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质,动物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苜蓿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更好地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对苜蓿的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质,动物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苜蓿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更好地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对苜蓿的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草原与草坪》2004,(2):66-66
被称为“牧草之王”的苜蓿,在美国的种植面积约95 5万hm2 ,仅次于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小麦、大豆,排列第四位,其后才是棉花。据估计,美国苜蓿干草每年的产值约81亿平美元;苜蓿草产品出口年创造4 94 0万美元。此外,苜蓿还常常与其他牧草混播栽培。苜蓿与其他牧草混播种植的面积约2 4 6 0万hm2 (生产干草) ,年产值134亿美元。苜蓿及苜蓿混播草地的面积与产值大体上与小麦和大豆等同。  在美国,苜蓿种子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加州、爱达荷州、内华达州、俄勒冈州、怀俄明州和华盛顿州等地的西北部。1999年,苜蓿种子产值2 .185亿美元。同时,苜蓿…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是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营养丰富,适口性良好,产量高,在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作“牧草之王”。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苜蓿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引种等因素,苜蓿病害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造成生产上的巨大损失,已经威胁到苜蓿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苜蓿在贵州的种植及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是含蛋白质较高的多年生优质牧草,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较广,我省引进种植不多,为了扩大推广种植及利用,我们总结了苜蓿在贵州种植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苜蓿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抗旱、耐盐碱以及固氮保持水土等诸多优点。因此,苜蓿是种植牧草的首选优良草种。随着草原禁牧及牧草的产业化发展,人工草地的面积在不断增加,苜蓿的种植面积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苜蓿越冬问题一直是制约苜蓿生产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苜蓿是世界栽培历史最长,栽培面积最广的优良牧草,不但产量高,营养价值也高,近年来苜蓿的价值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在种植和利用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苜蓿的一些特性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介绍,希望对种植户及养殖户有所帮助,以提高苜蓿的产量、营养价植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苜蓿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抗旱、耐盐碱以及固氮保持水土等诸多优点.因此,苜蓿是种植牧草的首选优良草种.随着草原禁牧及牧草的产业化发展,人工草地的面积在不断增加,苜蓿的种植面积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苜蓿越冬问题一直是制约苜蓿生产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目前我国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0万公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为了更合理的种植苜蓿,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将其栽培与利用的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苜蓿是一种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因其花色不同分为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杂花苜蓿,一般所说的苜蓿都是指紫花苜蓿。苜蓿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牧草中面积广、范围大、历史悠久、经济价值较高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据统计,全世界苜蓿种植面积约为3300万hm^2,其中美国种植  相似文献   

11.
苜蓿是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牧草品种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建立人工草场的主打种植品种。由于苜蓿品种间存在着差异,对气候及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不同,种植的效果也不相同。所以,对各苜蓿品种进行种植比照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2.
苜蓿是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牧草品种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建立人工草场的主打种植品种。由于苜蓿品种间存在着差异,对气候及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不同,种植的效果也不相同。所以,对各苜蓿品种进行种植比照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3.
1我国苜蓿种植与苜蓿产品生产概况苜蓿是高产优质的豆科牧草,俗有“牧草之王”之称。一些发达国家苜蓿种植及苜蓿草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例如,在美国苜蓿产值仅次于小麦、玉米、大豆,列第四位,对美国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研究表明:苜蓿一般每公顷产干草33~40kg,且含有家畜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可部分取代高蛋白饲料。苜蓿生长期限长,利用年限可达7~8年,甚至10余年,再生性好,在良好的水肥管理条件下,每年刈割2~4次。苜蓿草质柔软,适口性好,各种家畜均喜食。此外苜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具有良好的适…  相似文献   

14.
对苜蓿的生产现状及今后发展对策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过渡中 ,牧草及饲料作物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 ,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 ,作为主推草种的苜蓿在畜牧饲料业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1 苜蓿的主要营养特点首蓿是多年生豆科植物 ,粗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含量高是苜蓿产品的一大特点。苜蓿干物质的粗蛋白含量 2 0 %左右是全粒玉米的 2~ 2 .5倍 ,是优质豆粕 (含粗蛋白质 4 6 % )的 1/ 3以上 ,是优质禾本科牧草以及饮料作物的 1.4~ 3.3倍。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饲料营养价值高 ,在通常情况下单位面积的营养物产量高于其它饲料牧草作物 ;具有很高…  相似文献   

15.
苜蓿也叫紫苜蓿或紫花苜蓿,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豆科牧草,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紫花苜蓿是多年生优质高产豆科牧草,一年可收割2-3茬,一般亩(667平方米)产干草300-800千克,一次种植可连续利用5-7年。  相似文献   

16.
景电灌区沙地苜蓿种植试验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景电灌区北部沙地上引种、种植优势苜蓿,使单位面积苜蓿草地的产量,质量高于沙区当地苜蓿,也高于当地其它类型的牧草。沙区种植苜蓿要适当增加播种量,着重提高保苗率和越冬率,加强管理,年刈割3-4次,可大大提高产量、质量。对改善沙地土壤养分,改良盐碱地及节水效果也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紫花苜蓿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世界上分布广泛的一种优质蛋白饲料作物,有牧草之王的美誉,世界上畜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苜蓿生产,全世界苜蓿种植面积3500万hm2,其中美国、俄罗斯和阿根廷几国就占70%,法国、意  相似文献   

18.
当前苜蓿利用中的若干误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苜蓿概述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牧草 ,因其适应性广、营养价值高、产量高、经济价值高被称为“牧草之王”。苜蓿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 ,以北美洲、南美洲、欧洲种植最多 ,美国是世界上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近年来保持在 10 0 0万hm2 左右 ,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 1/ 3,我国的种植面积约为 133万hm2 。苜蓿是一种多用途的牧草 ,除可以饲养草食家畜外 ,其嫩芽可作蔬菜 ,苜蓿还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2 苜蓿利用中的误区随着最近两三年我国苜蓿产业化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苜蓿的高营养价值以及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  相似文献   

19.
苜蓿是牧草之王,是奶牛的优良饲料,发展奶业,草业必先行,而选育及推广适宜的苜蓿品种尤为重要。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苜蓿在奶业、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了黑龙江省苜蓿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使我省奶业得以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牧草之王苜蓿,是农牧区常见的饲草之一,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蛋白质、脂肪。苜蓿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在当前畜牧业发展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优质牧草。据统计哈密地区巴里坤县苜蓿种植面积逐年增长,由2000年的1829.3hm2增加到目前的7566.7hm2。大力发展苜蓿种植是牲畜安全越冬渡春的保障,是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巴里坤县农牧区种植苜蓿后主要以打贮干草形式利用。由于农牧区设施条件差,饲喂方式不合理严重影响了苜蓿草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广大农牧民在利用苜蓿时应注意收割至饲喂环节上存在的问题。1收割时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