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庆安县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庆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经济支柱作物,历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重迎茬减产是大豆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三年来我们协同中科院现代化研究所从3个方面研究了减轻或控制了大豆重迎茬减产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一是以提高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水平为基础.挖掘整体增产潜力,减缓大豆重迎茬危害;二是以防治大豆根部病虫害为突破口,控制大豆重迎茬危害;三是以防治大豆灰斑病,大豆食心虫为重点,提高大豆质量。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巴彦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巴彦县经济支柱作物,历年种植面积在6.7万hm2以上,重迎茬减产是大豆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3年来协同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春地理与生态研究所从3个方面研究了减轻或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即以提高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水平为基础,挖掘整体增产潜力,减缓大豆重迎茬危害;以防治大豆根部病虫害为突破口,控制大豆重迎茬危害;以防治大豆灰斑病,大豆食心虫为重点,提高大豆质量。  相似文献   

3.
运用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及回归、线性规划等方法,以黑龙江省米、豆、麦、稻四大主产作物为参照,分析大豆重迎茬的经济效益,研究其未来发展与否的可能性。通过分析研究,明确了在四大作物中,重迎茬大豆采用保产措施后,经济效益仍然很好。预测结果表明,大豆在“两高一优”农业生产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但不能无限制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在逐渐发展,社会也在逐渐前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与日俱 增,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大豆重迎茬的重要性以及对人们的影响,大豆是人们的主要粮 食作物之一,尤其在东北地区,大豆已经成为了人们每天必吃的食物,所以,大豆的产量生长情 况等对我们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在众多影响大豆产量以及生长情况的因素中大豆重迎茬的 危害尤其严重,所以,针对大豆重迎茬我们应该重点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我省的主栽作物,重迎茬是大豆生产的一大难题,它造成大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为了缓解大豆重迎茬的危害,现将重迎茬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做以简介,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问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黑龙江省大豆年平均种植面积233-300万km^2。重迎茬面积占大豆播种面积的50%左右,重迎茬大豆植株生长矮小,病虫害加重,大豆的生物产量明显下降,虫食率、病粒率增加,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重迎茬大豆减产是由多各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减缓重迎增量损失的农艺措施是:选用耐重迎茬品种,配以适当的耕作、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密植等综合技术,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适应大豆生产发展的合理轮作体系。  相似文献   

7.
谭丽华 《新农业》2004,(11):15-15
大豆重迎茬种植,会减产10%~20%。而在生产上重迎茬种植又不可避免,特别是新植果树间作作物主要是大豆,加之近来大豆价格上升使种大豆效益提高,使重迎茬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如何保证重迎茬大豆高产,是大豆生产上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旗县是河南省重点大豆生产县之一,每年种植面积20万亩,但由于重迎茬严重,影响大豆单产的提高和面积的进一步扩大.针对这一问题,自1995年.社旗县农技中心组织10名中高级农艺师联合攻关,采取了定点试验与生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豆重迎茬减产幅度,减产原因及减缓重迎茬产量损失的农艺对策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豆生产的发展,因重迎茬问题导致大豆减产严重,已成为制约大豆生产的关键问题.针对重迎茬影响大豆生产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总结提出"可迎少重、耕翻深松、更换品种、防病包衣、增施农肥、增加播量、田间调控"等技术综合组装应用于大豆生产,降低了重迎茬对大豆生产的危害,实现了大豆高产.  相似文献   

10.
重迎茬大豆营养失调原因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4年定位试验对重迎茬大豆的土壤系统监测表明,短期大豆重迎茬种植并不比其它作物消耗的土壤营养元素多。试验证明了凡是对重迎茬大豆有效的营养元素对正茬大豆也同样有效,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施用这些营养元素后,重迎茬大豆增产作用比正茬大豆增产作用大。重迎茬大豆营养失调原因是:根部因受病虫危害而吸收土壤中营养元素能力降低。因此,必须施用营养元素。施用大豆生长所需的多元营养元素,能使重迎茬大豆地上部分正常生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要栽培作物,但是由于连年重迎茬,导致大豆产量、品质下降。大豆重迎茬导致减产普遍有3种说法,其一是"养分亏缺学说":营养单一,磷钾偏耗,N、P比例失调。二是毒素学说:大豆生育过程分化各种有机酸等毒害物质的积累而致害。三是土壤微生态环境破坏,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种群和病虫数量增加,导致大豆减产。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是获得大豆优质、高产、稳产的基本保证。但由于受市场价值规律的影响,致使某些生产单位重豆轻粮的生产倾向,大豆重迎茬问题难以避免。为此,弄清大豆重迎茬的现状,搞清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东北地区的主要作物,大豆的种植和轮作一直都面临着普遍的问题——重迎茬问题,在黑龙江省区的大范围大豆作物种植中,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正处于逐年加重的趋势,每年因为大豆孢囊线虫病造成的减产问题十分严重,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上亿元.对于这一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需要从源头上充分认识大豆孢囊线虫病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实施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彻底清除源头,保证大豆产量.本文将细致分析抗线品种的特点并对生产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促进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问题现状和起因1 1 大豆重迎茬现状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 ,每年播种面积80 0万hm2 左右。其中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和商品率均占全国首位 ,是国家重要的大豆生产出口基地。黑龙江省 1 957年种植大豆 1 55.1万hm2 ,占全国的 1 2 .2 % ,1 986年种植大豆 2 1 9.8万hm2 ,占全国 2 6.5% ,1 993年种植面积上升到 2 97.6万hm2 ,占全国的 32 % ,1 999年种植面积 30 2 .2万hm2 ,占全国的 33.6%。由于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使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问题越来越突出 ,目前全省重迎茬地块占大豆总…  相似文献   

14.
富锦是黑龙江东部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播种面积16万hm^2以上,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0%。连年的重迎茬种植,加快了大豆孢囊线虫的繁殖和孢囊在土壤中的积累。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富锦市大豆重迎茬显著减产、持续减产的主要原因。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线虫大豆品种的应用取得了极显著地抗病增产效果,累计推广面积达15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旱田两大作物大豆玉米轮作倒茬会出现障碍,从而出现重迎茬问题,而大豆重迎茬对产量、品质有着直接影响。1大豆重迎茬的影响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国际上通常有三种观点,一是营养偏耗的观点,认为大豆重迎茬减产是因为大  相似文献   

16.
我县属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现有耕地188万亩。受市场需求和大豆价格上升的拉动,农民种植大豆热情高涨,致使调茬困难,重迎茬面积逐年增加,重迎茬的危害已成为制约我县大豆增产、提质的重要因素。全县大豆年播种面积达130万亩以上,重迎茬大豆面积96万亩,占大豆播种面积的74%。重迎茬地块的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危害猖獗,造成缺苗达30—40%,大豆根腐病(镰刀菌、疫霉菌)日趋严重,一般发病的地块发病率达60%以上,大豆孢囊线虫危害也日益加重。大豆重迎茬减产20—30%,高的达50%。针对重迎茬危害的特点,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由于水稻的兴起,水稻面积占粮豆作物面积的30%~40%,使旱田面积减少,大豆重迎茬和连作面积增加,加之 5、6 月份常发生较重的旱情,致使大豆枯萎病常有发生。经2000~2003年小区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8 种药剂 25 个配方,从中选出几个较好的药剂配方推荐在生产中应用,现  相似文献   

18.
简述大豆重迎茬种植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黑龙江省为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由于大豆播种面积不断扩大,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面积占大豆播种面积的50%以上,因连作引起的减产幅度可达10%~20%,大豆重迎茬易造成土壤不良、减产等,笔者将简述大豆重迎茬种植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大豆重迎茬现状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适于发展高油大豆,也是我国高油大豆优势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东北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推动了辽宁大豆产业的发展,大豆面积逐年增加,使大豆重迎茬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重迎茬问题已成为影响辽宁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辽宁省大豆重迎茬原因的分析,找出其对大豆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的影响因素,提出大豆重迎茬综合栽培控制技术,使重茬大豆少减产或不减产,使迎茬大豆不减产或增产。  相似文献   

20.
我省是大豆生产的主要产地。大豆面积大、商品率高、品质优良、种豆效益好。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大豆在粮食作物中,比价应处于明显的优势,加之栽培技术的改进,单产的提高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大豆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大豆面积迅速增加,随之而来地也就打乱了原有的正常轮作顺序,重迎茬面积越来越大,给大豆生产乃至整个种植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发展“两高一优”种植业生产中的重要障碍因素,为此,我们就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大豆重迎茬,减轻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