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畜牧业是新疆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动新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新疆畜牧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新疆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疆的农村信息化应用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该标准旨在建立适用于新疆涉农应用系统信息体系,并规范定义各业务领域的数据元,为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指导,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优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帮助使用者方便、快捷、规范地建立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农村信息化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江苏农村信息化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农村信息化网络应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实现农村信息化网络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信息化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化服务建设,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为实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农村社区信息化服务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社区信息化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息服务点建设是我国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但由于管理体制等各种原因,导致我国农村信息化信息服务点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对我国农村信息化信息服务点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服务点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信息化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新疆按照水利部部署,积极开展水土保持信息化相关工作,成立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水土保持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水土保持数据库基本建成,积极推广水土保持相关系统应用,及时发布水土保持数据。分析了当前新疆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对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衡水市整合现有广播、电视、电信、通信等信息网络资源,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带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通过对农村信息建设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问题。从信息传递理论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农民的信息素养在农村信息化及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强调提高农民信息素养是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信息化农村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内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疆新农村建设概况和农村抗震安居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新疆畜牧业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要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应从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入手,概述了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是现代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条件。重点介绍了正在建设的"新疆金牧网"信息平台的主体框架和构建思路、平台的服务内容与会员机制、平台运营体系等,提出了在建立信息服务体系过程遇到的问题、对策、措施和未来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技术的新疆棉花施肥专家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海江  吕新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167-170
对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于新疆棉花施肥专家系统(ES)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Internet访问该专家系统界面, 用户可以得到农田地块的地理信息,进行棉田施肥推荐;同时可进行农田肥力的综合查询和专题图制作。该专家系统的建立不仅推进了新疆地区平衡施肥信息化的进程,也为精准农业的实践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疆畜牧业信息服务现状和发展要素,提出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已成为现代信息服务的必要手段。简要介绍了"新疆金牧网"畜牧信息平台建设的意义和目的,对平台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平台运营情况进行了综合论述。重点介绍了"新疆金牧网"信息平台的主体框架和建设思路、平台的服务内容、会员机制,平台运营体系等,并提出在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平台过程遇到的问题、对策、措施和未来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4.
精准农业技术系统集成在新疆棉花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特点,结合新疆兵团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条件,利用GIS、RS、GPS、ES、MS等最新技术在棉花精准种植试验区开展研究工作。跟踪国内外精准农业的最新研究发展水平,在数字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整合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信息技术对新疆现有的农业生产设备进行组装配套,研制、开发、集成具有新疆特色的数字农业技术体系与推广模式,进行规模化应用示范。在农田信息采集、处理和实施系统3个方面进行棉花精准种植信息系统集成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利用自主开发与引进的硬件平台,组装集成的配套技术体系,在棉花的精准播种、节水灌溉、变量施肥、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长势监测等产前、产中管理决策中应用,形成一套适宜新疆的先进成熟的棉花生产管理智能化决策系统,同时与变量作业机具组装配套进行示范,该成果可为新疆及其它地区棉花精准种植提供参考模式,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为满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际需要,在GIS支持下,以主要农业面源污染物分析为基础,对新疆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化肥投入密度超过400 kg/hm2的地区有20个,主要集中在塔里木河、玛纳斯河、伊犁河流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药面源污染区域的分布与化肥面源污染分布基本相同,从农药投入密度来看,超过3 kg/hm2的地区有18个;畜牧粪尿排泄密度超过30 kg/hm2的地区有13个,畜牧养殖污染从程度上来说北疆地区明显要大于南疆地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污染中风蚀占89.32%,水蚀仅占10.68%。对新疆地区面源污染进行聚类分析表明,I类区域属于重污染区域,Ⅱ类区域属于农资类污染区,Ⅲ类区域属于畜牧污染型重污染区域,Ⅳ类地区为轻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16.
南疆具有较好的光热资源,是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发展日光温室的主要区域和现代农业发展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实施的重点,但南疆日光温室大多由我国其他地区引进,温室的适宜性和针对性不强,存在的技术问题较多,尤其是建造技术方面,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亟待研究、总结,以避免建设中出现新问题。通过选择南疆兵团4个师、40余个团场中50栋以上连片规模的日光温室项目进行调研,比较不同类型建造方式的环境调控效果和生产效果,对相关建造参数和技术措施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测算。发现在总体造型设计、结构布置、构件设计、围护结构构造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诸如前屋面角偏小、骨架变形大等,造成了日光温室建设成本的浪费和功能缺陷。南疆兵团日光温室需要在建造技术研发推广、总体参数确定、后墙设计、骨架布置、后坡设置等方面加以改进,按照气候特征和作物需求,针对性的确定温室总体尺寸及结构形式;在新型日光温室引进方面要科学慎重;该文梳理出的问题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很普遍,具有很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完善南疆日光温室性能指标体系、揭示技术研究方向和重点,对新疆乃至中国北方部分地区日光温室的建造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6个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山西黎城大青羊、吕梁黑山羊、阳城白山羊、新疆南疆山羊、新疆北疆山羊以及宁夏中卫山羊6个地方山羊品种的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9个微卫星位点均为中度和高度多态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达0.6859"0.7083;6个品种平均位点杂合度在0.3832"0.4277之间。遗传分化系数表明:BM203、BM023、BMS6526和BM8754个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估算值较大,分别为0.0475、0.0491、0.0107和0.0262,BM3033值最小,为0,表明前4个位点在不同品种间的基因分化占总群杂合度的4.75#、4.91#、1.07#和2.6#;其它位点遗传分化系数(GST)值不高,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各个品种内,品种间遗传变异不大。以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的UPGMA和N-J聚类结果表明,吕梁黑山羊与阳城白山羊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黎城大青羊与新疆南疆山羊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以共祖距离的UPGMA和N-J聚类结果,阳城白山羊与新疆南疆山羊亲缘关系较近,山西地方山羊与新疆山羊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高校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应采取的相应策略,以期使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