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西半部属黄河故道飞沙区,枣树种植面积达3700多hm^2。近年来,在枣区育苗中枣飞象危害日趋严重,刚出土苗木的幼芽和嫩叶,常常在几天内被该虫吃光,给育苗带来毁灭性灾害。为寻找对枣飞象的有效防治方法,自2000年以来,对枣区枣飞象的危害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枣飞象防治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2.
枣飞象能危害枣、苹果、梨树、核桃、杨树、泡桐等多种植物,成虫食芽、叶,常将枣树嫩芽吃光,削弱树势,降低果品产量及质量。幼虫生活于土中,危害植物地下部组织。  相似文献   

3.
针对枣飞象羽化期长、危害严重的特点,研制出“药草绳防治方法”,用药量少,成本低,防治效果、生态效益最著,且枣果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老枣区建园中,枣飞象为害日趋严重。本文报告了枣飞象的发展态势及其防治试验结果,对枣区枣飞象的防治及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文就辽西半干旱地区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的3种枣树害虫(枣飞象、枣尺蠖和枣粘虫)的虫情监测及预报、危害程度划分标准、防治策略、防治关键技术等作出全面系统阐述,同时提出大枣有机栽培病虫害防治办法,可供广大枣农在枣树栽培实践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陕北枣树主要害虫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陕北黄河沿岸枣树害虫的调查发现,原来的常灾性害虫枣尺蠖、枣镰翅小卷蛾、桃小食心虫、枣飞象等继续蔓延成灾,以往被认为次要的虫种如蚱蝉、大球胸象、黑绒金龟及日本蜡蚧等已上升为主要虫种。本文根据上述8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已有的技术成果及群众的防治经验,结合陕北当前枣树生产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枣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kono et Morimoto.)又名枣飞象、小灰象鼻虫、枣月象。一、分布及为害枣芽象甲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辽宁等省均有分布。甘肃省陇东地区产枣区近几年也时有发生为害,经1986—  相似文献   

8.
陕西黄河沿岸枣区害虫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陕西省黄河沿岸枣树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结果发现危害枣树的害虫有64种。其中鞘翅目害虫和鳞翅目害虫分别为21种和17种,分别占32.8%和占26.6%,这两类害虫占全部害虫种类一半以上。枣飞象在陕北枣区发生严重,造成植株二次抽梢,推迟开花和结果,影响果实如期成熟。绿盲蝽在渭北沿黄区域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9.
枣树害虫化学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枣飞象、枣尺蠖、枣镰翅小卷蛾进行林间化学防治,结果表明,5%氯氰菊酯乳油、5%来福灵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2.5%敌杀死乳油、40%久效磷乳油等可供生产上应用,其浓度随害虫种类的不同而有变化。40%久效磷分别与上述几种农药混用,效果优于各自单独使用。大面积推广,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枣飞象,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4000倍液防治枣尺蠖、枣镰翅小卷蛾效果好。以5%氯氰菊酯乳油与40%久效磷乳油的1500倍混合液,一次施药同时防治上述三种害虫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县枣树近几年因枣尺蠖、枣飞象危害成灾,造成红枣大量减产。群众连续使用六六六,DDT、1605等高残毒农药,不但成本高、效果差,而且害虫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并使环境受到污染。1983年我们试验用毒草绳防治这两种害虫获得成功,1984年在全县推广防治面积达六千亩,占全县枣树结果面积的6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枣芽象甲枣芽象甲又名枣飞象.小灰象鼻虫。成虫早春上树,群集聚食嫩芽、幼叶,芽受害后尖端光秃.呈灰色,手触之发脆,幼叶受害后呈半圆形或锯齿缺刻。5月以前中午时危害最重,5月以后以早、晚危害最重。成虫受惊有坠地假死习性。防治方法(1)成虫出土上树前,在树干半径1米内,喷洒50%辛硫磷500倍液.然后锄松表土,使药与土混合均匀,毒杀成虫。(2)4-5月份危害期,在树冠上喷50%敌敌畏,或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3)利用成虫假死习性.早晨或傍晚用木杆击打树枝.落地后人工捕杀。  相似文献   

12.
枣尺蠖是危害枣树的主要害虫,在我县枣区危害严重,常造成枣子减产。1977年,我们利用枣尺蠖成虫不会飞,从土里羽化后爬上树干交尾产卵,以幼虫危害的习性,在干基绑塑料薄膜、草绳,阻止成虫上树,使其在草绳空隙处产卵,通过更换草绳,将卵集中消灭。经防治实践证明,此法简便易行,省工省钱,效果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滇刺枣属鼠李科枣属,约15个种,是一种野生枣,俗名有毛叶枣、酸枣、麻柯、西西果等。具有扎根、分蘖强和耐瘠耐旱等特性。据报道,滇刺枣有药用、饲料等价值。自我省引进孟加拉国紫胶虫后,滇刺枣成了紫胶虫优良寄主。但由于虫害的大量发生,使1—5年生的树得不到正常生长,往往重者干枯死亡,轻者光秃。目前调查、对云南元江、元谋等地的滇刺枣危害大的害虫是枣粘虫、绿鳞象(虫甲)、尺蠖等。现将对三种害虫的防治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4.
绿盲蝽象在我国主要枣产区连年发生,常年造成的损失多在20%以上,严重年份损失可达70%以上,甚至有的出现绝产,给果农的经济收入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该文详细地介绍了绿肓蝽象的分布、危害、寄主以及生物学特性,并制作了该虫的防治作业年历,旨在为广大枣农防治该虫,减轻该虫对枣区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枣飞象(食芽象甲)Seythropus ya-sumatsui 食害枣树的芽和嫩叶,近年在吕梁地区石楼、柳林等产枣县严重发生,使红枣大幅度减产,年经济损失达百万元以上。为有效地抑制该虫危害,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简介如下。1 生活习性该虫在吕梁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距枣树干1.4m 范围内5~10cm 深的土层内做土室越冬。幼虫于4月15日开始化蛹,4月20日进入盛期,4月26日为末期,蛹期12天。4月28日成虫始见,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4月30日成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为盛  相似文献   

16.
1999年8月,笔者在横峰县姚家乡发现一种象虫危害樟树,局部地段为害严重。整株樟树叶片几乎被吃光,危害株率达85%以上。经河南农业大学杨有乾教授鉴定为鞘翅目象虫科的大球胸象(PiazomiasvalidusMotschusuy)。据文献记载:该象虫国内分布:河南、陕西、山东、山西、安徽,江西属首次发现。大球胸象主要危害杨、榆、槐树、泡桐、桑、荆条、柳、刺槐、栎、柠条、核桃、苹果、枣的嫩芽、叶片。幼虫为害林木的幼根江西首次发现大球胸象危害$江西省横峰县森防站@刘发照  相似文献   

17.
枣食芽象(虫甲)是枣树上的一种主要害虫。其又名枣飞象、小灰象(虫甲),俗名灰虎,属鞘翅目象(虫甲)科。该虫在吴堡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4月上旬开始羽化(平均气温10℃左右),4月15日田间出现成虫,4月下旬为成虫盛发期。成虫寿命为20~30天,4月25日发现成虫交尾。5月12日幼虫开始落地入土。成虫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气温较高时最活跃,在树干上来回爬行取食  相似文献   

18.
枣尺蠖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危害特点 枣尺蠖又名枣步曲,弓腰虫,属鳞翅目.尺蠖蛾科。该虫除危害枣树、酸枣外,还危害苹果、梨等果树,其幼虫暴食性强,可取食枣树的嫩芽、叶片、花蕾、枣吊等所有绿色组织,发生严重时可将枣叶和枣芽全部吃光.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发现枣实蝇、棉铃虫和印度谷螟3种蛀果害虫对新疆枣果的危害日益严重,严重影响枣果的品质。现从枣实蝇、棉铃虫和印度谷螟对枣果的危害的虫孔大小、虫道形状、虫粪粒的大小、颜色、排粪部位等几方面进行危害状的对比区分,为今后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枣桃小食心虫简称枣桃小,是危害枣、苹果、梨、桃、山楂等果实的重要害虫.近几年,随着平山县枣树面积的迅速扩大,枣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十分严重,造成大范围大面积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