭配,实现土池生态混养,南虾北养,逐步形成立体养殖特色。该研究较好地解决了金乌贼在收获过程中被对虾额剑刺伤,降低了金乌贼墨汁对自身的麻醉作用,解决了刚进入暂养池的金乌贼的饵料问题。  相似文献   

9.
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曼氏无针乌贼(以下简称乌贼)是我国浅海洄游性头足类,广泛分布于福建,浙江沿海,年产量很高,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四大渔业产品之一。但近年来,乌贼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为配合乌贼资源增殖的研究,搞清其食性问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曼氏无针乌贼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四大渔业产品之一,但近年来产量有所下降,为配合乌贼资源增殖的研究,提高乌贼渔业的年产量,除了要搞清其产卵场、索饵场及涸游路线外,对其食性的研究也是显得十分必要的。鉴于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对曼氏无针乌贼的食性作全面详细的报道,为此作者对1983年11月至1984年10月,周年按月采捕的新鲜乌贼标本计336只,逐个进行胃肠消化道的解剖观察,为了解其食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大陈渔场春夏汛渔具损害乌贼资源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亲乌贼的损害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大量捕捞越冬乌贼和春夏汛初期捕捞拢山产卵的亲乌贼,我们在1985年4~6月就大陈渔场几种主要渔具渔法对亲乌贼损害情况作了调查,以供资源增殖和繁殖保护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掌握江苏近海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种群生活史特征,根据在江苏沿海港口所采集的样本,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对金乌贼的摄食生态及营养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雌、雄群体间 13C和 15N值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金乌贼的 值与胴长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值与胴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雄性金乌贼营养生态位宽度(SEAc=0.57‰2)与雌性(SEAc=0.63‰2)无明显差异,雌性略大于雄性,且两者高度重叠(0.62)。同位素聚类分析显示,可将金乌贼个体分为75~114mm、115~184mm和185~204mm三个胴长组;185~204mm胴长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SEAc=1.77‰2),75~114mm胴长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小(SEAc=0.39‰2);仅75~114mm和115~184mm胴长组间生态位重叠率为中度重叠(0.34),其余胴长组间生态位重叠率低。分析认为,金乌贼δ13C值的变化主要受同位素基线值和金乌贼洄游模式影响,而δ15N值的变化主要受金乌贼摄食作用影响;雌性和雄性金乌贼群体之间食物资源和栖息地利用高度相似;不同发育阶段的金乌贼在营养生态位上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增殖及繁殖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课题系1983年9月浙江省两委一厅联合下达的《水产增养殖技术》攻关项目的子课题之一。在此之前,曾进行了四年(1980~1983)的研究。1980年主要进行了无针乌贼繁殖生物学和胚胎发生的研究以及乌贼成体和其幼体分布所及海区的调查。1981年与普陀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协作,主要进行投放墨鱼笼观察乌贼产卵以及仔、幼乌贼的孵化、生长等情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曼氏无针乌贼在中国东、黄,渤海均有分布。其产量在浙汪为最高。开展乌贼生物学的研究,对保护、增殖其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曼氏无针乌贼卵巢周年变化作些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摘要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冬虫夏草主要寄主昆虫斜脉蝠蛾各虫态的形态分类特征,包括成虫体长、翅展,头部附器,翅面颜邑、斑纹、翅脉,足及雌雄外生殖器;卵的大小、色泽及卵壳表面的超微结构;幼虫体长,体色、头部附器,腹部皱褶,刚毛及腹足趾钩;蛹体长,体色、头胸部突起,腹部各节齿列等。  相似文献   

16.
曼氏无针乌贼生物学特性及渔场分布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开展曼氏无针乌贼生物学及渔场分布情况的调查研究,对于乌贼资源增殖及繁殖保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就以往的资料看,林书颜等(1935、1937)、浙江省水产试验场(1936)、朱元鼎(1959)、郑严等(1960)、浙江省水产资源调查队(1960)、黄建勋等(1964)等分别对曼氏无针乌贼生物学及渔场分布进行过调查研究。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中街山渔场曼氏无针乌贼的生物学测定及浙江近海主要渔场的调查,看到了其中的某些变化。  相似文献   

17.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是我国东海的主要渔捞对象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带鱼和黄鱼,但国内对无针乌贼的研究,却远不及带鱼、黄鱼那样系统和周密。除了断续作了一些形态、生态、产卵习性、孵化发育等研究外,关于资源方面,也仅有1960年浙江省渔业资源调查队作了春、夏汛洄游分布的调查。至于幼乌贼的分布范围、数量变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罗尤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89-3889,3891
分析了平附种改制散卵种胶着卵产生的原因,发现脱酸水温和浸酸水温温差过大、盐比后脱盐不充分、脱水晾干不及时是造成胶着卵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对不同程度胶着卵的实用孵化率进行调查,研究蚕卵胶着对蚕种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孔雀石绿”的使用方法鲤鱼、鲫鱼和团头鲂等产粘性卵,在孵化阶段易感染“水霉”病,降低孵化率,而“孔雀石绿”是防治“水霉”的有效药物。“孔雀石绿”常用浓度为十万分之一。常规使用法有两种:1.将附卵鱼巢在药液中浸泡1~2分钟后悬挂水中孵化。此法如天气晴朗...  相似文献   

20.
中街山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生态环境及其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街山列岛是曼氏无针乌贼重要的产卵场,其生态环境的良否,与乌贼资源的关系极大,通过定点调查分析,得出该产卵场158种生物及其优势种的大致分布情况,初步明确了渔场水文要素的概况,并且确认,该列岛周围产卵场的生态环境已趋于恶化,当前急需重视乌贼产卵场的繁殖保护工作。对此,本文提出了若干可供参考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