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草地早熟禾育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草坪草育种技术比较落后的现状,分别就国内外在草地早熟禾杂交育种技术,辐射育种技术和生物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草地早熟禾的生殖方式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的慨述了四川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情况,提出了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方法:常规杂交育种、回交转育育种、DNA分子标记的辅助育种、诱变育种等,强调既要加强垂直抗性为主的抗白粉病育种,又要进行持久抗性品种的选育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杂交育种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育种方式主要有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其中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方法,它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强,简单易掌握的特点,也是我国育成品种最多的育种方法.结合十几年的育种实践,浅谈大豆杂交育种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现代月季的育种方向,并介绍了现代应用的引种筛选育种、自然杂交育种、人工杂交育种、芽变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和倍性育种及相应实例,并有针对性的对当前我国月季育种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首先概括介绍了我国近代水稻育种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重点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水稻杂交育种、制种和种子流通环节的重要应用,以期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的高度智慧、全面感知和无缝结合的技术特点,对今后水稻育种中的各个环节直观、准确、定时、定量地进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四川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的四个发展阶段,分析了在四川小麦条锈育种中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品种为中心材料进行杂交育种,特别是以多基因聚合育成的繁6、繁7品种为中心材料的抗条锈病育种;同时总结了抗条锈病育种方法:利用常规育种、回交加代、诱变育种、DNA分子标记、抗病基因的克隆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草坪草育种技术比较落后的现状,分别就国内外在草地早熟禾杂交育种技术、辐射育种技术和生物育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草地早熟禾的生殖方式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8.
小麦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于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些年,小麦常规育种技术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对小麦品种的改良和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作者首先对小麦常规育种技术进行了概述;其次介绍了小麦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类型,包括杂交育种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和诱变育种技术,探讨高产、多抗、优质小麦育种及育种目标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优化措施即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选择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小麦育种效率,加速新品种的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太谷核不育小麦育种为范例,介绍了利用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作工具,在提高杂交效率和改变杂交选择方式的基础上开展高效率杂交育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生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原理与方法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本文分析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营养体繁殖、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方法,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11.
玉米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可省略杂交育种中最花时间的纯化过程,能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有人认为,它是纯化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小麦、水稻、烟草等作物上,通过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已获得一批优良品种,并在生产上发挥了一定的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科技》2006,(11):59-59
日前,随着免费成功搭载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遨游太空15天后返回地面的1500克小麦的交付,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超级小麦航天辐射育种项目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3.
丁香形态艳丽、花香袭人,是我国北部广泛种植的观赏花木之一,价值较高.基于此,从花粉采集与储存、杂交、杂交后期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丁香杂交育种技术,为广大育种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枣树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单株选育、实生选种、杂交育种、与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育种、航天育种等技术在枣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了枣树育种的方向,为今后枣树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兰花是观赏植物,同时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此,从杂交育种、组织培养、诱变育种、太空育种、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综合阐述了国兰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食用菌育种目标及单孢分离、组织分离、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理化诱变、空间诱变、分子生物学等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随着生物学的发展,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仍然是食用菌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霞 《油气储运》2007,(3):23-24
记者从近日闭幕的第一届全国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经过十多年不懈探索与反复实践,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秉华等建立的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成功应用于小麦育种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月季育种研究的现状和现代月季育种引进方向,并介绍了现代应用的引种筛选育种、自然杂交育种、人工杂交育种、芽变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和倍性育种的相应实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综合育种、全面超越、重点突破”的育种路线,阐述了综合育种的目标、核心和实施途径及方法,实施籼粳亚种杂种优势与杂交育种优势的叠加,探求水稻育种工作的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通讯》2007,(3):59-60
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我国采用传统育种技术已育成小麦新品种2000多个,为我国小麦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