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生产的季节性很强,而选购一台称心如意的名优制茶机,可大大提高制茶效益,是茶农致富的好帮手。那么,怎样选购茶叶机械呢?1.根据所生产的名优茶种类选择。目前我国名优茶的种类虽然繁多,但从茶叶外形看不外三种,即条形、扁形、卷曲形。其中,机制名优茶属于条形的有各种毛峰和尖茶等,属于扁形的有龙井、大方、瓜片等,属于卷曲形的有碧螺春和黄山银钩等。国内众多的名优制茶机厂都生产有加工这些茶类的名优机械,茶农可根据加工的需要进行选择,一般市场上什么种类的名优茶畅销,需要加工什么品种的名优茶,就选用相应的名优茶机。2.根据名优茶…  相似文献   

2.
名优茶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云  李春华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121-1126
本文对不同茶树品种、不同鲜叶摊放程度、不同加工艺、不同名优茶形状对名优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鲜叶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高低可达1.5倍至20几倍;鲜叶适度摊放,能有效地提高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鲜叶摊放至含水量约70%时,其氨基酸含量最高,但摊放过度,其含量又会下降;与炒青和烘青工艺比较,半烘炒工艺的成茶中的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炒青工艺次之;不同形状对名茶氨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由相同原料加工成的扁形或毛峰形名茶其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次是卷曲形和针形名茶;在名茶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增加趋势,干茶氨基酸含量比鲜叶增加0.06%,这对名茶良好香味的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3.
采用互比法试验,筛选出了机制针形名优绿茶工艺流程及其机械组合的最佳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案做形工序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制针形名优绿茶工艺流程及其机械组合因鲜叶原料不同而异;做形工序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投叶量为125g/槽,茶坯含水量40%,锅温90℃,做形时间6min,加轻压3次,每次1min左右;按照做形工序的主要影响因子对成品茶品质影响的程度,依次排列为:加压>含水量>时间>温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互比法试验,筛选出了机制针形名优绿茶工艺流程及其机械组合的最佳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案做形工序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制针形名优绿茶工艺流程及其机械组合因鲜叶原料不同而异;做形工序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投叶量为125g/槽,茶坯含水量40%,锅温90℃,做形时间6min,加轻压3次,每次1min左右;按照做形工序的主要影响因子对成品茶品质影响的程度,依次排列为:加压>含水量>时间>温度。  相似文献   

5.
对 6CJZ -2 5型卷曲形名优茶做形机用于名优茶提毫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机械用于名优茶提毫 ,其工艺要求应把握初干叶含水量在 2 0 %左右 ,提毫时间 5~ 8min ,则所制茶叶外形白毫显露 ,内在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6.
丽水名优茶生产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将丽水生产的名优茶产品分为扁形茶、卷曲茶、白叶茶、香茶和特种茶等5类,总结对应的产区分布、加工技术及其产能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面条机对扁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面条机对扁形茶做形技术参数。以对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面条机加压力度、压条次数、摊凉时间等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分析其对扁形茶外形和总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面条机做形最佳工艺为A1B3C3,即面条机加压力度1/4,压条次数4次,摊凉时间12 min。干茶外形较扁直,黄绿润隐毫;清香高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正,叶底绿明亮,较完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扁形茶做形功效,探究面条机在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将面条机做形原理应用于扁形茶做形过程中,通过对扁形茶做形过程中的压条次数、时间、振幅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其对扁形茶外形和总体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正交试验设计范围内,面条机最佳做形工艺参数为:压条1次,理条时间9 min,振幅240 r/min。[结论]该研究可为扁形茶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名优茶品质,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于1996—2003年在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验场系统开展了不同名优茶形状对茶叶品质、生化成分及茶叶贮藏品质变化影响的研究。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综合论述并提出了"名优茶品质的形态效应"新观点:名优茶品质不仅受茶树品种、生态环境、原料标准、栽培措施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还明显受到加工的名优茶外形的影响。即:用相同原料制成的不同形状名优茶品质间差异较大,其中不揉捻或轻揉捻、叶组织破损小、工艺简单、热作用时间短的扁形或毛峰形名优茶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和名优茶品质的形成。这在国内外首次把产品外形纳入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范畴,该观点的提出,对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生产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信阳地区扁形名优绿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扁形茶机制工艺,并对机器组合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制扁形茶品质优良,最佳机器组合为杀青(6CST-40D)、轻揉(6CR-35型)、做形(6CLZ-60D型)、摊凉、烘焙(JXY-6CTH-6.0)。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人们特别喜爱针形和条形名优茶。但传统的针形名优茶加工都是手工制作,花工多,劳动强度大,品质不稳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采用机械制作名优茶异军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不同做形方式对鄂茶10号优质绿茶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鄂茶10号优质鲜叶加工成芽形、扁形、条形和针形绿茶,并对样品进行了感官审评,同时应用分光光度法、色差计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了理化品质检测。【结果】在4个做形处理中,扁形绿茶的茶多酚含量最低,氨基酸含量最高,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低,滋味更鲜醇;香气物质种类丰富,总量最高,花香和栗香高长。与针形绿茶相比,扁形绿茶的叶绿素含量、干茶色泽明度值L~*、黄蓝色度值b~*和色相值b~*/a~*值更高,干茶和茶汤的红绿色度值a*值更低,差异极显著,色泽更协调,绿色度更高。加工芽形绿茶虽能有效改善色泽品质,但综合品质稍低于扁形绿茶;加工针形绿茶虽然香气和外形品质更高,但不利于色泽和滋味品质的形成。【结论】加工扁形绿茶能显著改善绿茶滋味和香气品质,同时有效保证外形品质,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加工技术对名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名茶鲜叶不同摊放程度,不同形状和加工工艺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鲜叶摊放至含水量705左右时,其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氨基酸组分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但摊放过度,其含量又下降;以茶树大中叶种为原料加工的扁形或毛峰形名茶,其氨基酸含量较高,而加工的卷曲形或针形名茶则含量相对较低;与炒青和烘青工艺比较,半烘炒工艺加工的名茶大多数基酸含量较高,其次是炒青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为使卷曲形茶做形提毫工艺完全实现机械化加工,采用卷曲形茶的揉捻机慢速做形及烘干机提毫固形进行了机械做形提毫试验.结果表明:双锅曲毫机辅助做形有利于成形,加压慢速揉捻有利于茶条的圆、细度,试验样品具备了卷曲形茶基本特征,卷曲度及显毫度略低于手工做形提毫.通过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卷曲形茶的做形、提毫工序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缙云县"仙都笋峰"扁形茶机械创新工艺及对鲜叶质量要求。创新工艺包括鲜叶摊放,多功能名茶理条机杀青、理条,扁形茶炒制机压扁固型,摊凉回潮、分筛,滚筒辉干机辉锅5个加工步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湄潭翠芽"不同做形工艺.[方法]以黔湄601、福鼎大白茶、黔湄809、黔湄419、黔湄502、湄潭苔茶6个茶树品种单芽为试验材料,经统一摊青、杀青后分别进行多用机做形和自动化做形,分析比较这2种做形工艺所得茶样的理化及感官指标.[结果]理化分析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2种处理均能使试验样品达到扁形茶的基本品质特征,试验设计的"湄潭翠芽"自动化做形工艺技术可行.自动做形处理的样品属于半烘炒绿茶的范畴,多用机做形处理的样品属于炒青绿茶范畴.[结论]研究可为优质茶生产加工工艺技术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几种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扁形、卷形、条形三种不同形状的名优绿茶,经内含成分和综合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形状不同加工工艺的成品茶间品质有一定的差异.在扁形茶的组合工艺中,综合品质最好的是只经过一次微波杀青的工艺4.卷形茶的品质最好的工艺是工艺1.条形茶的品质最好的工艺是先提香后干燥的工艺5.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芽二叶标准的中黄1号鲜叶制作颗粒形绿茶、红茶和黄茶以及扁形和针形绿茶,结合样品的滋味特征筛选其适制茶类及外形,并优化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中黄1号茶鲜叶较适于加工绿茶,且颗粒形绿茶的滋味品质较优。优化颗粒形绿茶的杀青和做青工艺参数,分析在制品的含水量、容重及外形品质,确定杀青工艺宜采用温度和投叶量分别是220~230 ℃和33 kg·h-1,做形工艺宜采用的温度和投叶量分别是170~180 ℃和3.0 kg·锅-1。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金炒,半烘炒及烘青等工艺对扁形名茶品质及其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烘炒工艺茶叶的品质及其多酚、水浸出物、叶绿素、茶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等含量均高于烘青及金炒工艺,为扁形名茶的最佳新工艺。  相似文献   

20.
机制名优茶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是我国名优茶生产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国名优茶品种繁多,加工工艺精致、复杂,且传统都是靠手工炒制。因此许多茶农和茶厂在使用名优茶机械过程中,对茶机的加工原理了解不够,对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更缺乏了解,致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名优茶特有的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